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经历的三普

2012-04-29 00:44鲍贤伦等
中国文化遗产 2012年1期
关键词:普查文物文化遗产

鲍贤伦等

鲍贤伦(浙江省文物局局长):浙江坚持标准普查登录数量全国第一

针对这次普查时间紧、任务重。要求高的特点,浙江省确定在“普”的基础上,重点把握普查质量的工作思路。

首先,对全省的工作进行调整,把普查作为近几年文物工作的重中之重来安排。为此,我们暂停了主动性的考古发掘项目和一般性文物保护工程。集中高层次专业人员组成普查业务指导组,为每个区市派出专业人员负责业务指导。

其次,严格执行普查规范。这次普查技术要求高,为严格掌握规范要求,浙江省在普查开始阶段,就按规范要求重视抓好普查的培训、试点,取得经验后再全面铺开。全省累计培训普查人员10407人次,普查队员熟练掌握普查技术,是确保高质量做好普查的基础。同时,根据规范要求,有针对性地编印了《文物普查业务操作若干问题的阐释》,制定《不可移动文物登记表范本》,印发《野外调查记录手册》,使全省的普查有统一的格式文本。

第三,确保每个环节的质量控制。普查的三个阶段,浙江省在每次转段时,都召开以质量控制为主题的转段工作会议,部署下阶段任务。特别是在实地文物调查阶段,省文物局所有局领导分别带队,省考古所专业人员参加,在全省开展普查质量的督查和验收,有力地推进了普查质量的提高。要求野外普查人员必须亲自完成调查数据的计算机录入工作,建立普查数据资料的审核责任,逐级把关、交叉互检的质量验收方式等。

浙江省把普查质量视为检验普查成果的标尺,始终以服从质量为普查的关键。在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的五年中,共登录了73943处不可移动文物,普查登录数量名列全国第一。通过了国家文物局普查办组织的实地文物调查阶段顺利验收,实现了普查数据校验和抽样检测中差错率最低。

赵荣(陕西省文物局局长):陕西建立文物普查标本库

陕西省于2011年10月底圆满完成了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的各项任务。在全国率先完成了以县域为普查单元的实地调查工作;率先完成了实地调查阶段的验收工作;率先完成了普查工作报告的编制和上报工作。全省共调查登记不可移动文物49058处,其中新发现不可移动文物34187处。通过文物普查,进一步摸清了陕西省不可移动文化遗产的家底;锻炼壮大了文化遗产保护队伍;扩大了文化遗产保护的社会影响力;铸就了“爱岗敬业、科学严谨、吃苦耐劳、甘于奉献”的陕西文物普查精神。陕西省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有两个显著特点:

一是严把普查质量。提出了“省市联合,以市为主”的组队原则。先后从全省文博系统中选调业务骨干460人,并吸纳大专院校、其他行业及社会各界的志愿者130余人组建了以市为单位的10支普查队伍。省普查办从省级文博单位中选调10名具有高级职称的专家担任各市普查队的业务副队长,增强了各普查队伍的业务能力,普查队负责实施以县域为单元的逐县逐点调查。另一方面,还组建成立了陕西省文物普查专家库。专家库成员由考古、文物、古建、历史、科技保护等方面专家和学者59人组成。负责普查工作的业务指导培训、技术把关,以及逐縣开展普查验收,把握文物普查质量。在普查过程中摸索出的“宝鸡经验”“咸阳做法”“高陵模式”等创新工作经验,在全国起到示范作用。

二是建立了“文物普查标本库”和“文物普查地理信息系统”。在这次普查中,为了妥善保管所获珍贵资料,陕西省文物局在陕西考古研究院泾渭基地建立了陕西省文物普查标本库。标本库建筑面积480平方米,配置了56个轨道式标本柜,并专门研发了《文物普查标本登录检索系统》软件,用于普查标本的数据化管理。这是中国第一座以省为单位全面收集文物普查标本的专业库房,也是陕西在全国文物普查中的创新之举。

王琼(四川省文物局局长):四川众志成城震后完成三普

四川省的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工作经历了“5·12”汶川大地震和灾后重建的艰难历程,全省文物普查工作者自强不息、感恩奋进,克服重重困难,以忘我无私的工作态度和朴实无华的实干精神,摸清了家底、夯实了基础、历练了队伍、积累了经验、扩大了影响,四川文物大省的地位得到了进一步提升。

四川省是全国最大的彝族聚居区,第二大的藏族聚居区和唯一的羌族聚居区。全省“三普”工作覆盖21个市(州)、181个县(市、区)、4663个乡(镇)。地理条件复杂,队伍力量较为薄弱,文物普查在物质、人才和技术保障等方面面临较大的困难。与此同时,在“三普”过程中,四川历经“5·12”汶川大地震,工作受到了极大的影响,难度加大。灾区一些已经普查的文物点消失了,一些普查资料及设备淹没在废墟中,全省广大文物普查工作者既要抢救受灾的地面文物和馆藏文物,同时又要抓好“三普”工作,期间付出的艰辛努力比常规工作要多得多。但是,在各级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下,广大文物普查工作者发扬伟大的抗震救灾精神,感恩奋进,最终保质保量完成了“三普”各阶段工作任务。截至2011年12月31日,全省共计调查登录不可移动文物65231处,其中新发现51836处,复查13395处。

四川“三普”工作采取的有效措施及手段包括:政府重视,落实责任,政府领导亲自抓,主动过问;建章立制,保障经费,在全国第一个出台了《四川省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专项经费管理办法》,从而确保了各级文物普查专项经费的落实,经费累计投入量仅次于发达地区的浙江省和广东省;强化督导,将质量控制切实贯穿到文物普查工作的各个环节;动员力量,在全省各地不断加强宣传,使得广大的社会志愿者、其他行业和大专院校人员积极参与其中。社会各界力量的广泛参与为全省各阶段工作的圆满完成做出了贡献,参与此次文物普查的社会志愿者共计8426人次,其他行业人员共计7160人次。

“5·12”汶川地震后,四川省普查领导小组明确要求地震灾区要“一手抓抗震救灾和灾后重建,一手抓文物普查”。同时,还对设备损毁的灾区及时补发了普查设备,并专门针对地震后出现的新情况和新问题进行了培训指导。面对灾难,灾区广大文物普查工作者更是忍着失去家园、失去亲人的悲痛,精诚团结、自强不息,用超乎常人的坚强意志力诠释了伟大的抗震救灾精神,夺取了抗震救灾、灾后重建和文物普查的双丰收,兑现了“四川文物普查绝不拖全国后腿”的庄严承诺。

翟利国(吉林省文物局局长):吉林数量服从质量率先通过田野验收

回顾五年来的工作,从比其他省城晚一年进入实地调查阶段到全国第一个完成田野普查、第一个完成数据整理和录入,吉林省的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工作不仅在工作进展上完成了由落后到第一集团的跨越,工作质量也受到第三次全国文

物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的肯定。这些成绩的取得,有赖于吉林省各级政府对三普工作的重视与支持,有赖于全省文博系统业务人员的团结协作,也体现出良好工作机制和正确的方法在工作中的强大推动力。关于这一点我主要有三方面的体会:

第一,加强普查队伍建设,确保工作进度和田野调查质量。在普查之始,根据吉林省各县区业务力量不均衡的实际状况,采取以地区为单位组队的方式,集中全地区的业务力量按区域逐县进行田野调查;在一些人员业务素质较弱的区域聘请高校文博专业师生参与普查工作,重点区域调集全省的业务骨干进行指导或具体完成区域调查。通过这些方式使田野调查的质量大幅提升,也获得了一些重要发现。如由东北师范大学历史系发现了辽金时期“春捺钵”遗址。

第二,践行“数量服从质量”的原则,切实做好遗址认定和验收工作。为了做好三普数据验收工作,我们相继研究出台了《吉林省第三次全国文物调查阶段验收方案》《吉林省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实地调查登陆验收工作实施细则》《编写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成果目录清单的通知》和《调整我省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验收方案的通知》等规范性文件,聘请文博系统专业人员60余人,历时3个月,集中完成三普数据验收工作。在验收过程中,始终把握一个原则就是“数量服从质量”,不盲目追求总量的多寡,将工作重心放到提升普查质量上。先后组织了试点验收、预验收、抽查验收和全面验收等环节,经过了省级数据接收、整体验收、现场复核、数据整体审核、遗迹整改等工作,经过多个环节的验收,吉林省调查登记不可移动文物由10841处调整为9017处,合并、撤销不具备标准的不可移动文物1824处。2010年4月,吉林省确定为全国省级验收试点,并率先通过国家级田野调查验收。2011年2月,在全国率先完成數据审核验收,成为国务院第三次文物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第一个核定文物数量并给出不可移动文物名录的省份。

第三,提前部署、注重实效,实现“三普”成果最大化。在田野工作结束后,调动各方力量,加快“三普”成果的转化。四平市、伊通县、大安市、镇赉县、临江市地方政府分别将683处不可移动文物公布为市、县(市、区)级文物保护单位;60个县(市、区)按照省里的统一要求,经当地人民政府同意对新发现和以往未公布的8018处不可移动文物通过多种形式予以公布。吉林省文物局与吉林省测绘局在普查期间通过多次合作建立了战略合作关系,从2011年起开始合作进行基于“三普”调查成果的吉林省文物保护地理信息系统建设,现已进人实施阶段。

谭玉峰(上海市三普办副主任、上海市文物局文物处处长):普查成为上海近现代城市文化遗产保护的新起点

三普是上海自新中国成立以来范围最广、规模最大、投入最多、时间最长的文化遗产资源调查。通过拉网式、全覆盖的深入普查,一大批重要的城市文化遗产现身“上海滩”。上海在三普中共调查登记不可移动文物4422处,其中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3266处;新发现不可移动文物1761处。作为近代中国中西方文化交流前沿,近代工业及产业工人的发祥地,上世纪前期中国文化、经济中心,以及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地,上海的三普新发现大部分为近现代代表性建筑、革命遗(旧)址、名人故(旧)居、工业遗产、老字号、军事设施等不可移动文物,充分体现了上海城市文化遗产的构成特点。

近年来,随着全球经济和城市化进程的加速,上海的城市文化遗产“生态”正在急剧变化,如旧区改造带来的环境风貌改变。错位开发造成优秀历史建筑受损;政绩工程促成忽视保护的短期行为;建筑设计缺少城市历史文化内涵;文物保护重古抑今;法人违法屡禁不止;资金短缺严重影响历史建筑维修保护等等,无一不对近现代城市文化遗产的保护构成威胁。在各类新建筑雨后春笋般矗立的同时,许多三普中登录的不可移动文物同样面临倾覆之虞,由此产生的“文化安全”问题已引起全社会瞩目。对此,上海市文物部门紧紧抓住三普机遇,认真贯彻执行《国务院关于开展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的通知》各项要求,在努力完成三普各阶段任务的同时,针对近现代城市文化遗产保护特点,开始了艰难的探索和实践:

一、依法公布文物保护单位和登记不可移动文物——三普启动五年来,全市共公布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124处,登记不可移动文物178处,不可移动文物总数较三普前增加了27%,从而使许多重要的具有近现代城市文化遗产特色的三普新发现得到法律保护,如周恩来同志在沪早期革命活动旧址、陈望道旧居、张乐平旧居等。目前,上海市文物局正在组织上报公布近百处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二、加强文物保护机构建设——以三普为契机,各区相继成立文物管理委员会,有的区针对近现代城市文化遗产丰富的情况,打破常规增设文物科,还有的区则创新成立文化遗产保护委员会。

三、广泛开展专题调查——为了摸清上海近现代城市文化遗产家底,配合城市建设抢救文化遗产,各级文物部门积极组织社会力量开展各类专题调查,如黄浦江两岸工业遗产调查、周浦历史建筑调查、陕西北路名人名街调查、抗战文物调研等。

四、积极推进文化遗产保护立法——我国近现代城市文化遗产的保护,长期以来未得到应有的立法重视,上海市通过三普工作的长期宣传,近现代代表性建筑、革命遗(旧)址、名人故(旧)居、工业遗产等城市文化遗产保护内容,已在全国率先纳入地方文物保护法规。具有城市文化遗产保护特色的《上海市文物保护条例》(草案),已被列入今年的立法计划。

刘国瑞(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三普办副主任,新疆文物局办公室主任):“遥感之眼”看新疆三普

新疆地区有着独特的地理环境,同时又是一个多民族交融的地区,不同文化间相互碰撞,演绎出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明。这里也遗留下来大量的重要历史遗迹。它们分布在新疆166万平方公里的广阔土地上,并且呈现出整体上分布范围广、局部上遗址相对集中的分布特征。而新疆约有三分之二的面积为山区、沙漠或者戈壁,这里地形复杂、气候多变,一些山区和沙漠腹心区域生态环境极其恶劣,人迹罕至。在对该区域内遗址进行野外调查时,工作人员面临极大环境考验,同时工作效率较低,难以全面、深入地进行文物普查工作。

因此,为配合新疆第三次文物普查顺利完成,在全新疆范围内开展遥感考古的遗址调查工作,将重点放在普查人员难以到达的无人区。此次遥感考古工作的开展,不但空间技术手段在新疆文物普查中为首次应用,同时对于地理环境较为相似的我国西部地区也具有一定的示范作用。2009年5月,新疆文物局、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专门成立新疆遥感考古工作站。这标志着

遥感考古作为一种新的技术手段将与田野考古等手段一起推动新疆的文物事业发展。

遥感考古是遥感、地理信息系统、虚拟现实等多种空间技术应用在考古领域的一项综合性技术,把高空传感器记录的地表光谱信息作为基础数据,提取关注的环境要素与遗址特征,是从全新的视角进行考古研究。从在新疆的初步探索到遥感遗址调查工作的顺利完成,通过在新疆绝大部分地区的遥感分析与地面成果检验与测试,已经形成一套成熟的技术体系。经过在不同环境条件下的空间与光谱对比分析,掌握遥感考古方法预测分析遗址的关键技术。流程上可以概括为“三步走”:

1.古代遗址的遥感预测与分析。为配合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工作,在全疆范围内开展了古代遗址的预测。结合地理要素、环境信息,分别建立古代遗址的遥感解译标志,对影像上与遗址相关的弱信息进行自动提取,突出遗址的空间特征和光谱特征,进而对遗址进行调查与预测。

2.遗址地面真实性检验。对预测的遗址点进行野外考察,验证遗址点的真实性情况。为深入验证预测成果,积累遥感考古的实际工作经验,由新疆文物局三普办公室、国家博物馆、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中科院遥感所研究、新疆各地州文物局及考古所相关工作人员组成新疆遥感考古特种普查工作队,自2009年9月至12月,开展了为期三个月的野外工作。对阿勒泰、塔城、伊犁、克州、喀什、和田、巴州等地区进行了大范围的野外调查,并深入到了准噶尔戈壁、塔克拉玛干沙漠、罗布泊地区等无人区腹地。经过实地调查研究,证实了大量遥感方法预测的遗址。

3.遥感解译资料库建立。通过影像解译与实地对比分析,建立了不同环境下的遗址解译标志,掌握不同种类遗址的分布规律与光谱特征,形成了代表性遗址与典型地物的解译资料库,为以后遥感考古工作继续深入的开展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遥感考古因其涵盖了丰富的地理信息和遗址空间信息,为考古工作引入了全新的观察视角与思维方式,在未来将扮演越来越重要的作用。通过近几年新疆遥感考古工作的不断开展,已经积累了大量的成功经验,并且培养了一批具有专业知识与实际工作经验的技术人才。随着工作的继续深入,研究与工作团队更加壮大,专业结构更加完善,遥感考古工作也将更上一个台阶,为新疆的文物考古事业做出更大的贡献。

邱立诚(广东省三普办副主任、广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研究员):广东普查成果弘扬岭南文化精神

广东省各级文物普查机构的2000多名文物普查工作者,与14000多名镇、街文物普查联络员、志愿者,对全省123个县域普查单元、1601个镇、25005个行政村(社区)进行了扎扎实实的广东省域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全省共登记不可移动文物共37156处,其中古遗址2462处、古墓葬2528处、古建筑20566处、石窟寺及石刻769处,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10821处,其他10处。新发现的不可移动文物为27110处,复查的不可移动文物为10046处。不可移动文物从这次普查前的10000多处增至37000多处,说明广东省的文化遗产,尤其是不可移动文物资源极为丰富,有力地说明了广东是文物资源的大省。其中新发现的不可移动文物数量是复查数量的2.7倍。它们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蕴含着较高历史、艺术科学研究价值。不少重要发现填补了广东在某些方面文物资源的空白。

在普查新发现中,岭南传统民居、党史文物、涉台文物、工业遗产、20世纪遗产、文化景观等新类型文化遗产在这次文物普查中得到充分重视,在新发现文物点中占有较大比重,反映了广东省实地调查工作的力度、广度和深度。近现代以来,珠三角地区作为西方思想传播和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在历史发展的轨迹中保存下来的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尤为丰富。

广东省的三普工作在普查机制、普查方法、普查内容以及文物保护融入社会发展方面都非常重视创新。建立了四级普查领导机构联动机制,对新发现文物点采取挂牌保护、规划性保护、发出保护通告等多种保护措施。利用普查试点来带动和示范,鼓励先进,照顾多数,督促后进。并在全省开展了不可移动文物摄像工作。

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为准确判断广东省文物保护形势,科学制定文物保护政策与规划,构建文化遗产保护体系,落实广东省委、省政府提出的文化强省建设任务提供全面翔实的科学依据。由此夯实了文物工作基础,使基层文物保护工作趋于规范化、合理化,提高了全省文物保护管理的整体水平。深入研究利用文物普查成果,有利于弘扬岭南文化多元兼容、开放务实、革新进取等积极精神,不断注入新时代元素,增强归属感、凝聚力和创造力,使广东人“敢为天下先”的人文精神成为推动科学发展的内在动力。

哈比布(西藏自治区三普办副主任,西藏自治区文物保护研究所所长):西藏首次独立完成大规模文物普查

西藏自治区的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工作在有关各方的大力支持和指导下,始终坚持从实际出发,始终把质量放在优先的位置,通过精心组织、科学安排,全力以赴、扎实工作,独立完成了普查任务。

2010年9月,普查数据和普查资料通过了国务院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的整体验收。2011年6月,西藏自治区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不可移动文物数据通过国务院普查办核定,核定西藏自治区不可移动文物点4277处。

截止2011年9月,西藏自治区用于文物普查的经费共计1539.89万元,全区完成调查73个县(区)692个乡镇,调查面积约117.6万余平方公里,普查区域覆盖率达到100%以上(除无人区外),行政村到达率100%,自然村到达率98%以上,共调查、登录不可移动文物点4277处,其中新发现文物点3013处、复查文物点1264处、消失文物点17处,新发现文物点为复查文物点的2.4倍。

西藏自治区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是西藏第一次完全由自治区自己组织实施的、第一次不借助内地科研机构力量,完全由西藏自己的文物工作者完成的一次规模最大、覆盖范围最广、调查工作最细致、成果最为丰硕的一次文物调查工作。

張文平(内蒙古三普办常务副主任、总队长,内蒙古文物考古研究所副所长):内蒙古试点为普查标准规范提供借鉴

内蒙古自治区是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的首批试点省区,为全国文物普查标准规范的制定做出了一定的贡献。通过试点,全区动用人力2万余次,普查面积16万平方公里,调查登记不可移动文物点3800处,为国家制定文物普查标准规范提供了有益的借鉴和经验。

但客观地讲,由于第一次将文物普查正规化、数据化,在普查标准规范的制定过程中,内蒙古自治区受此前在内蒙古地区开展的中美

区域性考古调查项目的影响,将普查标准规范过于复杂化,给普通普查队员在实际操作过程中造成了难度。其后中国文物研究所在组织专家制定全国性的普查标准规范时,虽然尽量使标准规范简单化,能够放之国内而皆准,但仍然受到诸多诟病。文物工作是一项极为复杂的工作,里面包含的内容跨时代、跨学科,林林总总,包罗万象。若要建立一套科学的、没有漏洞的普查规范,几乎是不可能的。我们只能客观地分析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标准规范的优缺点,为今后类似的文物工作提供经验与借鉴。

在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中,原国家文物局局长单霁翔先生提出的从文物到文化遗产的理念得到了贯彻,扩大了文物普查的范围,新增了很多近现代的不可移动文物品类。这种将不可移动文物品类扩大化的理念,本身对文物事业发展是一个巨大的推进,但很多新遗产类型的典型实例,在内蒙古地区是非常稀少的。从而,由于对近现代文化遗产概念理解的模糊性,在实际普查过程中,广大普查队员将很多普遍存在的、普通的老房子、老供销社、知青点和水库大坝等统统列为普查对象,缺乏典型性。

第一、二次文物普查主要是由文化、文物部门的文物工作者们自己去完成,第三次文物普查转化为政府行为,深化了地方政府的文物保护意识。内蒙古自治区的普查工作在国家文物局和自治区政府的领导下,以旗县为单位展开,为旗县普查队配备了普查车辆和设备。旗县政府纷纷划拨普查经费,原来没有文物机构的新成立了机构,缺兵少将的新增了专业人员。可以说,通过文物普查工作,完善了基层文物管理机构,培训并强化了基层文博队伍,使整个内蒙古自治区的基层文物机构为之面貌焕然一新,为今后加强文化遗产管理工作提供了便利。

陈术石(辽宁省三普办技术应用组组长,辽宁省文物保护中心副主任):辽宁老专家身先士卒传帮带

四年里,辽宁省各级文物普查机构2100余名普查队员不畏艰辛,冬战严寒,夏冒酷暑,足迹踏遍了全省100个普查单元,1500个乡镇(街道),11790个行政村,4353个社区。调查登记不可移动文物24115处,复查11356处,新发现12759处。许多乡土建筑、工业遗产、交通,水利设施等,首次纳入到文化遗产保护范围。新发现了现存日俄战争遗址中保存最完整、规模最大、功能最全的永久性工事建筑群——旅顺鸦户嘴堡垒,研究城市发展史和建筑史的重要实物资料——大连市西岗区烟台街近代建筑群,本钢一铁厂、鞍山制铁所1号高炉旧址等具有重要历史价值的工业遗产,鞍山“石窝”形岩刻群、葫芦岛市南票区香炉山岩画、调兵山太平山遗址、朝阳老山洼和马莲桥红山文化积石冢群、青山沟小城子山城等古代历史文化遗存,极大地丰富了辽宁省不可移动文物资源的内涵。

自全省三普工作启动以来,郭大顺,徐秉琨、辛占山、徐英章、姜念思、王绵厚等文博界老专家,凭着对文物保护事业的满腔热情,不顾年高体弱,忘我地投入到三普工作中,从业务培训到技术指导,从标本鉴定到现场确认,汗水洒遍了全省的山川田野。尤其是徐英章,辛占山二位先生,在“三普”即将结束之际不幸去世,魂归他们毕生耕耘的辽沈大地。老专家们的忘我工作不但保证了辽宁三普实地调查的工作质量,而且在他们的传帮带下,培养了大批的基层文博业务人才,这些人才的培养,为我们将来的文物保护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宫希成(安徽省三普办副主任、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副所长):安徽“三普”的质量控制

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工作是我国开展的一项意义深远、规模宏大的不可移动文物资源调查工程。为保证文物普查成果真实、准确、科学,安徽省普查办建立了严格的质量控制体系,牢固树立质量意识,将质量控制贯穿于文物普查全过程。

第一,坚持“直接培训第一线普查员”和“以查代训”的原则,举办各类业务培训班近80次,培训普查业务骨干约3000多人次,全员持证上岗。全省形成了“以普查组技术骨干为核心,以乡镇、村协查员为有力支持”的普查模式,严格按照“三普”流程图步骤,高质量、严要求地组织实施野外调查。同时明确省、市、县三级普查机构在质量控制上的职责,层层把关,确保基础数据的完整性、真实性和科学性,不虚报、瞒报、拒报、迟报,不伪造、篡改普查资料和数据。

第二,成立专家指导组,随时帮助解决普查中遇到的技术问题。专家对全省各基本普查单元进行业务巡查,发现问题当场沟通解决。在网上建立了“安徽省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QQ群”,随时就普查中出现的问题提问、讨论,大大提高了工作的时效性。

第三,在实地调查阶段,为提高文物普查的科学性,安徽省鼓励支持各级普查组织与相关业务单位开展广泛合作,取得显著成效。与滁州学院国土资源系合作,开发了《基于WebGis系统的不可移动文物地理信息系统》,在全国文物系统首开先河。与国家遥感考古工作站合作开展巢湖流域的遥感和航拍工作,第一次将遥感技术应用于文物普查。与国家博物馆水下考古中心合作,首次开展水下考古调查,在安徽省主要湖泊、河流等水域发现水下文物遗存数十处。

第四,成立省普查办直属普查队,对文物分布密集区或对我省古文化研究有重要影响的重点区域进行了专项系统调查。如2009~2010年,对芜湖市漳河流域的土墩墓群专项调查,利用GPS等设备精确定位,共查出西周至春秋时期土墩墓数千座。另外与国家博物馆、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和中国科技大学合作,以课题形式对马鞍山市姑溪河流域、安庆市大沙河流域和舒城县杭埠河流域进行区域系统调查,调查面积500多平方公里,新发现先秦时期古文化遗址约200处,并总结出一套适合江淮地区乃至更广泛意义上的中国中部地区区域系统调查方法。在验收总体质量优良的背景下,这次文物普查也培养和造就了一支作风硬、素质高的文物人才队伍和业有所长、技有所专的优秀专家队伍。

猜你喜欢
普查文物文化遗产
立即全面普查 警惕二代粘虫发生
文物的栖息之地
胡春华强调:确保脱贫攻坚普查取得圆满成功
与文化遗产相遇
酌古参今——颐和园文化遗产之美
文物的逝去
文物超有料
《文化遗产》2016总目录
关于农业文化遗产普查与保护的思考
学习调查要“四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