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庆义
下午,北方的天气有些冷。急诊室来了一位裹着棉衣的12岁的小男孩,陪伴他就诊的妈妈,一脸焦急,“我们是从山东来的,儿子的右胳膊瘫痪,不会动啦,看了好多家医院,没弄明白,请挂个急诊号,急诊,别耽误了!”
护士看了小孩一眼,发现他右胳膊藏在袖管里,随着身体的移动,被动地晃来晃去,情形有点恐怖。她迅速呼来了值班的黄医生。
黄医生向孩子和母亲询问发病情况。原来孩子的胳膊一直都很好,前一段时间他的右胳膊突然不会动了。妈妈迅速带孩子到当地的县医院看病,医院给孩子做了化验和X线检查,没有找到疾病的原因,遂建议他们到省城的医院去。省城的大医也没有找到疾病的原因。住院期间,一位骨科的专家曾怀疑孩子胳膊的神经受压或长了瘤子,给孩子做了肩部的臂丛神经造影,也没有发现异常表现。
黄医生反复查看病人带来的X光片,又给小男孩做了详细的神经系统体格检查,一切都正常。
经验丰富的赵主任却向孩子母亲询问孩子的学习情况。得知小男孩平素学习成绩很差,前段时间不想继续上学,并不停地逃学。在外打工的父亲回家期间听说儿子这种情况,打了孩子两巴掌。几天以后,小男孩就得了“胳膊不会动”的病。
赵主任又问孩子平时喜欢用哪只手,孩子说喜欢用右手做事。
赵主任开始和孩子亲热起来,拉起了家常,嘘寒问暖,问与哪些小朋友玩耍,喜欢吃什么?喜欢喝什么?
原来一脸苦相的孩子,竟慢慢高兴起来,并告诉赵主任特别喜欢喝可乐,但妈妈嫌贵很少给他买。赵主任遂转向黄医生,“帮忙去买一瓶可乐来。”
当赵主任把可乐递到孩子的右手边时,孩子很自然地用右手接过可乐,左手抓住瓶子下半部分,用右手开始拧开瓶盖,随后将可乐一饮而尽。
“右胳膊能动了!”孩子妈妈破涕为笑,疑惑地看向赵主任。
“你的右胳膊好了,你的右胳膊没问题!”赵主任告诉孩子。
孩子挥了挥胳膊,也惊疑自己的表现。
原来,赵主任详细问了孩子的表现,孩子妈妈回忆起孩子睡觉时胳膊有时能动。赵主任说,她孩子患的是癔症性瘫痪,没有器质性疾病,进行心理治疗就行了。
专家点评
癔症性瘫痪是癔症的多种表现之一,此病的发生往往存在有癔症特殊性格基础,由精神刺激、不良的环境暗示和自我暗示的作用而发病。临床表现可为截瘫、偏瘫和单瘫。体格检查时腱反射正常或增强,无病理反射等神经系统阳性体征。无肌肉萎缩。在无人注意时或患者注意力转移时,可出现瘫痪肢体的活动。瘫痪肢体可伴有感觉障碍,但不符合神经解剖分布规律。症状可因暗示而加重或减轻。
是否发病与心理素质关系密切
精神因素,特别是精神紧张、恐惧是引发癔症的重要因素。而童年期的创伤性经历,如遭受精神虐待,躯体或性的摧残,则是成年后发生转换性和分离性癔症的重要原因之一。
精神因素是否引起病症,或引发何种类型癔症与患者的生理心理素质有关。具有情绪不稳定、易接受暗示、常自我催眠、文化水平低、迷信观念重、青春期或更年期的女性等特点的人,较一般人更易发生癔症。具有情感反应强烈、表情夸张,寻求别人经常注意和以自我为中心等人格特征的人在受到挫折、出现心理冲突或接受暗示后容易产生癔症。这类人常在某些心理-社会因素的刺激下或暗示下,突然出现短暂性精神异常或运动、感觉、植物神经、内脏方面的紊乱。这些症状可由暗示而产生,亦可通过暗示而使之消失。
看几个典型的病例
曾有一例10岁的小女孩突然莫名其妙下肢截瘫,没有了知觉和痛感,被送到了医院,经过全面体检,没有大的疾病。刚开始专家们百思不得其解,后来,终于认识到她得的是癔症性瘫痪,病因来源于她的家庭。平素她身体一直很健康,但就是有个毛病,只要她一不舒服,人就胸闷、气紧,送她到医院后,病马上就好了。在发病前不久,这小女孩在学校被老师说了几句,回到家后,她找到妈妈倾诉,但忙于工作的妈妈没有给孩子好脸色。12岁的小女孩刚读初中,由于父母平时工作忙,很少和她沟通交流,且父母经常吵架,还当着她的面吵。她见自己的父母不是忙,就是吵架,有时还要“闹离婚”,她背上了思想包袱,她认为“这都是她的原因才让父母不和的。”她害怕父母分离,就想讨好父母,却没有引起父母的重视。结果就发现自己下肢没有感觉了,而且父母说她病情重,她马上就觉得自己病情危急。医生开始暗示她,她的身体没病,瘫痪是和她自己的思想有关;并在其父母的配合下,她的疾病很快得到了康复。
30岁出头的刘主妇坐在轮椅上由家人推着来到医院看病,家里人说,她突然瘫痪了。据了解,刘主妇突然瘫痪的原因是前一周她无意中发现丈夫竟然有了外遇。惊怒之下,刘主妇和丈夫之间爆发了一场激烈的争吵,双方并因此动了手,当下,刘主妇就瘫痪了,不能独立行走。
青年小李外出打工。“5·12大地震”发生后,噩耗传来,妻子、孩子全部遇难!小李整个人瘫倒在地,人事不省,苏醒过来的他双下肢无法动弹,“瘫痪”了!后医院的心理专家为小李找来一位当地非常有名的老中医。一针扎下去,小李双膝立即能弯曲了!连扎了3天,小李的双腿“痊愈”了!
紧张情绪是疾病的温床
心理治疗十分重要,但治疗前医护人员对病人应有正确的认识和态度。有时出现这种情况,病人被送到医院后,某些医生认为癔症算不得什么严重疾病,因此不予重视,不做任何解释,草草把病人和家属打发走了事,以至于使一些病人的病情拖延或反复发作,给他们的生活和工作带来不必要的影响。但也有另一种情况,某些医生分辨不出病人究竟患的是癔症还是躯体疾病,比如把癔症性的抽搐误认为是抽羊角疯,把癔症性失明、失音、耳聋怀疑为是不是长了肿瘤,把癔症性瘫痪误作脑血管病等等,以至于过分重视病人,让病人查来查去,并难免交待一些不适当的话,其结果是病人受到一再的暗示,症状被加强甚至固定下来。一些癔症性瘫痪的病人,就可以因医生的不正确态度和处理,变得长久不愈,并最终导致关节挛缩、肌肉萎缩。另外,在病人出现癔症发作时,应注意不要让过多人围观,家属也不要表现过分的关注,以避免环境中的不良暗示,这些对减少和终止癔症发作都是很重要的。
病人出现癔症性瘫痪时,要为病人讲清这种病症的性质,减轻病人的恐惧、焦虑情绪。癔病是神经症而非精神病,癔症患者并无神经系统的器质性病变,一旦诱因消失,患者会霍然而愈。告诉病人只要配合治疗是完全可以治愈的,以坚定病人战胜疾病的信心,赢得病人的合作。所以要注意缓解紧张情绪,为患者创造一个舒适、轻松的环境,因为紧张情绪是酝酿癔症的温床。
还要设法消除患者的心理创伤,以“要言妙道”的方式加以开导,指导患者正确对待人生,并帮助病人定期训练肢体的功能活动。鼓励病人下床走动,防止肌肉萎缩。可采用暗示疗法,“假药”妙用,当癔症患者突然出现种种丧失功能的症状时,可请有权威的医生开点安慰剂,却告诉患者是可以药到病除的灵丹妙药,以达到使症状减轻和消失的效果。
强刺激人中、合谷简便易行
物理治疗比如针灸、按摩、电兴奋等对各种癔症都有效,对病人还应进行有计划的体育训练和针对瘫痪肢体的功能练习。
在没有现成的治疗设备或药品时,有时用力掐病人的人中、合谷等穴位,也可以使病人很快清醒并终止发作。
在癔症出现昏睡、意识朦胧、精神病的幻觉妄想或抽搐发作时,一般很难进行心理治疗,此时应进行药物或物理方法的治疗。药物治疗通常为肌注或静脉注射安定、氯硝安定;必要时也可以肌注氯丙嗪。多数病人注射后很快入睡,第二天醒来时症状即可消失。对少数症状不消失的病人还可以重复注射。如果病人遗留有头昏、头痛、失眠等神经衰弱的症状,应继续使用一些小量的抗焦虑药,比如阿普唑仑、舒乐安定、氯硝安定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