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课堂管理策略的特点研究

2012-04-29 06:42:07顾大权杨欣
环球市场信息导报 2012年1期
关键词:管理策略数学教师初中生

顾大权 杨欣

本研究通过编制《初中数学教师课堂管理策略问卷》和《初中生数学课堂管理评价问卷》,旨在探讨我国初中数学课堂管理策略的构成与特点。通过问卷调查和数据分析修正理论结构并获得实证结构,形成初中数学教师课堂管理策略和初中生数学课堂管理评价的正式问卷;运用该问卷的进行抽样调查,考察初中数学课堂管理策略的特点。

初中数学;课堂管理策略;结构;特点

【作者简介】顾大权,男,张家港市第一中学教师,西南大学教育学院在职研究生,主要从事教育管理研究;杨欣,男,西南大学教育学院在读博士,主要从事基础教育研究。

1.引言

中学课堂管理策略的研究随着素质教育和新课改不断深入,已逐渐深入到教育学的研究领域。特别是新课程改革的实施,其对学校、教师的要求越来越高,社会呼唤学习型社会、学习型人才的声音也越来越强。综观我们目前的数学课堂教学,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实施,似乎教师、学生疲于各种考试的现象已有所改变,但我们的学生却没有得到应有的发展,甚至对学习产生逆反、抵触心理,逐渐失去了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同时,教师也面临着巨大的工作压力,职业倦怠、心理阴影成为教师常见的精神状态,影响了教师专业发展的热情和进程。解放学生首先要解放教师,解放教师就要促进教师角色的转变:从“课堂的主宰者”转向“平等中的首席”,从“知识的灌输者”转向“人格的培育者”,从“单向传递者”转向“对话组织者”。[1]教师花费的时间越来越多,学生的负担越减越重,“高耗低效,缺乏策略”已成为数学课堂管理上最突出的问题。而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就是要系统地研究教育管理策略的理论,努力形成有效课堂教学的策略体系,用以指导学生进行有效学习,最终达到教学效果的最优化。从而促进教师的和谐发展,促进教师的自主发展,培养与塑造出一批富有全球视野、尊重生命、尊重教育规律的教育管理行家、教学专家和名师;将有助于遏止甚嚣尘上的功利化的应试教育,使新课程背景下的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成为真正的可能,从而使课堂成为学生学习与成长的乐园,同时也让教师享受自主的尊严和职业的幸福。

也唯有真正实施有效的课堂管理才能真正落实素质教育,才能真正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学生终生学习与成长打下基础,引领学生主动地学习和自我发现,实现学生的全面和可持续发展。

2.研究内容与方法

A.研究思路

本研究将从现实问题和现状入手,针对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的现状,充分调查和了解教师在数学课堂管理和学生在课堂学习中所存在的问题,努力探究影响教师课堂教学效果和学生课堂学习效益形成的原因,并寻求相关的解决问题的办法。

笔者通过对中学数学教师进行了大量的正式和非正式的访谈,并对这些访谈进行较为全面、深入地分析,笔者从环境控制、民主管理、师生互动和有效教学四个维度着手展开了调查。

B.研究方法

根据研究目的的需要,本研究主要采用文献研究法、访谈法、问卷调查法和有关的统计方法。本研究将下发103份教师调查问卷,400份学生调查问卷,通过问卷调查,了解数学课堂管理的现状,以及数学课堂管理的特点,比较分析教师和学生两方面对这些问题的看法。以张家港地区参加初中课堂管理调查的103名初中数学教师为被试,比较不同数学教师管理策略的差异,收回有效问卷100份,有效率97.1%。以张家港地区参加了初中课堂管理调查的400名初中生为被试,了解初中生评价数学课堂管理策略的发展特点,收回有效问卷370份,问卷有效率为92.5%。

C.研究工具

a.自编初中数学教师课堂管理策略问卷

经过与专家讨论和统计检验,初中数学教师课堂管理策略问卷共23题,包括环境控制、民主管理、师生互动和有效教学四个维度,采用五点评价。在本研究中,我们对该问卷的验证性因素分析表明,模型拟合指数良好,其中RMSEA=0.09,NFI=0.809,RFI=0.863,CFI=0.841,IFI=0.846,TLI=0.816,说明这23个项目较好地测量了初中数学课堂管理策略这一结构;问卷的内部一致性信度Cronbachs分别为0.913,分半信度为0.902。

b.自编初中学生数学课堂管理评价问卷

经过与专家讨论和统计检验,初中学生数学课堂管理评价问卷包括环境体验、民主体验、师生互动体验、教学体验四纬度,采用五点评价。在本研究中,我们对该问卷的验证性因素分析表明,模型拟合指数良好,其中RMSEA=0.074,NFI=0.862,RFI=0.841,CFI=0.902,IFI=0.903,TLI=0.887,说明这23个项目较好地测量了初中数学课堂管理策略这一结构;问卷的内部一致性信度Cronbachs分别为0.927,分半信度为0.871。

3.初中数学课堂管理策略特点的比较分析

A.初中数学课堂管理策略的状况

a.总体状况

为考察初中数学课堂管理策略的基本状况,我们对参加本次调查的100名被试在课堂管理策略各因素上的平均数和标准差进行了统计。问卷采用5点问卷,最高分为5分,最低分为1分,中等临界值为3分。具体结果见表1。

表1初中数学课堂管理策略的总体状况

从表1中可以看出,数学教师课堂管理策略的总平均分为4.15,远高于中等临界值,这也就说明张家港地区数学教师课堂管理策略处于中等偏上的水平。从初中生数学课堂管理策略的各因素的来看,发展较为均衡,其中环境控制最高(M=4.37),有效教学最低(M=3.97)。各因素平均值大小依次为:环境控制>师生互动>民主管理>有效教学。

b.性别差异

初中数学教师课堂管理诸因素和总问卷的均值和标准差如图1所示。通过图1,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男教师在初中数学课堂管理诸因素上的得分都要略高于女教师,尤其是在环境控制和师生互动上。

图1初中数学课堂管理图2初中数学课堂管理

策略的性别差异 策略的学历差异

c.学历差异

以学历为自变量,初中数学教师课堂管理策略及其各个因素为因量变进行均值和标准差分析,结果如图2所示。从图2中可以看出不同学历数学教师之间的课堂管理策略存在明显差异,无论是在环境控制、民主管理、师生互动还是有效教学上都表现为,研究生>本科>专科。

d.教龄差异

以教龄为自变量,初中数学教师课堂管理策略及其各个因素为因变量进行均值和标准差分析,结果如图3所示。从图3中可以看不同教龄数学教师之间的课堂管理策略有差异,但不明显。在环境控制上,教龄10-20年以及20年以上的教师得分明显高于10年以下的教师;在民主管理和师生互动上,20年以上>10年以下>10-20年之间;在有效教学上,20年以上的教师得分明显高于10年以下和10-20年之间的教师。

B.初中生数学课堂管理策略评价差异比较

a.总体概况

为考察初中生对初中数学课堂管理策略的基本状况,我们对参加本次调查的370名被试在数学课堂管理策略的平均数和标准差进行了统计。问卷采用5点问卷,最高分为5分,最低分为1分,中等临界值为3分。具体结果见表2。

表2初中生数学课堂管理策略评价的总体状况

由表2我们不难看出,初中生对数学课堂管理策略评价较高,平均在4.3。其中,环境控制和有效教学的平均分达到了4.4。

b.性别差异

以性别为自变量,初中生数学课堂管理策略各因素为因变量进行均值和标准差分析,结果如表3所示。

表3男女生数学课堂管理策略评价的均值和标准差(N=370)

从表3中,不难看出不同性别学生对初中数学课堂管理策略的评价差异并不显著,但都是男生略微高于女生。

c.年级差异

以年级为自变量,初中生数学课堂管理评价各因素为因变量进行均值和标准差分析,结果如图4所示。由图4不难看出,不同年级初中生对初中数学课堂管理策略的评价差异不显著。

4.总讨论

A.初中数学课堂管理策略的结构

初中数学课堂管理策略这一概念包含了教育学、心理学、管理学等诸多概念,乍看之下,大量的信息往往使人不知所措,难以把握其重点,而这也在削弱了初中数学课堂管理策略的研究意义与实践价值。面对这一问题,本研究希望通过实证研究和统计分析找到有助于提升我国初中数学课堂管理效率的核心因素集合。在理论层面,有利于拓展和丰富数学课堂教学的操作性理论,促进现代教育教学理论的发展。在实践层面,减轻教师的教学负担,减轻学生的学业负担;提高教师的教学效益,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益。

B.初中数学课堂管理策略的特点

a.总体特征

从表1中可以看出,数学教师课堂管理策略的总平均分为4.15,远高于中等临界值,这也就说明张家港地区数学教师课堂管理策略处于中等偏上的水平。从初中生学业韧性的各因素的来看,发展较为均衡,其中环境控制最高(M=4.37),有效教学最低(M=3.97)。各因素平均值大小依次为:环境控制>师生互动>民主管理>有效教学。虽然数学课堂管理策略的得分总体较为理想,但值得注意的是,数学课堂管理策略中的环境因素(M=4.27)明显高于有效教学(M=3.97),说明初中数学教师在运用具体教学方式时仍有很大的提升空间,这也在某种程度上反应了初中数学课堂强调有效教学的必要性。因此,我们在今后的数学课堂教学中,呼唤数学教师的效益意识,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促进学生掌握数学学习的方法[1]。

b.性别差异

通过图1,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男教师在初中数学课堂管理诸因素上的得分都要略高于女教师,尤其是在环境控制和师生互动上。这一情况表明,男教师可能在平时数学课堂上更注意对教学环境的把握,喜欢强调师生互动。造成这种结果的原因可能与不同性别教师的性格因素有关。

c.学历差异

从图2中可以看不同学历数学教师之间的课堂管理策略存在非常明显差异,无论是在环境控制、民主管理、师生互动还是有效教学上都表现为,研究生>本科>专科。造成这一个效果的原因是由于不同学历教师接受的教育不一样,导致他们教育的知识、能力、动机和认知方式等不同。非常明显的是,研究生学历的初中数学教师他们更善于控制数学课堂上的环境,采用更加民主的方式管理数学课堂,更注重在课堂上开展师生互动,并注重采用灵活有效的教学方式。因此,很有必要开展提高初中数学教师学历水平的教育培训。

d.教龄差异

从图3中可以看不同教龄数学教师之间的课堂管理策略有差异,但不明显。在环境控制上,教龄10-20年以及20年以上的教师得分明显高于10年以下的教师。可见,初中数学教师随着教龄的增长,会更善于控制数学课堂环境,也在某种程度上表明数学课堂环境控制是一项需要经验积累的工作。在民主管理和师生互动上,20年以上>10年以下>10-20年之间。造成这种差异的可能原因是,10-20教龄的教师多数是中年教师,在他们的性格因素中控制性和主导性更加强烈,所以他们在民主管理和师生互动上相对较差。而教龄10年以下的年轻教师,由于他们与学生年龄层更加接近,彼此认同感会更强烈,所以他们对学生更加民主,喜欢与学生交流。那些教龄达到20年以上的教师,因为他们的经验更加丰富,性格更加平和,在对待学生时,可以用更加民主的方式管理学生,并与他们产生互动。

C.初中生数学课堂管理策略评价的特点

a.总体特征

通过表2我们可以看出,张家港地区初中生对数学课堂管理策略评价较高,平均在4.3。其中,环境控制和有效教学的平均分达到了4.4,表明目前我市初中生对数学课堂管理策略满意程度较高,也在某种程度上反映了我市初中数学教育质量较高的事实。

b.性别差异

下转第112页

上接第088页

通过表3,我们看出不同性别学生对初中数学课堂管理策略的评价差异并不显著,但都是男生略微高于女生。造成这种差异的原因可能在于,相较于女生,男生可能对数学课更具好感。

D.建议

新课改以来,初中数学课程改革从理念、内容到实施,都有较大变化,要实现数学课程改革的目标,对学生更好地实施素质教育,使“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2]本人对初中数学课堂管理策略的培养方面提出如下建议:

a.形成以人为本的课堂管理理念

课堂教学监控的核心理念是以人为本,要求课堂教学监控以人的本性、需要、追求及基本存在状态为本,以人的方式实现人的发展[3]。而初中数学教师以人为本的信念是实现初中数学课堂高效管理的基本保障。因此,在初中数学课堂管理中,我们应该充分考虑数学的学科特点,中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和水平,学生的学习兴趣和需要,及时了解学生及其学习的真实状态,更好地以智启智、以情激情,使课堂形成一种动态的、生长性的教学“生态环境”。[4]

b.对初中数学教师专业发展的建议

教师是新课程改革的关键,新课程标准对教师的教育素养、教学能力提出了较高的新要求,而教师专业发展就成了重中之重[5]。结合本研究,本人对初中数学教师专业发展提出如下建议,以期抛砖引玉。第一,重视继续教育的作用。未来的教育是终身教育,终身教育的另一面是终身学习。一方面,初中数学教师可以进入大专院校进行学习深造,提高自身的知识、技能以及个人品质;另一方面,初中数学教师的教学观不应是固守于数学这一门学科的狭隘专业人士,除了侧重数学外,科学、技术、宗教、艺术、哲学等都应在他的视野之内。第二,进行教育科研。初中数学教师必须注重教育理论的学习与研究,树立正确的教育思想,不能凭经验去上课,应在理论指导下去教书育人,应善于从教育实践中发现、归纳、总结出有意义的教育理论与方法。第三,善于创新。有研究结果显示,创新性较强的初中数学教师能在更大程度上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这就要求初中数学教师能站在时代发展的前沿,具备超前于学生的意识与能力,对未来时代的气息具有敏锐的感受力,使自身具备创新意识及创造能力。

[1]陈东.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调控策略[J]中小学教育.2008

[2]丛晓波.以人为本:课堂教学监控的核心理念[J]教学科学研究.2003

[3]袁彩楚.浅谈新课程下教师角色的正确定位.辽宁教育研究.2004

[4]刘万海.教师专业发展:内涵、问题与趋向[J]教育探索.2003

[5]王晓明.初中数学教师的教师信念的研究.硕士论文.2009

猜你喜欢
管理策略数学教师初中生
《发明与创新》(初中生)征稿啦
房建工程招标组织与合同管理策略
论减税降费背景下的企业财务管理策略
《发明与创新·初中生》征稿啦!
建筑工程管理策略探讨
小学数学教师资格证面试研究
建筑施工安全管理策略的应用探索
浅析如何提高小学数学教师素养
活力(2019年17期)2019-11-26 00:42:48
小学数学教师如何才能提高课堂的趣味性
数学大世界(2018年1期)2018-04-12 05:39:10
初中生作文易犯的“十大病”
学生天地(2017年22期)2017-11-02 01:53: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