硬笔书法是指用硬笔工具书写符合书法要求、具有美学意义并能抒发书写者感情的汉字书法作品。硬笔书法艺术是进行素质教育的需要,当前,越来越多的学生把硬笔书法艺术作为加强自身艺术修养的途径。从2010年秋起,四川省泸州老窖天府中学分别在高一和初一年级开设了硬笔书法课,并作为特色课程持续开设。笔者就自己的书法教学实践,谈谈中学硬笔书法教学的一些做法和思考。
一、硬笔书法教学应注重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
爱因斯坦指出,真正有价值的东西,并非从野心或从责任感产生,而是从对客观事情的爱和热忱产生,热爱是最好的老师。心理学研究表明,学习兴趣越高,求知欲望越强,学习就越主动。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只有将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起来,学生的学习才能最有效,也才能把字写好。
第一,硬笔书法教学要准确定位。硬笔书法教学不但是书法学习的基础,也是美育教育的—个重要组成部分。通过硬笔书法教学,可以培养青少年正确的审美情趣。如果在硬笔书法教学中将书法理论、书法史、书法美学等丰富多彩的内容融会贯通,就能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第二,硬笔书法教学要加强引导。在硬笔书法练习中要启发学生发现自己的问题,只有学生清晰地意识到自己的书写水平与社会的需要、自我的精神需求发生强烈冲突时,才会对掌握知识寄以很大的希望。教师要及时给予指导,提高学生的理论素养。教师要引导学生读一些书法理论,以理论指导实践,使二者有机结合。同时,充分利用多媒体进行书法欣赏教学,让学生初步了解书艺沿革、风格变化、书体特点等,使学生感悟中国书法艺术的无穷魅力。在练习过程中,还可穿插一些书法家勤学苦练书法的故事和逸闻趣事,创造一种宽松愉快的气氛,让学生觉得学习硬笔书法很有趣味。另外,对于课堂练习应及时予以评点。评点时用劣中求优的方法,给予肯定和表扬,并指出不足,让学生感到自己不断进步,始终保持积极向上的劲头。教师要展示优秀作品,为其他学生树立榜样,形成比、学、赶、超的学习氛围,激励更多的学生专心读帖、临帖。
第三,硬笔书法教学要搭建展示的平台。人都有一种充分显示个人存在价值的基本需要,都希望有创造性地生活,而中学生更是特别喜欢展示自己的优点。教师应热情支持、鼓励学生展示自己的书法成果。如组织校园书法展览和书法比赛,鼓励学生参加市、省乃至全国举办的书画展,开阔学生的眼界,激发学生学习书法的兴趣。让学生走出去的同时,还要充分利用社会各界的力量来帮助教学,邀请著名书法家来校举办书法讲座,接受名师指点,感受书法家的风范,为学生学习书法搭建平台。
二、硬笔书法教学应教给学生正确的学习方法
第一,选好字帖,事半功倍。书坛对选什么帖入门众说纷纭,一般主张先临平稳的字体。如楷书、隶书、篆书,因它们讲究笔法,点画清晰,横平竖直,易于掌握,行、草结体变化大,运笔复杂,初学者难以掌握。就笔者的看法,中学生选择字帖,应考虑实用性,最好先练楷书。目前钢笔书法字帖很多,因此,学生在选帖时可因人而宜,根据自己的爱好选择规范、工整的帖作为练字的范本。怎样选择字帖,可以从两个角度去考虑:一是自己喜爱的,这样学起来倍感亲切,兴趣盎然,收效自然好;二是适合自己书写特点的,这样练起来得心应手,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第二,以临为主,手脑并用。临摹字帖是练好字的必由之路,也是行之有效的方法。古今任何一个书法家无不在临帖上用功。他们之所以成为一代艺术大师,都是初临一家,后临百家,将众家之长熔为一炉而自出新意,写出自己的风格面貌。因此,除勤学苦练之外,还要讲究临习的方法。临帖的最好方法是读帖——摩帖——临帖——背帖。首先是读帖。读帖是为摩帖和临帖做准备,着重观察汉字的间架结构、组合比例、笔画布局、运笔特点,做到心中有数,为下一步书写打好基础。正如黄庭坚在《书论》里所言:观之入神,则下笔如人意。其次是摩帖。摩帖就是用比较透明的纸,覆盖在字帖上印着写。这样练习,可以初步掌握点画的写法,控制字形的大小,逐步改变自己不良的书写习惯。然后是临帖。临帖就是把字帖放在面前,对帖照写。这样,可以全面掌握字的正确的写法——笔画轻重、快慢、缓急,结构工整平稳,点画承起呼应。一可以培养自己对字的观察力,看出点画与点画、部分与部分之间相互关系和微妙变化;二可以体会这个字在形态、神韵方面的特点,使书写流畅,错落有致。临帖的关键在于“用心对照”,就是看一看自己写的字和字帖上的字,在点画的起势、长短、收放、间距等方面有什么差异。哪一笔不像,就改哪一笔,哪个部位没摆好,就修正哪个部位,一定要努力学像。最后是背帖。背帖就是不看字帖,把字的形态背写下来。只有临得真切,背得相似,才算学到家。每个字要练数十次、上百次,力求学得像、写得熟。对于难写的字或写不好的字,更要重点练习,各个突破。
第三,精读熟背,重在应用。练字不能贪多求快,每天临帖要少,逐渐增加,反复临写达到背帖默写的程度,为了巩固记忆要养成“空临”的习惯。同时要将书法练习和实践运用结合起来,突出书法教学的实用性,配合语文及其他学科教师抓好作业书写工作。
第四,学习书法,贵在练习。就教学而言,学生终究是教学的主体,没有数量的变化也就谈不上质的飞跃,学生进步的快慢取决于他们的练习量,正因为这一点,课堂上教师应采取“精讲多练”的原则,让学生多多练习,使他们在教师讲解示范后留存在大脑中的新鲜形象,能迅速得到强化。在此基础上,教师布置一定课堂作业,让学生积少成多,从而真正掌握书写法度。
三、硬笔书法教学应发挥教师的示范作用
书法教学过程,是在教师有目的、有计划指导下的学生特殊认识过程,是学生形成一定书写技能,身心得到整体和谐发展的过程。其中,教师的书写示范是书法课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也是学生直接获取书写技巧的最佳方式。中国书法家协会理事陈振濂说:“最好也是最省力的办法,则是亲自拿笔做示范给学生看。”可见,这种示范在书法教学中的重要性,它可以使学生从感性认识人手,变抽象为具体,直观地了解范本中的技巧及技法的表现程序。在示范前,教师先指导学生读帖,即用语言来表述字的整体结构、笔画的粗细长短以及每笔的行笔趋势、轻重等,然后教师书写示范,让学生有个亲眼目睹书写的过程,避免空洞的说教。如竖撇,它的起笔藏锋,行笔先竖写到整个笔画的2/3处向左拐时就应左拐,而且,在这过程中,笔力是先重后轻。这一笔看起来简单,听起来好像也很容易,但要学生领会并独立完成这一动作过程,对于初学者来说,确实有一定的难度。但如果教师在讲这一笔时,一边讲一边示范,笔随话行,让学生亲眼目睹这一书写过程,然后让学生也拿上笔,进行书写练习,找感觉,使学生心中有了撇后再写,就容易多了。
中国书法,作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遗产,现在已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硬笔书法是中国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对学生的思想道德、审美情操的潜移默化影响,都具有不可低估的重大作用。书法教师需要付出更多的智慧和精力,努力践行新课标,不断创新求变,优化教学方法和手段,实现师生互动,充分发挥艺术学科的魅力,从而更好地实现素质教育。
作者单位四川省泸州老窖天府中学
(实习编辑 黄蜀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