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影响我市农村稳定的突出因素及其变化趋势研究

2012-04-29 00:17严志海等
新农民 2012年10期
关键词:土地

严志海等

[摘 要] 随着新农村建设步伐的加快,农村惠农政策实施,农村工作形势发生了深刻变化,总体形势是稳定的,但也出现了新问题、新情况,如农村土地纠纷问题、村务不透明、农村文化匮乏等,如何正确认识这些矛盾,分析其原因,探究维护农村稳定的途径,也就成了当今农村工作的重头戏。

[关键词] 农村稳定;突出因素;土地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政治、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在建设新农村的道路上会出现各种各样的新情况、新矛盾和新问题,这些变化,可能会影响农村社会的稳定基础,甚至会危及改革开放的成果。现结合我们课题组对我市农村的调查情况,我市行政村共有5741个,总体是稳定的,但也潜伏着一些不稳定因素,那么正确看待影响农村稳定的突出因素及其变化趋势,分析其原因,探究其途径,对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有着积极的现实意义。

一、当前影响农村稳定突出因素及其变化趋势

1.土地问题

土地纠纷成影响农村稳定首要问题,其主要的表现形式,一是土地流转引发的矛盾纠纷越来越多,据调查占到34.5%。土地流转存在无序性和无偿性,操作程序不规范,流转中介不健全,流转中政府定位不当问题突出,没有有效地建立起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流转机制。二是高速公路建设、工业园区建设等项目建设都涉及到征地拆迁,而在征地拆迁中交织的利益冲突关系必然牵涉到政府、农民、投资方等主体,如处理不当引起上访,从我市信访形势来看,反映土地方面问题的占农村信访案件的20%多。三是农村人口的此消彼长,改革初期确定的土地承包分配数额已不适应现实情况,农民之间占有的集体土地资源或多或少,由此产生大量矛盾纠纷,占比13%。如不解决,长此下去,矛盾会越来越加深。

2.农村村务问题

农村村务公开、财务公开是农民实行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的一项重要举措,据调查93.2%农民对于这项关系自身利益的事情相当关心。但是,68.7%村庄,村干部却对这项工作并不热心,所以造成村务尤其是财务的公开不规范、不彻底,公开不及时和情况不真实等问题,群众有疑问,村干部不做解释,反映问题也没人管,致使问题越积越多。如表现在村上在开展重点工作中的开支问题,引发群众上访事件占比8.7%。

3.农民法制意识问题

虽然法制建设在农村逐步加强,但受观念影响,36.7%农民还不习惯用“法”来解决争端,而依靠单纯的“私力”解决,道听途说,断章取义。明明违了法,还不知道自己错在哪里。因此一旦遇到土地、环境污染、家庭、劳资等纠纷,他们对涉及个人利益的问题得不到及时解决或处理不满时,就抵制、吵闹、上访甚至动武等极端手段,本来小的民间纠纷上升为刑事事件,诱发新的矛盾。

4.农村干部的工作问题

一方面19%镇村干部工作作风飘浮,群众观念淡薄,如办理低保中,有的干部滥用职权,优亲厚友。工作方法简单,激化了矛盾,造成了干群关系紧张;另一方面由于某些考核制度的不合理,时有侵犯农民利益的事件发生,表现在征地、拆迁等方面,把干部直接推向农民的对立面。

5.农村文化思想建设问题

据课题组调查,6.8%农民思想意识、价值取向、道德观念产生错位。特别是个别青年农民的艰苦奋斗精神、勤劳致富思想和体现真善美的做人准则比上一辈有所弱化。同时,现有的农村文化阵地在提高农民文明素质中作用不充分,健康积极的文化生活缺乏,一些封建的落后观念在农村有一定市场,个别乡村占卜算命、烧香拜佛、赌博等不良习惯影响一些农民。农闲时节,有的村民时常聚在一起玩麻将、赌博,个别农民沉迷其中,造成对时政不闻不问,对生产生活得过且过。一些低俗的演出在农村还有一定的市场,对广大农民群众产生一定的精神毒害。这已成为诱发多种犯罪的社会毒瘤,严重影响农村的稳定。

二、分析引发上述问题的主要原因

1.经济是根本原因

马克思主义认为,影响人们行为的终极因素是利益和经济因素。只有发展经济,才能为社会稳定提供雄厚的物质基础,才能减少和有效预防因新旧体制摩擦碰撞而产生的不稳定因素。当前经济的发展,拉大了贫富差距,巨大的差异特别是暴富的榜样激发了人们对财富的欲望,与此同时,当中国启动有史以来最大规模的城市化进程时,广大农村也被卷入前所未有的剧烈变革当中。征地补偿不公、污染下乡等又带来新的“剪刀差”风险。当年“贫血”的农村尚可在传统计划经济体制的管控体系中保持稳定,但如今阶层分化,权利意识觉醒,使得农村维稳形势日趋复杂。

2.政治上缺乏沟通,上下联动能力差

从目前来看,镇村干部下组入户少了,针对农民的会议也开得少了,与农民面对面的沟通少了,群众直接向干部和组织反映情况的机会也少了,农民参与政治的渠道相对变窄了。这就使得农民对政府的了解下降、信任下降,不寻求正规渠道、手段解决问题,造成群访、越级上访等群体性事件的增长。

3.农村自治组织不健全

作为国家基层政权的镇政府组织,及农村自治组织的村委会,在农村政治结构中仍未健全和完善,特别农村自治组织的自治能力不强,不能有效地整合农村新兴的各种社会力量,就无法相应提供足够的参与渠道,致使冲突和摩擦不可避免,极易诱发社会不稳定因素,影响农村的稳定。

4.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匮乏

主要表现:一是部分乡村干部对精神文明建设认识不够,重视不足。乡村基层干部的主要精力用于征地征迁、处理矛盾纠纷、发展经济上,部分乡村基层干部对精神文明建设工作的重要意义认识不够,认为精神文明建设没有经济效益,是软任务,无关大局,存在着应付抓、被动抓的现象,个别村镇负责人甚至不避讳地讲,对此项工作不感兴趣。在当前农村大量纷繁的行政事务、经济发展、矛盾调解等任务中精神文明创建工作有被边缘化的趋向。二是文化体育设施缺乏,农民文体生活单调。据调查,全市绝大多数没有文化活动场所和体育活动场所。同时大多数乡镇文化活动中心年久失修,长期不开展活动,有的是“一间房子,多块牌子”。所以,目前农村文体活动设施存在着数量少,条件差,活动缺乏的问题,与广大农民对文化的需求存在巨大缺口。同时,因为活动少、条件差,农村文化人才已出现后继乏人的断层现象。

三、维护农村社会稳定应采取的途径

1.学习先进地区的管理经验

可借鉴我们沧州肃宁的“四个覆盖”模式,慢慢搞,一步步走。2010年以来,肃宁在全县探索推行了农村管理“四个覆盖”工作新模式,受到中央、省、市各部门领导的肯定、重视。其主要思路是:以基层党组织为核心,以村代会为平台,以农村经合组织和维稳组织为骨架,以服务群众和协调整合农村各方利益为职能,推进基层党组织全覆盖、基层民主组织全覆盖、农村经济合作组织全覆盖、农村维稳组织全覆盖。“四个覆盖”模式在实践中发挥了重要作用。通过实施基层党组织全覆盖,把党的组织延伸到“神经末梢”上,既给党员以平台,又使群众有了“主心骨”。通过实施民主组织全覆盖,把村代会等民主平台搭建起来,让村民说话,由群众做主,老百姓真正成了“当家人”。通过实施经合组织全覆盖,建立多元化的农村经合服务体系,让能人牵头,为群众搭桥,农民找到了“致富路”。通过实施维稳组织全覆盖,细化社会管理单元,发挥了群众主体作用,构建了农村维稳新格局。其实质是着眼于把分散的农民重新组织起来,让农民群众真正当家做主,自己管理自己,发挥好党在农村领导农民、组织农民的核心作用,

2.要努力创造良好经济环境

要紧紧围绕生产发展,开拓致富门路,提高致富本领。要坚持把发展农村经济、提高农业生产力水平作为农村工作的重心,依靠科教兴农,调整优化结构,切实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促进产品农业向市场农业、数量增长型农业向质量效益型农业、传统农业向现代化农业转化,为消除农村不稳定因素创造良好的经济环境。

3.要切实增强村务管理透明度

认真贯彻执行《村民委员会组织法》,落实村民自治,彻底村务公开。村民自治是法律赋予村民的民主权利,村民自治的实质就是村民直接参与村级事务的管理。落实村民自治,有利于增强村民的主人翁责任感;实行村务公开,有利于增强村级事务管理透明度,化解村民的积怨。

4.要进一步加大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力度

一是抓住提高农民思想道德素质这一根本,广泛开展农民素质教育,以社会公德,家庭美德建设为着力点,把社会主义荣辱观宣传教育落实到道德建设实践,加大创建文明乡镇、文明村、文明家庭等工作力度,引导农民树立科学思想、文明意识、道德修养,提高抵制和反对封建迷信和低俗文化的侵袭能力。二是通过倡导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引导农民开展告别陋习系列宣传活动。特别要通过改水、改厕、改善生活环境的“三改”活动,促进农民生活方式的提高。不断改善农村的饮水、卫生、医疗条件。三是要进一步加大农村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力度,严厉打击不法之徒,做到标本兼治。

5.要培养基层干部的综合素质

进一步加大对农村基层干部的培训、考核、任用选拔力度,着力提高综合素质,增强依法办事的自觉性。审判机关,要慎重审理“民告官”案件,既要监督并支持基层政府依法行政,又要保护农村经济发展带头人的积极性。并通过以案讲法的方式,教育广大农民群众增强法制观念。同时,各级纪检、监察机关要严格履行职责,加强教育、管理与监督,对违背农民利益造成严重影响的,依法依规予以处理。

参考文献

[1]仝志辉.新农村建设理论探索.北京出版集团.2008

[2]应焕红.扩大农村居民消费需求的制约因素及其政策建议.科技与经济.2009(5)

[3]党国英.建立权力平衡结构稳定的农村.中国经济时报.2005(6)

[4]马永红.民间新乡村建设与传统村庄政治力量的互动.行动网http://myhxd.yoxiu.com

猜你喜欢
土地
我爱这土地
“土地托管”让荒芜土地绿起来
圆梦,在这片土地上
艾青《我爱这土地》
土地
土地
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我想有一块土地
土地上的骨血(外二章)
养好自己的土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