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都高校践行“北京精神”要唱好“四重奏”

2012-04-29 00:44:03伍聪李珣
北京教育·高教版 2012年1期
关键词:公平北京精神

伍聪 李珣

“爱国、创新、包容、厚德”—历时1年零8个月,数百位专家学者参与讨论,经过七轮大研讨,292.97万张公众投票参加评选,凝聚着首都人民精神、文化和历史共识的“北京精神”终于诞生了。

一段时期来,当大家为首都经济发展取得的成就鼓掌欢呼时,也日益为人们共同文化追求的缺失而忧心,为阶层、族群之间的离散而焦虑,“精神饥渴”在物质满足的反衬下变得愈加强烈。马克思曾经指出,社会生活中存在着两种生产力—物质方面的生产力和精神方面的生产力。同理,一个城市,只有经济发展体现出文化的品格,两种生产力共同作用,才能进入更高的发展阶段。因此,尽快集中民智、汇集民意、凝聚民心,凝练和培育具有独特风格和气派的首都城市精神,成为首都干部群众的共识和盼望。

“爱国、创新、包容、厚德”,如璞玉般拙朴而隽永的八个字,不但是首都人民长期发展建设实践过程中所形成的精神财富的概括和总结,也体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要求,体现了首都历史文化的特征,体现了首都群众的精神文化追求。作为推动“北京精神”发展的重要元素之一,首都高校在长期办学过程中不断从“北京精神”中汲取力量,形成了独特的带有“北京烙印”的校风和精神特质。首都高校践行“北京精神”,要唱好“北京精神”的“四重奏”,为“人文北京、科技北京、绿色北京”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助推。

高校要唱好爱国向党的主旋律。主旋律雄浑大气,势若扛鼎。“爱国”是“北京精神”的核心,不管是在五四运动、七七事变的历史硝烟里,还是在开国大典、国庆阅兵、奥运盛会的燃情时刻中,首都高校都曾与北京市民并肩奋斗,展现出勇担时代使命的责任感和强烈的家国情怀。在新的历史条件下,高校作为爱国主义教育的“桥头堡”和“主阵地”,理应成为民族精神和爱国情感成长的“沃土”,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理念发掘的“富矿”。胡锦涛同志曾经明确要求高校“要以爱国主义教育为重点,深入进行民族精神教育,引导大学生增强民族自尊心、自信心、自豪感”。在京高校地处首都,很多工作走在全国的前列,一言一行都有示范作用,都会产生“放大效应”。同时,随着北京建设“世界城市”步伐的加快,首都高校逐步成为我国高等教育领域对外交流的窗口和枢纽,代表了中国高等教育界的“国家形象”。鉴于此,首都高校唱响唱好爱国向党的主旋律,就更能发扬民族的光荣传统,更能展示民族的核心精神,更能体现民族的爱国情怀。因此,首都高校应以北京市民为依托,坚持不懈地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教育全体师生员工,深入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以北京市民为对象,着力实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普及计划,大力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笃行不怠、须臾不忘。

高校要唱好大胆创新的进行曲。进行曲鼓舞激越,奔涌向前。“创新”是“北京精神”的精髓,而高校是先进观点、理论、做法的“策源地”,最敢进取、最有生气、最少保守,同时又有学科、人力和资源上的优势,最有条件讲创新。胡锦涛总书记在庆祝清华大学建校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强调,高校要在“积极提升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的同时“积极推动协同创新”。古谚云,“世易时移,变法宜矣”,创新是时代精神的核心,高校要大胆创新,却不能“拉车不看路”,而应内审中国之情势,外察世界之潮流,着重思考如何运用先进理论、先进方法去指导实践,从实践中获得反馈、汲取营养,让实践成为推动创新的“发动机”。由于高校众多,北京知识和智力资源十分密集,科技创新产业和文化创新产业均在全国处于“领跑”地位,科技和文化创新产业的迅速发展反过来也为首都高校协同创新提供了丰富的“给养”。首都高校必须坚持“顶天立地”的创新方向,不仅要勇于追踪学术前沿、瞄准世界一流研究成果,而且更重要的是要关切并面向北京经济社会发展,以重大现实问题为主攻方向,加强对全局性、战略性、前瞻性问题的研究,努力做北京经济社会发展的“知识库”“智囊团”“分析机”,着力推出代表国家水平、具有世界影响、经得起实践和历史检验的自然科学优秀成果,打造镌刻和熔铸了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哲学社会科学。

高校要唱好包容平等的交响乐。交响乐庄严持重,包罗万象。“包容”是“北京精神”的特征,就高校而言,尤其要关注教育公平问题。“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最大的公平是教育公平”,正是基于这样的共识,包容更应是高等教育的“基石”和“底色”,只有在公平正义的背景下,教育才会成为人人皆可攀援的“向上阶梯”。《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指出:“要把促进公平作为国家基本教育政策。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在统一多民族国家形成和壮大的过程中,首都北京以自己宽广的胸怀和开放的心态吸引、融合着各地区、各民族的文化,形成了海纳百川、雍容大度、博采众长的精神境界。首都高校要自觉融入这种和谐向上的环境氛围,把维护教育公平作为一项“硬约束”而不是“软任务”,创设制度、创新举措,将教育资源的分配向教育相对落后的区域倾斜,向贫困家庭、农村家庭、外来家庭倾斜,让这些家庭的孩子有更多机会上大学、上好大学。有条件的高校还要积极探索,向社会开放包括附属基础教育在内的各种优质资源,利用“附属中学分校” “平民学校”等形式为北京市民提供均衡的受教育机会。变革正在展开—中国人民大学自主招生推出“圆梦计划”、北京大学举办“北大平民学校”,无疑是朝着“规划”制定的建立“惠及全民的公平教育”的教育发展目标迈出了坚实步伐。

高校要唱好厚德尚礼的咏叹调。咏叹调意蕴悠远,发人深省。“厚德”是“北京精神”的品质,所谓“善政不如善教之得民也”,加强道德建设需要从教育入手。大学生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其思想政治状况、道德品质如何,不仅关系到千家万户的切身利益,而且关系到国家前途和民族命运。北京是首善之区,历史不仅赋予了北京辉煌灿烂的文化遗产,也培育了北京市民尚礼、厚道、宽容、助人的优秀品德。但是不能否认,在思想多样、价值多元、思潮多变的今天,主流价值观和基本道德规范在一定程度上受到挑战,社会上讲利益不讲道义、重能力不重品行的现象有所滋长,有些不良习气甚至在高校也蔓延开来。“人无常心,习以成性;国无常俗,教则移风”,要托举向善的力量,首都高校责无旁贷。一方面必须把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学校德育和高校党建工作摆在十分突出的位置,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作为道德教育的主题,融入整个高等教育体系的过程当中,不断丰富教育内容,创新教育方式;另一方面要积极履行社会责任,发挥教育“灯”与“火”的作用,靠“灯”照路、去引导市民,用“火”暖人、去提升市民。惟其如此,人们从善的信心才能得到提升,整个社会的道德基石才能坚实稳固。

“北京精神”是凝练、锻造后熔铸成的结晶,外表平凡却有着惊人的力量:它是旗帜,在无数人心里飘扬;它是灯塔,为迷茫的人们照亮前路;它是标杆,成为人们学习的榜样。高校作为汇集人才的高地和培养人才的基地,承担着人才培养、知识创新和服务社会的重要任务,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中占据越来越重要的地位。我们要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以培育弘扬“北京精神”为有力抓手,并将其与深入贯彻落实胡锦涛总书记在建党90周年大会上讲话的精神结合起来,与深入贯彻落实教育规划纲要、推进教育事业科学发展的实践紧密结合起来,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不断提高文化自觉,增强文化自信,团结和凝聚全体师生的智慧和力量,唱好“北京精神”的“四重奏”,进一步发挥高校在服务北京发展、服务首都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中的重要作用。

(作者单位:中国人民大学学校办公室)

[责任编辑:蔡桂兰 实习编辑:祖 迪]

猜你喜欢
公平北京精神
不公平
公平对抗
怎样才公平
虎虎生威见精神
论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
人民周刊(2021年22期)2021-12-17 07:36:09
北京,离幸福通勤还有多远?
民生周刊(2020年15期)2020-07-29 08:56:17
北京春暖花开
北广人物(2020年12期)2020-04-01 15:06:41
北京的河
初心,是来时精神的凝练
当代陕西(2019年24期)2020-01-18 09:14:54
北京,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