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五个育人载体全面提升教育质量

2012-04-29 00:00:00王家岭
基础教育参考 2012年8期

学者周国平在文章《教育的七条箴言》中指出“教育即生长”,言简意赅地道出了教育的本义,就是要使每个人的天性和与生俱来的能力得到健康生长,而不是把知识灌输进一个容器。为了能够把课堂真正还给学生,破解制约教育可持续发展的难题,三年前,安阳县教体局经过深入调研,为安阳县教育未来发展设定了目标。即唱响教育改革与发展的主旋律,通过坚持不懈的努力,营造良好的育人环境,推进素质教育的实施,促进学校内涵发展,全面提升教育质量,为学生一生的幸福奠基。围绕这个目标,安阳县教育工作始终坚持遵循教育规律,以“内涵、特色、高效、和谐”为工作的着力点,持续以“五个载体”为抓手,大力实施素质教育,全面提升教育质量。

一、把节日主题教育活动作为抓德育的载体

中国传统节日和世界节日中都蕴涵着丰富的德育资源,通过弘扬传统文化节日,挖掘其德育资源,可以培养学生的民族精神、爱国主义情感和积极健康的心态。为此,安阳县教体局把节日主题教育活动作为抓德育的载体,并赋予传统文化节日时代内容,在纪念的形式和手段上进行了创新。如三月文明礼貌月的“学雷锋”活动,我们在号召全县师生开展传统意义上以助人为乐为主的学雷锋活动的同时,还倡议师生开展“爱心募捐”“保护母亲河”“回收废旧电池”等贴近生活、贴近实际的活动。广泛普及爱国、诚信、环保、友善等基本道德规范,引导广大师生员工努力成为新时代雷锋精神的传播者、弘扬者和践行者。这些创新性的节日主题教育活动抓住节日的特定文化内涵进行独到的设计,辅以形式多样的具体活动,从而形成了一个个节日主题活动系列。

二、把读书活动作为抓智育的载体

从2009年起,我们倡导的“书馨校园”活动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教体局采取统一招标采购的方式为各中小学校完善了阅览室,充实了图书室,加快了期刊和图书的更新速度,增大了更新量,把学生吸引到图书室,让来到图书室的学生有书可读,有书爱读,真正把图书室变成了“读书室”。为了鼓励和引导更多的师生多读书、读好书,县教育系统利用内部刊物《安阳教苑》开设专栏“冉冉书香”,定期为师生推荐好书和佳文,举行多种主题的读书征文活动,给广大师生提供交流读书经验、分享读书心得的平台。我们还利用假期给各中小学校师生开列书目,号召师生利用假期闲暇阅读优秀书籍,撰写读书心得。

此外,各学校开展的校园读书人物评选、诗词经典诵读、读书笔记展览、手抄报等多种活动也引导师生更加热爱读书。有的学校校长定期展示自己的读书笔记,有的学校教师每学期为学生读一本名著,有的学校建设了“读书林”等,逐步形成了“校长带头读书带动教师读书,教师读书带动学生读书,进而形成全校师生读书”的良好氛围。

三、把阳光体育运动作为抓体育的载体

全县中小学把阳光体育运动作为抓体育的载体,在确保学生每天1小时体育活动时间的情况下,开展了以“课间操”“保健操”“感恩操”“古诗词韵律操”等为内容的大课间活动和跳绳、打乒乓球、踢毽子等不拘形式的体育活动。有的学校将经典诵读和阳光体育运动有机结合起来,整齐的队伍、响亮的口号、饱含深情的经典诵读、活力四射的少年拳、舒展自如的广播体操、趣味盎然的集体跳绳,构成了一幅紧张有趣、动静有序的运动图景。有的学校注重挖掘民间传统运动项目,将“斗拐”“打陀螺”“弹玻璃球”等独具地方特色的运动项目进行引导和规范,让学生们在尽情的游戏玩乐中强身健体。

多年来,安阳县还坚持组织举办全县中小学运动会和教职工趣味运动会,给全县师生提供了一个体育竞技、展现个人风采的舞台。“我运动、我快乐”的阳光体育运动主题已深入到安阳县师生的心灵深处。

四、把多元化评价、习惯养成教育和校园歌曲传唱作为为学生一生幸福奠基的载体

一是深入开展学生多元化评优活动。全县各级各类学校面向全体学生全面开展了多元化评优活动,即不单以成绩论英雄,着力寻找学生的闪光点,在不间断的嘉奖中使学生树立学习生活的信心。如某学生学习方面不突出,但他热爱劳动,可被评为劳动之星;某学生这次考试成绩只有60分,但他上次考试成绩也许只有40分,就可被评为进步之星,其他诸如纪律星、艺术星、友爱星、自信星、孝敬星、体育星……学生任何一个方面的努力都可以得到奖励,跳一跳就能摘到的果实让学生充满了信心。用多元化评价打造学校的特色文化,着力培养学生的自信心、自主性,着力培养学生的交往能力、创造能力、实践能力和合作能力,促进学生的多元发展、个性发展、全面发展。

二是深入开展校园歌曲传唱活动。我们向全县中小学发出“校园歌曲大家唱”的倡议,在音乐艺术的氛围中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操。各学校开展的学生艺术节、每周一歌、歌咏比赛、红歌传唱等让整个校园唱起来、舞起来、动起来,变得更加充满生机和活力。

三是加强学生习惯养成教育。叶圣陶认为,教育的目的就是培养习惯,增强能力。2009年以来,县教体局向各中小学下发了关于习惯养成的指导性文件,着重培养学生的六大习惯,即“把一件事情做到底,孝敬父母,说了就一定去做,用过的东西放回原处,认真写字,学会反思”。引导学生学会做人、学会学习、学会做事、学会生活,培养全体学生良好的习惯。

五、把校园文化建设作为构建和谐育人环境的载体

各中小学以校园文化、班级文化、寝室文化建设为切入点,倾力打造“美化、绿化、人文化”的校园,让每一面墙壁都会说话、每一个角落都值得驻足欣赏、每一处环境都充满了生机和温情。一方面,学生书法展览、手抄报、绘画作品和名言警句及温馨提示让校园充满了生机;另一方面借助安阳文化古都的深厚文化积淀,注重将安阳悠久厚重的历史文化融入校园文化建设中。

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系列工程的基础上,我县还把特色学校建设列入工作目标。提出了“任何一个人要想有成就,必须有特色;一所学校要想有影响,必须有特色。一个特色校长,一定要鼓励教师与众不同,一定要鼓励学生与众不同,特色校长加特色教师、特色班级和特色学生,就构成一所特色品牌学校”的办学思想。各中小学结合实际,遵循“以人为本、因地制宜、扬长避短、培优补差”的原则,找准切入点,打造特色学校、打造特色班级,使学校进一步向精细化、特色化发展。2011年,各校以特色学校建设为重点,结合实际选择1-2项活动作为特色发展方向,细化发展方案,逐步形成了学校的特色。目前,我县的特色学校建设已初见成效,如马家乡科泉小学的“韵律操”,吕村镇公安希望小学的“学生图书自主管理”,柏庄镇长青屯小学的“订单培养”等正逐步走上个性管理、特色建设的道路。

在大力实施素质教育、全面提升教育质量的过程中,我们虽然做了一些有益的探索,但与社会和人民的期望值相比还存在一定差距。遵循学生的成长规律,让学生成长为真正的人才、合格的公民,是我们教育者的责任。安阳县教育将始终不渝地以此为目标,始终遵循教育规律,找准工作的着力点,力争在办学内涵上有大幅提升,在办学外延上有新的拓展,实施素质教育,创新育人载体,力求通过一系列素质教育活动载体的创新,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奠定学生终生幸福的基石。我们要坚持创建特色学校,打造高效课堂,为教育的良好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努力开创安阳县教育优质发展、均衡发展、特色发展、和谐发展的新局面。

作者单位河南省安阳县教体局

(实习编辑 陆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