屠凤娥
【摘要】新闻采访是记者通过各种手段获取新闻信息的过程。信息可以通过语言表达,也可以通过非语言传递。采访中通过记者仔细观察、正确解读并利用非语言信息与采访对象进行有效沟通,会大大提高采访效率,并能够顺利获得采访结果。
【关键词】非语言;沟通;新闻采访;记者
新闻采访是记者通过各种手段获取新闻信息的过程。信息可以通过语言表达,也可以通过非语言传递。在一些特殊、重要的场合及环境中,有时非语言所透露出的信息甚至远远超过语言,并起着语言无法取代的作用。因此,记者在采访中不但要通过语言沟通了解新闻事件相关情况,而且还需要注意在采访现场解读采访对象发出的非语言信息,同时还要确保自己是否在无意间传达了自己本来没想传达给采访对象的信息。这是因为采访是一个全方位、立体的、多侧面地了解新闻事件和新闻事实的过程,有时,沟通双方一个微小的细节(非语言信息)就可能成就或破坏一次采访。
非语言沟通概述
非语言沟通是指“不使用任何词语的信息沟通”[1]。“语言符号主要表现意识的活动,非语言符号主要展示潜意识的波动,而一切高贵的情感、一切深刻的体验、一切微妙的思绪大都隐藏在潜意识的汪洋大海中,很难并极少浮出意识的海平面。”[2]就是说:人们一些丰富的、细微莫测的情感很难用语言准确表达,一般只有通过非语言符号来充分显示。而大多数非语言沟通的信息是在不知不觉的状态下流露出来的,人们甚至没有意识到他们正在相互传递着一些信息。肢体动作、面部表情、服装以及目光的方式,都向人传递着种种情感和情绪。
非语言沟通在新闻采访中的重要性
20世纪50年代的一位研究肢体语言的先锋人物阿尔伯特·麦拉宾研究发现:“一条信息所产生的全部影响力中7%来自语言(仅指文字),38%来自音调,剩下的55%则全部来自无声的肢体语言。”[3]由此可见,在人际交流中,有高达93%的沟通是通过非语言沟通实现的。
尽管一些记者已经意识到在任何一次面对面的采访中,大部分的信息都是通过非语言信号沟通交流的,但是,大多数记者却经常会忽视非语言信息及它们在具体工作中的作用和影响。“采访是一个沟通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信息从记者流向采访对象,又从采访对象流回记者,形成一个循环。信息流通得越顺利,采访就越成功。”[4]这里强调的“沟通”当然包括非语言沟通。例如,采访对象通过坐立不安、一直看表、不跟记者目光接触或冷漠的面部表情等透露出对你的谈话内容没有太多的兴趣,记者只有敏锐地察觉到这些非语言信息,并及时引导或转换话题,才能使采访顺利进行。
新闻采访中如何利用非语言沟通
“语言信息都是发送者有意发出的,而非语言信息多数是被无意识地以至半无意识地被显示出来的东西,对于理解发送者的‘真意是有效的,因为无意识的东西里面进入虚假成分的机会很少”[5]。因此,采访中,记者正确解读并利用非语言与被采访者进行有效沟通,能提高采访效率,并取得记者所期望的采访结果。
肢体语言。肢体语言是一种体现个人情感的外在表现形式。每一个手势或动作都有可能成为透视他人情感、情绪的关键细节和线索。
记者在采访中解读采访对象肢体语言的关键就在于你是否能够一边倾听采访对象的谈话,一边仔细观察他说此话时的无意识的动作,从而了解其内心情感。在沟通中,有时,非语言信息可能与语言信息互相矛盾。譬如,在采访对象回答某个问题时,下意识地拿水杯喝水,然后用手遮住嘴巴,或做出触摸鼻子的动作、或拉拽衣领等,这些无意识的细小动作应当引起记者的警觉:意在言外,采访对象可能会隐瞒、夸大或虚构了一些新闻事实。
记者善于察颜观色,并能准确解读肢体语言将有助于采访顺利进行并取得较好效果。譬如一名记者欲采访一位青年女工,因为没能直接联系到她本人,只好请厂长代劳转达记者的采访意图并确定采访时间。采访如约在厂办公室顺利进行。采访进行到一半时,记者察觉到这位女工在回答记者的提问时,先是频繁看表,继而在身体前倾的同时两只手抓住椅子的侧面,就像在赛跑中等待起跑的运动员一样。这一系列的肢体语言使记者意识到:她想马上结束交谈。于是,记者说:“如果你有更要紧的事去办,咱们再另约时间?”于是,匆匆结束了此次采访。事后的补充采访中,记者才了解到,当时这位女工正处在哺乳期,而记者采访的时间恰恰是厂里给她规定的哺乳时间。再加上采访时,厂领导也忽视了这个问题,致使采访的效率打了一个小小的“折扣”。尽管余下的采访也很顺利,但却给记者留下了一段深刻的记忆。
记者在解读采访对象肢体语言的同时,也要留意自己的肢体语言,确保没有无意间传达自己不想传达的信息。例如,有些记者在采访中喜欢把拿在手中的笔在拇指上转来转去,这种动作很容易被采访对象解读成:他对我说的话不感兴趣,很不耐烦。而实际上这只是记者平时的习惯动作而已。
目光语言。在传递心灵信息的过程中,眼睛会起到不可低估的作用。当眼睛神态与口语传达的心灵信息不一致时,眼神或许会比话语更具可信度和感染力。
目光接触是人际交往中最常见的沟通方式。在面对面的交谈中,目光所投向的方位会对交谈结果产生重大影响。
记者在面对面采访专家学者、政界商界要人时,要敢于正视他们的目光,当与对方目光相碰时,切记不可躲闪或向下看或避开,否则,采访对象会认为你是个不自信、水平不怎么样的记者,不利于平等交流。
在与多个采访对象交流时,如群体采访或开座谈会,记者与采访对象交谈时既要正视,又要结合环视的方式,这样可使每一位采访对象不至于产生冷落感,有利于营造和谐友好的采访氛围。
人们可以让嘴保持缄默,但眼睛却会“多嘴多舌”,目光、瞳孔会在不经意间把你的真实想法暴露给对方。与采访对象交流时,记者要频繁地与对方进行目光接触,以示关切和感兴趣,但不要用眼睛死盯着对方。特别是当你的眼神很具有穿透力时,要避免死盯着对方,这会让采访对象自我保护意识加强,产生紧张、不自然、怀疑乃至敌对的情绪和态度。如果采访对象在交谈中东张西望,或者在回答问题时很少与记者进行目光交流,显示出的则是采访对象对访谈内容不感兴趣,记者此时要设法引导或转换话题。在回答记者提问时,采访对象应避开与记者视线接触,目光闪躲,这意味着他试图隐瞒什么事情。尤其是当采访对象眼睛神态与口语传达的心灵信息不一致时,眼神比话语更具可信度。这是因为人的面部所有肌肉都可以有意识地控制,除了眼睛外,眼睛的肌肉是不能有意识控制的,眼睛的反应不仅能揭示人的真情,也能揭示出不少关于此人的个性特征。
服装语言。服装是使人们对其主人产生非常强烈和直观印象的第一要素,它在非语言沟通中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人们有意识或无意识地通过服装向他人传送着有关自己的各种信息:经济条件、教育水平、价值取向、道德修养、文化品位、可信程度等。
衣着得体的新闻记者往往会给采访对象留下良好的第一印象。
著名记者邵飘萍在采访中非常重视着装,他认为“外交记者之服装,亦以整洁高尚为原则,过于不入时或过于奢靡者,其足令人生厌一也。朴素之服装,易得一般人爱敬,亦当因人因地而施。”[6]邵飘萍所讲的记者“整洁高尚”着装原则,实际上和我们所说的“衣着得体”是同一个道理,也就是说,记者的服装既要符合记者的职业身份,又要符合采访的场合,还要符合采访对象的心理和时尚及风俗习惯或约定俗成的社会规范。
如果是去采访高级别的会议或采访一些重要人物、知名人士,记者需要着正装,以示重视和尊敬。去农村采访农民,记者的着装应朴实、简洁、大方,要“入乡随俗”。倘若记者衣着太过时尚,或“奇装异服”,采访对象会觉得你不容易接近,缺少“自己人”的感觉,这会在无形中增加记者与采访对象的心理距离,加大沟通难度,采访效果也会大打折扣,甚至是无果而归。同样,女记者穿着时髦的吊带背心去采访一个严肃的会议、到煤矿采访穿着洁白的衬衫显然都是不合适的。
辅助语言。辅助语言能为记者解读信息提供较大的帮助。辅助语言是由伴随着口头语言的有声暗示组成的。它包括语速、语调、音量和音质等声音特点。当这些因素中的任何一个或全部被加到词语中时,都能起到修正其含义的作用。
人们说话的速度能对接收信息的方式产生影响。研究人员发现,说话速度对第一印象有着重要的影响。说话比较快的人被看成是更有能力、更可靠、更聪明的人。但是,他们也会被认为没有说话慢的人那么诚实和值得信赖。再者,与他人的语速保持一致的人被认为有吸引力。这也提醒记者在采访中要根据采访对象的说话速度适时调节自己的语速,以求和采访对象的语速尽量保持一致。这种主动的趋同,会增强采访对象对记者的认同感,为采访成功打下良好的基础。
另外,对于说话速度的研究发现,如果说话者使用较高和有变化的音调,则被视为更有能力。较低的音调难以听到,用低音说话的人似乎是胆气不足,所以可能被认为没把握、不自信或害羞。因此,记者要根据采访的现场环境、语境及采访对象的现场变化适当调整自己的语调、音量,让你的声音听起来悦耳动听,激发采访对象与你沟通的欲望。
此外,记者在采访中在认真倾听的同时,应留意捕捉“弦外之音”,即采访对象在回答问题时声音、语调、语速等方面发生变化暗示的信息。这些变化意味着说话人的心境、情绪有所改变,而记者要敏锐地“闻出”并关注这种变化。例如,一个情绪放松的采访对象在刚开始回答问题时,语调平稳、语速中等,如果一旦回答后面某个实质性或尖锐性的问题时,忽然语调上升、语速加快,记者就要立刻意识到并及时把握住这种变化,同时更需要认真倾听、仔细观察。采访对象很可能会在此环节提供更多更有价值的信息。这时,只要不是严重跑题,记者不要随意打断其谈话,而是用微笑或者点头或者身体前倾的姿势予以鼓励。
非语言沟通是由采访者和采访对象之间的文化内涵所决定的。不同文化的人对非语言信息的解读在某些方面是有差异的,这就需要记者在与不同文化背景的采访对象沟通时要注意区别对待。有一些肢体语言,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之下,往往表达着不同的信息。即使同一肢体语言在不同的语境中所表达的意思有时也是不同的,甚至是背离的。例如:将拇指和食指形成圆圈其余三指竖起朝上做“OK”的手势,对北美洲国家而言,这种手势的意思为“好的”、“没问题”;日本人则把它当成“金钱”的标志;法国人认为这一手势代表“零”;而土耳其和巴西人则把它当成侮辱的手势。因此,记者在与采访对象进行非语言信息沟通时要将采访对象的文化类型、地域环境、语言环境等因素考虑在内,这样才能更好地运用非语言来进行有效沟通,为下一阶段的实质性报道打下一个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桑德拉·黑贝尔斯,理查德·威沃尔二世.有效沟通(第七版).李业昆,译.华夏出版社,2005∶127.
[2]李彬.传播学引论[M].新华出版社,2003∶129.
[3]亚伦·皮斯,芭芭拉·皮斯.身体语言密码[M].王甜甜,黄佼,译.中国城市出版社,2007∶3.
[4]李希光,孙静惟,王晶.新闻采访写作教程[M].清华大学出版社,2011∶352.
[5]古畑和孝.人际关系社会心理学[M].王康乐,译.南开大学出版社,1986∶96.
[6]新闻文存.中国新闻出版社,1987∶401.
(作者为宁夏大学人文学院新闻系副教授)
编校:董方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