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黑条矮缩病的发病原因及综合治理对策

2012-04-29 03:53刘延刚颜莹洁张春艳赵玉涛马宗国刘德友曹德强宿刚爱
山东农业科学 2012年1期
关键词:发病原因综合防治水稻

刘延刚 颜莹洁 张春艳 赵玉涛 马宗国 刘德友 曹德强 宿刚爱

摘要:水稻黑条矮缩病主要是由灰飞虱传毒引起的一种病毒病,其发病率与水稻品种的抗病性、栽培方式及带毒灰飞虱的虫量密切相关;通过选用抗病品种、采用适当的栽培方式、扑杀带毒虫源等综合防治对策,能够有效地防治水稻黑条矮缩病的发病与流行。

关键词:黑条矮缩病;水稻;发病原因;综合防治

中图分类号:S435.111.4+9文献标识号:A文章编号:1001-4942(2012)01-0095-04

水稻黑条矮缩病(Rice black-streaked dwarfvirusdisease,RBSDV),是一种以灰飞虱(Laodel-phax striafellus Fallen)为主传毒发生的水稻病毒病,极具暴发性、间歇性和迁移性。水稻一旦感染上该病毒,目前尚无直接有效方法防治。20世纪60年代中期在浙江及华东诸省市不少地区的稻、麦和玉米等禾谷类粮食作物上严重危害。此后30年,此病却不再发生,甚至连病株标本也难以采到,但自1991年以来,该病又在浙江省和福建省北部地区出现,局部稻田株发病率达90%以上。据研究表明,我国北方发生严重的玉米粗缩病和小麦绿矮病都是由RBSDV引起的。迄今国内尚没有发现抗黑条矮缩病的水稻种质资源。近些年由于耕作栽培制度的改变、持续暖冬及越冬寄主增多等多种因素影响,导致带毒灰飞虱虫口密度加大,越冬地带北移,黑条矮缩病在浙江、上海、安徽、江西、江苏、山东等地迅速回升,局部地区猖獗流行。

为了切实有效地控制水稻黑条矮缩病发生危害,从2008年起,我们对水稻黑条矮缩病发生流行规律和综合防治对策进行系统研究,初步形成了黑条矮缩病综合防治技术体系,并在生产上大面积推广应用,有效地控制了病害流行。

1.发生情况

近年来,由灰飞虱传播的水稻黑条矮缩病在临沂市呈加重趋势,尤其是部分抗条纹叶枯病品种发病严重。2008年田间病株率一般在20%~30%,严重的在50%左右。临稻10号、临稻11号、阳光200、临稻16号、津原45、泗稻12号等品种都有不同程度的发生。在灰飞虱发生量连年居高不下的情况下,水稻黑条矮缩病已成为继水稻条纹叶枯病后临沂市水稻最严重的病害之一。

2.水稻黑条矮缩病症状

水稻黑条矮缩病俗称“矮稻”。典型症状是病株明显矮缩,分蘖增多,叶色浓绿,叶片僵直,新叶有的出现扭曲皱缩。在田间很易与除草剂或植物生长调节剂等使用不当引起的药害相混淆。在水稻不同生育期其发病症状有所不同。

2.1秧苗期症状

病株颜色深绿,心叶抽生缓慢,心叶叶片短小而僵直,叶枕间距缩短,其叶鞘被包裹在下叶鞘里。植株矮小,不会抽穗。而除草剂药害的症状是枯黄;植物生长调节剂药害的症状是扭曲畸形。

2.2分蘖期症状

病株分蘖增多而丛生,上部数张叶片的叶枕重叠,心叶破下叶叶鞘而出或从下叶枕口呈螺旋状伸出。而处于分蘖期的药害病株,其所有叶片均质地刚直,心叶扭曲畸形,边缘白化。

2.3抽穗期症状

全株矮缩丛生,有的能抽穗,但相对抽穗迟而小,半包在叶鞘里,剑叶短小僵直;在中上部叶片基部可见纵向褶皱;在茎秆下部节间和节上可见蜡白色或黑褐色隆起的短条脉肿;在感病的粳稻茎秆上可见白蜡状突起的脉肿斑,这是当前黑条矮缩病的最突出表现症状。而由化学物质引起的病稻,在幼穗分化期受害引起花和穗扭曲畸形;在苗期受害,植株矮化、抽穗延迟而包颈、分蘖正常。

据各地调查,病害显症高峰期主要在分蘖盛期,秧苗期除早播田块查见病株外,大多症状不明显。2009年系统调查临稻10号田间自然发病消长规律,秧田期基本不表现症状,移栽活棵分蘖后,陆续显症;7月中旬分蘖盛期出现发病高峰;拔节孕穗后病株分化,少部分病株可恢复生长,能正常灌浆结实;大部分病株高度只有正常植株的二分之一至三分之二,结实率在正常稻穗的50%以下,甚至不结实。水稻拔节后大多未见新生病株,是否存在成株期抗性现象,还有待研究。

3.传播途经

水稻黑条矮缩病病原是水稻黑条矮缩病毒(Rice black-streaked dwarf virus,RBSDV),属植物呼肠弧病毒组病毒,和玉米粗缩病病原同属,分布于中国、朝鲜、韩国和日本等东亚国家和地区。水稻黑条矮缩病毒寄主有禾本科的水稻、大麦、小麦、玉米、高粱、粟、稗草、看麦娘和狗尾草等20多种。该病毒由灰飞虱和白背飞虱带毒传毒,以灰飞虱为主。介体一经染毒,终身带毒,但不经卵传毒。病毒主要在小麦病株上越冬,有部分也在灰飞虱体内越冬。第一代灰飞虱在病麦上接毒后传到秧苗带毒。稻田中繁殖的第二、三代灰飞虱,在水稻病株上吸毒后,继续侵染健康稻株并传毒,晚秋带毒灰飞虱成虫和越冬代若虫又传毒给小麦、沟渠边杂草。由于灰飞虱不能在玉米上繁殖,故玉米对该病毒再侵染作用不大。田间带毒灰飞虱通过麦一稻一麦的途径完成侵染循环。灰飞虱最短获毒时间为0.5~1h,1~2天即可充分获毒,病毒在灰飞虱体内循回期为8~35天。带毒灰飞虱在水稻植株上取食数分钟即可传毒。稻株接毒后经过14~24天潜伏期后出现症状。

4.发病原因

4.1田间灰飞虱的虫量与带毒率

4.1.1灰飞虱暴发近几年受暖冬气候影响,麦田灰飞虱的越冬基数高,死亡率低,灰飞虱的虫量逐年增加。2008年灰飞虱的虫量是前两年的2~3倍,5月20-22日调查,麦田一代灰飞虱虫量每666.7m2达82万~817万头,5月30日秧田灰飞虱虫量达471万头以上,创历史新高,并且形成多个迁入高峰。二代灰飞虱6月15日前后进入卵孵盛期,一般秧田每666.7m2虫量为80万~460万头,高的田块可达1360万头以上,2007年秧田灰飞虱出现1~2个迁入高峰,2008年出现3~4个迁入高峰。

4.1.2灰飞虱带毒率带毒灰飞虱虫量是水稻黑条矮缩病发病基础,灰飞虱吸食有毒病株,可终身带毒,灰飞虱带毒率不断提高,绝对带毒虫量也在增多,5月上中旬调查,62.6%的小麦田查见黑条矮缩病,一般小麦田块病株率在0.04%~0.6%,重病田病株率达2.6%左右,病田率、病株率均明显高于2008年。迁入灰飞虱带毒率明显提高,毒源充足。

4.2广泛的灰飞虱寄主

灰飞虱不仅取食水稻,其它禾本科作物及杂草也是其寄主。感病品种种植增加了灰飞虱的寄主和病毒的传播,过去大面积种植的临稻10号、阳光200等,这些品种不抗水稻黑条矮缩病,有利于灰飞虱的聚集,导致水稻黑条矮缩病的大发生。

4.3栽培因子的影响

4.3.1稻套麦的耕作模式据调查,旋耕麦田灰飞虱每666.7m2平均虫量25.3万头,稻套麦田平均虫量248.5万头,两种栽培方式灰飞虱虫量相差近10倍。稻套麦田大幅增加传毒灰飞虱的虫

量,增加了水稻黑条矮缩病的发生几率。

4.3.2播栽期水稻最易感黑条矮缩病的生育期是在分蘖期以前的苗期及分蘖前期,过去水稻在5月初开始播种,到6月初,秧苗生长嫩绿繁茂,为一代灰飞虱提供了丰富的食源,实践证明早播早栽田灰飞虱发生重。

4.3.3防治技术不到位稻、麦田连续大量使用三唑磷、拟除虫菊酯类农药,明显刺激灰飞虱增殖。目前用于防治灰飞虱的主治药剂吡虫啉对灰飞虱防治效果差,有可能已出现抗(耐)药性,有利于虫源积累。

同时由于群众对水稻黑条矮缩病防治认识不够,忽视麦田治虫,秧田期防治不力,待到大田显症才用药,增加农药使用成本,达不到防治效果。大田期多数农户用药不及时、不统一,药液用量不足,药液达不到稻株基部,灰飞虱杀灭不及时,达不到防治黑条矮缩病的效果。

5.综合治理的实践与成效

黑条矮缩病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一种直接有效的防治办法,只有通过控制传毒介体来预防病害发生,在防控上必须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黑条矮缩病与条纹叶枯病同为灰飞虱传播的病毒病,但黑条矮缩病毒不能由灰飞虱经卵传给子代,其带毒率的高低既与绝对虫量有关,还与毒源寄主面积、种植范围有关。水稻秧苗期是黑条矮缩病的敏感致病期,其次为大田返青分蘖期。病害能否流行主要取决于秧田和本田初期的灰飞虱数量和带毒率。因此,加强对介体及毒源寄主、病株的处理,对降低带毒虫源基数,控制病害流行程度具有重要意义。鉴于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水稻种植业结构调整、耕作栽培和黑条矮缩病发病流行规律,提出黑条矮缩病防治策略为“治虫防病、切断毒源、综合防治”,把带毒灰飞虱扑灭在迁移到水稻秧苗传毒侵染之前,并采取农业生态防治为基础,科学用药为重点的综合治理对策。

5.1农业防治

5.1.1田间作物合理布局

因地制宜做好作物布局,合理安排寄主作物与非寄主作物,尽量做到连片种植,创造一个不利灰飞虱生存活动与栖息的生态环境,阻断灰飞虱传毒。

5.1.2推广抗(耐)病水稻品种在生产上淘汰一些抗性差、发病重的品种,如以前大面积种植的豫粳6号等品种,推广抗性比较强的临稻11号、临稻15号、大粮203、圣稻15号等品种。品种的抗性包括抗虫性和抗(耐)病毒性。另外,水稻黑条矮缩病和条纹叶枯病不是同一抗源。政府及种子管理部门应加强品种管理,对严重影响水稻生产感病品种予以淘汰。

加强抗黑条矮缩病品种资源收集鉴定。对现有水稻资源进行筛选鉴定,筛选出一批抗性好的品种资源,用之作亲本杂交,在后代中选育出抗黑条矮缩病的水稻新品种。科研单位之间应加强合作,实行育种资源共享。

重视抗黑条矮缩病新品种选育。对现有的中间材料进行丰产性、抗病性选择,尽快选育出抗黑条矮缩病的新品种供生产使用,省级及国家级区试中对抗病品种可破格参加生产试验,以加快品种在生产上的应用速度。

加强对黑条矮缩病抗性机理研究。对抗病品种应在分子水平上进行鉴定,确定抗性基因位点,以借助分子标记选出既抗黑条矮缩病,同时对条纹叶枯病等其它病虫也具有较好抗性的品种。

5.1.3适当调节播(栽)期临沂市灰飞虱迁飞高峰在5月底6月初,正常5月初播种的秧苗,生长茂盛,处于感病期,将播种期推迟至5月18~20日左右,移栽期推迟至6月30日左右,栽后余苗不毁掉,留着备用或进行调剂。直播水稻也是有效栽培方法之一,同时省工、省本,已广为群众接受,能有效地避开一代灰飞虱的危害,对预防黑条矮缩病的发生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5.1.4适当提高水稻插种株数和插种密度播种时适当加大密度,缩短秧龄,移栽时增加基本苗,改过去双大苗移栽为3~4本小苗移栽,以降低穴缺苗率。以50%发病率品种栽插,单本栽插穴缺苗率为50%,4本栽插穴缺苗率仅为6.25%,利用作物生长的补偿效应,使产量损失降为最低点。

5.1.5秧田选择提倡连片种植、集中统一播种育秧,统一施肥用药。培育无病壮秧,控制大田病害。据调查,及时治虫的秧苗,移栽后病株率仅为1.5%,比失治秧田病丛率8.6%,病情减轻82.6%。利用空间隔离方法,阻碍灰飞虱的迁飞。秧田选择尽量远离杂草丛生地带,四周禁种玉米。旱秧地可选在房前屋后。有条件的可加盖20目左右防虫网,尼龙网可用3~4年,既节省农药又省工,可有效阻断灰飞虱的入侵。

5.1.6加强肥水管理秧苗3叶期后浅水管理,大田浅水勤灌,干湿交替,适当烤田,后水不见前水。合理平衡施肥,忌偏施氮肥,增施磷、钾肥,尤其使用硅肥,严控秧苗过嫩过绿,可提高水稻自身抗虫性。否则易招诱灰飞虱传毒发病。在重病区,应改水育秧为旱育秧,秧苗不能培育过稀,其秧苗密度应相应提高。秧苗相对弱势则抗病力较好。

5.2药剂防治

在当前毒源广泛存在,病害持续流行的情况下,对灰飞虱的药剂防治策略是“冬前防治压基数,初春控制越冬代,重治一代,普治二代”。改变过去忽视越冬代的防治策略。在灰飞虱的防治上可选择持效较好的吡蚜酮、稻丰散、烯啶虫胺、丁烯氟虫腈等与速效性较好毒死蜱、异丙威、混灭威等高效、低毒药剂,提倡持效性与速效性药剂配合使用,进行科学安排,轮换使用,提高防治效果。

5.2.1认真做好种子处理在做好种子消毒处理的同时,应用吡蚜酮做好浸种工作,减轻秧苗灰飞虱传毒。

5.2.2策略性防治应做好田边、沟边杂草灰飞虱全面药剂防治,在水稻播种前应做好田间的化学除草,及时清除田间杂草,尽量减少传毒来源。

5.2.3麦田防虫要隔日或连续用药控制虫量,麦田防治灰飞虱是切断黑条矮缩病传毒媒介的有效方法之一。麦田施药应在一代灰飞虱低龄若虫期,灰飞虱大发生年应施药2次,临沂市在5月15日和5月20日全面使用,包括沟边、渠边、田埂上的杂草均需用药。第一次每666.7m2用25%吡蚜酮WP20g或10%烯啶虫胺20ml;第二次每666.7m2用80%敌敌畏EC300ml,对水适量均匀拌干细土傍晚撒入麦田熏蒸。

5.2.4秧田及大田防治选准药剂,用足药量,并将持效性与速效性药剂配合,不同药剂配方交替使用,以提高防治效果、延缓抗性。秧苗期是防治灰飞虱传毒侵染的关键时期。临沂市2008年秧田灰飞虱虫量是历史上罕见的一年,麦田灰飞虱成虫连续向秧田转移,5月底6月初秧田虫量迅速上升,尽管进行连续防治,但虫量持续高位徘徊,防治策略上必须做到快速杀灭与长效药相结合,并做好连续施药准备。药剂选用敌敌畏熏蒸快速杀灭。放干秧板水留沟水,每666.7m2用敌敌畏EC100~130ml,对水20kg喷雾,5h后,杀灭灰飞虱85%以上,第二天浅水层每666.7m2施用5%锐劲特SP40~50ml或44%毒死蜱EC80

~100ml对水20kg均匀喷雾。锐劲特不但杀虫效果好,还能降低残余灰飞虱的繁殖力,以后视虫量2~3天防治1次。6月15日前后是二代灰飞虱卵孵盛期,移栽前必须突击防治二代灰飞虱。对于已开始发病的秧田及大田,及时拔除病株,减少毒源;二是施用菌克毒克或病毒必克等病毒钝化剂,并适当增施叶面肥,使发病轻的水稻恢复生长,减轻危害。

确立以秧苗2~7叶期为重点、大田初期为补充的防治适期,并适当提高使用剂量。在发病流行区应适当增加防治次数,凡每次防治后其残存虫量仍达到防治指标的需继续进行防治。为了有效控制病害流行,应改单家独户防治为统防统治,做到统一时间统一防治,确保全区域有效控制。

5.3应急补救措施

及时掰蘖补栽是应急补救的重要措施,即在水稻移栽后20天内及时拔除病株(丛),并就地入泥埋掉,然后从健丛中掰出一半分蘖移栽在拔除病丛留下的空穴边,并适当加施速效肥,可促使稻苗恢复群体生长,其它管理照常。在已见较重发病的情况下此措施具有良好的除病保产效果。

5.4持续控制策略

在病害流行区通过应急预防,病情得到基本控制后,应采取以生态调节为基础,结合其它病虫害防治,兼行“治虱防矮”措施于一体的持续控制技术,使发病株率持续下降并保持在3%以下水平。其技术要点是:选用抗耐病良种,如临稻11号、临稻15号、临稻16号、圣稻15号、大粮203等。其次,要做好水稻秧田期1~5叶前的“治虱防矮”工作,适当提高水稻播种和插秧密度,在大田移栽后15天内及时拔除病株,进行掰蘖补栽;秧苗活棵后土壤有害气体过多的田块应及时排水换气,增强根系调节能力,达到持续控制水稻黑条矮缩病的效果。

参考文献:

[1]卢百关,秦德荣,方兆伟,等.苏北地区水稻黑条矮缩病暴发流行原因及防探对策[J].江苏农业科学,2009,4:148-149.

[2]许建权,张大友,张亚,等.盐都区水稻黑条矮缩病发生及综合防治技术[J].农业科技通讯,2009,4:147-149.

[3]丁新天,徐加湖,黎东兴,等.浙南山区水稻黑条矮缩病重发成因及其综合治理[J].中国农学通报,2003,19(4):113-116.

[4]陈峰,朱文银,张洪瑞,等.山东省水稻黑条矮缩病发病情况及防控对策[J].山东农业科学,2009,11:96-99.

猜你喜欢
发病原因综合防治水稻
什么是海水稻
水稻种植60天就能收获啦
一季水稻
水稻花
水稻稻瘟病发生原因及防治方法探究
杨树病虫害综合防治措施
综采工作面水害分析及防治水实践探析
果木沟泥石流灾害形成条件及运动特征研究
关于淡水鱼养殖发病原因分析及防治措施探讨
蝴蝶兰软腐病的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