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心一 陈思璇
2011年12月1日,中宣部副部长、中央外宣办主任王晨到今日中国杂志社调研工作时,在会议室的一幅漫画前久久驻足,饶有兴致地观瞧画中的细节,感慨于当年外宣人“贴近社会现实、反映中国实际”的报道工作情景,并对《今日中国》创刊60年来为中国外宣事业所做的努力表示肯定。
这幅漫画是1957年1月为庆祝杂志创刊5周年由丁聪、丰子恺等漫画家所特别绘制的编辑部生活大观。漫画以夸张的手法反映了编辑部的真实生活。
那时,杂志社在北京东黄城根官房胡同40号,一座传统的四合院里,高台阶、红漆大门,四面是瓦房,中间有一个小庭院。
《中国建设》(现名《今日中国》)创刊时参与人员都是当时的社会精英:杂志社编委会主任是时任上海市副市长的国际问题专家金仲华,宗教界著名人士吴耀宗,著名法学教授钱端升,教育界吴贻芳女士,画中坐在汽车上手执一面红十字旗的是冯玉祥将军夫人、卫生部长李德全女士。当年,每当召开编委会,这些各界权威人士便会介绍自己熟悉的国内外情况,提出问题,引发热烈讨论。
老员工在回忆时常常感慨于当年杂志社自由而平等的工作氛围,大家不称呼官衔,只根据年龄大小称为老王、小李。唯独例外的是当年杂志社编委会副主任陈翰笙(画中放鞭炮的那位老先生),大家尊称其为“翰老”。这位国际知名的经济学家,最讲究珍惜时间,强调效率,他对己对人要求都十分严格。曾有一次,他约的人去谈工作,那位先生晚去了15分钟,只见门口贴着字条:“时间宝贵,恕不久候”。翰老早已人去房空,此事传开,从此谁也不敢失约迟到。
认真是杂志社的传统,漫画中坐在工厂高炉上专心打字的是本刊名誉总编揖爱泼斯坦,当年他是刊物的执行编辑,看稿、通版样总要精益求精,改了又改。大家交稿从不敢草率。为了保证文章适合外国读者的阅读习惯,爱泼斯坦会审阅杂志的每篇文章。当时,杂志印刷在上海,爱泼斯坦夫妇会每期亲自携带稿件赴上海监督印务。爱泼斯坦从
在迎来《今日中国》创刊60年之际,中宣部副部长、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主任王晨和副主任王仲伟视察了今日中国杂志社,参观了社史图片展览,对我社继承光荣传统,不断创新,积极推进外宣期刊本土化,实现外宣“三贴近”给予了充分肯定和高度赞扬。王晨即兴为今日中国杂志创刊60周年题写贺词:“六十华诞,再创辉煌”。
最近,今日中国杂志社荣获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新闻出版‘走出去先进单位”称号。
玻利维亚总统胡安·埃沃·莫拉莱斯·艾马不久前来华访问,接受本刊记者专访并高度赞扬《今日中国》内容丰富、可读性强。本刊中外记者还先后采访厄瓜多尔、西班牙、土耳其、秘鲁、阿根廷等国家驻华大使,加深了双边交流和友好往来,为国家公共外交不断做出新的贡献。1951年起参加筹办创刊至2005年90岁逝世,把毕生的精力都献给了办刊事业,成为中国外宣领域的一面旗帜。
画中那位手持橄榄枝、坐在和平鸽造型的飞机上为世界和平奔忙的,就是杂志创办人宋庆龄女士。
在《宋庆龄书信集》中,有一封致金仲华的信,从杂志应以照片取胜、应更加生动、文章宜短不宜长等4个方面点评了《中国建设》的创刊号,其中甚至细致谈到封面中除了标注印明期数外,还应加注出版日期。
几年前,爱泼斯坦曾在采访中回忆宋庆龄对刊物工作的关怀。“她为刊物写了30多篇重要文章,对出版的每期杂志都仔细阅读,提出意见,并就编辑方面的问题给予指导。她还积极地帮助杂志推广发行,把杂志装在信封里寄给她国外的许多新朋老友,用她那优美的很有特色的手写体写上地址。她通过杂志介绍中国,通过自己宣传杂志。
画中,三间北房是编辑部。一位文艺记者正从鸟语花香中汲取灵感;农业记者的打字机上长出麦穗;工业记者的打字机上升起经济指标:隔壁房间的一位小姑娘正在打电话核对事实,一位戴眼镜的编辑正在冥思苦想。前排房里的摄影记者在拍木偶戏,美术编辑正执笔作画,图片编辑手持大剪刀剪裁图片。
在编辑部之外,画中还描绘了各路记者奔波于城乡之间,乘飞机、骑骆驼、坐驴车、登高山、下厂矿,走边疆,为报道沸腾的中国现实生活所忙碌。而刊物也经由邮政发行和市场销售两条渠道得到推广,图中还特别绘有两名女同事专门整理回复鸽子衔来的众多的读者来信。当时,杂志社非常重视编读往来,陈翰笙曾一度处理读者来信。每年,杂志社还会精心为读者准备中国剪纸、纪念邮票等有中国特色的小礼品,广受读者好评。
王晨在观看漫画时,特别肯定了《今日中国》秉承“用事实说话”的办刊方针。《今日中国》多年来始终坚持做到了与百姓坐在同一条板凳上,坐在农家的驴车上,以贴近民生的视角,为世界带来中国生产生活第一线最鲜活的报道。
1952年创刊的《中国建设》于1990年易名为《今日中国》,依照宋庆龄“真实报道的传统”在继续发展,并逐渐拓展成为今天拥有英、西、法、阿、中、德、土等8个语种11个文版的外宣杂志,已拥有埃及、墨西哥、秘鲁3个海外办事机构的外宣期刊社,读者遍布于世界150多个国家和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