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人类学的都市族群研究

2012-04-29 00:44巫达
民族学刊 2012年1期

[摘要]从社会人类学的视角对都市族群研究进行文献综述和理论回顾,并对我国都市族群研究的可能性方向和研究方法进行探索,指出我国都市族群研究至少包括三个领域:(一)海(境)外华人在中国都市的族群认同、文化认同、国家认同表述研究;(二)少数民族融入大都市之后的族群、文化与社会认同表述研究;(三)新移民进入都市之后的族群性地域认同研究。都市族群研究内容包括认同建构研究、文化表述研究、大都市人意识与身份的形成过程研究。在研究中应注意族群内心情感问题、族群形成过程问题、认同的理性选择问题和历史记忆在认同建构中的作用问题。

[关键词]社会人类学;族群认同;都市族群

中图分类号:C91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9391(2012)01—0009—06

族群研究是当前国际社会人类学界最热门的研究领域之一。我国人类学、民族学、社会学界关于族群、族群认同、文化认同等方面的研究主要专注于对少数民族的研究,对大都市的族群研究虽涉及已久,但整体来讲重视不够。一些学者简单将族群研究看作是“民族研究”的翻版,甚至认为“族群研究”是“民族研究”的替换词。实际上,正如许多学者所论,“族群”与“民族”的概念有交叉、有重叠,但二者之间是不能划等号的(Harrell 2002; 陈志明2002; 范可2003; 郝时远2002; 阮西湖2004)。

我国都市族群研究可以包括三个领域:(一)海(境)外华人在中国都市的族群认同、文化认同、国家认同表述研究。研究对象如加拿大华人、新加坡华人、香港人、台湾人、澳门人等;(二)少数民族融入大都市之后的族群、文化与社会认同表述研究。研究对象如上海西藏中学的藏族人、北京的维吾尔族人、彝族人等;(三)新移民进入都市之后的族群性地域认同(ethno-regional identity)研究。研究对象如北京的温州人,上海的宁波人、福建人等。

自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以来,社会人类学关于族群与社会认同的理论取向,已经不再强调客观识别,而主要考察其主观认同(subjective identity)的实践。研究个案如泰国泐人在文化上跟泰人完全相同,但他们在主观上自认为是不同于泰人的族群(Moerman 1965)。马来西亚、新加坡的峇峇人是早期华人的后裔,他们多数已接受当地马来人的文化,但主观上强烈认同华人(Tan 1988)。美国学者安德森的“想象的共同体”概念对族群与社会认同研究影响深远——族群与社会认同一定程度上是建立在“想象”的基础上的(Anderson 1983)。

对于族群和社会认同的解释模式,当代社会人类学界多采取“建构模式”(constructionist approach)。该模式之历史渊源可追溯到1922年韦伯对“族群”的定义(Weber 1978:335-396)。1948年,美国社会学者休斯(Everett Hughes)提出 ins(族群内部)和outs(族群外部)的概念区分(Hughes 1994(1948):91),对后来的认同建构模式影响很大。从理论发展脉络来看,韦伯和休斯实际上已经初步提出了建构模式的观点。1954年,英国人类学家利奇(Edmund Ronald Leach)表述了缅甸高地的族群互动促进了卡钦人的族群认同建构(Leach 1954)。1969年,瑞典人类学家巴斯(Fredrik Barth)提出“族群边界”概念,指出族群是“文化差异下的社会组织”(Barth 1969),族群边界在多数情况下是主观建构出来的。1977年,布迪厄(Pierre Bourdieu)的实践理论中的“惯习”概念对解释族群与社会认同的建构性尤为重要(Bourdieu 1977)。1987年,美国人类学者本特利(Carter G. Bentley)用实践理论解释了菲律宾Maranao族群认同建构情况(Bentley 1987:29)。整体来讲,人类学族群理论的建构模式主要受韦伯和巴斯等学者的直接影响(Jenkins1997;陈志明2002、2005)。

建构模式已逐渐被我国学者所认识和推介(吴燕和1989,1991;陈志明2005;纳日碧力戈2000;马戎2004;王明珂2006;巫达2008; 2010a; 2010b; 2010c; 2010d; 2011)。笔者曾在两部专著和十二篇学术论文中采用建构模式解释中国族群和社会认同情况(巫达2005;2006a;2006b;2008;2010a-d; 2011)。笔者认为,从社会人类学角度出发,用主观认同和建构模式解释当代中国大都市的族群与社会认同现象,较能综合反映当代中国大都市的族群认同与社会认同现状。

从学术意义上看,族群内心情感、族群形成过程、理性选择理论、历史记忆等几个研究领域,以其主观认同与建构模式为特征,已成为当代欧美社会人类学关于族群认同研究的主流研究范式。中国的社会人类学界,在深入研究当代中国都市族群的前提下,通过与欧美研究个案的比较,摸索出具有中国特色的族群认同形式,填补了中国特色的族群认同理论空白,并构建了与西方学者理论对话的平台。

都市族群研究的内容大致可以涵盖以下几个方面:

(一)认同建构研究

当代中国大都市不同族群的族群认同与社会认同建构情况,包括都市族群意识的形成过程,都市族群边界,都市族群关系等内容。例如,马强(2006)笔下描述了他作为一位西北穆斯林,1994年大学毕业的时候想到广州找工作,可能因为发现“广州的确没有任何教门的影子,绝对不能在广州找工作”,但是,八年之后,当他第二次到广州的时候,却发现当地伊斯兰教的活动,作者写道:

怀圣寺的主麻呈现出一种多元社会文化的景象,来自世界各地的穆斯林同在一个清真寺礼拜,人数之多、规模之大都让笔者惊讶——这种族群众多、文化多元的景象在中国内地十分罕见。对于一个从来没有见过那么多操不同语言、有不同肤色的外国穆斯林的人而言,这种近距离的接触带来的“文化震撼”是巨大的(马强2006:2)。

(二)文化表述研究

从涵化、濡化等角度梳理大都市的文化变迁轨迹与发展,分析当代中国大都市不同族群的文化表述形式。以上海为例,上海是一个不断吸纳不同族群外来文化的城市,上海文化也处在不断变迁之中。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上海有十多万青年到新疆建设兵团工作,他们逐渐接受了新疆当地的一些文化,特别是一些当地少数民族文化。二、三十年之后,有些人回到了上海。此时,他们的身份是“再移民”的身份,他们的文化已经与原来的上海文化有了一定的差异。同时,这些人到上海之后,通过“族群文化资本”(ethno-cultural capital)用新疆文化表述他们的身份,重新建构新的社会认同(巫达2010c;Wu Da 2011)。

(三)大都市人意识与身份的形成过程研究

探索不同族群的人们采用何种方式共同表达“大都市人身份”,从而在自己与“他者”(外地人)之间划出“族群边界”。不同族群之间表述相同的“大都市人身份”,从而形成一个新的族群性区域认同群体。例如,相对于“外地人”、“苏北人”(贬义)的“上海人”身份。“上海人”是由来自全国各地、世界各地的新老移民构成的。不同时期移民及其后裔有其独特的文化和族群特征。在与其它大都市相对应的情况下,“上海人”意识的本质已经作为一个整体具备了区域性族群意识,并通过文化表述出来。借用Anderson(1983)的概念,大都市人的族群性或族群意识是通过想象的共同体来实现的。大都市人意识从本质上看是一种建构模式的产物。大都市人族群意识的形成,伴之以族群边界的维持,构成当代大都市人族群意识文化图景(巫达2010b)。

从研究方法上看,社会人类学的都市族群认同研究需要采用人类学传统的参与观察法和深入访谈方法完成,同时对口述历史、文史档案、家谱等书面资料也给予重视,尽量收集相关文史档案资料,以备参考研究。参与观察即随时随地留意观察研究对象的族群认同的各种表现形式。及时记录观察结果,及时整理、总结、解释观察内容,随时调整、增减考察内容。访谈对象方面,需要选定一定数量的不同年龄、不同性别、不同教育背景、不同祖籍、不同族别的典型成员进行访谈,其中还要至少选定一部分人做自传体式的深度访谈。

社会人类学可以从多种理论视角研究都市族群认同问题。例如,族群内心情感问题、族群形成过程问题、认同的理性选择问题、历史记忆在认同建构中的作用问题等等,分别简要阐述如下:

(一)族群内心情感问题

在讨论族群认同建构模式时,我们需要面对“族群内心情感论”(primordialism,亦译作原生论)。二战后,原殖民地国家纷纷独立。面对新兴独立国家纷纷展现的族群认同和国家认同建构情况,美国人类学家格尔兹成功运用“族群内心情感论”(primordialists)解释了他们的认同建构的心理和文化基础(Geertz 1963)。受格尔兹的影响,其他族群研究专家也承认族群认同建构里暗含着群内人们之间的“族群内心情感”关系。“族群性”作为关于人类认同本质的一种类型,在所有型态的社会中都存在,包括工业社会和非工业社会(Keys 1981)。

共同生活在当代中国大都市里的市民,不管来自什么族群、区域、国别,他们都会共同建构对该城市的族群性区域认同。同时,他们各自对于出生时所属族群具有“族群内心情感”。这种对出生地所属群体的族群内心情感程度,可以影响他们对于作为“第二故乡”的大都市的认同程度。对于海外华人族群,还牵涉到他们的国家认同程度与态度。

对共同居住在同一个大都市里的海(境)外华人、少数民族、新移民的内心情感的考察,是揭示当代中国大都市族群与认同问题的重要步骤之一。

(二)族群形成过程问题

新移民(包括海外华人、少数民族)融入大都市的过程,是该大都市市民意识和身份的形成过程,是族群性地域认同群体的形成过程。这种现象可以用“族群的形成过程”(ethnogenesis)理论来解释。研究显示,由于政治经济的变迁,往往导致族群意识和身份的变迁。例如云南大理民家人民国时期自认是汉人,不承认是少数民族(Hsu 1948)。但到了上世纪八十年代,那些过去自称是“民家人”的人们一概自称是少数民族——白族,并积极建构对“白族”的认同(Wu 1989)。美国学者白荷婷(Katherine P. Kaup)在《创造壮族》一书中指出中国的壮族认同是后来才“创造”出来的(Kaup 2000: 3)。这些研究都说明族群意识和身份是动态的,而不是一成不变的。

在当代中国大都市里,除了已经拥有本地户口者之外,一些海外华人、少数民族、新移民群体通过获得“居住证”,在政治经济利益各方面逐渐向当地居民靠拢。他们的意识也逐渐形成以该城市命名的族群性区域认同,如上海人。“上海人”概念的形成过程,对应于“苏北人”(韩起澜1992)族群的产生,是一个“族群形成过程”。我们可以通过研究海外华人、少数民族和新移民的族群与社会认同表现,探讨当代中国大都市共同族群性地域认同的形成过程。

(三)认同的理性选择问题

大都市里的海外华人、少数民族、新移民等群体,文化上表现出对出生地的族群内心情感,却也可以表现出对该大都市的认同建构。这种情形,可以用“理性选择理论”来解释。理性选择理论主要解释为获得最大化利益的个体行为,因此族群和社会认同行为往往看起来是非理性的(Hechter 1986: 264)。理性选择理论强调行动者的行为所追求的是价值或功利最大化(科尔曼1990: 15)。把理性选择理论引进社会人类学领域的是英国学者班顿(Michael Banton)(Banton 1985)。从理性选择理论的角度来看,某个人选择认同某个大都市人是有其目的的,是有其功利性想法的;同理,另一个人不选择认同该大都市人,也有其自己的目的和想法,也是为了获得他个人的最大化利益。

当代中国大都市里的不同族群,在其族群和社会认同抉择方面呈现多样性。用理性选择理论去探讨这些现象是一条比较简洁的研究路子。

(四)历史记忆在认同建构中的作用问题

海外华人、少数民族或新移民群体,他们在建构对该大都市的认同之时,往往借助于“历史记忆”。记忆是任何个人或集体认同的一种必要的因素(Le Goff 1992: 98)。在选择认同的时候,历史记忆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尤其在移民和跨国性族群的研究,例如柯群英研究了新加坡华人与其祖居地福建安溪的历史记忆(Kuah 2000)。记忆是一种主观的思想过程,可以通过记日记、传记、书信、讲故事和其它口传形式流传下来(Watson 1994)。作为一种记忆,且不论它正确与否,人们会为了自己的主观需要,继续传承这种记忆。族群与社会认同建构往往是建立在一定的历史记忆基础上的。人们往往根据自己的不同需要取舍某些历史记忆内容。他们往往会强调某种历史,故意“忘记”另一些历史内容(王明珂2006)。每个大都市都有自己的历史,大都市里的不同族群如何利用历史记忆去建构各自的族群与社会认同是值得社会科学界长期研究的一个重要领域。

当代中国都市族群研究重点可以放在考察不同族群的认同的建构模式,探索不同族群的各自族群文化表述方式,汇总当代中国大都市人身份“多元一体”(费孝通概念)的形成过程。在大都市里,研究难点是代表性族群的确定、调查点的选择以及访谈对象的筛选问题。对于不同类型的族群(海(境)外华人、少数民族和新移民)进行研究,其研究对象范围较广。在当代中国都市里,海(境)外华人族群内心情感里认同华人,但在政治经济利益面前,他们理性地选择不同的族群性区域认同。例如新加坡华人族群内心情感是认同华人,但认同新加坡国籍;少数民族群体虽然可以表述不同的文化内容,但他们在都市里更多的表现为文化的涵化、濡化;来自区域性的新移民群体,往往通过历史记忆积极建构对所在都市的认同。

社会人类学的族群研究,往往针对小型社会的单一族群深入研究,并在同一个族群里发现和发展认同理论。在现代化都市进行族群研究,往往需要同时对两个或多个族群进行调查研究。这样的研究,是建立在已经有研究理论和个案基础上的、有针对性的比较研究。这样的研究成果是以都市为基础的民族志(ethnography)。研究成果可以在同一部民族志展现,同时平衡交叉使用多个族群研究材料。从研究方法上来讲,这是一种全新的研究思路,是当前社会人类学者提倡的多点民族志(multi-sited ethnography)的做法。

参考文献:

[1]Chen Zhiming (Tan Chee-Beng). 玈tudying Ethnic Groups By Analyzing Their Names玔J]. Northwest Minorities Research, 2002,(1).

陈志明.族群的名称与族群研究[J]. 西北民族研究,2002,(1).

[2]陈志明.从费孝通先生的观点看中国人类学的族群研究[G]//乔健,李沛良,李友梅,马戎,主编.文化、族群与社会的反思.高雄:丽文化事业股份有限公司。2005:225-245.

[3]Fan Ke. “Ethnic Groups” and “Nationality”: In the Language Centexts of both Chinese and Western Cultures玔J]. Journal of Guangxi University for Nationalities, 2003,(4).

范可.中西文语境的“族群”与“民族”[J]. 广西民族大学学报,2003,(4).

[4]韩起澜. 苏北人在上海:1850-1980[M]. 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上海远东出版社, 200 4.

[5]Harrell Stevan. 玆e-Thinking “Nationality” and “Ethnic Group”: A Response to Professor Li Shaoming玔J]. Ethno-National Studies, 2002,(6).

郝瑞(Harrell Stevan).再谈“民族”与“族群”——回应李绍明教授[J]. 民族研究,2002,( 6).

[6]Hao Shiyuan. 獷arly Meanings and Application of the Terms “Ethnos” and “Ethnic Group”玔J]. Ethno-National Studies, 2002,(4): 1-10.

郝时远. Ethnos(民族)和Ethnic groups(族群)的早期含义与应用[J]. 民族研究,2002,(4):1-10.

[7]科尔曼,詹姆斯.社会理论的基础(上、下)[M]. 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0.

[8]马戎.民族社会学——社会学的族群关系研究[M].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9]纳日碧力戈.现代背景下的族群建构[M]. 昆明:云南教育出版社,2000.

[10]Ruan Xihu. 獳 Study of the Meaning of Ethnic Group玔J]. Journal of Guangxi University for Nationalities, 2004,(3): 108-111.

阮西湖. 民族,还是“族群”——释ethnic group一词的涵义[J].广西民族大学学报,2004,(3):108-111.。

[11]王明珂.华夏边缘:历史记忆与族群认同[M]. 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

[12]WU Da. 獷rsu Writing System and Ersu Ethnic Identity玔J]. Journal of the Central University For Nationalities, 2005,(6): 132-138.

巫达.尔苏语言文字与尔苏人的族群认同[J]. 中央民族大学学报,2005,(6):132-138.

[13]WU Da. 玆ational Choice and Primordialism: A case study of ethnic identities among the Ersu of Sichuan, China玔J]. Taiwan Journal of Anthropology, 2006a,4(1): 113-147.

巫达. 理性选择与族群内心情感:中国四川尔苏人族群认同的个案研究[J]. 台湾人类学刊,2006a,4(1):113-147.

[14]WU Da. 獺istorical Factors in the Sichuan Ersu Ethnic Identification玔J]. Journal of South-Central University for Nationalities (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s), 2006b,(4): 19-23.

巫达. 四川尔苏人族群认同的历史因素[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2006b,(4):19-23.

[15]巫达. 社会变迁与文化认同——凉山彝族的个案研究[M].上海:学林出版社,2008.

[16]巫达. 族群性与族群认同建构——四川尔苏人的民族志研究[M]. 北京:民族出版社,2010a.

[17]WU Da. 玊he Metropolitans' Sense of Ethnic Groups: A Case Study of the Shanghai People玔J]. 玊hinking, 2010b,(3).

巫达. 论大都市人的族群意识:以上海人个案为例[J].思想战线,2010b,(3).

[18]巫达.族群文化资本促“社会关系”形成——以新疆建设兵团返沪人员个案为例[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07-22(16).

[19]巫达. 论费孝通先生的族群认同建构思想[A]//李友梅.文化主体性与历史的主人:费孝通学术思想研究. 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0d: 95-107.

[20]WU Da. 2011. 獷thnic groups and migration in Shanghai玔J]. In 玀igration, Cities and Identities in Canada and China玔M]. edit by the Association for Canadian Studies and the Chinese Academy of Social Sciences. Special edition of 獵anadian Universe. Montreal. (In press) .

[21]吴燕和. 族类意识之创造与再创造:从夷夏、汉番、省籍之说发展族群关系理论[C].“族群关系与区域发展研讨会”论文. 中国台北:中央研究院民族学研究所主办, 1989年9月1日-2日.

[22]Anderson, Benedict.1983. Imagined Communities: Reflections on the Origin and Spread of Nationalism玔M]. London, New York: VERSO.

[23]Banton Meachel. 1985. 玀ixed Motives and the Processes of Rationalization玔J]. Ethnic and Racial Studies, 8(4): 534-547.

[24]Barth, Fredrik.1969. Introduction In Fredrik Barth[A]. ed., 獷thnic Groups and Boundaries玔M]. pp.9-38. Boston: Little, Brown and Company.

[25]Bentley, G. Carter. 1987. 獷thnicity and practices玔A]. 獵omparative Studies in Society and History玔M]. 29(1): 24-55.

[26]Bourdieu, Pierre. 1977. 玂utline of a Theory of Practice玔M]. Richard Nice, trans.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7]Geertz Clifford. 1963. 玊he integrative revolution: Primordial sentiments and civil politics in the new states玔A]. 玂ld Societies and New States: The Quest for Modernity in Asia and Africa玔M]. Pp. 108-113. Free Press.

[28]Hechter, Michael. 1986. 玆ational choice theory and the study of race and ethnic relations玔A]. In Rex, John and David Mason eds., 玊heories of Race and Ethnic Relations玔M]. pp.264-279.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9]Hsu Francis L. K. 1948. 玌nder the Ancestors Shadow: Chinese culture and personality玔M].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30]Hughes, Everett. 1994 (1948). 玊he Study of Ethnic Relations玔A]. 獶alhousie Review玔Z]. 28(4). Reprinted in On Work, Race and the Sociological Imagination, by Everett C. Hughes, edited and with an introduction by Lewis A. Coser, pp.91-96. 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31]Jenkins, Richard. 1997. 玆ethinking Ethnicity: Arguments and explorations玔M]. London, Thousand Oaks, New Delhi: Sage publications.

[32]Kaup, Katherine Palmer. 2000. 獵reating the Zhuang: Ethnic Politics in China玔M]. Boulder, Colo.: Lynne Rienner Publishers.

[33]Keyes, Charles F. 1981. The dialectics of ethnic change玔A]. In Charles F. Keyes, ed., 獷thnic Change玔M]. pp.4-30. Seattle: University of Washington Press.

[34]Kuah, Khun Eng. 2000. 玆ebuilding the Ancestral Village: Singaporeans in China玔M]. Aldershot: Ashgate.

[35]Le Goff, S.1992. 獺istory and Memory玔M]. Translated by S. Rendall and E. Claman. New York: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36]Leach, Edmund Ronald.1954. 玃olitical Systems of Highland Burma: A study of Kachin social structure玔M]. London: Athlone Press, University of London.

[37]Moerman, Michael. 1965. 玏ho are the Lue? Ethnic identification in a complex civilization玔J]. American Anthropologist 67:1215-1230.

[38]Tan, Chee-Beng(陈志明). 1988. 玊he Baba of Melaka: culture & identity of a Chinese peranak community in Malaysia玔M]. Malaysia: Pelanduk Pub.

[39]Watson R. 1994. 玀emory, History and Opposition under State Socialism玔M]. Santa Fe, New Mexico: School of American Research Press.

[40]Weber, Max. 1978. 獷conomy and Society玔M].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41]Wu, David Yen-ho(吴燕和). 1989. 獵ulture change and ethnic identity among minorities in China玔A]. 獷thnicity and Ethnic Groups in China玔Z]. New Asia Academic Bulletin, Volume VIII. The Chinese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1989, 11-22.

[42]Wu, David Yen-ho(吴燕和).1991. 玊he construction of Chinese and Non-Chinese identities玔A]. In Tu Wei-ming, ed., 玊he Living Tree: The Changing Meaning of Being Chinese Today玔M]. pp. 148-166. Stanford, Calif.: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Also in Susan D Blum and Lionel Jensen. eds. 獵hina off Center: Mapping the Margins of the Middle Kingdom玔M]. pp. 167-184. Honolulu: University of Hawai'i Press, 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