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的分裂?——从足球谈起

2012-04-29 00:00:00袁利宏
世界知识 2012年21期

看足球时,人们会看到一个奇怪的现象:英国作为一个国家,在国际足联中却有四个席位——英格兰、苏格兰、威尔士和北爱尔兰,在足球盛事世界杯比赛中,这同出一国的四支球队不但互不相干,而且彼此竞争甚至相互敌对。而在奥运会足球赛中,由于国际奥委会规定参赛国只能派一支球队代表参赛,从1960年以来却从未有一支“英国国奥队”参加奥运会足球比赛,因为四个足总都认为,共同组队参加奥运会,会使它们各自丧失独立性。今年伦敦奥运会,英国作为东道主自动获得足球参赛资格,但英格兰、苏格兰、威尔士、北爱尔兰四方还是不同意联合组队,仅仅表示不反对各自球员以个人身份参加奥运会足球比赛。这让人不禁要问:现代足球诞生于英国,在英国成长壮大,并由英国人在大英帝国的扩张中传播到全世界,但为什么英国本土的四个球队却如此扞格、在乎各自的独立性,居然在本国举办的奥运会上也难以联合组建一支“英国国奥队”?

联合王国的四支足协是这样诞生的

现代足球源起于19世纪中后期的维多利亚时代的英格兰,后逐渐成为大众广泛参与的一项运动,并形成了诸多足球俱乐部。1863年10月,英格兰11个俱乐部派出代表在伦敦集会,商讨规范和管理足球比赛,这标志着英格兰足球协会的创立,该协会也被视为现代足球史上第一个行业管理机构。这一时期,苏格兰也开始出现有组织的足球运动,曾数次参加英格兰足总发起的比赛,随后于1873年成立苏格兰足球协会,并开始举办自己的足总杯比赛。1887年苏格兰足协颁令禁止苏格兰球员参加英格兰足总杯比赛。尽管英格兰足协总希望能吸纳优秀的苏格兰球员,但苏格兰人却不予理会,并以能在双方的比赛中击败英格兰人为自豪。威尔士的足球则由英格兰的工人移民传入,其足协成立于1867年。威尔士足协同英格兰足协的敌对没苏格兰足协那么严重。爱尔兰人对足球的喜好也开始于19世纪后期,在北爱地区发展尤为迅速,1880年,爱尔兰足球协会成立。联合王国的四支足协由此而来。

继英国之后,足球在欧洲其他国家和拉美地区也逐渐盛行,并呼唤着国际性足球协会的出现。20世纪初,荷兰和法国相关方面提出组建国际足联,并表示希望英格兰足协牵头,结果遭到英格兰的拒绝。但欧洲大陆国家的足协还是将想法付诸了实践,在没有英国参与的情况下,于1904年在巴黎成立国际足球协会。次年,英格兰足协宣布承认国际足联并要求加入,苏格兰、威尔士,爱尔兰亦相继仿效。1921年,爱尔兰自由邦从英国分离出去后,国际足联将原爱尔兰足联的席位交给了留在英国的北爱尔兰。出于对英格兰这四支世界元老级球队的尊重,也因为英国四支球队的一贯坚持,英国在国际足联中拥有四个席位的局面一直保留至今,在世界杯比赛这项职业性和权威性最高的足球赛事中,英国的四支球队一直相互独立,苏格兰队员甚至认为输给谁也不能输给英格兰。当今年伦敦奥运会前英国奥组委提倡英国四队组队参赛时,前威尔士队的守门员内维尔·索撒尔说:参加奥运会的意义在于获胜国国旗升起的特殊时刻,如果组建的英国“国奥队”赢了,升起的将是米字旗,他不认为那是他们的旗帜,他们的旗帜是威尔士龙旗。

“大不列颠”:一个王国,四个地区

英格兰、苏格兰、威尔士、北爱尔兰都极力捍卫自身球队的独立性,反对从官方层面组建英国国奥队,显然不只是体育赛事层面的问题。它也反映了英国四个组成部分之间的关系,反映了各部分对“大不列颠及北爱尔兰联合王国”(英国全称,亦简称“联合王国”)的国家认同和文化见解。联合王国本质上是几个民族的联合体,其组成部分英格兰、威尔士、苏格兰、北爱尔兰各自的历史要远远早于今天联合王国的历史。其中,英格兰的人口最多,地域范围最广,历史上一直是英伦岛上最为强势的力量,从血统上讲,英格兰人的直系先祖是来自北欧的盎格鲁-撒克逊人,并包含后来入侵英格兰的丹麦人和诺曼人的人种成分。其余三个部分在地理位置上较为边缘,各自的人口较少,其祖先是克尔特人。千百年来,它们各自与英格兰的斗争、冲突不断,同时在不同程度上被英格兰化的过程中也在彼此交融。尽管这四部分自近代早期以来就被纳入到英格兰主导的统一国家内,但各自仍在诸多方面保存着自身文化传统和风俗习惯。

几个民族中,最先实现统一的是英格兰和威尔士。16世纪早期,英格兰通过法案兼并了威尔士,在威尔士推行英格兰的郡县制,并使英语成为威尔士的官方语言,古老的威尔士语此后逐渐消亡。到18世纪末19世纪初,威尔士的民族意识复活,但由于地理面积和人口有限,居民的英格兰化程度太高,加上工业化城市化进程中与英格兰在经济社会中的纽带难以分割,威尔士还是未能谋求相对独立的政治地位。不过,威尔士的文化复兴运动自19世纪兴起以来从未间断,乃至在今天的威尔士义务教育中,威尔士语仍是在校学生的必修课程,首府卡迪夫的威尔士国家博物馆悬挂的威尔士龙旗更是一目了然,而且馆内任何语音和文字标识都采用威尔士语和英语双语模式。对于大部分威尔士当地人而言,他们的身份认同也首先是威尔士人,然后才是英国人。

苏格兰的问题要较威尔士复杂一些。在中世纪,苏格兰是一个独立的王国,英格兰始终妄图兼并之,遭到后者的激烈反抗。著名影片《勇敢的心》就描述了这段历史的一些故事,在影片结束前威廉·华莱士高喊着“自由”而成就惊世一吼,罗伯特·布鲁斯更以那句“你们曾与华莱士浴血奋战,如今与我并肩杀敌吧”而唱响全场。此二人都是历史上的真实人物,并至今仍被苏格兰人视为民族英雄。1603年,英格兰女王伊丽莎白去世,都铎王朝断嗣,苏格兰国王詹姆斯六世继承英格兰王位,史称詹姆斯一世。但苏格兰和英格兰由于历史传统的差异和现实利益的纠葛,直到一百多年后的1707年,才通过议会合并组成大不列颠国,但苏格兰仍获许保留了其原有的教会和法律体系。此后,苏格兰一方面在参与大英帝国海外扩张的过程中逐渐形成了某种不列颠认同,另一方面也在本土兴起了复兴本民族文化的运动。19世纪的苏格兰民族运动较为温和,但苏格兰的威士忌、格子裙、风笛等符号仍然能在天涯海角暗示或唤醒着他们的民族情结。进入20世纪,苏格兰人将民族运动付诸了政治实践,最终使苏格兰议会于1998年恢复。十余年后的今天,苏格兰正在谋求进一步的独立,前不久,英国首相卡梅伦在爱丁堡与苏格兰首席大臣萨尔蒙德签署关于苏格兰是否进行独立公投的协议。根据协议,苏格兰人将在2014年举行公投,就是否脱离英国的问题作出选择。

北爱尔兰对英国的国家认同程度最低。英格兰早在12世纪后期就率军占领过爱尔兰岛。都铎王朝时期,英格兰通过控制爱尔兰议会,推行英格兰律法,诱使爱尔兰贵族英格兰化并结合武力,终于实现了对爱尔兰的征服。17世纪斯图亚特王朝数次武力镇压爱尔兰人的反抗,将没收的爱尔兰土地分给不列颠移民,对爱尔兰进行着类似于对殖民地的管理。但由于爱尔兰在地理上是独立于不列颠的另一个岛屿,且天主教传统深厚,因此不愿屈服于不列颠势力。18世纪后期,北美和法国的革命在爱尔兰激起了争取自由的共鸣,并引发了政治动荡。1800年,英国为保证反法战争时期的国内安全,与爱尔兰签署《联合法案》,取消了都柏林的议会,由此组成“大不列颠及爱尔兰联合王国”。此后不久,爱尔兰就出现了要求废除该项法案的分离运动,到20世纪初,民族运动扩大到文化领域。经过不懈的努力,1921年,爱尔兰自由邦成立,从联合王国中分离了出去,北爱尔兰六郡继续留在英国,英国自此更名为“大不列颠及北爱尔兰联合王国”。但北爱的很多天主教徒仍然希望作爱尔兰人,因此与占人口多数的新教徒矛盾不断,在20世纪后期,这种分歧在现实经济和社会问题的催化下多次引发暴力流血事件。

可见,英国四支足球队各自为政的现象不仅是英国独特的体育文化层面的问题,还关乎一个主权国家内部不同民族和地区间在历史现实中的关系。2014年,苏格兰人是否会在公投中作出脱离英国的选择?苏格兰一旦独立,分离倾向有过之而无不及的北爱会不会也有所行动,从而导致联合王国的解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