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现代电影中的经典特色:暴力影像

2012-04-29 09:46朱永斌
群文天地 2012年1期
关键词:后现代暴力艺术

朱永斌

在电影的艺术发展过程中,各种多样性的元素有机组合成就了这门视听艺术。而当“后现代”这一概念运用到电影艺术表现时,依靠电影元素的另类组合,传达出了新的艺术特征。

后现代是一种眼光,一种流派,还是一种类型?这里,我们需要阐明的是,“后现代”既不是一个风格概念,也不是一个时期的艺术运动,更不是当代西方艺术的现实。它始终只是一种观念形式,一个批评概念或是美学概念。它拒绝现代主流电影的创作方式,拒绝现代电影的组织形式,以另类大胆的拼凑组合作者的思想。①

暴力影像伴随我们不断发展着并在电影这个艺术世界里完全渗透并与之和谐共存着,如动作片里的打斗、灾难记录片里的杀戮,战争片里的武装斗争等等,这些或大或小的暴力影像都形成现代电影里不可或缺的元素,甚至升华至剧情成为穿插彼此的导火索。

当暴力影像和后现代电影结合在一起的时候,这完美的一对立刻迸发出惊人的视觉与思维的冲击魅力。通过混乱无序的拼贴,错乱的时间穿插,暴力被一览无余地用胶片记录表现出来。支离破碎的暴力影像与纯粹的血腥画面充斥着后现代主流影片。像是斯坦利·库布里克导演的《发条橙子》,昆廷·塔伦蒂诺的《低俗小说》,《落水狗》等等,正如有人在《后现代主义电影批评》说过,这类作品经常采用反常的情节结构、漫画式的叙事基调、混杂的拼贴方式、电视广告式的美学语言、黑色幽默的暴力诗学、反讽和滑稽模仿手法,所有这些都是后现代主义电影批评极力推崇的手段。同时在暴力的影子下,才构成了这些电影的情节与思想的发展。暴力情景以及残酷的情节和意象将暴力影像虚化为后现代艺术里的一种唯美主义。

我把后现代电影中的暴力特色影像分析为以下几点:

(一)后现代电影的思维风格及结合暴力影像的相融表现

在各种电影思潮的推动下,其中比较有名的有大卫·林奇的跨越类型的公路电影《心中狂野》,他用反叙事风格上加上大量的超现实语言,加上幽默来包装,掺和华丽与庸俗,令人心惊肉跳的血腥暴力场面,用触怒内心的暴力影像来开玩笑似的超越现实。

而实际上很多的后现代电影是很难定义类型的,如前面说过,后现代只是一个观念,由于各种手法的打散重构,用现代电影的分类很难把这些电影分清楚。1992年法国电影《黑店狂想曲》从一开头就震撼人心,画面上是一个个脑满肠肥的黑心屠夫,如同庖丁解牛一样地挥舞着切肉刀,切下一个个人的肩膀。甚至,整个大楼里的人也以食人肉为生,每天都有人失踪,但是所有的人却都心安理得的在过日子。②在以为这部电影是恐怖片的时候,却又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人吃人”的黑暗,却又像记录片或是搞笑片。此时的电影如同游戏一样的,跨越了表现主义,用超现实主义,浪漫主义来穿梭于各个灵魂中。各种暴力影像集结混合着道德与放纵。

西方后现代电影中的暴力影像倾向于消解暴力的本意,用玩笑化、平庸化使暴力变成生活,然而在东方后现代电影中的暴力则是严肃而深刻的,也运用后现代特征的多样化表现语言将暴力作为一种艺术的表现形式,并使暴力本身上升为一种美感,从而达到瞬间又永恒的美学。在深作欣二导演的《大逃杀》中,影片整全充斥了血腥、凶残的暴力场面,没有任何嬉笑成分,以一群单纯的初中生的生死存亡形成对比,并以绚烂的色彩,稚嫩可爱的形象,充满头断,肢解,血色,身首异处且夸张的震撼人心的动画形式又很严肃来体现其暴力影像的奇异美感。

总而言之,作为与影片紧密相关的元素结合各种超现实主义,浪漫主义,使这些暴力影像已不再指涉其本身,而是超越并以多种姿态美呈现于人们面前。

(二)后现代电影中影像暴力的形象表现

从定义上说暴力美学是将枪战、武打动作和场面中的形式感发掘出来,并将其中的形式感发扬到炫目的程度而产生的。从观赏的角度来说是非道德化欣赏,把暴力的表现变成一种唯美主义的形式探索和追求。后现代电影中的暴力影像的表现形式也一样在追求绚烂的美景。它削弱暴力的现实影响,以多种混乱的思维与秩序减轻观众对传统暴力的印象,把原本是一场惨烈的血战转变成一种挥洒着美的艺术。昆廷·塔伦蒂诺偏爱一种暴力情景以及残酷的情节和意象将暴力虚化为一种唯美主义的镜语表演,暂时抛弃道德、伦理、社会的因素而用流畅的剪接与富有美感的拍摄方式将暴力的美发展到极致。这些被人为变形强化的赤裸暴力刻画,在带向一个承受极至后,也延伸了另一美学的极至,达到美与丑的相融。

决定暴力影像形象表现的还有情感等因素,如正义、温情、光荣等情感会促使暴力影像向柔化暴力,渲染美化暴力方向发展,而像邪恶、恐惧、庸俗则多数以丑态暴力来表现。但是在后现代电影里它又不限于施暴者是站在那一边的,不管是正义还是邪恶,暴力影像都是可以站在两边去展示形象的,关键则在于此刻的思想。

(三)后现代电影中暴力影像的深层意义

让·弗朗索瓦·利奥塔(Jean-Francois Lyotard,1929-1998,法国)在他的后现代主义理论说过:后现代主义并不是现代主义的末期,而是现代主义的初始状态,而这种状态是川流不息的。正是这种初始状态,后现代里的暴力影像恰巧反映了现代作者们独特的思想,暴力就象一开始定义的那样作为人类最初始的行为并作为长期存在的状态,其本身就带有后现代性值得反思。因此暴力影像反映的不仅仅是行为,更多带来是一些思考,对生命本质的探寻。

⒈可以看到,后现代电影这么处心积虑的表达暴力影像,它要讲述的是暴力与人类、社会的关系。现实就象电影一样,在当今这个社会,暴力犯罪早已当起了主角。而这仅仅是一种弱势群体的暴力,实际上利益、仇恨等一切滋生出来的暴力严重危害着我们的生活。虽然我们知道道德但我们不很清楚界限,经常游离于暴力边缘,人们心中的一切罪恶的念头都是暴力犯罪的源头。

超现实艺术家超脱现实,宣扬人的绝对孤独,把艺术创作视为以外发现和悲剧性预言,他们热衷于表现人病理体验、病态情欲和迷幻状态。③后现代电影作为一个正面去表现暴力影像的平台,传达了艺术家对这个社会,文化、人类的反思。电影中的暴力影像带来的是思维与秩序的混乱,来自于这混沌的社会。国家是一个暴力机器,人是在社会里属于被暴力统治着的角色。从整体到个体,在一定程度上我们都是暴力付诸体和被付诸体,以暴治暴,人其实是社会的受害者。

⒉ 后现代电影的暴力影响表现,也提醒着我们更应该通过反思暴力现象来解决问题,并不仅仅是悔过。既然暴力无法避免,我们可以通过更好的形式去避免去管理暴力,而不应该是如电影里那些悲惨的世界一样。电影归于艺术,它描述的也只是故事,它在叙述暴力失去控制的时候所带来的一切。而我们实际要面对的是人性化社会,无法任由暴力恣肆于生活之中。如电影《落水狗》里所以抢匪们最后无法控制的恩怨与暴力导致所有人在最后的那个枪声下统统死亡,这不得不让人对暴力的惧怕,失去秩序的暴力必将社会带想毁灭的深渊。通过这些电影对暴力影像的描写,可以以其作参照,对于里面的暴力进行剖析,能让我们了解问题发生本质的同时,知道如何去对症下药,采取措施避免悲剧的发生。并且,后现代电影里的暴力影像所传达的具有教育意义的思想亦能帮助端正扭曲的心态,树立一些正确的意识观念。

(四)后现代电影的暴力影像对现实的次影响

但是暴力影像也是一把双刃剑,事物是相矛盾才产生的,我们在认同并夸赞后现代电影中的暴力影像的同时,也必须认识到这些影像对现实带来的一些负面影像。

从电影本身上,暴力影像的泛滥会促使电影作为艺术表现本身的同时失去方向感,一味的暴力再暴力,同类的影像叠加长期加重会导致电影出现一种非暴力不合作的状态。

此外过度的暴力影像也会在一定意识上转变某些人的暴力心理状态,产生误导心理的作用。当长期的暴力影像堆积到一定层次后,也会影响大众对于暴力的认识,比如原本是轻度暴力在长期积累后会下降至更轻度或是非暴力,这也会使暴力影像本身目的性产生逆转。

结语

总的来说,后现代电影中的暴力影像还是具有很大的价值意义的,在满足观众视觉感官刺激同时,也在它的不断发展过程中反映出了艺术家对人性、社会的思考,体现了一种人文关怀,对社会的文化思想具有一定的促进意义。对于它的未来发展,我们在看清问题抓本质的同时,防范好这些负面影响带来的危害;并统一两者,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优化和谐。那么,后现代电影的暴力影像表现还将会继续迸发它的力量并不断的将艺术思想传播下去。

注释:

① 沈语冰.《什么是后现代主义?》。

发表于成言艺术官网 http://www.be-word-art.com.cn/no13/document6.htm

② 程青松.《国外后现代电影》第三章.江苏美术出版社,2000年7月第一版。

③[苏联]叶·魏茨曼.《电影哲学概说》.崔君衍译.中国电影出版社1992年3月第1版。

参考文献:

[1][法国]雅克·德里达,张宁译 .书写与差异[M].北京三联书店,2001.

[2]程青松.国外后现代电影[M].江苏美术出版社,2000.

[3][苏联]叶·魏茨曼,崔君衍译.电影哲学概说[M].中国电影出版社,1992.

[4][美国]罗伯特·考克尔,郭青春译.电影的形式与文化.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作者单位:上海海事大学徐悲鸿艺术学院)

猜你喜欢
后现代暴力艺术
《坠落的人》中“拼贴”的后现代叙事意义
反性别暴力
“暴力”女
90后现代病症
纸的艺术
暴力云与送子鹳
《宠儿》中的后现代叙事策略
因艺术而生
艺术之手
爆笑街头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