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中国大学体育运动新实践

2012-04-29 00:44钟秉枢
北京教育·高教版 2012年1期
关键词:体育运动大学体育

钟秉枢

中国大学体育运动长期处于边缘状态,一直期盼取得学校和主流社会的更大认同。进入21世纪,国际化视野中的大学体育运动越来越注重探讨体育运动对大学生的影响和对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影响。人们对大学体育运动的认识和大学体育运动的实践在中国发生了巨大变化。这些变化表明,中国大学体育运动仅仅是“体育教育”的传统狭义体育观逐步让位于大学体育运动是影响到大学生思维、行为、生活方式的“素质教育”的广义体育观。

大学体育运动之所以重要在于体育运动通过把各阶层的人联系到一起而起到社会整合作用,它宣传的是一些基本文化价值:合作精神、拼搏精神、控制能力、社会准则等。体育竞技可以被视为人类社会的道德赛场,它是人生的一个缩影。正是由于体育运动的这种特殊作用,顾拜旦说:“体育对人的道德发展至关重要,奥林匹克之美可给人的创新、勇敢、果断、尊严、自信和责任感等素质以启发。”大学体育运动将大学和体育运动进行了有机结合。不论是直接参与运动训练和体育比赛,还是观看训练和比赛,或仅仅是和同学谈论体育尖子和运动明星,每个大学生都参与到了体育运动之中。在这一过程中,学生的运动技能、身体素质、健康状况、心智能力、沟通技巧等均得到提高,将受益终身。许多研究表明,大学体育运动丰富了校园生活,提高了学生健康素质,形成了大学品格。

社会变化对中国大学体育运动的影响

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把体育工作作为培养全面发展新人的重要方面。教育部颁布的教学计划规定了从小学到大学二年级,体育课为必修课,每周两学时。但长期以来,大学体育运动仅是大学人才培养的辅助课程,并未进入人才培养课程体系的主流,课程柔性程度高,刚性程度小;技术性高,趣味性低,难以有效激发学生学习动力,不少学生参与体育课仅仅是为了拿到文凭,学生喜欢体育但不喜欢体育课,难以建立终身体育观念。其结果是,从1985年开始进行的全国青少年体质健康调查显示,最近30年中国青少年的体质在持续下降,学生肥胖率迅速增加,眼睛近视的比例:初中生接近六成,高中生为七成六,大学生高达八成三。以北京市为例,学生的身高、体重、胸围等形态发育指标持续增长,但肺活量、速度、力量等体能素质持续下降。《北京市2010年度居民健康状况及卫生事业发展报告》显示,青少年视力不良和肥胖等主要健康问题有加重趋势,男性平均腰围超标,女性也接近上限。两成中小学生肥胖,近半小学生视力不良,学生每天体育锻炼时间超过1小时的仅为24.3%。2011年3月13日中国人口宣传教育中心向社会发布的《青少年健康人格工程2010年调研报告》揭示,各年龄段青少年在人际交往方面均不同程度地存在问题,其中高中阶段尤为突出。75%的受访高中生觉得和父母的交流有问题,55.5%的高中生与父母以外的其他人交往时有问题,80%以上的大学生均有不同程度的孤单感。

北京奥运后的中国社会

2008年9月29日,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指出:“百年奥运梦想成功实现,这是我们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征程上的又一次历史性跨越,也是我们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奋勇前进的又一个新的起跑线。” 2009年8月8日北京市委书记刘淇指出:“奥运会后,北京又一次站到了新的发展起点。” 2010年7月7日国家体育总局局长刘鹏指出:“北京奥运会标志着中国竞技体育的发展已进入新的历史阶段,中国体育站在了一个新的历史起点。”3位中国政府官员的讲话,明确提出北京奥运之后,中国进入前进的又一个新阶段,北京站到了新的发展起点,中国体育站在了新的历史起点。

这种新在教育上体现在,2010年7月29日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把促进学生成长成才作为学校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关心每名学生,促进每名学生主动地、生动活泼地发展;为每名学生提供适合的教育;发展每一名学生的优势潜能。

这种新在体育上体现在,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在北京奥运会、残奥会表彰总结大会上提出:“要关心运动员的长远利益和全面发展,高度重视并切实加强运动员社会保障工作。” 2010年9月,中国国家体育总局刘鹏局长答主流媒体记者问时指出:“决不能只顾眼前那些轰轰烈烈、短期能出成绩的事,我们要对历史负责,对未来负责,对基础负责, 对全国人民负责,来抓好那些需要若干年时间才能抓出明显成效的大事。”

由此可见,伴随北京奥运会后中国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型,以人为本,越来越成为社会发展的目标。

中国大学体育运动的新变化

1.体育课程的多样化

目标的多元化导致教学思想、组织形式和教学内容的多样化。第一,大学体育课程的必修内容逐渐减少,选修内容逐步增加。例如,北京大学30多门、清华大学近60门、南京理工大学20多门运动项目课程供学生选修;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开放体育课程项目,在学生身体素质达到一定要求后可免必修,选择自己喜欢的运动项目。第二,延长学习年限。体育课由两年延长到3年~4年。如清华大学体育课以必修的形式贯穿学生本科全过程,并延伸到研究生阶段;北京大学体育课实行完全开放的模式,在学会游泳和太极拳的目标下,学生较大自由度地在4年的时间里任意选择其中的两年来修体育课。第三,开设体育理论课程。这些课程融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于一体。如北京大学的“奥林匹克文化”“棋类项目和中国传统文化”“体育健康”;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人体工程”;中原工学院的“体育名人与体育文化”“形体与礼仪”“运动保健”等。第四,与休闲社会相适应,高校体育课程娱乐化、生活化成为一种趋势,登山、保龄球和高尔夫等过去不敢企及的课程项目在不少高校已经出现。如中国地质大学拓展训练和野外生存技能训练;武汉理工大学航海健身与生存课;北京大学素质拓展课、攀岩课和户外生存课等。第五,体育俱乐部式教学成为一种流行的组织形式。如深圳大学以一、二年级学生为主要对象,开设竞技类(篮球、排球、足球、乒乓球等)、保健类(保健体育、心理健康、智益功等)、娱乐类(桥牌、台球、保龄球等)共23个运动项目的俱乐部,学生凭兴趣爱好选择项目;大连理工大学开设了7个俱乐部,19个体育项目。第六,加强课外体育活动管理。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大学都对学生课外体育活动有明确的学分规定,北京林业大学采用了“打卡制”,清华大学则采用贯穿全年的“马约翰杯”课外体育活动竞赛制度。

2.体育相关专业的设立

众所周知,经济越发展,社会越进步,对人的全面发展的要求就越高,体育的地位就越重要,作用就越显著,对体育相关专业人才培养的要求也就越高。进入21世纪,中国众多高校把体育作为研究对象和人才培养的专业进行建设,已有122所大学具备授予体育相关学科硕士学位的资格,20多所大学具备授予体育相关学科博士学位的资格。仅以2001年~2008年北京地区为例,设立体育相关本科专业的就有:中央民族大学体育教育、中央财经大学体育经济、北京师范大学体育经济和体育新闻、北京联合大学体育场馆信息管理、北京体育大学运动康复与健康;设立体育相关硕士研究生专业的有:中国人民大学新闻专业奥运报道方向和传媒专业奥运摄影方向、北京师范大学奥运新闻、北京工业大学奥运计算机应用技术、清华大学运动人体科学和体育人文社会学、北京大学体育人文社会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体育教育训练学;设立体育相关博士研究生专业的有:北京师范大学体育人文社会学、清华大学体育教育训练学以及北京师范大学体育人文社会学博士后流动站。这些体育相关专业的设立,为社会发展培养了具有体育相关专业知识的复合型人才。

3.体育科学研究平台的构建

科学研究是高校的三大功能之一,但对体育从多学科进行探索和研究在我国高校并未被广泛接受。进入21世纪,体育科学研究和奥林匹克研究在中国高校有了长足的进步。借助体育科研,中国高校在理念、内涵、战略上拓展视野,拓宽国际交流渠道,增强同外界的联系,既为中国体育,尤其是奥运会等大型体育赛事提供了科技支持,又提高了中国高等体育教育在国际教育界的知名度与影响力。以北京地区高校为例:

2000年,中国人民大学成立人文奥运研究中心,2004年该中心被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北京市教委联合授予“北京人文奥运研究基地”称号。自2003年开始,该中心连续6年在“北京2008”奥林匹克文化节期间举办国际论坛。

2001年,北京联合大学奥林匹克文化研究中心成立,下设奥林匹克文化、北京人文奥运、体育新闻3个研究室。中心成立后,两次召开“北京奥运科学论坛”,分别从人文奥运与文化教育、人文奥运与社会公德的建设、北京奥运与法学、经济学、环境科学及大学体育教育等角度,对北京实施奥运行动规划提出了看法和建议。

2002年5月,中国政法大学成立体育法研究中心,每年举行《体育法》高层论坛。2009年,《体育法》国际研讨会在昌平校区举行。

2002年,北京大学妇女体育研究中心成立;2003年,北京大学人文体育研究基地成立;2008年,北京大学中国体育产业研究中心成立。人文体育研究基地成立后连续举办具有影响力的国际论坛,如2004年的“中国首届女性与体育文化国际论坛”,2006年的“奥林匹克运动与人类文明的和谐发展”《北京论坛》分论坛,2007年的“中国体育产业高层论坛”,2008年的“奥林匹克精神与世界和谐”《北京论坛》分论坛,2011年“体育与民生”人文体育高层论坛。

2006年10月,由北京师范大学与北京市教委联合组建的北京市奥林匹克教育研究中心在北京师范大学成立。

这些研究中心和研究基地充分利用学校资源,从不同角度、不同学科开始介入体育,使体育在高校的地位和作用逐步发生变化。

4.高水平运动员的培养

20世纪80年代以前,中国优秀运动员培养走的是业余体校、省市运动队和国家队集中管理的专业化道路,由于学训矛盾突出,运动员的文化教育受到极大影响。进入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后,随着社会用工制度的变化,运动员退役后的就业难问题日显突出,运动员专业化培养的体系受到质疑。以普通高校为龙头,逐步完善大、中、小学相衔接的优秀体育人才培养机制,减少学训矛盾,让运动员从业期间能受到大学教育,为国家培养全面发展的高水平体育人才,开始进入人们的视野。1987年,中国高校高水平运动队的建设开始实施试点,参与试点的高校从起初的51所,发展到2010年的235所,涉及运动项目近百个。如2005年,北京拥有高水平运动队的高校仅有11所,涉及22个运动项目,到2008年,就已有包括理工、教育、林业、邮电、化工、石油、民族等在内的23所高校设立高水平运动队,涉及的运动项目快速提升到84个。今天,在许多综合性大学,高水平运动队已在学校扮演着重要角色,直接对大学体育运动产生着重大影响。如中国农业大学橄榄球队、华东理工大学乒乓球队、北京体育大学跆拳道队和艺术体操队、清华大学跳水队和田径队、北京理工大学男足等分别在奥运会、世界锦标赛、世界大学生运动会等重大比赛中取得优异成绩,大学体育在新的起点上开始担负起了为国家培养“优秀体育人才”的任务。同时,高校高水平运动队的建设,推动了高校间赛事的广泛开展。以2010年为例,全国规模的大学生体育竞赛54项,涉及26个运动大项,在70多所高校举行,时间分布从1月到12月,极大地推动了大学体育的开展。

5.志愿者精神的培育

公民意识和志愿者精神的觉醒,是奥运会给北京乃至全中国带来的一大收获。大学体育通过组织高校学生参加志愿者活动,使志愿者在志愿服务过程中,运用自己所掌握的知识和技能解决志愿服务中遇到的困难和难题,从而使个人修养、知识、技能、能力得到锻炼和提高。北京中医药大学对参加奥运会、残奥会的2,005名志愿者进行调查的结果显示,91.9%的志愿者认为奥运会经历对自己影响巨大,70.8%的人表示奥运会志愿服务是一生的宝贵财富。调查还发现,奥运会志愿服务在不同程度、不同方面使志愿者受益。67.9%的人表示享受了个人荣誉感和成就感,67.5%的人认为提高了交际能力,64.4%的人认为丰富了志愿经验,63.4%的人表示结识了新朋友,61.3%的人认为发掘了个人潜力,60.6%的人认为提高了语言水平。奥运会志愿服务也对志愿者的人生态度和价值观产生了影响。调查中,72.0%的人认为增加了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65.4%的人认为自己更乐于助人,63.6%的人更积极面对生活,52.4%的人表示更愿意参加志愿服务。北京大学副校长岳素兰接受记者采访时说:“一所大学给人留下最深刻印象的不是校园风景或硬件设施,而是学生的青春面貌与行为举止。我认为学生参加志愿者活动是一件非常好的事情。一方面,学生综合能力得到锻炼提高,增加阅历,丰富经验。另一方面,志愿者作为一个窗口,向来宾展现了学生的风采,学校的教育水平。”

6.服务社区影响扩大

服务社会是大学的三大功能之一。大学体育向周边居民辐射,主要体现在场馆设施逐渐向居民开放,以场地设施开放为契机和主要形式,完成大学体育对社区体育的科技服务、人才服务、场馆服务、宣传服务等作用,为推进全民健身作贡献。

7.学生终生体育观的形成

大学体育作为学校体育的最后一站,作为学校体育和社会体育的衔接点,需要通过各种途径和方式培养学生的终身体育观。进入21世纪,社会经济发展促使了北京高校转变观念,不断探索构建新的体育教学模式,使课内教学向课外体育活动延伸,并通过体育俱乐部、体育协会、体育社团等方式培养学生终身体育观。大学生体育社团的增加、可供学生选择的运动项目的增多、学生课余体育俱乐部的建立,越来越多地促使学生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养成经常锻炼身体的习惯,提高了自我保健能力和体质健康水平。

从以上对近年来大学体育运动实践发展的简单概括中,我们不难发现,大学体育运动实践在整体上已经突破传统学校体育所划定的学校体育是学校教育的组成部分、国民体育的基础的基本角色定位;工作对象已经从学生扩大到教职工、社区群众;工作范围从校内服务延展至校外服务,由课内延伸到课外;工作领域从体育教育拓展至竞技体育、群众体育、体育产业;发挥的作用从体育教育扩展至素质教育、文化教育、道德教育;研究的问题由单一的体育教育问题,扩大到大学体育运动与社会、大学体育运动与传播媒介、大学体育运动与环境、大学体育运动与志愿者、大学体育运动与妇女儿童、大学体育运动与市场开发等多个方面,大学体育运动在实践中表现出来的功能和在实践中逐步进行的各种改革和发展,要求不同国家、不同背景的体育实践者和体育研究者携手共同研究和解决21世纪大学体育运动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作者系首都体育学院院长)

[责任编辑:于 洋]

猜你喜欢
体育运动大学体育
“留白”是个大学问
《大学》
48岁的她,跨越千里再读大学
提倡体育100分 也需未雨绸缪
大学求学的遗憾
体育运动
The Founding Fathers of Modern Sports 现代体育运动创始人
2016体育年
我们的“体育梦”
呆呆和朵朵(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