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战略“革新”几何?
【日】《世界》2012年11月
井田彻治 共同社环境记者
遭遇福岛核电站事故后,日本草拟了作为今后能源与环境政策基础的《革新性能源环境战略》。该战略主张“早日实现不依靠核能的社会”,“投入所有政策资源,力争在2030年实现零核电”等,虽用词暧昧,但表明日本未来能源政策将朝“脱核电”方向前进。该战略的制定源自日本主流民意对无核社会的高度期待。与之前以核电为基础电力来源并规划大批增建核电站的政策相比,新政策无疑是180度的转变,其意义不可小觑。但日本也存在反对在“战略”草案中使用“脱核电”字样的势力。在其压力之下,公布的草案文本很多部分都有所保留。而草案甫一公布又接连有阁僚发表与其内容主旨相异的言论,导致原本应由内阁做出决定的程序亦被推迟,新政策的可信性也大打折扣。(王宇翔)
格鲁吉亚的民主
【俄】《侧翼》2012年10月8日
Alexei Makarkin
上周格鲁吉亚总统萨卡什维利首次承认自己的政党在议会选举中落败,但他暂时不会辞去总统一职。值得一提的是,他的任期将在明年到期,且他已无资格参加下次总统竞选。为何萨政党会遭到一半以上的国民反对呢?首先,这与萨专横的治国方式有关。萨在国内是一副专横的专家治国姿态,他习惯用强权去限制反对者活动,这与格民族文化中的以理服人背道而驰,因而引发了许多享有崇高威望的知识分子、大学生和神职人员等阶层的不满。其次,与萨实行的改革政策有关。改革之初,年轻的总统团队便遭遇了被解雇警察们的反对。之后,虽然改革在一些方面确有成效,但格绝大多数人仍生活在贫困之中,这些人对改革充满失望和不满,因而反对派的力量会不断壮大。
(王明昌)
印度:欢迎外资进入
【印】《今日印度》2012年10月8日
Shravya Jain
总理曼莫汉·辛格的改革意味着外国零售集团可在印度开设商店并持股51%,最低投资额为一亿美元(约合50亿卢比)。零售业巨头沃尔玛计划与布哈德集团(Bharti Group)在两年内合作开设商店。沃尔玛发言人称,他们正在研究政府的相关公告。英国的乐购、法国的家乐福和德国的麦德龙也有可能趁此机会进入印度。印度克瑞斯研究所预计,接下来的五年里,食品和百货行业会有25亿~30亿美元投资。印度工业联合会估计,到2020年约会创造九百万就业岗位。印度外交政策智囊机构盖特威豪斯(Gateway House)的阿克沙伊·马图尔认为,在现在的危急情况下,引入外资有利于改善印度的国际收支状况。
(王海霞)
住手!别再围殴富人了
【美】《财富》2012年9月24日
Nina Easton
2007年,美国“富者益富”的情形达到1928年以来的最高水平——占美国人口1%的最富有者掌握了全国23.5%的财富。“占领华尔街”的发起者煽动说,1%的最富有者尽享过去十年经济增长的红利,却撇下了占美国人口99%的穷人和中产阶级。经济下行引发穷人对富人的造反,在美国不是第一次,也不会是最后一次。问题是,“占领华尔街”运动发生时美国财富过于集中的趋势正在消退,贫富分化程度亦有所降低。财富名列前1%的140万人来自各行各业;大部分是凭努力而不是靠“拼爹”致富的;成功女性与同样富有的男性结婚也是“富者益富”的原因。这1%的美国人为社会创造工作岗位,用高税率支撑着社会的高福利。谩骂富人可以泄愤,却无法为落后者指出致富的道路。美国人应该追问:教育体制是否公平,美式教育是否提升了其劳动者的竞争力。(林东晓)
美献金式总统选举存在三大缺陷
【法】《视点》2012年10月9日
Sophie Coignard
9月,奥巴马竞选团队募得逾1.81亿美元政治捐款,近乎创下纪录。据预计,此次美大选的总成本将超过60亿美元,“令多数人咂舌”。献金式选举模式透露出美式民主的三大缺陷。第一,互相攻击泛滥。共和党团队高达89%的资金被用于贬低奥巴马,民主党一方则“显得很绅士”,他们为此拿出了78%的资金。第二,充斥谎言。2010年1月,美最高法院无限制地打开了私人政治献金的闸门,致“超级政治行动委员会(SPACs)”应运而生。根据法案,只要不与竞选人产生直接关联,这些组织便能任意集资和投资。但事实上,SPACs均由总统参选人亲密的“前助手”领导,献金者也得以借助非营利组织等空壳方式。这无异于一个巨大的谎言。例如亲共和党的“恢复我们的未来”便由罗姆尼三名“前顾问”领导。第三,廉洁性存疑。不少亿万富豪插足选举,有些人甚至已投入数千万美元,引起社会质疑竞选存在腐败。美国联邦选举委员会前主席波特承认,“花费数百万美元是为了给未来的总统留下好印象”,而“总统候选人都对特殊利益群体充满依赖”。(周谭豪)
竞选总统真相信“完全独立”能源政策?
【美】《时代》2012年10月
在美国总统竞选辩论中,奥巴马和罗姆尼的能源政策存在明显分歧,但两位总统竞选人都宣称美国需要“完全独立”的能源政策。有种可能可以解释这一矛盾,那就是两大阵营的言论都是不诚实的。罗姆尼在他的能源白皮书中对化石能源报以极大的热情,他认为在勘察和钻探技术上的提升将会极大地增加油气产量,从而保持能源的低价位并创造上百万的就业机会。他抨击奥巴马近期由于不确定的课税补贴政策导致了风电工业的停滞。而奥巴马的政策理念是大力投资发展清洁能源,限制甚至停止使用高污染的煤炭。他为刺激新能源的发展批准投资900亿美元,开启了真正的绿色革命。在他第一个任期内,风电发电量翻了一番,太阳能装机容量增加了六倍。“完全独立”政策实际上是可笑的,玉米乙醇对地球来说比油气更糟糕;核能的成本很高;天然气虽然较煤炭对环境污染少,但没有风电和太阳能清洁。最大的问题是能源、电力不是口号,是孰优孰劣的选择。
(唐新华)
克里斯蒂娜·费尔南德斯·基什内尔
(Cristina Fernandez de Kirchner)
【巴西】《阅读》2012年10月3日
英国诗人约翰·邓恩曾说过:“没有人能成为一座孤岛。”但是现在,在女总统克里斯蒂娜的严厉管控下,阿根廷正变成一个孤立于世界金融体系的“孤岛”。自去年10月获得连任后,克里斯蒂娜开始调整经济发展方向,选择强化“民众主义”的道路:通过给予大量交通和电力补贴取悦民众,却导致国库亏空;为限制不利经济环境下的资本外流,采取外汇管制政策;最近又推出了“连一个钉子都不进口”的极端贸易保护政策。在女总统制造的经济“孤岛”上,25%的高通胀使得实际工资所得不断缩水。许多商业连锁机构在政府的压力下不得不维持生活必需品的低价位。生产商无法将上涨的成本转嫁给消费者,只得减少商品生产,零售业主则被迫缩减了产品销售。现在,阿根廷民众唯一没有被“配额限制”的就是上街游行。在十个月内,克里斯蒂娜的支持率从65%下降到35%。尽管所有人都不否认拥有丰富资源的阿根廷经济发展潜力巨大,但克里斯蒂娜的经济政策注定无法将这潜力变为现实。
(陈晓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