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微博进行的“微博外交”,已经成为各国公共外交中越来越重要的一个内容。“微世界”中的不同国家与国际组织,都有着自己独特的形象。
如果要评选当前的社会热点词汇,“微博”这个词一定会以高票入选。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所发布的报告,2011年,我国网民增长速度明显减缓,而微博用户的数量则开始爆增。2011年上半年,我国微博用户数量从6311万增加到1.95亿,增长率高达208.9%,微博用户在网民中所占比例为40.2%。到2011年年底,微博用户数则已达到了2.5亿,在网民中所占的比例也进一步增加到了48.7%。
微博外交:身边的邻居好友
位于北京城区东侧的各国驻华使馆,常年有哨兵把守。这些使馆及出入其中的外交人员,对于大多数普通老百姓来说,是一个带有几分神秘色彩的群体;而像联合国、欧盟这些国际组织,也似乎让普通人觉得遥不可及。然而,微博的出现却改变了这种状况,过去看起来神秘而严肃的国际社会,忽然就变成了我们身边的邻居好友。
目前,在国内最大的微博网站新浪微博上,已经有大概20个国家的驻华使馆开通了微博,各种国际组织的微博更是数量繁多。尤其在微博发展最迅猛的2011年,大多数驻华使馆和国际组织在这一年走上了这个平台,与中国网民展开了各种形式的互动。这类微博显然也受到了中国网民的热烈欢迎,其粉丝人数大都十分可观。瑞士驻华大使馆在2012年1月19日开始发微博,是目前最“年轻”的,在一个多月的时间里发了26条微博,但粉丝人数就已经超过了三万。
通过微博进行的“微博外交”,已经成为各国公共外交中越来越重要的内容之一。各国驻华使馆和各类国际组织利用微博向中国民众宣传本国或本组织的各项活动、对华关系,介绍本国本地区的风土人情、人文历史,在与众多粉丝的交流中,加深中国民众对它们的了解,为自己塑造出活泼亲民的网络形象,为双边关系的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
从内容上来说,这些驻华使馆和国际组织的微博都以介绍本国本组织的情况为核心任务。平时的各项活动、对华关系的重大事件、历史文化交流、国际社会所共同关心的问题等,都是这些微博中共同的内容。但仔细看这些微博,我们还是不难发现其各自的风格与特点,“微世界”中的不同国家与国际组织,都有着自己独特的形象。
美国驻华使馆:微博与粉丝之最
目前,在各国驻华使馆的微博中,微博数量和粉丝数量最多的都是美国驻华使馆,自2010年10月15日发出第一条微博以来,截至今年2月底,已经发布了将近3300条微博,拥有42万粉丝。从这个程度上来说,其影响力在各国使馆的微博中是最大的。
美国驻华使馆的微博主要向中国网民介绍中美关系的重大事件及美国的一些基本情况等,同时还经常推广相关的博客文章。虽然内容十分繁杂,但我们还是不难感受到微博发布者的良苦用心。例如今年2月13日至17日,中国国家副主席习近平访美,行程中有艾奥瓦州,美国使馆便从2月6日开始连续发布微博,通过大量反应当地普通人生活的文字、图片和视频,向中国公众介绍当地的各种情况;此外还特意选取了个体牙医Marcy、28岁的律师Nick、77岁的老人Denyse及华裔高中生明这四位艾奥瓦居民的日常生活,让中国网民能更加深入地了解艾奥瓦州,从而为习近平的美国之行创造舆论基础。
从微博内容来看,美国使馆虽然经常在评论中与网友进行问答,却很少转发网友的相关评论。但这并不意味着它不注意与网友的互动,对于一些网友的提问,尤其是关于美国社会状况的提问,它常常给予非常认真的答复。例如在2011年3月,针对网友的一些提问,美国使馆就分别撰写了关于美国城市中的黑车、美国人如何搭乘顺风车、美国公车管理制度和美国出租车经营管理等内容的博文,并在微博上进行推广。
正如美国国家外交所注重的那样,在微博上,美国使馆也十分注意传播宣扬民主、自由的“美国精神”。2011年12月29日,美国使馆就转发了美国驻广州总领事馆的一条微博及评论。原微博的内容是“副大使王晓岷老家土楼之旅”,而所转发的广州总领事馆的评论是:“副大使说他觉得最重要的工作之一就是与群众交流,不是在谈判桌上,而是真正走到群众中,所以他来到土楼也就是亲自感受一下当地人的生活。”
爱“卖萌”的英国驻华使馆
“相比那时,我现在是北京东部一个较孤独的骑车人。”“现在北京的气温已经到冰点以下了,据说是近40年来最冷的时候,还有这么早就下的奇怪的大雪。我还是很喜欢骑自行车。不过我现在头发越来越少了,所以我得戴个帽子。”在各国使馆和国际机构的微博中,英国驻华使馆的资格最“老”。2009年11月23日,英国驻华使馆发出了最初的九条微博,为自己进行宣传。这九条微博的内容已经非常丰富,并且已经开始了与网友热情的互动。其中还有一条是分享了使馆政务参赞魏磊的这篇博文《北京的自行车之战》。截至今年2月底,英国驻华使馆已经发了1600多条微博,拥有将近22万名粉丝。2012年2月16日,英国驻华大使吴思田还进行了一次微访谈。
“车站名称中有查灵十字车站(Chafing Cross)和国王十字车站(King's Cross),哈迷们很熟悉哈。”不知道是不是由于这种“资深”的身份,英国驻华使馆对微博的运用十分娴熟,普通网民在微博上常常会用到的各种网络语言、网络表情,在英国使馆的微博中比比皆是,它还经常转发网友评论,甚至与网友相互调侃。这条微博还配发了一个做鬼脸的表情,引发了125条评论和681次转发,而不少网友就很激动地强调了:“哈利波特!!!国王十字车站!”“King's Cross!”“九又四分之三站台!”
而在一些转发的微博中,英国使馆也经常加入一些轻松搞笑的评论。比如它曾经转发了英国贸易投资总署对英投资中国区主管庞大维的一条微博,其内容是上海世博会上的英国馆,但与众不同的是,庞大维所发的这张图片,是已经没有了那六万透明亚克力杆“触须”的英国馆,只剩下一个光秃秃的大铁箱子。在转发时,英国使馆毫不掩饰自己的情绪:“我、我震惊了……”
正是由于英国使馆与网友这种几乎零距离的接触、再加上它各种可爱的表现,我们不得不说——这个微博,有点儿“萌”!
此外,英国使馆还肩负着一个重要的任务,就是宣传2012年的伦敦奥运会和残奥会。目前,在其微博中,用“奥运”作关键字进行搜索,能搜到80条;用“残奥”作关键字,则能搜到27条。从2010年5月20日介绍伦敦奥运吉祥物开始,英国使馆在微博上从奥运场馆、环保理念、奖牌设计、火炬传递、倒计时活动、中国运动员等方面全面宣传伦敦奥运,还举行了几次竞猜活动。其中最热门的是2011年7月为迎接伦敦奥运倒计时一周年的“答题送机票”活动,使馆在微博上提出了三个问题:伦敦奥运村新种了多少棵树?奥运吉祥物Wenlock是根据英国哪个地方命名的?每年有多少学生到英国生活并使用英语?只要转发此条微博、回答这三个问题并@三位好友,就有机会赢取英国往返机票和伦敦奥运特许纪念品。就是这条微博被评论8210次,被转发9459次。
浪漫:法国使馆微博第一标签
“中间那些长条的叫e claire,这个词原意是闪电的意思,……名字的来源不详,大概是甜蜜的感觉会像闪电一样带给你的舌头吧。”这是在介绍一款甜点。打开法国驻华使馆的微博,便立即能感受到来自法兰西民族的热情与浪漫,而法国使馆给自己微博所贴的第一款标签就是“浪漫”。
与英国使馆类似,法国使馆的微博也常常转发与网友的各种互动,语言上也喜欢使用各种网络语言。比如法国驻华使馆在转发法国航空一条关于法航历史的微博时,就使用了“看!大灰机!”这样的网络语言,让人忍俊不住。
“看惯了充满热情和浪漫气息的繁华都市巴黎,今天给大家介绍个小众的文艺小镇:罗什福尔-昂泰尔(Rochefort-en-Terre),这个只有600多人口,坐落于法国西部布列塔尼大区莫尔比昂省的小镇多年来一直被誉为全法最美丽的小镇之一。走进这个可爱的地方犹如进入了中世纪欧洲童话世界。”法国使馆很注重在微博上推广法国的旅游信息,这是它曾经用两条微博介绍了一个对中国人来说有些陌生的小镇。“这个精巧美丽的小镇每年1到6月份就进入了旅游旺季,游客穿梭于小巷中,呼吸着这里祥和而充满花香的空气。街道两旁有很多手工艺人开的店铺,里面有琳琅满目的当地手工艺品。当地人崇尚天然而纯净的生活,来到这里,你一定不能错过他们用纯蜂蜜和天然小麦制作的各种口味的香糕pain d'e pices。”再加上所配发的美丽图片,这两条微博的被转发次数分别为321次和89次。
“中日”与“日中”:严谨细致的日本风格
2011年2月开通的日本使馆微博,已经拥有13万6千名粉丝。如同日本这个民族给人的印象一样,日本使馆的微博也给人以严谨、细致的感觉。日本使馆的微博几乎全部为原创,没有转发的内容,也没有与网友的互动。其语言大多比较正式,没有什么网络语言。此外,每一条微博都会标明其内容分类,如:大使动向、本馆活动、本馆后援活动、日中关系、日本消息、日本传统、日本美食、日本之风、赴日留学、赴日观光、日本的世界遗产,等等。
需要指出的是,日本使馆微博极少与网友互动的这种做法可能有某些特定的原因。中日关系一直是中国外交中受到民众关注度最高的话题之一,尤其是在网络上,两国之间的任何事情都有可能掀起较大规模的讨论甚至争执。实际上,在日本驻华使馆的微博中,我们不难发现,在大多数微博后面的评论中,都有与微博本身内容无关、中国网民就中日之间的敏感事件发泄情绪的内容。
同时我们也注意到,日本使馆的微博标签很有意思,它的微博一共有八个标签:中日交流、日中交流、中日关系、日中关系、大使馆、交流、文化、日本。其中前四个很明显是两两重复的,只是将“中”“日”两个字的位置互换了一下而已。这种谨小慎微的做法,也许恰恰折射出了不太稳定的中日网民关系。严肃却不忘“调皮”的联合国
除各国驻华使馆外,一些国际组织也纷纷通过微博进行宣传。这其中影响力最大的自然就是联合国了。联合国的微博于2010年3月12日开通,到今年2月底,已经发布了12000多条微博,拥有158万粉丝,在众多驻华使馆和国际机构中名列榜首。
由于其特殊性,联合国所发微博一般在形式上都比较中规中矩,其内容也大都是当前世界所普遍关心的一些国际问题,如粮食问题、自然灾害、妇女权益、地区安全局势等。但联合国也经常展现出它调皮的一面,发布一些充满着风趣幽默的微博,而它主要的调侃对象之一就是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比如在今年的1月12日,联合国就发布了一条庆祝中国新年的微博:“在农历新年来临之际,‘企盼和平——2012年新春书画作品展’于1月10日在纽约联合国总部揭幕。开幕式上,除了中国书画名家的作品,最引人注目的当属秘书长潘基文手书的‘和平’二字,不仅体现了此次展览的主题,更彰显了联合国和全人类所追求的崇高理想。”再配上展览现场的图片,本来这已经是一条非常完整的微博,但发布者却又在后面调皮地加了一句:“潘爷爷的字写得肿么样呢?”让看过的人不禁捧腹。
各国驻华使馆与国际机构的微博,虽然风格不同、各有千秋,但其目的都在于树立自身特有的形象,拉近与中国普通民众的关系,从而深化中国民众对它们的了解,促进本国本组织与中国的双边关系。为达到以上目的,这些微博还常常会举行一些与粉丝互动的活动。如1月丹麦使馆以丹麦担任欧盟轮值主席国一事为背景举行的有奖竞猜,韩国使馆2月的“我的韩国之旅”活动,波兰使馆2月邀请粉丝参加“北京波兰电影之夜系列电影播放活动”,等等。这些互动活动不仅活跃了气氛,同时也再次起到并强化了公共外交的效果。
在网络时代的今天,在迅速发展的“微世界”,外交的方式手段和形态也已经越来越多元化。尽管在微博中还存在鱼龙混杂、信息与谣言并存、鼓励与谩骂同在的情况,但作为一个便捷而开放的沟通平台,微博必然会成为各国开展公共外交的舞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