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东城区史家胡同小学 北京市东城区东四七条小学
促进区域优质教育资源共享,推动义务教育高位均衡发展,一直是东城区乃至北京市亟待破解的难题。2008年4月,史家胡同小学、东四七条小学在北京市东城区教委的领导下结为“深度联盟校”。三年多来,两校不断推进联盟建设,在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和尝试。史家胡同小学、东四七条小学深度联盟建设经历了资源共享、机制联建、顶层互构三个台阶。
■第一台阶:资源共享
史家胡同小学、东四七条小学秉持“优质资源共享、教育均衡发展”的理念,全面推动两校在教师资源、课程资源、德育资源和硬件资源方面的共享共进。通过教师互派、师徒结对、专题共研、“大年级组”制、联合家校活动、跨校学生活动、学生“走班”上课等多种形式,史家胡同小学的优质教育资源得到了深度挖潜,东四七条小学的固有教育资源得到了迅速扩充,从而实现了资源配置的“帕累托最优”。
■第二台阶:机制联建
2011年2月,史家胡同小学、东四七条小学深度联盟建设进入“一长两校制”阶段。两校拥有共同的校长和书记,并专门成立“联盟指挥部”,负责调度两所学校的教育、教学、行政以及后勤工作。同时,两校的领导班子在学校发展规划、办公流程、相关制度等方面已经达成共识,并构建了管理共促、研训互动、质量同进、项目合作等深度联盟的长效机制,使深度联盟建设取得了“1+1>2”的效益。
■第三台阶:顶层互构
2011年8月15日至17日,史家胡同小学、东四七条小学中层以上领导干部首次以系列专题研讨的形式,认真研究了两校发展全局性、长远性的重大课题,特别是在广泛讨论的基础上充分肯定了始于高端的总体发展构想,从而使两校深度联盟建设迈上了一个更高的台阶。会上,两校中层以上干部根据“学校发展必须有思想、有机制”的工作要求,为进一步完善《史家胡同小学“十二五”发展规划》建言献策。学校“十二五”发展规划在科学分析学校当前优势、存在问题、发展机遇及面临挑战的基础上,提出指导思想,确立改革与发展目标,细化工作任务,强化金牌项目建设,形成基础保障措施,成为史家胡同小学、东四七条小学深度联盟建设中一部共有的纲领性文件和顶层设计方案。
为了让每个孩子都能获得良好的教育机会,史家胡同小学、东四七条小学在东城区委教工委、教委的直接领导下,勇于探索,勤于开拓,走出了一条资源丰富校和资源薄弱校之间互动互促、共享共进的深度联盟之路,从而有效缓解了东城区部分学校资源薄弱的现状。展望两校深度联盟建设的前景,王欢校长认为,史家胡同小学和谐教育品牌是全国基础教育界的一面旗帜,发挥品牌的辐射效应是义不容辞的责任。史家胡同小学、东四七条小学将继续立足办学方向、课程规划、教师发展、学生成长等学校工作的核心内容,进一步提升联盟层次,扩大联盟范围,深化联盟内容,创新联盟机制,为促进两校孩子的终生成长奠基,为推动区域教育的均衡发展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