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机是一个杠杆,不能反应过度

2012-04-29 04:47李义平
人民论坛 2012年1期
关键词:凯恩斯强制性过度

李义平

凯恩斯试图通过人为地刺激避免萧条,凯恩斯主意的反对者,则强调顺其自然,让市场经济机制发挥作用。这里的关键是如何看待危机。

迄今以来的人类历史就是一波接一波、一个周期接一个周期地向前发展,没有周期的发展是不可理喻的。在马克思的经济学里,经济周期通常表现为危机、萧条、复苏、高涨四个阶段。这几个阶段是周而复始的,所不同的是有时候周期长一点,有时候周期短一点,有时候这个阶段长一点,另外的阶段短一点。当然,人们都希望高涨阶段越长越好,最好永远是高涨阶段。然而正如一年四季不可能永远都是夏天一样,经济发展也不可能永远都是高潮。

我们经常讲市场经济的机制,事实上,危机本来就是市场经济的机制。在市场经济下,在经济快速发展的时期,那些引领经济快速发展的产业领域,通常会吸引大量的投资。人们高歌猛进,其中就会不乏泡沫,危机就是为快速前进的经济列车踩刹车,就是要把快速发展时期积累的问题集中地、一次性地加以解决,就是要强制性地挤出泡沫,强制性地淘汰落后,调整和提升结构,刺激创新。马克思曾经指出,固定资本的更新是资本主义走出危机的契机,讲的正是这个意思。从一定意义上讲,没有经济周期中危机阶段的强制性淘汰,或许就不会有成熟市场经济国家科学技术的进步、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市场经济国家所以能够不断创新,大概就在于危机的强制性。

有时人们把危机当作不好的事情,马克思曾经以社会计划地分配社会劳动取消市场经济的设想消除经济危机。然而,实践中由于计划者的知识和信息有限,加之特别强烈的主观价值取向,结果人为地制造了更大的危机。人们所以最终通过几十年的计划经济实践的比较选择了市场经济,就是因为相比较而言,市场经济的社会组织成本更小。

凯恩斯的整个设想就是要通过政府扩大支出,注入货币刺激复苏。然而经济危机所以爆发,这其中通常有结构问题、产能过剩问题。大量货币的注入只能“平面”地恢复,只能在更大规模上复制原来的产业结构,甚至使结构问题、产能过剩问题更严重了。应当认识到淘汰的积极作用,没有淘汰就没有调整和重组。凯恩斯的经济政策主张是一种淡化淘汰的平面复苏,取消淘汰的更大规模的复苏只能是滞胀。这样的复苏是靠外力打“强心剂”恢复起来的,一旦停止过于宽松的货币政策这种“强心剂”,经济就会二次跌入低谷。

危机的意义如此,接受了市场经济就得接受市场经济的机制,危机就是市场经济的一种机制。凯恩斯主义的问题在于没有认识到这一点,或者说对此点认识不够。既然危机如同人体感冒发烧一样,就应当以平常心对待危机,千万不能反映过度。感冒本来是排毒,是人体的自然调整,感冒一来就上抗生素,表面上看好了,其深层次的矛盾却被掩盖。西方成熟市场经济国家的历史以及经济理论的演绎,正是说明面对危机不能反应过度。过度的反应可能会人为地制造短暂的复苏和繁荣,但接下来的必定是滞胀。有学者曾经作过如此的评论:自从凯恩斯主义诞生以后,西方民主政府再也不用担心由于经济萧条导致本届政府的下台了,他们完全可以花钱制造一场繁荣,然而紧接着而来的便是滞胀。面对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危机,我们多少有点反应过度。我们应当做的是健全和修补市场,尊重市场,而不是频繁地宏观调控。这就是西方宏观调控理论遗产的现实意义。

(作者为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教授、博导)

责编/马静美编/石玉

猜你喜欢
凯恩斯强制性过度
中药煎煮前不宜过度泡洗
过度减肥导致闭经?
多赚两只蛋的钱
多赚两只蛋的钱
多赚两只蛋的钱
希望你没在这里:对过度旅游的强烈抵制
过度加班,咋就停不下来?
我国将实施新版强制性产品认证规则
首批强制性气象国家标准发布自2015年1月1日起实施
2015年将出台车内空气质量强制性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