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劲松
摘要:在专项资金的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预算编制不合理、支出管理混乱和固定资产监管不力等方面。管理体制不顺、缺乏监督是根本原因。加强专项资金的管理,应实行动态管理和监督,各单位还应加强固定资产和外拨资金的管理,建立、健全项目会计核算体系。
关键词:项目管理 科学预算 解决策略
中图分类号:F275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2)11-244-02
这些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蓬勃发展,为了扶持企业及社会公共事业的发展,政府投入的专项资金越来越多,许多中小企业、微利企业、科技创新企业都能申请到专项资金;另外企业在发展过程中,为了持续发展,企业也从利润中按一定比例提取资金作为专项科研资金,研究或购入新技术。与此相对应的是,很多单位因为专项资金管理不规范,造成了专项资金不必要的浪费和损失,使有限的专项资金没有得到合理的利用。因此,进一步规范和完善企业专项资金的管理和使用制度,提高专项资金的使用效率,成为企业管理者面临的新课题。
一、专项资金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1.专项资金预算编制不合理。所谓专项资金,是国家、有关部门、上级部门下拨的或企业自提的具有专门指定用途或特殊用途的资金。这种资金都会要求进行单独核算,专款专用,不能挪作他用。有些单位在申请专项资金时,并不是由业务部门参加预算编报工作,而是由财务部门直接申报预算。但因为财务工作人员一般不参加具体项目的实施,不了解项目需要多少经费才能完成,在编制经费预算时,财务人员经常仅凭经验估计,定一个有可能争取到的专项资金金额,再将这些金额按比例分配到项目的各个科目中,这就常常造成预算编制的不合理。也有些项目申报者对预算编制的重要性不重视,随意性比较大。这些行为都违背了预算是项目实施过程中支出的依据,结题时的决算、财务审计依据的原则。
2.专项经费支出管理混乱。单位的专项经费大多实行项目负责制,大家认为专项资金应由项目负责人管理,而项目负责人大多是单位或部门的负责人,这就造成了别人不便过多干涉专项资金的支出情况,这也导致很多专项资金没能达到预期的使用效果。在资金使用过程中,有些项目负责人随意支付、审批项目资金,再加上有些单位财务控制比较弱,只要在正规发票上有负责人和经办人签字就能报销,经常出现购买实物但不附明细清单,单据不全,无法知道所购实物的具体明细,所以无法查明此实物是否真正用于该项目;开会缺少会议通知等现象,汽车所发生的费用更无法控制,这些问题的存在都造成了支出不真实,造成了专项经费的流失,也给财务、审计部门对经费使用的真实性、合理性进行审核带来了困难。
3.固定资产监管不力。由于各个项目内容不同,设备购置也不相同;有些项目内容相近,又常常重复购置设备,造成资源浪费,利用率低。有的设备购置时是利用专项资金购买,购入时却经常不直接计入固定资产账户,而且购置的图书、照相机、打印机、电脑、移动硬盘等设备一般由项目组成员使用,致使有些物品长期存放在个人手中。部门在对专项进行结题时,也没有办理严格的资产交接手续,对专项资金所购买的资产盘盈、盘亏、报废、毁损等后续处理工作缺失,使固定资产账实不符。
二、专项资金管理存在问题的根本原因
1.管理体制不順,专项资金与财务管理脱节。在申请专项资金时,因为专项资金的配置决定权在项目主管单位,而许多项目主管单位在资金分配上常常实行平均主义,因此拨款数额与项目实际需要的预算往往相差甚远,经常项目还没结束,资金已经用完,只得重新立项再要资金或草草收尾,影响了项目的进度和质量。还有许多专项资金项目涉及部门多,沟通协调难,细化管理就更难了。由此造成了专项资金管理工作中部门间缺乏系统的配合、协调和沟通,专项资金项目的预算信息、进展信息和财务开支信息未能做到及时、全面共享,造成经费使用和管理的混乱。
2.专项资金的管理监督滞后。有些单位专项资金来源渠道广,项目多。也有些单位经常一个专项资金项目要许多单位共同合作完成,涉及的单位多,在项目的执行过程中,沟通协调、细化管理很难,造成了项目实施过程中的人为割裂。这些都加大了专项资金的监督检查难度。
专项资金的管理滞后具体表现为缺乏对资金支出的实时监督,管理、财务、审计等管理部门没有发挥其事前、事中监督职能,多数项目只是在结题后才进行审计,不能及时发现经费开支的漏洞。报销过程中由于财务部门监督力度不够,对发票的要素及相应的附件审核不严,也没考虑各项经费支出的合理性和科学性,造成专项资金报销不真实。另外由于多数项目结题后才进行审计,造成了在项目资金的使用过程缺乏全程跟踪监督,丧失了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先机。
三、专项资金管理的措施
1.实行专项资金的动态管理。对专项资金要实行全过程、全方位的动态管理。预算是管理的起点,决算是管理的终点,日常管理是过程。财务管理、审计监督应贯穿项目管理始终,由事后管理转变为事前、事中、事后全过程跟踪管理。
专项资金管理的不同阶段,侧重点不同。项目申报阶段,专项资金应以经费预算合理为重点。预算是项目执行时支出的依据,结题后决算、财务审计的依据,财务部门、业务部门应科学制订预算,合理、充分地估计各项可能发生的费用支出。项目执行过程中,管理的重点应充分发挥预算约束功能,严格按照项目管理规定,严格按照预算的各个科目的金额执行,杜绝经费挤占、挪用、转移、违规使用等问题的发生。专项结题后,项目组成员应和财务人员共同完成决算工作,要求做到账表一致、账实相符,从而推动项目的结题结账工作顺利进行。审计部门应定期或不定期对资金的使用情况进行检查,对预算的执行情况进行分析,应做好每个项目的绩效评估,
2.加强专项资金固定资产的管理。凡是通过专项资金购置的固定资产,单位必须纳入固定资产统一管理,均属于国有资产。对于设备购置,单位应健全一系列制度,例如预算、申报、审批、购置、验收制度;资产管理部门对所购置设备应分类别管理,进行登记、核算、立账和建卡,还要定期或不定期进行资产清查;对固定资产因工作需要进行调配转移的要及时办理相关手续,保证账账、账卡、账物相实。对固定资产账实不符的,要及时查明原因,予以处理。在项目进行过程中有人员变动时,资产管理部门要及时办理资产变更登记。当项目结题后,将资产移交由管理部门统一保管,并由专人负责,这样在以后的相关项目中,可以避免重复购置,从而节约经费。单位应改变分项目购置固定资产的习惯,对通用设备应建立共享机制,提高资产的使用效益,降低经费支出。
3.加强专项资金会计核算管理。建立、健全企业专项资金项目会计核算体系,加强会计核算管理。将各部门拨入的专项资金全部纳入专账专户,实行专项资金单独报账制。规范财务报销审批流程、资金拨付程序,报销时重点审核附件的真实性与合理性,使各部门之间能相互制约与监督。对各个项目应单独核算收入和支出,从源头上避免挪用和挤占,准确反映项目的各项成本支出。
除此之外,还应加强对外拨资金的管理。单位应建立可操作性强的内部规章制度和审批操作程序,杜绝经费非法外流。例如建立外拨资金的审批手续,由专门部门负责审批外拨资金的合同,审核通过后,财务部门凭批准通知单,办理资金外拨。这样可以避免借合作之名,将经费转到其他相关单位挪做他用。对已经外拨的资金,应进行跟踪监督,提高外拨资金的使用效益。
参考文献:
1.任江.浅析科研单位预算管理[J].企业与经济管理,2007(11)
2.王彩虹.浅析事业单位专项资金的管理[J].价值工程,2011(8)
3.余文辉.财政专项资金管理研究——加强专项资金使用管理的建议[J].中国科技信息,2008(16)
4.黄世文.财政专项资金财务管理中的问题刍议[J].中国农业会计,2011(11)
(作者单位:江苏众兴金属材料有限公司 江苏南京 210000)(责编:贾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