旋转的背囊

2012-04-29 01:59:00冯潞
黄河 2012年1期
关键词:旅行

冯潞

(一)

初读我的父亲冯俊琪先生的旅游专著《走近45国》,我没有想到的是,在他68岁,通过环球行走,竟然能写出如此有益于家族和社会的作品来,真是可歌可泣啊。

第一个想不到,我父亲的旅行之路竟然开始于一个极端年代!

他1943年出生,算是经历过两个朝代,1966年发生文化大革命,他已经是成人且结婚,并生下了我。他当时是一个省重点中学的教导员。据反映,他性格极为善良、老实、温顺,备受校领导和师生的认可。因为武斗和派性,使他与成千上万的中国人一样深陷其中,不幸遭到打击、陷害,诸如挨揪斗、住牛棚、劳动改造等暴力。从那时候起,父亲在被迫之下走上了一条“出游”之路。现在思之,这大概就是他旅行之滥觞,至今想来匪夷所思,只能慨叹人生之妙。

经了解,当年他的出游经历过3次,其中两次是串联,一次是逃亡告状。其路线是:第一次,师生120余人乘火车下太行到郑州,南下武汉,在游览武汉大学武昌起义地之后,西去湖南长沙,游历湘江橘子洲头,再抵毛主席故乡韶山,而后东到江西南昌,游览南昌起义总指挥部——江西大旅社,重返江南,在京沪杭一带游览,然后北上返回长治。至今,家中存有一帧黑白照片,父亲手持红皮书在上海一钢架大桥前合影,不用说,那是著名的苏州桥。第二次是师生8人打着背包仿军事急行军,西经长子越太岳山,穿过汾河,从临汾之大宁县境内过黄河到达陕北延长,10天后抵目的地延安游历后,坐公共汽车到铜川,再转乘火车经西安,沿陇海线东返,而后北上太行经晋城抵长治。据最近父亲回忆,前两次属于革命大串联,师生同行,旅行者很多,目的是为了取“文革造反经”,那是毛主席倡导的,吃饭、坐车、住宿免费。呵呵,一个不可思议的年代!

让他最刻骨铭心的则是1968年初那次。那天晚上,当地武斗组织携带机枪、步枪和爆破筒炸开围墙,攻入他所在的长治县韩店中学。而他因为与我母亲在南王庄参加一亲戚订婚仪式未在学校,住在我姥姥家。由于两地相距仅3公里,所以很快听到了来自韩店(后来县城所在地)方向剧烈的爆炸声,天空还呼啸着曳光弹。父亲知道大势不好(过后知,他的留校的3名学生被打死,酿成“韩店中学”惨案),遂秘密在姥姥家的阁楼上藏匿几日后,被当地民兵武斗组织发现,正当对方欲包围时,父母亲在有关亲戚协助下迅速逃离,逃到几公里外的官道村躲藏,之后又转移到常蒋村,那里都是我母亲的舅舅家和姥姥家亲戚,有些“群众基础”,便于隐藏。现在看来,其感觉有点像遭美军通缉的萨达姆,东躲西藏,还是在老家提克里克的一个地窖里被抓住。比起他来,父亲还算幸运。

后来长治市风声吃惊,他又经过化装之,逃到长治南城原家庄和淮海机械厂躲避。但形势越来越恶化,他又与两个同伴悄悄取道长子石哲、横水,绕过对方设置的封锁线,再次穿越太岳山,经安泽、洪洞抵达临汾,稍事休整,乘火车抵达北京中央文革接待处,向接待人员控诉“武斗组织”的暴力行为,后住在房山亲戚家里。半个月后,父亲无功而返,由于不敢回长治,在太原躲避了5个月。在太原期间父亲多次转换住处,在省委家属区的大舅家,还有郭忠堂等多位好友家住过。当时郭叔正在太原工业学院读书。最近,我在太原南内环西路看房,把地图指给他看时,还以为他不熟悉太原了,没想到他竟然还记得这条偏僻的路。他指着地图上的大王村说,“文革”的时候,我就在这里躲藏。原来,郭叔叔曾就读的化工系就独立地设在附近,虽然时光过去40余年了,但那特殊的遭遇,使父亲无法忘记,而且岂能忘记?

在太原躲避半年,形势略微好转一些后,父亲便又回到长治。不管是躲避怎么的,这大概是父亲最早的几次旅行了,其中一次居然是在危难之下完成的,前后持续了半年多。

这是第一个想不到。

第二个想不到,是父亲退休以后的行为。他58岁退居二线,60岁正式退休以后,面对人生的转型,又开始了新的“旅行”。2001年,他应邀进入旅游行业,接手了长治市一家旅行社,并担任董事长。由政界到第三产业,可谓他的第二次转型发展。但是谁也没有想到,他会把一家并不景气的旅行社经营得红红火火,一度进入长治市旅行业“三甲”,不仅在山西业内知晓,就连老家的一些农民也津津乐道,实在是超出了我的想象。

在此之前,在我固执的印象中,父亲只是一介书生,并非一个商人,尤其是他不善于算计,根本不适合经营这样一个企业。然而他的业绩,却无可辩驳地改变了我的认识,让我想起那句老话:“人不可貌相啊!”

(二)

父亲退休之前,只到过德国等地,之后的旅行都是他在旅行社期间所为。关于他的行踪及细节,我并不清楚(中国父子普遍缺乏足够的交流),而是在看他的书稿时才有所知晓。他到过6大洲(仅有南极洲未达)47个国家,地球上具有代表性的、别具特色的国家他基本都去过了,比如几个文明古国,比如欧美大国,比如最北、最南的国家,比如第三极的“尼泊尔”。有的国家他已去过两三次,有的国家他几乎走遍了每一个州。至于国内,34个省(市区),尤其是那些有特色的地方,他都涉足了。毫无疑问,这种旅行达到的深度和广度不是常人所能及的。这是第三个想不到。

在旅行中,父亲并不像普通的旅行者仅仅是走马观花,浅尝辄止,而是尽兴尽致地去感受体悟,数万次的拍摄,与华人、导游的广泛交流、解惑,还有他预先的资料储备,其中有他幼年潜藏着的走出国门的好奇,有他愈来愈浓烈的了解国际的愿望,其本质是渴望重新认识我们居住的这个星球和我们生存的这个国度。再就是对这个国家的爱。

47个国家,对于常人来说今生今世都遥不可及,而对于他还未结束,还在路上,还在继续。他说希望把他的旅行再细化一些,比如把美国50个州走一遍,把地球上主要的山川走一下,这是一个非常宏阔的理想。对于不善言谈、注重行动的父亲来说,这是他的下一个目标,一个《山海经》时代就已种下的目标。要想实现并完成这个理想,需要健康和体能储备,需要资金和信息储备,更需要不断超越自我的品格,说白了是一个人综合素质、能力的体现,也是父亲生命广度、厚度的拓展。

(三)

父亲的行动给我以很大启发,在21世纪之初及之后,退休老人该如何选择他们的生活方式?

当然,萝卜白菜各有所爱,一人一个活法。但我首先想到的是古今中外的伟大、睿智的人物,他们一生所选择的无非两种,年轻时轰轰烈烈,指挥千军万马,或者领导一个国家;退休后著书立说,应聘大学教授,走上讲坛。比如美国的前总统尼克松、布什、克林顿,苏联的末代总统戈尔巴乔夫,还有咱们国家退下来的领导人等等,皆是如此。我的父亲虽然比不得那些人物,而且也无法可比,他只是一个普通的中国人,但这并不影响他具有一种特殊的情怀,这种情怀早在他读《山海经》时就奠定了。1980年代,父亲因为过人的才气和从政履历,加上“文革”对他的考验,他终于走上县级领导岗位,先后主政长治、壶关两县,最后在长治市政府退休。

如何度过他的退休人生?如果以他循规蹈矩的作风,他能实现自己的华丽转身吗?

这是亲朋们最为担心的,然而他的转型却出人意料,而且相当令人欣慰!

(四)

父亲的经历,带给我诸多感慨和透悟,那就是中国确实变了,由闭关锁国到对外开放,由中国人谈“海外关系”色变,到前呼后拥走出去,真是不敢想象的历史变迁啊。

父亲生活的太行山区,曾经是华夏民族的发祥地之一,许多民族荣光闪耀于此,这里的居民世世代代麋集于盆地、山谷中,极少有机会走能出去,超越自己视野的局限。究其原因:一是山地的束缚,我一再强调山地文化,就是希望他们能够从山地到海洋,放眼看世界;二是20世纪特殊的政治环境,使得中国人无法与海内外广泛自由地联系。而今,长治小城中的好多市民走出去了,好多的山地居民也走出去了,他们带着太行山的土腥气漂洋过海,飞转地球。据有人考证,我的父亲大概是山西3600万人中出去最多,也走得最远的山地居民之一。如果退回到30年前,这可是连做梦都不敢想象的事啊。

然而,他在68岁完成了,这是他个人之幸运,也是国家民族之幸运。他的行为蕴含着许多文化意义——由此反映出中国人走出国门、睁眼看世界的强烈愿望;反映出中国改革开放30年后中国社会的惊人变化;也反映出中国不再是一个封闭的国家,其海洋成分正在加强。这从留学热潮就能看出,改革开放以来留学从公派走向自费,遍布世界5大洲100多个国家和地区,从每年几百人的队伍演变为成千上万的浩荡大军。进入21世纪,出国留学的大门进一步打开,2002年后每年有超过10万学子到海外留学。对于今日的中国人来说,留学已不再神秘,留学已经成为百姓司空见惯的一件事了。

与出国留学相比,出境旅游的热潮更是空前。有资料显示,建国前30年,大陆出境旅游人数仅仅22万人次,平均每年7000人次。而2010年一年就多达5700多万人次,目的地国家达到了140多个。

在留学和出境旅游的背后,靠的是强有力的经济支撑。进入21世纪,中国已成为世界经济大国,由于中国经济持续快速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也在迅速不断地提高,出国旅游已成为人们生活的新时尚。所有这些都是改革开放的结果,堪称“中国历史500年未有之变局”。

因为中国人出境数量猛涨,世界看待中国人的眼光已完全改变,越来越多的国家重视来自中国的游客市场,中国游客在国际上越来越受到青睐和尊重,地位的提升是不言而喻的。国外旅游局邀请我们国家旅游同行考察时,给中国人安排的是当地最豪华的酒店,而西方同行只住在郊区偏远的低星级酒店。而10年前,中国游客还备受歧视,国外酒店专门开辟“特定区域”,把中国人跟白人区分开。对这些,父亲总结说:

因为中国客源市场越来越大,而且增速排全球第一,所以我们才能受到这样的礼遇。当然,奥运会、世博会和亚运会的举办,对中国的地位和形象的提升,也是功不可没的。

不过,现在的尊重还只是停留在表面上。父亲认为,要让外国人骨子里尊重我们,还需努力。

父亲的这种经历和感悟见证了中国人在国际大舞台上走向自信的一个历练过程。这个过程无法逾越,需要点点滴滴地修炼,等日臻成熟之后,中国人才会升华到一个更高境界。外国人看待我们的眼光才会彻底改变。

(五)

我是一个职业文化人,近些年专门致力于地域文化的研究和传播。早在青年时代,我就渴望能走遍世界,做一个国际旅行者。这种渴望甚至盖过了我对财富的追求。然而迄今为止,我远未实现这种梦想。但是,我的父亲却在不经意间做到了,不仅“行”而且“思”,既用“脚”又用“脑”,而且行思到了相当的境界。

《走近45国》,正是他这种境界的精神积淀,反映了一个68岁的中国内地老人的地球足迹与心路历程。他的书图文并茂,并非普通旅游者的泛泛日记,而是具有较高文化含量的文化作品,其中提供的国际信息和现代思想值得旅游界、文化界的朋友重视。

父亲的环球旅行带给我很大震撼和思考。他对世界45国的深度旅行和考察,是他年迈之际的“生命岩浆的喷涌”,也是他儿时的梦想与文化人生的“交相辉映”,是他过去“规范、静态”生命的巨大突破。他一反对传统人格的恪守,退休之后风风火火起来,把足迹踏向了世界的许多向往而又陌生的角落,其行动背后蕴含的东西是值得我们咀嚼和回味的。

行笔至此,我愿父亲生命之树常青,永远地健康快乐,也愿他在上天和乡民的保佑下继续他的环球旅行,愿他旋转的背囊,随着他的行踪在地球上旋转,成为世间无数的传奇之一。

猜你喜欢
旅行
沿着湿地去旅行
夏日旅行
一只羊的旅行
文苑(2020年8期)2020-09-09 09:31:00
放假了,去旅行吧!
去旅行
为了逃避自我而旅行
文苑(2018年22期)2018-11-19 02:54:24
去旅行
大灰狼(2018年7期)2018-08-30 18:51:08
不可能旅行
小黑的旅行
小黑去旅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