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学生心中点亮一盏明灯

2012-04-29 21:47夏春娣
中小学德育 2012年10期
关键词:副班长上进心刘老师

夏春娣

【案例】

这天早晨,来到学校后,我按每天的习惯,准备在校园巡视一圈。走到高一(4)班教室的窗口旁时,我看到靠近讲台的一个座位是空的,英语老师走出教室解释说:“今天早读刚开始,小张就对我说觉得很烦,在教室呆不下去,想出去,我就让他先站在走廊上冷静一下。咦,小张怎么不见了?可能是被班主任刘老师找到办公室谈话去了吧?”我当即来到班主任办公室,一看,刘老师不在,当然也看不到小张的身影。我便立即将情况跟高一年级分管德育的王主任说了,让他立即找到刘老师,了解情况,并立即找到小张。

不一会儿,刘老师即带着小张回到办公室,悄声对我说:“不好意思,夏书记,我要去上课了,让他在这里先想想,我下课再跟他谈。他上学期总体表现还是不错的,我还让他担任了班干部,但这学期不太行。”说完,抱着书本匆匆离开了。

“小张,你说说看,一大早为什么不在教室上早读,跑到校园闲逛?”高一年级王主任大声问道。“我心情不好,不想待在教室。”小张扭着头回答,眼睛看也不看老师。王主任有些生气了:“早读是你想上就上,不想上就不上的吗?小张你想想,我刚找你谈话才过了几天,你就又有事了,还记得上次谈话是哪天吗?”“两天前。”小张毫不在意地回答。

我看他们谈话的气氛有点僵,况且办公室里还有几位老师要办公,于是,我上前说:“王主任,让我单独和他谈谈吧。小张,我们到隔壁聊聊,好吗?”显然,小张也急于离开这众目睽睽的场所,立即答应并随我来到隔壁一间备课教室。

我请小张坐下谈话,可他却依然头扭向一边,不肯坐下,更没有和我交谈的意愿。我笑笑,帮他把凳子搬好,对他说:“怎么不坐呀?我有个习惯,和学生谈话一定是双方都坐,因为我们虽然是师生关系,身份不同,但我们彼此人格都是平等的,我坐你也应该坐,要不然,我就只好也陪你站着了。”或许是我的“师生人格平等”的观点打动了他,也或许是他觉得让我陪他站着不好意思,所以也就坐了下来。

见此情景我顺势说:“小张同学,今天看到你早读时不在教室,刚才你说是心情不好,不想待在教室,能告诉我是什么原因吗?”他低着头不说话。我再问,他说:“我不想说。”“为什么?”他说:“因为你是心理老师,跟你说了,我心里想什么你就全知道了。”我笑了,原来他和很多人一样,对心理学存在着认识误区。我说:“你是担心这个呀?你一定还不了解心理学,把心理学想得太神秘了。心理老师没那么大本事,无法看出每个人心里想什么。要说心理老师有什么与他人不同的地方,那就是心理老师更善解人意,更能倾听和理解别人,能给别人一些帮助。你要是信得过我,不妨和我说说发生什么事了,说不定我能帮到你呢!”

此时,小张才放下了心理包袱,告诉了我事情的缘由。原来,小张从高一进校后因表现积极,被推举为副班长,协助班主任管理班级。可因为自控力不强,偶尔也会有违纪行为,被老师批评,有一次还因未出校门就骑车上路被学校领导批评过。因此,觉得自己不配当副班长,向班主任表达了辞职的想法。昨天班干部改选,另一位同学担任了副班长。当时自己还觉得很轻松,心想这下好了,不用那么费心费力管人了。班主任问他的感受,他也表现得很不在乎。谁知,回到家以后,越想心中越不是滋味,觉得好像失去了什么,担心别人会看不起自己,一晚都没睡好。今天一到教室,就觉得浑身不自在,心情烦躁,有一种要逃离教室的冲动。随后便发生了早晨的那一幕。

此时,我明白了事情的原委,也理解了小张为何不愿进教室。他的内心依然有着追求,对现在的自己并不满意,内心依然有着得到尊重的需要。我想,得让他自己明白这一点。我说:“老师现在非常能理解你的感受和心情。你是个有上进心和自尊心的男孩。你很在意自己在同学老师心中的形象和地位。不当副班长了,你没有真正觉得轻松,反而莫名烦躁,因为你怕老师、同学从此就看不起你,觉得自己没地位了。”小张若有所思地点点头:“老师,你说得对,其实我并不是不在乎,我还是很在乎大家对我的看法的。可我现在不当副班长了,该怎么办呢?”我问:“你觉得新任副班长怎么样?能胜任吗?”小张说:“他挺好的,自控能力比我强,我想他一定能当好副班长。”我说:“很好,你能欣赏自己的竞争对手。你看,只要一个人优秀,就会得到别人的欣赏和尊重。你也有你的优点,你也看到了自己的缺点,要想再次赢得老师、同学的尊重和欣赏,就要克服缺点,让自己变得更优秀,对吗?优秀的人到哪里都会受欢迎。这次不再担任副班长,对你来说也是一次挫折,心里会觉得不舒服。希望你能尽快调整好状态和情绪,并从中汲取成长和进步的力量。”小张说:“老师,我明白了。我也很佩服我们班的一个女生,她不管遇到什么挫折和打击,第二天总是能面带微笑迎接新的挑战。我也要这样,好好努力,让自己变得更加优秀。”

此后,小张变得更阳光,更积极上进,虽偶尔也会犯错,但能正确认识,并不断改正,朝着更优秀的自己迈进。

【反思】

一、相信并保护学生的上进心

苏霍姆林斯基说,要象保护幼苗一样保护学生的上进心。上述案例中的小张的内心有着得到他人尊重和认可的需要。这是很可贵的,是他要求上进的表现。所以我后来主要对他进行正面教育,让他发现自己的闪光点,肯定和唤醒他的上进意识,又让小张重新振作,朝向新的目标迈进。

每一个学生刚踏进学校时,都对未来生活充满憧憬,积极向上,可是,慢慢地,有些成了“后进生”。或许这些学生后进的原因有很多,且不是教师所能左右的,但很多时候的确是教师在他们犯错时处理简单,忽略了或不相信学生内在的上进心,看不到其闪光点,致使他们变得不相信自己,自暴自弃,慢慢地失去了上进心,对一切无所谓。可见保持学生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多么重要。

二、教育学生需要学会移情

移情也称“共情”“通情达理”,是指教师对学生内心世界的理解及体验。首先,教师要能通过学生的言行,深入学生内心体验它的情感和思维。通过小张的外在表现——不愿待在教室、不愿和老师交流,我能体会到小张内心的痛苦和烦躁。其次,教师要能深刻理解学生的经历,并把自己的共情传达给学生,影响学生并取得反馈。我告诉小张:我能理解他的感受和心情。小张得到了理解,也就更信任老师,从而能将谈话进一步深入。

三、帮助学生实现自我统一

青少年会出现心理危机,那是理想的我和现实的我之间出现冲突,出现自我同一性危机。小张内心是有梦想的,在高一时得到了老师同学的认可,担任了副班长,在鲜花和掌声中建立了心目中完美的自我,后来由于缺乏自律自控,受到老师和校领导的批评,在挫折和逆境中发现了现实的自我,开始怀疑自己,于是,面临了自我同一性危机。通过沟通,我让小张明白了:面对社会性评价的现实自我,我们不能逃避,而应该正确面对,做一棵树,受到批评和挫折时,弯弯腰,然后坚定地站直。要让经历了挫折的自己学会反思,不断进步,变得更优秀,从而让内心中的理想自我与现实中的自我统一起来,解除自我同一性危机。

(作者单位:镇江市第二中学江苏镇江212004)

责任编辑余志权

猜你喜欢
副班长上进心刘老师
学习上没有上进心,怎么办?
“咕咚”因何加引号?
借助连环画讲故事
刘老师想开小车
让人深思的声音
幽默的刘老师
我的竞选旅程
煎熬我们的,往往是上进心
我当上了副班长
“副班长”上汽加入新能源“补习班”阵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