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布拉旺堆 许长城
摘要:文章通过对无设计资料施工便桥进行外观检查,荷载试验及结构检算,对桥梁进行综合评定,为桥梁的安全运营提供了保障,解决了无资料预应力混凝土结构承载力鉴定问题,创造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关键词:无资料施工便桥;外观检查;荷载试验;结构检算;承载能力鉴定
中图分类号:U44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2374(2012)01-0110-03
一、概述
明心桥上部结构纵向布置为3×20.0m预应力混凝土空心板,桥面全宽5.5m,横向布置为:0.5m(护栏)+4.5m(行车道)+0.5m(护栏),每跨横向布置4块空心板。桥梁下部结构桥墩采用双柱式桥墩、桥台采用重力式U型桥台。
本桥原设计使用性质为高速公路施工便桥,高速公路竣工后,为了充分利用施工便桥,发挥其潜在的巨大经济效益及社会效益,节省修建新桥的费用及时间,拟将明心桥继续使用。但该桥的设计图及竣工图难以查询,相关资料缺失,为了桥梁的使用安全,在对该桥进行利用前,有必要对该桥进行了专项检测。
二、专项检测内容
(一)桥梁现状检查内容
因无原桥设计及竣工资料,因此本次现状检查包含以下几个内容:
1.结构各部分尺寸调查和测量。
2.梁体钢筋分布情况检查。
3.梁体混凝土强度检查。
(二)结构检算内容
根据实测桥梁尺寸和混凝土强度,并结合类似结构的细部构造和预应力钢绞线的配置情况,对空心板进行极限承载能力和使用阶段应力检算,判断桥梁在现状下的承载能力。
(三)静荷载试验内容
在结构检算基础上,通过荷载试验进一步明确现状下桥梁承载能力,荷载试验主要包含以下内容:
1.测试受检桥跨控制截面在试验荷载作用下各测点的应变,通过实测值与理论计算值的对比,评价结构的整体强度。
2.测试受检桥跨控制截面在试验荷载作用下各测点的挠度,通过实测值与理论计算值的对比,评价结构的整体刚度。
3.测试受检桥跨控制截面的裂缝变化情况。
三、检测结论
(一)桥梁现状检查结论
本次承载力鉴定前,桥梁管理部门对桥梁进行了病害维护设计:(1)对梁体裂缝进行灌浆封闭,对梁底外露的钢筋进行除锈处理,修补梁底的空洞;(2)在梁底粘贴碳纤维布,并涂抹防护砂浆;(3)更换支座;(4)更换桥面铺装。
通过查阅维护设计资料发现,桥梁维修处治前主要存在以下病害:(1)梁体存在多处破损、空洞、开裂及露筋锈蚀现象,其板内钢筋和钢绞线与梁体混凝土接合状况差;(2)较多支座存在剪切变形、脱空、部分完全脱空等病害;(3)桥墩挡块普遍存在破损开裂现象;(4)桥面铺装纵向开裂,局部坑槽。
(二)梁体钢筋分布情况检查
为了明确梁体配筋情况,采用用博泰克RIS探地雷达进行钢筋分布检测,检查结论如下:
1.沿空心板底板横向扫描。
沿着扫描方向,可见每块空心板在5cm深度共有5根钢筋。
2.沿空心板底板纵向扫描。
沿空心板腹板纵向扫描,可见在空心板端部2.3m范围内箍筋间距为10cm,在2.3m至跨中箍筋间距为20cm。
3.沿空心板腹板纵向扫描。沿空心板腹板纵向扫描,可见在空心板腹板70cm高度范围内共有3根钢筋。
(三)混凝土强度及碳化深度检测
在T梁侧面布置10个混凝土回弹测区。混凝土回弹测区均为20cm×20cm正方形,每个测区测试16个测点,并在每个构件的10个回弹测区中选取3个测区测试混凝土碳化深度,碳化深度为3mm。最终推定混凝土强度为54.2MPa。
四、结构检算
因本桥无设计及竣工资料,桥梁内部结构尺寸及预应力钢筋配置不详,但桥梁原使用性质为高速公路施工便桥,通行荷载较大,因此拟按照公路-II级荷载进行结构检算。
空心板外部结构尺寸、跨径、普通钢筋数量按实测值取用。空心板混凝土强度等级按C40取用。空心板内部结构尺寸和预应力钢筋配置参照20.0m跨径的空心板标准图取用,并假定空心板为全预应力构件。旧桥检算系数Z1取为0.9,未考虑维修处治新增碳纤维的作用。
实测空心板标准跨径20.0m、计算跨径19.2m,全桥共2块中板,2块边板,每块板的宽度为1.2m,高度0.9m,空心板内部构造尺寸是根据实测并参考了类似桥梁结构取得。空心板底面普通钢筋按实测取5ф12钢筋,空心板钢绞线参照1.0m宽20.0m空心板钢绞线配置,本次结构检算钢绞线采取如下图4所示的布置,其中N1采用5Φ15.24(7Φ5),N2采用5Φ15.24(7Φ5)。
(一)结构离散图
因边板横向分布系数较大,本次仅对边板进行检算,空心板计算模型采用平面杆系有限元计算,在计算模型中,空心板共划分22个单元,单元划分如图5所示:
(二)持久状态承载能力极限状态计算
计算结果表明,考虑承载能力折减系数0.9时,在现状下边板跨中截面极限承载能力满足规范要求,抗力/弯矩最小值为1.2。
(三)正常使用极限状态检算
短期组合作用下,边板截面上缘最大正应力为2.90MPa、最小正应力为1.28MPa,下缘最大正应力为4.77MPa、最小正应力为0.37MPa,边板各截面上下缘均未出现拉应力,全截面处于受压状态,斜截面上主拉应力最大值为-0.08MPa,小于《预规》限值。
边板在正常使用极限状态标准值效应组合作用下,截面上缘最大压应力为13.3MPa,下缘最大压应力为8.23MPa,斜截面上主压应力最大值为13.3MPa,边板各截面上下缘正应力及主应力均小于《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JTG D62-2004)限值。
由检算结果可知,正常使用极限状态下空心板截面正应力和主应力均满足《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JTG D62-2004)要求。
(四)检算结论
1.本桥在公路-II级荷载最不利组合下,边板在正常使用的极限状态下,主梁各截面上、下缘正应力及斜截面主应力均满足《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JTG D62-2004)的要求。
2.在承载能力的极限状态下,边板主梁各截面的极限承载力大于截面的最大弯矩,边板结构抗力/弯矩最小值为1.2。
五、静载试验
(一)试验截面及测点
根据明心桥的结构特点,共选取1个正弯矩控制截面进行静载试验。
1.挠度测点。由于桥下跨越河流,无法在桥下设立挠度基准点,因此采用在人行道护栏上固定标尺的方法,在正弯矩测试截面上下游护栏上各布置一个挠度测点,用精密水准仪进行观测读数。
2.应变测点。通过在测试截面各片空心板梁的下缘粘贴混凝土应变片,以静态电阻应变仪自动扫描观测混凝土的表面应变。
(二)试验用加载车的确定
以计算分析的内力和变位作为控制值,采用350kN级载重车按照弯矩等效的原则,在其影响线上按最不利位置分级布载。按《试验方法》规定,试验荷载效率满足:0.80<η≤1.05的要求,以此确定最大用车数和车辆加载的纵向位置。
式中各符号含义如下:
η——静载试验效率;
Sstate——静载试验荷载作用下,控制截面内力计算值;
S——控制荷载作用下控制截面最不利内力计算值(不计冲击作用);
μ——按规范采用的冲击系数。
经计算分析,完成全部试验工况,共需1辆350kN级载重汽车,本次试验实际加载车为1台358.3kN的4轴载重汽车。
(三)静载试验工况及加载效率
六、静载试验结果及评定
(一)应变观测结果
在最大试验荷载作用下,各控制截面应变观测结果列于表2~表3中:
(二)挠度观测结果
在最大试验荷载作用下,各控制截面挠度观测结果列于表4中:
(三)静载试验的结果评定
1.截面应变。从上述试验结果看出,测点实测应变值小于其对应的理论计算值,正载应变校验系数范围为0.41~0.66,偏载应变校验系数范围为0.39~0.64。卸载后相对残余应变均小于20%,表明桥梁的强度满足要求。
2.截面挠度。从上述试验结果看出,测点实测挠度小于对应理论计算值,正载作用下挠度校验系数范围为0.33~0.43,偏载作用下挠度校验系数范围为0.17~0.34。卸载后相对残余变形均小于20%,表明结构处于弹性工作状态,桥梁刚度满足要求。
3.截面裂缝。试验加载过程中,未观察到受检桥跨出现裂缝。
七、综合评估
综合上述各项检查结论,明心桥能够满足公路-II级荷载作用下的正常使用要求,可交付使用。
八、结语
1.明心桥改变使用性质通车至今,运营状况良好,未见原有桥梁病害发展,未见新增病害。
2.采用上述方法对无资料预应力桥梁进行承载能力鉴定,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可供类似桥梁承载力鉴定时进行借鉴。
参考文献
[1] 大跨径混凝土桥梁的试验方法.1982.
[2]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 B01-2003)[S].
[3]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JTG D60-2004)[S].
[4]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JTG D62-2004)[S].
[5]公路桥涵养护规范(JTG H11-2004)[S].
[6]重庆交达工程勘察设计有限公司.重庆市北碚明心桥病害维护施工图设计文件,2009.
[7]四川省交通厅公路规划勘察设计研究院道桥试验研究
所.重庆市北碚明心桥检测评估报告[R].
作者简介:推布拉旺堆(1975-),男(藏族),西藏那曲地区安多人,西藏公路管理局公路工程中心试验室工程师,研究方向:公路桥梁检测及工程管理;许长城(1978-),男,吉林松原人,招商局重庆交通科研设计院有限公司工程师,硕士,研究方向:桥梁检测及加固设计。
(责任编辑:赵秀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