“写缺点”不如“找优点”

2012-04-29 00:00:00介红玉
基础教育参考 2012年11期

近日,一名网友发微博称,自己侄子的班主任

竟然要求全班同学写下侄子的缺点,吓得孩子不敢

上学。班主任称,用这个方法后学生老实乖巧多了,

觉得这个方法好。

尽管班主任发动学生写缺点也许并无恶意。是

为了更好地管理班级,快速地让学生变得“老实乖

巧”。但是,无论如何,对于正处在成长发展中心智

尚不够成熟的中小学生来说,让全班学生写某一个

学生的缺点,这样的行为实在不妥。

就像有网友说的,发动全班同学集中写一名同

学的缺点,这等于开批斗会,会给学生的心理造成

较大阴影。会让学生的心灵受到伤害。试想,当全班

学生都把焦点集中于某一个学生,写某个学生的缺

点时。学生的缺点是不是会被放大、被加剧,那个被

写缺点的学生是不是要因此承受更大的心理压力

呢?况且,作为一名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都尚未

形成,特别是心理尚不够成熟的学生,如果让他公

开地接受大家的集体批评,把自己的缺点拿出来晾

晒,甚至是一下子面对大家写出的平时个人都尚不

曾觉察的众多缺点时,他会情何以堪?教育是人与

人心灵间微妙的接触,这样的缺点轰炸只会让学生

的人格和自尊心在这种特殊的教育场景下荡然无

存。而且,在这种情况下。那些本来可能仅有一些小

缺点、小毛病的学生,现在一下子面对自己朝夕相

处的同学提出那么多的缺点,也许会因此丧失进取

的信心,因此自暴自弃。心灵遭受无法弥补的创伤,

甚至还可能因此产生叛逆心理,产生对老师和同学

的敌意。从报道中描述的“吓得孩子不敢上学”,我

们就可以想象这样的行为对学生构成了怎样的一

种伤害。而如果学生因为被“写缺点”吓得连学都不

敢上,甚至因此造成心理障碍,又岂是我们作为教

育者所愿意看到的呢?

另外,当学生一方面在挖空心思地去写别人的

缺点时,另一方面还要担心着、提防着被其他学生

挑毛病,写缺点,这还有利于建立和谐、融洽的同学

关系吗?学生之间还能够相互信任、相互尊重吗?恐

怕它导致的将是学生彼此之间的相互猜忌、相互怀

疑,甚至是相互埋怨和忌恨,从而让学生之间产生

隔阂和矛盾。当一个班级的同学之间连最基本的信

任感都不存在时,学生们还能够互相团结、互相帮

助、共同进步吗?这样的教育方法还能够促进班级

的和谐发展,还能够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吗?

美国心理学家威谱·詹姆斯有句名言:“人性最

深刻的原则就是希望别人对自己加以赏识。”苏霍

姆林斯基说:“每个人都有一颗成为好人的心。”“只

有学校和教师首先看到学生的优点,学生才能产生

上进心。”其实,任何一个人都是有缺点和错误的,

关键是看如何去教育。中小学生思想还不成熟,教

师对一个学生的教育,不是去放大缺点,而是帮助

其正视缺点、改正缺点。对于学生,我们只有坚信他

想改变,想成为好人,想有出息,我们选择的教育方

式才可能更好地适于学生的进步和成长。如果在我

们的眼中,学生身上只剩下了缺点,我们恐怕很难

全心全意去关心和帮助他。毕竟。谁会真正愿意去

对一颗已经被认定是一无是处的顽石下工夫呢?所

以,无论学生有怎样的缺点、怎样的毛病,作为班主

任,我们一定要满怀热情地欣赏他、拥抱他、赞美

他。印度哲人奥修在《生命的本意》中说:“世间的万

物都是相互依赖的,生命的整体都是相互依存的。

你使它快乐。它也使你快乐。”因此。与其让学生写

缺点,不如让学生为他人找优点,既让学生在找优

点的过程中学会肯定他人、欣赏他人,为学生带来

学习的信心和动力,又让学生意识到自己身上虽然

存在缺点,但也有不少优点,从而唤起学生学习和

生活的信心,让学生在肯定和鼓励中逐步改掉自己

身上的缺点。

教育的本身是一种尊重,是对孩子本性美德的

一种唤醒。知名作家郑渊洁在微博上也曾表示:好

的教育让每位学生在学校都有尊严。中小学教育要

为学生幸福的人生奠定基础,应该在学生内心世界

打下一个亮丽的底色,让学生感到生活的美好、人

性的美好,使学生形成快乐、开朗、积极、乐观的人

生态度,而不是对学校和学习的畏惧与害怕。尽管

简单、粗暴的“找缺点”式教育方法,可能会一时让

学生迫于压力变得乖巧,但是这样的教育方式给学

生内心深处所带来的伤害则是无穷的。这种极端的

做法,不仅在无形中放大了学生的错误,伤害了孩

子的自尊,还可能使教育走上歧途。

事实上,一个学生就如同一杯没有倒满的水,

我们不能总是看到杯子空缺的那一部分,更重要的

是要看到杯子里已经有了多少水,多给学生鼓励,

多给学生信心。就像美国前总统威尔逊说过的:“如

果你挥舞着拳头来找我,我会告诉你我的拳头比你

的有力。但是如果你说。让我们坐下来讨论讨论,看

我们的观点为何不同,那么你会发现。我们之间的

距离并不遥远。”因此,面对学生的错误,面对那些

犯错的学生,教师要对学生少一点“写缺点”的苛

责,多一份“找优点”的肯定,从而不断点燃学生生

命中理想和希望的火炬,让学生主动地、创造性地

调动自身的一切能量和智慧,学会自我教育、自我

学习、自我选择和自我发展,让每一个学生都成长

为他自己,成长为有利于社会发展的人。

作者单位 河南省洛阳市新安县紫苑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