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文科实验教学改革的力度和深度直接关系到人才培养质量。为深化实验教学改革,我校新闻与传播学院申报并立项了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项目:“摄影·设计”实验项目开发研究课题。该课题以高等教育课程改革为切入口,对课程结构、教学内容和实验方法等进行了改革和创新。并进行了“实验项目开发”的实训教学尝试,将实验教学转化为项目任务形式,使学生在实验室犹如置身于工作室。该项研究对提高文科实验教学效果的方法及成效进行了探索、比较与思考。
[关键词]实验教学;实训实践;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420[文献标识码]A[论文编号]1009-8097(2012)01-01-0119-03
随着我国数字媒体产业迅猛发展,一方面数字媒体产业所需专业人才相对缺乏,另一方面学校培养的学生存在着实践和创新能力不足的现象。我校新闻与传播学院提出了现代传播人才培养的新课题。以学生实践和创新能力培养为核心,以实验教学改革为抓手,通过教研实践探索,建立与知识经济社会发展紧密联系的实验教学新机制。
一、实验教改的实施与探索
“摄影·设计”实验项目开发是我校“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项目”,也是新闻传播学专业的“开放实验培育项目”和“大学生创新基地建设项目”。实验研究为期一年,在我院本科二年级至三年级学生中,选拔了40名广告学专业学生参与实验研究活动。
1.实验教学目标设计
(I)知识与技能:了解实验项目各要素的意义和作用,熟悉平面媒体艺术与数字传播艺术的不同技术特点,依据新闻传播专业的课程实践要求及特点设计实践方案。处理好实践目标、工作流程、操作训练、设计创意、成果评价等实践活动的逻辑关系,开展有效的实验教学。
(2)过程与方法:通过对不同类型的广告设计与制作,从美学和传播功能两个方面,思考和分析各种类型广告在工具材料、操作程序、思维方式、工作方法等方面所具有的特性,逐步形成规律性的认识。弄懂传播各要素和技术之间的逻辑关系,能按照实验方案要求的制作程序、方法和步骤创造性地完成设计任务。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不同类型的平面广告、数字广告的设计实践,能更全面地理解各类媒体的差异和特性,更好地了解各类媒体的设计规律。形成信息加工与整合的能力,将严谨的逻辑思维、丰富的想象力和创新思维相结合,在传媒艺术学习中达到知识、能力、情感的知行统一,努力追求自我价值的实现。
2.实践指导中的应对措施
在“摄影·设计”实验项目开发实施过程中,为了使学生尽快进入实践状态,缩短徘徊期,我们在实验教学中采取示范、指导、演示等方法应对实践中遇到的问题,具体措施如下:
第一,实验项目采取以案例为中心的实验教学方法,以“要领讲解、案例分析、设计鉴赏、技法运用”进行启发与指导,使学生形成规律性的认识。再配合以“借鉴练习”、“动手训练”、“参赛实践”等方式来加深理解理论知识和强化专业技能。一边操作一边吸取知识,能起到立竿见影的实验教学效果。
第二,教师以手绘示范和PPT课件演示广告设计制作过程,增强操作过程的直观性,帮助学生理解数字技术的应用要领及平面设计的工作流程。学生每人一台电脑,进行数字影像的后期处理练习,巩固了学生的软件知识和操作技能。并要求学生自主完成“摄影·设计”作品,并在所有作品中选择质量较好作品参加省级以上设计竞赛活动,鼓励学生积极投入实践提高专业能力。
第三,“摄影·设计”实验课题训练的关键环节是通过对广告的主题创意来确定设计风格与选取素材,弄懂设计各要素和制作技术之间的工艺关系,把握各设计元素之间的相互影响与内在联系。同时,通过对新闻事件、社会关注热点问题的探讨来引导学生理解社会文化与环境对设计创意的影响,避免设计构思没有价值、缺乏深度。
第四,通过设计软件操作训练、借鉴范例设计启发,来增强项目工作意识,提高学生专业技能水平。同时,安排组织设计水平较高的我校艺术专业同学与本项目组成员进行交流、互动、咨询、探讨设计中须解决的问题等,提高学生参与专业实践的兴趣与信心。
二、实验教改的成效比较
在进行了一系列实验教学改革尝试后,参加“摄影·设计”实验项目的学生的实验成绩明显上升。
1.数字设计实践能力明显提高
“摄影·设计”实验项目组学生数字设计实践能力培养成效对比,见表1:
学生实验教学项目成果多次获得各项奖励,见表2:
本实验教学强调实际动手和理论指导并重的现代设计教育理念,旨在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及专业能力,以适应知识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的更高要求,为学生拓宽未来择业就业途径。实验教学内容综合了摄影、合成、设计等多个环节,每个环节学生自己动手操作,小组讨论工作方案。充分发挥团队的优势作用,让学生自主完成从查找资料、拟定实验方案,直至完成作品的全过程,培养了学生在广告作品创意与制作过程中与人协作的意识。
4.择业方向进一步明确
学生通过该实验项目的培训与实践,明确了自身的长处与爱好,明确了自己的择业方向。调查问卷数据见表3:
三、实验教学尚存在的问题
1.实验课程定位不够明确
目前,高校新闻传播专业课程仍较重视理论教学,课程设置大部分以理论课为主干,把实验课当成理论课的补充或辅修。实验目的不在于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而只是加深有关理论的理解和掌握,实验技能训练严重不足。理论与实践割裂始终是学科课程的老大难问题。在以新闻传播理论为主导的教学环境下,对于相关交叉学科的平面设计、摄影摄像、数字技术、后期合成处理等学科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过程以及技术要求了解不够充分,习惯于采用以理论课程为主导的教学模式,使新闻学理论与传播技术之间形成了断层。不够重视各门课程之间衔接的逻辑性,缺乏基础课程为专业课程服务的实效性,给实验教学带来了困难,很难达到高校实验教学的培养目标。实验教学是实现知识转化为能力,训练技能和形成科研能力,培养创新精神和创业意识的重要途径。高校文科实验教学定位要科学、务实和有效。真正实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这是落实创新教育的一种导向和保障机制。
2.创意构思感性化
在实验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创意思维多数属于发散型且较感性化,设计缺乏主题针对性、逻辑性和思想的深度性。在设计创作中,设计主题必须有非常明确的指向性,只有明确了“要表达什么样的主题”,才能确定“用什么样的设计元素、设计技法、设计媒材去表现主题”,让设计具有明确的主题性和象征性,不会令人产生歧义。由于新闻传播专业学生是非艺术设计专业的生源,没有接受过专业的、系统的、长期的艺术设计训练,其艺术素养与知识技能的积累都来自于选修课和自学。在设计实践训练中创意构想比较感性化,经常以“自我”为中心,而不以“主题”为中心;设计过分关注表现技法,而不重视主题思想的表达,片面追求创新,
致使设计作品“荒谬”、“怪异”,令人费解。
3.设计执行能力较弱
在实验训练中,部分学生的设计构思尚可,但设计执行能力较弱,即未能很好地将抽象思维转化为视觉形象,也未能将设计元素构成主题画面。因为设计包含了设计思维和表现形式,要求学生具有一定的设计构思能力和绘画表现能力,能概括地把思维语言转化为可视形象,困难的确很大。因此,新闻传播专业必须通过实验教学来提高学生的美术基础能力和数字技术能力,掌握摄影、图形、平面构成、色彩、字体等平面设计基础;以及数字设计绘图、合成、排版、艺术处理等基本软件技术,能较好的兼顾后期印刷和输出制作效果;并兼具手绘表现、设计软件应用能力和设计施工管理执行能力,为新闻传播专业课程学习和传媒艺术技能培养奠定不可或缺的基础。
四、实验教学改革的后思考
许多院校新闻传播专业课程设置按传统的老三段安排,分为通识文化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三个模块。这种课程结构虽然各阶段教学分工明确,但实际上课程之间缺少相互沟通、融合和关联性。尤其是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之间,各门课程自成体系,专业基础课往往未能起到为专业课服务的要求,不能紧密配合专业教学发挥应有的辅助与支持功能。
因此,改革课程设置模式,要打破专业基础课、专业课、辅修课间的设课壁垒或界限,使专业基础理论与专业技能训练教学形成一个相互交融的有机整体,以保障实验教学的有效性。改革后的课程结构应为:综合学习课程(含通识理论课);整合后的设计基础课(含摄影基础课和设计基础课);调整后的应用设计课(含广告创意、平面设计、影像合成基础)。增设专业选修课,并加大选修课的分量,提升实践课的地位。同时,改革实验课程设置。可分为:专业基础实验课、专业实验课、综合实验课,强化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构建以能力培养为核心,促进学生知识、能力、综合素质全面协调发展的实验教学体系。
通过实验教学改革项目的探索与实践,我们认识到实验教学改革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思想,要把握好各学科实验教学的共性和特殊要求,按照课程设置规律和实验教学规律建设实验课程体系。转变教学方式,将实验教学转化为项目任务形式,试行以“实验项目开发”的实验教学模式,以学生为主体,充分调动学生主动学习与实践的积极性,有效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同时还要积极探索多种行之有效的实验教学方法与途径,因材施教,建立创新型能力培养的多元实验教学模式。
基金来源:本文系华南理工大学2011年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项目“摄影·设计”实验项目开发课题(编号:jzgw-y9100010-wkl5)的阶段性成果。
作者简介:韩镁,华南理工大学,助教,硕士。研究方向:数字媒体艺术。
收稿日期:2011年10月6日
编辑:小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