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略性新兴产业是新兴科技和新兴产业的一个深度结合,从而推动新一轮的产业革命,从而最终形成战略性支柱产业。涉及三个关键词:新兴科技,新兴产业、战略性。从产业内容看,“七大产业”一直是国家产业发展的重点目标和主要方向,在产业结构调整中承担重要作用,与上海市明确的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战略具有传承和深化的关系。从战略地位看,强调以国际视野和战略思维来选择和发展。当前国际金融危机给世界经济带来了巨大影响,各国都在寻找下一轮经济增长的动力,开始大力关注对国民经济发展和国家安全具有重大影响力的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培育。
全球经济发展历史中无数次的经验表明,新兴产业是新兴科技和金融、工业、商业的深度融合,既代表着科技创新的方向,也代表着产业发展的方向,在科技革新力量的推动下,一批又一批新兴产业在战胜重大经济危机的过程中孕育和成长,并以其特有生命力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成为摆脱经济危机的根本力量,并在危机过后,推动经济进入新一轮繁荣。以发达国家为主导的新兴产业,将成为全球产业结构调整、产业转移、技术转移的重心。
节能环保下半年有望再逢春
经历去年10月、11月的热炒之后,2012年初环保行业未有强力政策催化,政策实施效果不明显,同时受中小创业板整体估值下滑影响,市场表现持续低迷。
但值得注意的是,近期诸如万家企业节能行动、垃圾发电补贴、污水垃圾处理两大规划等一系列细分政策相继发布,仍持续点燃相关板块的行情,且众多细分市场涌现也不断拓宽节能环保领域的投资版图。
业内分析指出,从目前来看,节能环保产业“政策市”的特征已经凸显,在政策持续“中火慢煨”下,更多的政策细则有望陆续发布,由此将带动产业下半年更多主题投资机遇。
3.4万亿产值需慢慢发酵
尽管自去年国务院通过《“十二五”节能减排工作方案》确定了到2015年前国内节能减排及相关产业的政策发展基调,特别是今年初发布的《国家环保“十二五”规划》中“3.4万亿元投资需求”的提出,节能环保产业一直是业界普遍推崇的投资主题,但涉及各细分领域的具体扶持政策未及时制定到位仍给市场留下“雷声大,雨点小”的印象,因而带动的市场情绪阶段性起伏,今年以来甚至有所降温。
据申银万国统计,去年12月以来,环保行业跑输市场接近30%,当前估值水平已明显回落,处于历史低位。
业内专家分析,这一现状充分体现节能环保产业靠政策推动的“政策市”特征,尽管3.4万亿元的投资蓝图已经划定,但还有待继续观望具体实施细则一一出台后才可观其效果。
具体来看,节能领域由于能耗统计目前在国内还未形成统一的标准和评测手段,且各地还在被动接受国家分配的能耗降低指标。这也是政策上目前在加速制定出台国家能源消费控制方案的初衷。因此,从目前来看,尽管工业和建筑节能市场空间被广泛看好,但产业要实质性启动,还需待上述方案出台。据悉,这一方案即将上报国务院,正式发布或待下半年。
环保、水务、垃圾处理和大气污染治理两大行业仍将领节能环保产业发展之衔,这两大板块产业成熟度也相对较高。目前,《火电厂大气排放标准》和污水处理两大规划等主导三大领域发展的政策文件已相继发布,但相关企业并未从中迎来实际利好。
业内普遍分析认为,其原因在于决定各产业市场爆发的具体政策措施仍有待细化,例如火电污染物治理方面的火电厂脱硫脱硝电价补贴、水务市场的水价上调、垃圾处理领域的垃圾处理费征收标准等。
相关专家认为,各种政策框架目前已基本搭建完成,从下半年开始,政策动向有望开始向框架中填充细分措施,因此各细分领域企业将获得实质利好,介入其中的资本投资回报预期也将逐步增强。
成长股价值投资潜力大
节能环保主体产业发展目前已步入稳定发展阶段,众多优势企业已积累起引领产业发展的技术和资金实力,也将首先集中俘获政策红包,这是目前该板块的基本特征。但值得注意的是,各种规划中拟定的新兴市场有望拓充节能环保投资版图,而目前具备这些市场概念的成长型公司将极具投资潜力。
申银万国分析师认为,诸如重金属土壤污染修复、PM2.5监测、危险废物及污泥处理等在国外市场已相对成熟,但国内还几乎是空白。这一领域也将在“十二五”期间快速启动,并在“十三五”期间成为环境产业的中流砥柱。
以目前广为市场看好的重金属污染土壤修复为例,据了解,该产业在我国才刚刚起步,目前修复率不足3%,但重金属污染因其持久性、严重性和不可逆性,治理已迫在眉睫。血铅、镉米等重金属污染事件的频发将催化该市场的启动。据申银万国预计,国家“十二五”期间预计投资750亿元,从而带动各地及企业投资达千亿元。
这一领域的成长股包含从事检测防治的天瑞仪器、元力股份;环境修复方面永清环保、铁汉生态等。分析则指出,在这些新兴领域里具有一定技术或项目、资源储备的公司则有望在市场启动的过程中分享盛宴。
重点打造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龙头
这是中国首次发布以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行业为核心的五年规划,体现出国家对于中国软件和信息服务行业的高度重视,和大力发展的决心,也意味着是投资这个行业并且获得回报的时机已经到来。
中国软件和信息服务行业在“十一五”期间取得快速增长,年均增速达28.3%,截止2010年,中国国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务收入达到1.36万亿元人民币,是2005年的3.5倍。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占电子信息产业产值的比重从2005年的10.2%提高到2010年的18%,从业人员超过300万人。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例如:缺乏具有全球领先地位的大企业,产业整体上处于价值链的中低端;产业创新体系不健全,核心技术缺乏等。
中金公司认为,中国的软件和信息服务行业在过去的十几年发展过程中并没有出现类似于华为,联想这样处于全球领先低位的IT硬件企业的主要三大原因就是:一是从IT产业的发展过程来看,在IT产业发展的初期资源主要向硬件等基础设施倾斜;二是政府对于这个行业的发展不够重视,没有给出适应行业的发展的针对性措施和政策;三是无论是机构还是个人用户,在IT的投入决策过程中,更加突出硬件的重要地位,忽视软件和服务的重要性。因此在此次的“十二五”规划中,国家明确的提出信息产业发展的主要趋势是:计算技术的重心正逐步从计算机转向网络,软件的技术和业务创新与网络发展将深度耦合,网络将成为软件开发、部署、运行和服务的主流平台;软件服务化进程不断加快,产品和服务的进一步深化耦合,推动了硬件、软件、应用与服务协同发展,加速了软件产品开发企业和部分电子制造企业向服务的转型;随着信息技术应用的不断深化,与业务融合的日趋紧密,软件正成为经济社会各领域重要的支撑工具。这些发展趋势都体现出在“十二五”期间,软件和信息服务在IT产业中将会起到主导的作用。
为了更好的发展中国的软件和信息服务业,此次“十二五”规划提出四项发展原则,中金公司认为其中两项是重中之重:应用牵引、融合发展和培育龙头、协同发展。应用牵引是指以行业应用带动软件技术、服务模式和商业模式创新,提升软件对各个行业业务的支撑服务能力,大力发展社会民生领域的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我们认为这样将重点发展智慧城市、金融、卫生医疗、电信、工业信息化等应用软件的快速发展。培育龙头是指政府积极引导,重点扶持,加快做大做强龙头企业。鼓励企业兼并重组,实现优势联合,提高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市场拓展能力、经营管理能力和国际竞争能力,在具有国际市场竞争潜力的重点领域培育扶持一批龙头企业。我们认为,所谓龙头企业是指三类企业,一是中国IT软件和服务行业的龙头企业,例如神州数码、东软集团、用友软件、中软国际这样的行业龙头;二是细分领域的龙头企业,例如电信领域的亚信联创、医疗信息领域的万达信息、外包领域的软通动力等;三是各个区域的龙头企业、例如位于沈阳的东软集团、杭州的浙大网新等。
掌握核心关键技术、形成产业主动发展能力
在安徽合肥举行的第二十一届中国医药企业营销高峰论坛期间,据有关人士表示,与去年11月科技部发布的《“十二五”生物技术发展规划》,以及工信部拟定中的生物医药“十二五”规划不同的是,国家发改委牵头起草的上述规划不侧重于产业发展数据,而是将重点放在产业布局和产业链方面。
据析,该规划主要涉及生物医药、生物医学工程、生物农业、生物制造、生物能源、生物环保、生物服务等七大领域。生物医药是产业链中的重头。
近年来,生物技术药物风生水起,市场增速高于小分子药物。有数据显示,2010年,全球生物技术药物的产值已达1380亿美元,在医药总产值中的比重已从2005年的9.2%升至16.1%。新批准的生物药数量也从1980年代的13个,1990年代的39个,增至2000-2009年的65个。现有900多个生物制品处于临床试验阶段,治疗领域与产品类别大大拓展。
中国医药工业信息中心主任郭文昨日在论坛上表示,从药物市场的整体分析来看,生物技术药物在与传统的技术药物博弈的过程中逐渐取得优势的地位。2011年全球医药市场依然保持平稳增长,前五年平均增速为6.2%,尽管保持了一个平稳的增长态势,但是增长形势已经趋于缓和,而生物技术药物是非常被看好的优势领域。
中国医药工业信息中心遴选的每年全球畅销药物显示,抗感染药的销量在全球畅销药中位居第一,但它在销售额排名中却居第四位。而生物技术药物的销量排名第八,但其销售额却遥遥领先地排在第一位。
近几年,全国各地涌现大批生物医药产业园,地级市以上的生物医药产业园已经超过100家,号称未来几年生物医药产业园要超过亿元的已经超过8家。但同时,由于生物技术药物的技术壁垒高,成功的企业不多,上市品种的绝对数量也不多,且原创药价格高昂。同时,中国的生物医药企业国际化程度很低,缺少龙头企业,缺少一个活跃的创新企业的群体。
在即将出台的生物产业“十二五”规划中,生物医药以掌握核心关键技术、形成产业主动发展能力为主线,致力于打造生物医药产业的体系和国际化发展。
核电板块有望走出底部最坏时期已过去
“核电冬天已然过去,转机即将来临”。这是东方证券最新研究报告的标题。核电最新的利好有,国家能源局领导日前在“2012年中国核能可持续发展论坛”称,《2020年核电中长期发展规划》和《核电安全规划》已经过国家能源局审议通过,已上报国家发改委。另外据称国务院常务会议有望7月份对此进行审议。《规划》提出2020年我国核电装机规模约7000万千瓦。
景气度跌入谷底
2007年国家发改委发布的核电发展规划,是到2020年,我国核电运行装机容量争取达到4000万千瓦;核电年发电量达到2600亿至2800亿千瓦时。而目前在役和在建规模已达4000万千瓦,由国家能源局牵头制定的《2020年核电中长期发展规划》做出调整,2020年我国核电装机将达到7000万-8000万千瓦,比2007年的规划大幅度增加。
中国雄心勃勃的核电计划,在2011年初日本福岛核电站事故后受到重创。人们闻核电色变。核电行业景气度也跌入谷底,核电龙头东方电气、上海电气、中核科技等股价越走越低,目前仍在底部挣扎。东方电气股价从2010年底最高的38元一带跌到现在的22元左右,接近腰斩,上海电气、中核科技等跌幅也大致相当。
但是能源不断增长的需求,也不能不发展核电。国家核安全局副局长王中堂表示,日本福岛核事故后,国家进行了核电安全大检查,针对福岛事故所出现的问题,对于核电厂提出了更为安全的技术改进要求,对每个核电厂技术标准改进做出了整改时限要求,我国的核安全是完全有保障的。
最坏时期已过去
东方证券的报告称,核电具有发电成本低、发电小时数长、电网接入稳定、零碳排放等比较优势,在国家的能源结构中占据举足轻重的地位。日本核泄漏事件毕竟是小概率事件,全球也只有德国提出弃核,像美国、俄罗斯、法国等仍然大力发展核电。中国核电最坏的时期已经过去,预计明年会有新项目审批。
光大证券研究报告认为,核电审批的大闸或将在年内开启,行业景气度回暖,将逐步走出谷底。核电明后两年有望迎来设备采购高峰,未来五年有望迎来4500亿的市场空间。报告称,核电行业整体业绩估值已经见底,2012年核电板块的热度将会逐步回暖。上调行业评级至“买入”,推荐关注核电主设备板块的行业龙头东方电气和上海电气,核阀门的主要生产商江苏神通和中核科技。
新能源汽车获政策红包
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部署今年政府信息公开重点工作,讨论通过了《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12—2020年)》。
会议指出,要以纯电驱动为汽车工业转型的主要战略取向,当前重点推进纯电动汽车和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产业化,推广普及非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节能内燃机汽车,提升我国汽车产业整体技术水平。争取到2015年,纯电动汽车和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累计产销量达到50万辆,到2020年超过500万辆;2015年当年生产的乘用车平均燃料消耗量降至每百公里6.9升,到2020年降至5.0升;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及关键零部件技术整体上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市场分析人士认为,在政策红包下,新能源汽车将迎来新的发展机遇,操作上,投资者可重点关注蓄电池等五类股。
客车类:宇通客车、金龙汽车、福田汽车、中通客车、安凯客车、时代新材。
轿车类:一汽轿车、上汽集团、万向钱潮、长安汽车。
驱动系统类:卧龙电气、宁波韵升。
上游资源:吉恩镍业、包钢稀土、西藏矿业、中信国安、厦门钨业、贵研铂业、路翔股份。
蓄电池:多氟多、复星医药、江苏国泰、杉杉股份、科力远、中信国安、长城电工、同济科技、新大洲A。
要看到国际金融危机对中国的挑战前所未有,机遇也前所未有。短期的困难和长期的矛盾交织在一起,转变发展方式、调整经济结构的任务越来越艰巨,资源环境的制约越来越突出,国际经济和科技竞争的压力越来越大。只有加快体制创新和科技创新,才能从根本上克服国际金融危机的不利影响。因此,在经济积极向好的趋势得以巩固的时候,应该而且必须开始考虑长远的事情。据《中国证券报》《东方早报》《羊城晚报》《重庆商报》、网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