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陈裕光在执掌金陵大学24年的办学实践中,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服务社会办学理念。在此理念指导下,金陵大学开展了丰富多彩极富成效的社会服务实践活动,开辟了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成功办学之路,铸就了诚真勤仁的金陵精神。陈裕光的服务社会办学理念和实践,对我国当代高等教育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陈裕光;服务社会;办学理念;办学实践;启示
陈裕光(1893-1989),我国近现代著名的教育家。1927年,他出任南京金陵大学首任华人校长,成功地完成了这所教会大学的中国化和本土化改革,使之成为雄踞南国、饮誉世界的名牌大学。在任24年,陈裕光形成了独特的大学教育思想,服务社会办学理念是其中较为璀璨的明珠。探究陈裕光的服务社会办学理念与实践,解读其精髓,不仅能为当前高校更好地开展社会服务提供有益的启示和借鉴,而且有助于学术界对这位教会大学华人校长教育思想深层价值的深入发掘与研究。
一、陈裕光的服务社会办学理念
(一)“我非役人,乃役于人”
但凡一所好的大学,都有其独特的办学精神。陈裕光认为,大学教育是躯壳,而大学精神则为其灵魂,躯壳与灵魂齐备,大学教育才称完善。陈裕光根据多年的办学经验与体会,提出“诚、真、勤、仁”的校训,并解释为:忠信谓诚,求是谓真,业广谓勤,博爱谓仁,据此,缔造了金陵大学之“魂”。“为学问而致力,为修养而淬力,为和平而奋斗,为服务而尽力”成为金大学子孜孜不倦的精神写照。
作为一名基督教信奉者,陈裕光特别重视学生仁爱之心的培养,倡导“我非役人,乃役于人”,由小我而推及大我,变利己为利他人,养成博爱、奉献、服务之精神。陈裕光以身垂范,学校从校长到一般员工、从教师到学生,大家“亲爱精诚,一团和气”,营造出温馨、仁慈、博爱的气氛。校园中树立的“人生以服务为目的,不以夺取为目的”大标语,时时提醒学生:要爱人,不能“徇私循利,予求予取”,而是有所奉献;要奉献,不能“遁迹隐居,独善其身”,而应走入社会,服务民众。为此,学校专门成立社会服务处,号召和组织学生开展社会服务和爱心活动,如为失学儿童、成人办夜校,为黄包车夫组建合作社等,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无私奉献和服务社会的精神。“何用持身,仁心是宅;何以涉世,圣哲可迹”,成为不少学生的座右铭。
在任何社会中,高等教育机构往往都是一面鲜明反映该国历史与民族性格的镜子。埃里奥特曾指出:“在这个变动不羁的国家里,大学与社会之间存在的这种互动应比那些较少变化的社会表现得更灵敏、更为快捷。”[1]近代中国大学诞生于民族危难之际,救亡图存成为其不可推卸的历史使命,大学与社会相互依存、荣辱与共。作为大学校长,陈裕光经常激励学生以拯救民族危机为己任。“凡我中华儿女,均应闻鸡起舞,引吭高歌,为国家为民族,卧薪尝胆,努力奋斗,誓将敌寇击退,失土收复,建立一富强康乐之新中国,共为人类社会造无疆之幸福始也已。”[2]
金陵大学师生因此开展了各种救国救民的社会服务活动。如战前金陵大学社会福利行政系成立人力车夫合作社,改善其生活状况;社会学系与农学院为救济失业工人和振兴南京丝业,合办毛织试验所,组建南京纺织服装生产合作社。抗战时期,内迁四川后,理科院系为支援抗战建设,增加战时知识和实用技能方面课程,添设了汽车专修科和电化教育专修科,培养实用技术人才,巡回放映科教影片,进行科普教育和抗日宣传;还设立变压器制造厂、化学实验工厂、中央蓄电池制造厂等。金陵大学师生还热心基层民众教育,如举办劳工教育班、工人子弟学校、成人补习学校、平民夜校、儿童教育班、保育员训练班、警察训练班、妇婴保健指导所、托儿所等,社会效果较佳,因此,教育部曾专函奖誉和资助金大。这些活动充分展现了金大师生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无私奉献精神。
(二)“作育人材,济世惠民”
20世纪20年代,“非基督教”运动和“收回教育权”运动直接导致了近代中国教会大学的“中国化”改革,华人掌校成为教会大学“中国化”的重要标志。陈裕光临危受命,认为向中国政府申请立案,既是收回和维护国家教育主权的象征,又是满足同胞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的时代要求,也是金陵大学未来健康发展的必由之路。1928年9月,金陵大学成为第一个在中国获准立案的教会大学。陈裕光向全校师生承诺:本校今后将按国内情形,与时代之精神,社会急切之需要,切实培养人才。他明确指出:“教育非仅求知,乃所以加强服务意志,锻炼耐劳刻苦精神。教育本身,并非仅以增加知识为己足,而在作育人才,济世惠民。”[3]培养适应时代和社会需要的有用人才,服务社会和民众,一直成为陈裕光执掌金陵大学孜孜追求的办学目标。
陈裕光在长期的办学实践中,强调教与育并重,认为教育包含两种意思:一为教导学识,一为陶养品格。二者并重,不可或缺。若仅有学问,而无人格,则于事于人,无所稗益。因此,为学与做人对学生而言都很重要,“本校办学启发知识以外,亦常以琢磨品性,阐明宗教伦理为职志”[4]。陈裕光要求每个学生多考虑自己能为社会担任什么工作,方可对国家、对民族有最大的贡献,切不可出于私利打算如何升官、如何发财。他认为,大学所给予的训练,原是为社会服务而准备的,要求毕业生牢记自己肩负的济世惠民的神圣使命,身处社会,要能不惜牺牲小我,顾全大我,去贡献一己的专长,才能不辜负所受的高等教育。
为训练学生的服务能力,养成劳动习惯,教务处、各院系一般都能给学生提供一些按时计酬的勤工俭学机会。为使学生对社会有深刻认识,培养其社会实践能力,学校组织安排各种外出社会实践活动。如金陵大学师生从1929年开始,历时5年,采用标准方法对辽、绥、晋等15省区的人口问题展开调查,成为我国近代人口研究史上由一所私立大学进行覆盖半个中国的人口大调查的创举。在耕地面积有限的情况下人口过快增长必将会酿成严重的人口问题等结论一公布,遂引起政府的关注。农学院师生利用多个寒暑假深入晋南、晋北和晋中三大森林区,研究“森林面积与早涝灾情的关系”,得出惊人的结论:人口猛增,耕地紧张,政府放任自流,人们纷纷焚林锄垦,导致森林蓄水能力丧失殆尽,造成旱涝成灾,所以,师生高呼“焚林锄垦,后患无穷”。1931年,美国威斯康星大学农科主任罗素博士到金大参观,认为此研究“足为欧美各国政府借鉴”。抗战时期,为配合政府实施西部开发,社会学系师生参加了由四川省教育厅主办的边区社会调查团,师生步行1000多公里,实地考察民情,深入少数民族地区,开办民族学校,放映科技影片,积累了“可供研究边政者参考”的丰富资料。这些社会实践活动拓展了学生视野,激发了他们服务社会和改造社会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三)“学以致用,知行合一”
陈裕光掌校后,认识到金陵大学要真正实现中国化、本土化,就必须与中国社会打成一片,服务于中国社会。于是,他积极倡导推行教学、科研与推广(服务)三位一体的办学体制,该制度在金陵大学农科成立时,由农科科长芮思娄仿照美国农科大学的模式建立。陈裕光将该项制度从农学院推广到文、理学院,认为研究、教学、服务三者是有机联系的整体,旨在通过科研提高教学质量,促进推广事业;通过推广促进教学和科研,最终达到教学、科研、推广共同进步,培养改良社会、造福人群的人才。
陈裕光说:“学以致用是我国先儒的一贯说法,本校也素常注意这一点。”[5]他继承和发展了中国传统儒学的学以致用的教学思想和办学实践,认为学问所以求知,求知所以致用。学以致用不是学完之后重视实用,也不是在学的时候做用的准备,而是边学边用。[6]教学、科研与推广(服务)三位一体办学体制的本质就是边学边用边研究。他认为,大学不能仅限于研究高深学理、培养高级专门人才,还要将科研成果推广运用于社会,使教育社会化、科研成果社会化,积极为社会与国家服务。因此,他要求师生必须走出象牙塔,关心社会民生,注重社会调查与社会问题的研究。“金大农学院毕业学生的社会服务,其所以能理论与实际并重,知识与力行合一,即系在此项综合体制下所培养而成者。”[7]
为了能够让学生学以致用,知行合一,学校设有专门社会服务机构,计有社会服务部、社会福利行政组、教育电影部、农业推广实践区等,后改为综合性的“推广部”,负责全校推广服务事业。各科教学也都注重密切联系社会实际。农科学生不仅要学好农学理论知识,还要从事田间林野活动,参与农业科技推广。每年3月,农科生都要走出校门,到社会上去宣传造林。文科学生须参加社会调查,理科学生也要体验生产过程,所有学生都要参加社会服务。陈裕光认为社会是一所更大的学校,是社会化和大众化的学校,所以,学生需要在社会实践中边做边教边学。他希望学生毕业后,“君等习有专长,各将用其所学,走入广大的民间,为百姓服务,甘苦共尝,休戚与共,造福社会,报效国家”[8]。1940年代金陵大学出版的《私立金陵大学要览》总结了学以致用的办学经验:“本校除努力于教学及研究工作,以期探求高深学理外,并力求教、学、做三者合一。举凡社会服务及研究工作,科学实用与提倡,及农事改进等项工作,无不积极推广,务期学校与社会打成一片,发扬文化与促进建设兼筹并顾。”[9]正是在学以致用的办学方针指引下,金陵大学形成了“求学本旨,在求致用,培育人才,服务社会”的办学特色。
二、金陵大学服务社会的办学实践
金陵大学开展服务事业最早、最富有成效、最具代表性的是农学院。20世纪20年代,师生宣传和推广农业科技的足迹遍及全国10多个省的农村,受到各地农民的欢迎。陈裕光认为金陵大学声誉鹊起,闻名国内外,农科是一主要因素。所以,他上任后发扬光大农科为乡村服务的办学特色。
(一)完善农学院的办学体制
陈裕光认为教学、科研、推广三位一体的办学体制,是农科办学成功的主要原因,他执掌金大后着手进一步完善农学院的“三一制”。
首先,明确农学院的办学宗旨。1930年,学校正式改农林科为农学院,每年拨给农学院常年经费5万元,并把农学院办学与农业发展、农民生活紧密联系在一起,确立农学院的办学宗旨为:“授予青年以科学知识和研究技能,并谋求我国农业作物之改良、农业经营之促进、农夫生活程度之提高。”[10]为此,农学院成立时建立了各系专家、教授组成的农业推广委员会。迁川后,该委员会分设出版部和推广部,推广部主要任务为:辅助推广事业,农业推广研究,农业推广人才培训。同时,该院各系均配备有专职的推广人员。
其次,培养农业实用人才。到1930年时,农学院本科设有8个系,为了适应农业推广需要,农学院在完善学科设置的基础上,各系不断增设短期培训班,如蚕桑系附设女子蚕桑职业班,农业经济系附设棉业合作训练班,森林系附设森林函校,园艺系设园艺职业师资班增设系科等等,培养农业实用技术人才。抗战期间,农学院与政府、金融界等合办了各种农业推广人员培训班;受四川省农业职业教育辅导委员会委托,对新都、眉山等县的24所高、中级农业职校进行了辅导。
第三,以研究推动农业科技进步。陈裕光认为,办教育应该注重质量,培养研究精神。1936年学校成立农科研究所,农学院办学经费中研究经费最多,占50%;其次为教学,占30%;推广占20%。抗战之前的研究经费更达到54%。学院所有专任教授和高年级学生,均参与研究工作。充足的研究经费、浓厚的研究气氛使农学院在调查、采集和农事试验三个方面均取得了卓越的成就,推动了近代农业的改良。对此,曾任中央农业实验所副所长、国民党政府农林部次长钱天鹤先生曾赞誉:“若无金大农学院农业改良成绩可资应用,则中农所实验工作,至少要延缓6年之久。”[11]
(二)拓展农业推广范围
首先,大力兴办农场。“三一制”办学体制和学以致用的办学方针,使金陵大学十分重视实验室和试验农场建设。陈裕光认为农场就是农学院的实验室。在他的积极鼓励和支持下,抗战前,农学院除了建立1900多亩直属农场外,还在全国各地设有分场4所、合作农场10所、区域合作试验场5所和种子中心区4个,农场总面积达4000余亩,为从事农事试验和农业推广服务提供了有利条件。
其次,扩大农作物品种改良。20世纪二三十年代,内忧外患使中国乡村经济走向崩溃,作物品种改良成为农科大学和政府解决农业危机的主要路径。金陵大学农学院作为近代中国最早进行作物育种工作的农科大学之一,采用科学育种方法,引进和驯化国外优良作物品种,成功培育了一批关乎国计民生的棉、稻、麦及其它作物的国产良种,大大提高了我国农作物的产量和品质。战前,农学院除了南京的作物改良站外,还有下属的4个改良站、与教会合作的8个试验站、华北华中的12个种子试验站,共改良小麦、大豆、棉花、稻谷等8类作物36个品种,其中27个品种得到了普遍推广,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三)开展乡村建设服务
金陵大学农林科的农业推广事业已颇具成效,为全国农业院校的农业推广提供了示范和榜样。陈裕光掌校后,意识到农场分布区域太大,工作人员终年分散各地,耗时费力,收效不佳,因此,改分散式农业推广为集中于若干地区的实地农事推广。1930年前后全国兴起了由知识精英推进的以复兴乡村为宗旨的大规模乡村建设运动。金陵大学不但参与了其他团体的乡村建设实验,成为其中的重要力量,而且独立或合作创建乡村实验区,开展以农业科技推广为中心的涵盖政治、经济、文化、教育诸多内容的乡村建设服务。例如,与中央农业推广委员会合办乌江农业推广实验区,参加江宁农业推广示范县的农业建设,与齐鲁大学合作设立山东历城龙山农村服务区等。因此,金陵大学成为上个世纪三十年代建立农事试验场最多、指导农业推广区域最广的高等院校,推动了全国农业推广服务的开展。
抗战时期,金陵大学迁址后,又在四川的仁寿、温江、新都和陕西的泾阳、南郑率先建立了农业推广实验区,进行以县为单位的农业推广制度研究,为政府农业推广实验提供决策参考和建议。抗战后,金陵大学迁回南京,农学院不久就恢复了乌江农业推广实验区,重新组织农会与合作社,推广良种,举办农贷,设立示范繁殖场,开办农民书报阅览室、暑期补习班和农产展览会,充分利用本院交流合作基础雄厚的优势,积极争取国内外政府机构、企业单位和社会各界人士的支持,使教学、科研、推广三项事业逐步走上正常发展轨道。当时,大多数高等农业院校忙于恢复重建,开展农业推广者寥寥无几,其计划、组织、规模和成效均不及金陵大学,可见金大的难能可贵。
三、结语
陈裕光以卓尔不凡的睿智,成功游走于宗教与世俗之间,娴熟地化解了中西文化之间的冲突,出色地完成了教会大学的中国化改革。他倡导舍小我求大我的无私奉献和服务精神,秉持作育人材、济世惠民的教育信念,坚持学以致用、教学科研为社会服务的办学方针。在其办学理念指引下师生走出校门开展了诸多社会服务活动,农学院的农业推广服务尤为出色,农业推广服务范围遍及十余省,推广作物良种涵盖了近代中国各种主要的粮食作物和经济作物,并培养了大批农业实用人才,使金陵大学成为中国近代大学农业推广的策源地和为“三农”服务的典范。让教育服务于社会和基层民众,是陈裕光作为一名基督徒知识分子的崇高信仰,更是一名爱国华人大学校长的教育理想。
在带领金陵大学这所教会大学进行中国化改革进程中,陈裕光独具匠心,以服务社会为切入点,形成了“求学本旨,在求致用,培育人才,服务社会”的办学特色,以特色谋求生存和发展,使金陵大学迅速崛起。其教育改革思路与实践启迪了今天的高校尤其是处于弱势的地方院校:有特色才有竞争力,有竞争力才有生命力。陈裕光执掌金陵大学,将我国传统教育思想的精粹与西方教育的先进经验结合起来,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办学理念和办学特色,较好地处理了大学制度建设中的西洋化和本土化、模仿与创新的关系,大学必须坚持本土化的发展之路。在高等教育国际化大背景下,大学不仅要积极学习借鉴国外的有益经验,更要坚守本土情怀,结合社会需要,走出适合中国国情的具有民族特色的发展道路。[12]
值得注意的是,在大学科研尚未被提升到与教学同等重要地位的近代中国,陈裕光倡导大学为社会服务,集大学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三项职能于一体,这无疑具有划时代的开拓意义。他提倡大学为社会服务,但始终保持着一种理性主义,坚守学术性是大学的立身之本。他认为中国的大学教育:“对于‘大字,确有相当成就,而对于最高学府之‘高字,尚逊一筹。盖常见范围扩大,少闻学问湛深。换言之,研究的工夫,尚未充实。”[13]因此,他特别重视学校的科学研究,注重培养师生的研究能力和精神,把社会服务建立在科学研究的基础之上,农学院研究经费高达54%,便可见一斑。在大学日趋社会化、世俗化、功利化的今天,大学社会服务功能被过分张扬,陈裕光的办学理念和实践告诉我们:大学应该为国家、民族、社会服务,但大学为社会提供的应该是学术性的、科学的、适度的服务;大学的确要走出象牙塔,但决不能完全成为社会的“服务站”,适度地坚守与超越,应成为大学的一种态度和立场。
参考文献:
[1][美]劳伦斯·A·克雷明著.美国教育史:城市化时期的历程(1876-1980)[M].朱旭东等译.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422.
[2]陈裕光.赠本届毕业生[N].金陵大学校刊,1944年6月6日.
[3][4]校刊编辑部.陈裕光校长在金大举行60周年庆祝大会上的讲话[N].金陵大学校刊,1948年11月30日.
[5]校刊编辑部.陈校长讲教育的整个性[N].金陵大学校刊,1940年3月l0日.
[6]王运来著.诚真勤仁光裕金陵:金陵大学校长陈裕光[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4.149.
[7]李扬汉主编.章之汶纪念文集[C].南京:南京农业大学出版社,1998.57-58.
[8]陈裕光.送给复员后的第一次毕业生[N].金陵大学校刊,1947年7月8日.
[9]金陵大学总务处编.私立金陵大学要览[M].1947.26.
[10]金陵大学南京校友会编.金陵大学建校一百周年纪念册[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88.18.
[11]费旭,周邦仁主编.南京农业大学史志(1914-1988)[M].南京农业大学内部发行,1994.22.
[12]李瑛.张伯苓的服务社会办学理念和实践探究[J].高教探索,2010(6):126.
[13]校刊编辑部.陈校长报告游美观感并述建校精神[N].金陵大学校刊,1945年10月6日.
(责任编辑:陈志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