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写作的触角伸向生活

2012-04-29 00:44高传利
北京教育·普教版 2012年1期
关键词:朱之文大衣角度

高传利

生活是语文之源。学习语文就是认识生活、反映生活、评判生活、创造生活,即使这些内容不是语文教育所能全部承担的,至少也是语文教学所不可回避或绕开的。正是基于这样的认识,我一贯强调“语文教学内容生活化”,主张“将写作的触角伸向生活”,教学实践表明,这对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的情感,树立积极的人生态度,形成正确评判社会的能力有着积极意义。

总有教师抱怨学生的作文内容空洞、不会立意,甚至是编造情节,究其原因,是因为学生没有走进生活,缺少对身边发生事件的观察。作为教师,我们要引领学生打开观察生活的视角,拉近热点事件与学生的距离,让学生在思考中学会立意,在习作中感悟生活。下面,我以发生在身边的某一热点事件为例,介绍我和学生们是如何在观察中思考生活,在思考中立意作文,并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

■素材在生活中选取

2011年3月9日,我在网上发现一段有关“大衣哥”的视频,颇为感动。“大衣哥”原名朱之文,是山东省菏泽单县郭村镇朱楼村人,因在山东电视综艺频道“我是大明星”选秀栏目中,身穿军大衣,以一曲《滚滚长江东逝水》技惊四座,其歌声如杨洪基原唱重现。他高亢的嗓音引起了诸多网友的关注,于是有热心网友便找到这段视频发到了网上。随即,他被网友奉为中国“真正的农民歌手”、“中国星光大道版”的旭日阳刚,绰号“大衣哥”。

朱之文,一位不折不扣的农民,酷爱唱歌,无论是在田间地头还是在家里,只要有空就会“唱上几嗓子”,而为了生活,朱之文除了种地外,偶尔还会出去打零工,那件颇能体现他本色的军大衣则是他“最能拿得出手”的衣服。

凭我做教师的职业敏感,我觉着朱之文这个素材无疑是很好的阅读、写作材料。于是,我决定把材料引入写作课堂,对素材进行开发,从而激发学生的写作热情,训练学生的写作思维,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观点在思考中萌发

观看视频。我精选并下载了部分视频让学生观看:包括朱之文济宁海选的视频、济南复赛的视频、“我是大明星”决赛视频,以及评述朱之文歌唱水平的视频。这些视频,学生有的看过,有的没看过,但不论是否看过,依然有着强大的吸引力。如同进入了一个磁场,有的学生一边观看一边流泪。视频结束,学生有一段时间的沉默,随后爆发出热烈的掌声。

阅读材料。待学生情绪稍微稳定,我下发了事先准备好的阅读材料。内容包括:主要经历、走红经历、师友帮助、深度探究、相关链接。阅读的目的是让学生由听觉、视觉的冲击转入心灵的感受。整个阅读过程学生非常投入,他们在一种积极、亢奋的情绪中完成了阅读任务。

材料1:

朱之文参加济宁海选,最初的亮相并不显山露水,身穿军大衣的他带着浓郁的乡土气息。但当朱之文开始唱《滚滚长江东逝水》的时候,全场的观众都被他那足以媲美杨洪基的嗓音所震撼。评委质疑其身份,现场考问种田知识,评委之一、相声名家姜桂成开口便问:“你是农民吗,是不是哪个专业团体的来冒充农民”朱之文否认后,半信半疑的评委们开始连续盘问:“你地里种的什么?”“麦子、玉米、花生。”“种麦子的时候,先浇水还是先放种子?”“那得看旱不旱,不旱不用浇水……”几番追问后,朱之文终于“过关”。

材料2:

《伟大的人格力量:浅评朱之文为什么如此火》摘要:无数人对朱之文的狂热、痴迷和追捧,正是因为朱之文把我们这个时代最缺乏的几种主要精神展现无遗。首先,是他对艺术百折不挠的追求。其次,朱之文身上寄托了无数“草根”压抑的情感。第三,朱之文淳朴、直率。第四,朱之文淡泊名利。

观看了视频和材料后,我让学生交流最初的感受,把自己最想说的一句话表达出来。学生的发言非常踊跃。

思维碰撞。一学生站起来发言:“震撼,感动。”全班学生报以掌声。随后,众生发言:“我觉得他非常亲切,一看就是我们身边的人。”“质朴、真诚、善良在朱之文身上展现得淋漓尽致。”课堂气氛趋于热烈。

一名女生站起来说:“我第一眼看到朱之文就感动了,尤其是看到他边干活边唱歌的情景。”随后,一名男生说:“他在艰苦的生活环境下,还坚持自己的歌唱梦想,我为他矢志不渝的追求所感动。”一名很有文学天赋的男生说:“想哭,这是我内心真实的情感,最大的感动无异于引起心灵的共鸣。”学生们的掌声再次响起。

掌声还未停下来,一名平时很少发言,说话慢吞吞的男生突然站起来说:“有梦想就了不起!”学生先是惊讶,继而爆发出热烈的掌声。一名学习非常优秀的学生说:“这个社会需要脚踏实地的人,同样也需要仰望星空的人。”一名学生接着说:“成功需要的是执着,用汗水浇灌内心的梦想,必定会盛开出最美的花朵!”

一名学生若有所思地说:“平凡的朱之文,用歌声演绎了不平凡的传奇。”这位学生还没坐下,旁边的同桌接着说:“与其说是朱之文的歌声让他走红,不如说是他淳朴的性格让全国观众折服。”

在相互的交流中,每个学生都拥有了自己的思考,学生们想表达的愿望溢于言表。

创新写作。在讨论交流的基础上,我顺势抛出问题:面对朱之文的事例,如果你产生了写作的冲动,准备从哪个角度立意?能从哪些角度立意?经过讨论交流,学生确立了以下角度:从朱之文精神品格的角度立意、从师友帮助的角度立意、从草根明星的角度立意、从艺术创新的角度立意,等等。学生最感兴趣的还是“从朱之文精神品格的角度立意”。

于是,我布置了写作要求:朱之文的材料给了你哪些感悟,请以“课堂交流”时的初始感受为基点,自定立意,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学生作文佳作迭出:《一个草根明星的华丽蜕变》、《嘈杂世界中一朵绚丽奇葩》、《土地里走出来的“大衣哥”》、《简单的才是最美的》、《有一种感动叫始终如一》、《没有翅膀,却依然飞翔》、《“大衣哥”到底能走多远》,等等,这些题目给我的第一感受就是孩子们学会感悟生活、思考人生了。

■品格在感悟中内化

“将写作的触角伸向生活”,教师对学生的引导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用生活事例来论证观点,如谈“时尚”这个话题,就可以选取生活中的大量实例,或正面或反面进行论证;另一方面是写对生活事件的认识、思考,如对北京奥运会、上海世博会的思考,对小悦悦事件的思考等。本次写作就属于后一种。再如,日本发生的“地震海啸核泄漏”,利比亚卡扎菲政权倒台,接二连三的“官二代”、“富二代”事件,大量农民进城打工造成“农民荒”,民间发出“取消高考户籍限制”的呼声,广电总局发布“限娱令”,等等,这些都可以成为写作素材。教师只要对生活稍加关注,并根据教学的需要把这些事件适当引入课堂,或用作例证,或进行评论,语文教学就会展示出无限的风景。

生活的外延有多大,语文的外延就有多大。生活是一个五彩缤纷的舞台,学生就是这个舞台上的舞者。“语文教学内容生活化”,就是要把语文学习延伸到生活中。在本次写作专题训练中,我将“大衣哥”朱之文的事件引入课堂,学生的兴趣点一下子就被引爆起来。观看视频、阅读材料、课堂交流、写作表达,学生一直处在情绪饱满的状态中,有效教学落到了实处。这次教学再一次说明,写作文不应是躲在象牙塔里的闭门造车,也不应是课堂上的技术操练,而应是面向生活、思考生活、倾吐情感的一种方式,学生对生活的观察与思考,不仅点燃了作文的生命活力,而且形成了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这正是我们教育者所追求的。■

猜你喜欢
朱之文大衣角度
神奇的角度
别人的善良不是你放肆的理由
不怕冷的大衣
“大衣哥”:被改变的朱之文和朱楼村
“大衣哥”朱之文:被直播的生活
一个涉及角度和的几何不等式链的改进
不怕冷的大衣
角度不同
人啊
大衣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