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婉玮 刘成立
【摘 要】 我国改革开放以来,“信息化”这一字眼已经不再陌生,但这对国家经济到底蕴藏着什么样的机遇和挑战,很多人依然没有清醒的认识。国家经济信息安全意识淡薄,商业贿赂致使国家经济信息泄露,经济信息失真问题致使国家决策出现偏差以及三大评级机构至今仍控制中国资本市场定价权、四大会计师事务所垄断国内高端审计咨询业务、国际投资银行为国家战略企业的“周密服务”,无不说明我国的国家经济安全,特别是经济信息安全正在遭受着严重的威胁。因此,国家的经济信息安全需要国家审计部门发挥预警、揭露、清除和修复等“免疫系统”职能,提高国家经济信息安全系数,切实保障国家经济信息安全。
【关键词】 国家经济信息安全; 国家审计; 免疫系统
一、“免疫系统”理论的提出
当前,我国的经济社会正处于经济结构的调整期,各种社会矛盾凸显,由此对我国目前的国家审计工作就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2007年全国审计工作会议上,刘家义审计长首次提出了国家审计的“免疫系统”理论。他指出发挥“免疫系统”功能不能简单地理解为摒弃原有的“监督、评价”功能,其实质是在现有的经济监督、经济评价和经济鉴证的基础上对审计职能体系内涵的丰富和外延的拓展。“免疫系统”功能的重心在于“预警”,重点体现的是“事前”的咨询与服务。即保证国家经济健康运行的“预防”功能,从而抑制各种“病害”;再一个就是能够发挥“揭露”和“清除”功能,根据法律的规定,查处违法违规、贪污受贿、损害人民群众利益、危害国家安全、破坏民主法治等各种行为,并依法对这些行为进行惩处;最后就是要发挥“修复”功能,审计不仅要揭露问题,对于消极因素入侵经济社会系统造成的破坏给予恢复和调整,而且要防范风险,提高经济社会运行质量和绩效,增强经济社会运行的“免疫力”,推动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免疫系统”改变了我国国家审计重经验轻理论的现象,从此使我国国家审计上升到了理论的高度,使理论更好地指导实践,为我国国家安全作出更大的贡献。
二、我国目前涉及国家经济安全的经济信息内容及其存在问题
信息时代,信息资源的占有率已成为影响一国生产力发展的核心要素之一。面对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世界各国对经济信息的争夺日益加剧。国家信息安全也日益成为国家经济安全中最最基础的环节。与信息技术成熟的西方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经济安全保障则显得相对薄弱,对于经济信息的安全保护更加显得苍白无力。力拓“间谍案”生动地揭示了我国的国家经济信息安全正在面临着前所未有的严峻挑战。
(一)影响国家经济安全的经济信息有以下几方面
1.互联型的经济信息
信息经济是建立在无处不在的公用信息基础之上的一种互联互动的经济。国家的经济组织以及内部信息交流和业务联系不再是单向的,而是双向的,从而产生了牵一发而动全身之效。尤其是我国经济信息“短板”问题严重,安全系数相对较低,再加上不真实的数据信息,使得这种互联关系对我国国家经济信息安全造成了不利的影响。
2.全球型的经济信息
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这种全球型的经济信息便应运而生。这种信息化使空间距离对经济活动的约束力弱化了,从而增加了国家经济安全信息的暴露风险,对我国国家经济安全造成威胁。
3.数字型的经济信息
网络技术的发展,使得任何信息都可以转化为数字而以光速进行传输。但是计算机信息安全操作尚不成熟,在全球信息争夺加剧的背景下,一些有关经济安全的重要信息泄漏到竞争国或竞争者的手中,可能导致重大的后果,从而严重地影响到国家经济安全。
(二)从我国经济市场的几个侧面突出我国经济信息安全存在的问题
1.国家经济信息安全意识淡薄
经济竞争的白炽化与信息高速化在推动世界经济迅速发展的同时也使得业已存在的窃取经济信息活动更为猖獗,无论是官方的经济情报部门还是各大财团、公司的情报网络,许多重要的经济信息,包括经济数据、经济政策等伴随学术报告、会议研讨甚至是一句家常闲聊便被泄露出去。载有核心经济信息的移动存储介质被随意连接至互联网导致信息泄露等问题严重。除技术手段之外,对我国政府机构人员、审计机构人员以及大型国有控股企业高管层的商业贿赂日益严重。根据监察部向《中国经济周刊》披露的数据显示,2005年8月—2009年12月,全国共查处商业贿赂案件69 223件、涉案金额165.9亿元人民币,其中查处涉及公务员的案件12 899件,涉及国家公务员13 914人,其中县处级干部4 442人,厅局级干部345人,而在这些商业贿赂高发地带,跨国企业的身影愈来愈多。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商业贿赂已成为跨国公司面临的共同挑战。有些人不顾国家利益将国家机密信息肆意透露已经不再是新鲜事,人民群众甚至国家机关自身对国家经济信息安全没有足够重视应该值得我们深刻反思。
2.国家经济信息不真实
我国大部分经济信息来自企业和下级政府,根据国家法律和行政命令提供的统计信息和行业信息。少量信息来自信息市场。由此提供的信息是否真实,与许多因素有关。一方面这与企业和下级政府的信息化程度及提供信息的技术因素有关;另一方面,由于有的企业和政府,从自己的利益出发,往往不愿意提供有关信息,甚至提供虚假信息。在上级政府综合信息时,假若信息的不真实程度加大,就会严重影响到国家经济安全。近年来,对于政府官员为了政绩,虚报瞒报税收,对国家下发的补助津贴弄虚作假,最后装入自己的口袋的报道已经屡见不鲜了,从而导致国家统计数据失实,对于国家制定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都带来了不利影响。经济信息是对国家宏观经济政策的“反应器”,若信息失真势必导致国家经济政策出现偏差从而影响我国的经济安全和稳定。
3.国外跨国金融经济组织掌控了中国市场的生杀大权
(1)三大评级机构
我们知道,信用是市场经济的基础,市场经济越发展,对信用的要求就越高。为减少投资风险,增加市场透明度,信用评级应运而生。近年来,三大评级机构(穆迪、标准普尔、惠誉)在中国异常活跃,明里攻城、暗中掠地,中国信用评级业务正陷入被外资评级机构掌控、垄断之中。信用评级掌握着发债企业的生杀大权和债券发行交易的定价权,是控制资本市场走向的制高点,与国家的金融主权息息相关。美国信用评级机构一旦控制了中国评级业,就意味着掌握了中国资本市场的定价权,中国未来的金融市场、特别是未来资本市场的发展必须依赖美国评级机构,这势必严重侵蚀中国通过金融手段调控宏观经济的能力。由此可见,国外在通过无形的“软实力”来间接控制我国市场。
(2)四大会计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高速发展,审计以及财务咨询市场越来越大,国内市场对会计师事务所的需求前所未有,整个行业的规模几乎每年都以不低于10%的速度增长。在华垄断地位不断强化的“四大”不只是获取丰厚的市场利润,而且是获取更具有战略性的资源——信息。普华永道在中国拥有最为庞大的客户群,其中不乏像中石油、中国铝业、中国银行这样的国有企业和大型上市公司;毕马威在审计香港和内地100家上市公司方面的市场占有率(按市值计算)分别为47%、30%;安永在为中国大陆企业到香港联交所上市提供财务和咨询服务方面占据领导地位,并且帮助大部分的中国企业在国内发行A股和B股;德勤在中国为多家大型跨国公司以及一些重要的企业提供专业服务,在香港,德勤为大约三分之一的在香港联合交易所上市的公司提供服务。但是在美国,会计师事务所等中介服务机构一般建有自己的情报部门,专门对搜集到的情报进行筛选分类,然后提供给相关客户(企业、机构甚至个人等)获得商业上的“增值”收益。
(3)国际投资银行
美国大型投行也都有自己的情报部门,研究能力惊人,信息采集、处理、分析能力超乎想象。一家大型投行对经济信息的处理能力远远超过一个普通国家的水平。在高盛等境外机构的游说下,中国大型骨干企业纷纷海外上市、引进战略投资或海外并购。而企业海外融资必须请外资中介服务机构(投资咨询、审计、评级等)进行全面、彻底的“家底盘查”。凡是经过外资中介机构“周密服务”的,都近乎无秘密可言。甚至近年来,我们常看到高盛对中国经济的预测,与国家统计局等相关部门事后发表的报告数据,经常出现惊人一致,有时连小数点后的数字都分毫不差。2011年发生的高盛对我国A股的狙击,从中谋取350亿元人民币更是说明了外国投行对我国经济安全造成的深刻威胁。
三、发挥国家审计“免疫系统”功能,维护国家经济信息系统安全的实现路径
(一)预警职能,努力做好保护国家信息安全的第一道“防火墙”
国家审计的独立性和批判性保证了审计机关能够尽早感受到经济社会在信息传达和信息真实性方面可能出现的风险,揭示这些风险一旦出现带来的危害,迅速运用法定权限查处产生这些风险的原因并防御、化解、减少风险;同时,也能更早、更及时地建议政府和相关的权力机关,整合运用政治资源、经济资源、社会资源等,消除产生信息风险的根源,从而健全制度,完善法律,使国家机器能够健康有效地运转,以维护国家利益。对于本国经济信息安全意识还很薄弱的情况下,国家审计部门就更应该充分发挥预警职能,对于国家的经济信息提供防泄漏和数据保护等,运用审计工作报告的形式提醒相关部门和企业谨防关系国家利益的数据信息外流。同时要深入探索信息系统审计,在对信息系统产生的信息进行审查和评估的同时,还要对信息系统的安全性、完整性、可靠性进行审查,将审计业务范围和内容从传统的财务报表等“有形”信息,扩大到信息处理系统的安全性、完整性及其内部控制等“无形”信息,从传统的事后审计逐渐转变为事前审计,确保国家经济信息安全。针对政府官员存在的商业贿赂日益严重的情况,国家审计机关更应该加大治理措施,对于可能产生商业贿赂的信息加大监管力度和惩罚力度,预先消除商业贿赂的实施动机,并将其扼杀在萌芽中。
(二)揭露职能,及时发现问题
国家审计机关既是国家的经济监督部门,也是一支庞大的信息队伍。审计一般不创造新的经济信息,但它所获取的数据信息来自第一线,且经过审计验证与核实,具有真实性与权威性,从而可以增加经济信息的价值。对于国家经济信息的不真实问题,国家要加大反腐败力度,充分发挥审计反腐败的职能。审计部门应积极开展经济腐败审计,实时地揭露和发现破坏国家经济信息安全的“蠕虫”。国家审计部门的重要职能之一就是揭露国家经济信息中的不真实现象,惩处有些官员为了政绩的虚报瞒报甚至腐败问题。经济腐败审计是以防治经济腐败为目的,从而查处经济信息不真实现象。由独立的审计主体,运用专门的策略、手段、程序与方法,对国家公职人员违法违纪、虚报瞒报行为进行专项审计监督,强调查处与防范相结合。开展经济腐败审计是我国审计理论与实践不断发展的必然结果,体现了反腐败工作的创新。
(三)清除职能,分析解决问题
在我国参与国际事务的过程中,应健全境外投机风险控制。我国要积极开展对本地区境外机构和国有企业境外投资的调查,摸清总体情况,分析存在问题,研究制定境外国有资产审计监督办法,探索建立有效的经常性监督方式。对于已经出现的危及国家经济安全的事件,国家审计机关将协助政府及立法机关衡量问题的严重程度并制定相关法律,从机制、制度和管理层面挖掘深层次问题,防止决策失误等造成国有资产的严重损失,促进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和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国家审计机关在信息传递的过程中,通过对数据和信息的分析,能及时发现和调整资金运动偏离目标的行为,及时修复决策的失误,及时发现潜在的金融安全问题审计在控制和监督经济犯罪,保证公共财产安全中具有独特而强有力的作用,是及时获知经济犯罪准确信息的金睛火眼,是及时控制贪腐的国家卫士。
(四)修复职能,调节规范问题
国家审计通过审计署等审计机关报告的审计报告在辅助国家搞好宏观调控的基础上也进一步教育了广大人民群众和政府相关人员,使其对于国家经济信息安全提高警惕和重视程度,使被审计机构因为国家审计的威慑力自然而然地形成一种“自律”行为,增加和突出国家审计的“隐性价值”。对于国外跨国机构垄断中国部分上市公司评级、咨询等情况,国家审计机构应该在上报国家决策及财务机构的同时,构建经济信息安全的战略体系,尽量限制外国机构控制核心信息的机会,帮助我国会计事务所做大做强,建立自己的投行和评级机构,在国际并购,发展跨国产业时有效“补牢”,形成国家自己的“利益共同体”。
四、结束语
各国政府视其经济信息为保障经济稳定发展的重要领域,覆盖了国家经济的方方面面,几乎可以称其为一国的“血液”。因此,国家审计要发挥社会经济的“免疫系统”功能,维护国家经济信息安全,有必要加强审计的综合性与时效性,强化审计的预防性作用。但在经济全球化的进程中,我国的经济信息安全体系几乎是空白,国家经济信息安全管理条块分割、各行其是,缺乏国家级经济信息安全管理的顶层机构,难以防范境外情报机构和黑客的攻击。国家审计在防范国家经济信息安全中发挥了预警、揭示和修复的功能,通过审计信息,抓住具有宏观性、普遍性和倾向性的问题,反映经济管理、体制机制、政策措施等存在的缺陷与不完善的地方,及时向党委政府反映,提出审计建议,促进改善宏观调控,促进信息时代下经济能够健康发展。此外还可以通过司法部门增强违反经济信息安全犯罪的震慑力和影响力,协助构建国家经济信息安全的体系。
【参考文献】
[1] 宋常.“免疫系统”理论视野下的国家审计[J].审计与经济研究,2009(1).
[2] 蔡春,李江涛,刘更新.政府审计维护国家经济安全的基本依据、作用机理及路径选择[J].审计研究,2009(4).
[3] 王会金,王素梅.国家审计“免疫系统”建设:目标定位与路径选择[J].审计与经济研究,2010(3).
[4] 刘家义同志在全国审计工作会议上的讲话[J].审计研究,2009(1).
[5] 赵保卿.“免疫系统”论与审计的预防职能[J].审计与经济研究,2009(5).
[6] 杜玉平,梁劲钊.国际四大会计师事务所在中国跨国经营研究[J].财会通讯,2008(9).
[7] 许莉.国家审计维护金融安全的作用机理与制度创新[J].审计与经济研究,20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