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海燕
【案例1】
周日上午,我接到一个电话,对方声称是班上一女生的父亲,替她请一天病假,我没有多想,就准假了。傍晚,女生母亲来电,说女儿不在家。谎话穿帮!经我调查发现,周六傍晚该生就离校了。此时给她和请假男子打电话,都无人接听。情急之下,家长报了警。通过持久不懈的短信攻势,直到深夜,家长终于与女生联络上。女孩来校后讲明了事情的原委:周六离校是为了给一个男孩过生日,因晚了就留宿在男孩家里。后来,女孩母亲告诉我,女孩回家之后一直责怪母亲把事情闹大,不然她回校后仍可以正常学习。
鉴于该生正处在高三下学期,出于不影响她学习的考虑,学校取消了对她的纪律处分。但要求她必须回家反省一周,之后办理走读手续。
学生回校之后,我立即找她谈话。待了解了事情的前因后果后,帮她分析:“首先,父母急切寻找你是因为他们很爱你;其次,男生家人是不是真的对你好,他爸爸打电话替你请假,到底是出于对你的关爱还是在害你;最后,要理解学校的立场,学校这么做是为了你好,不希望你再犯类似的错误。”谈话中,女生虽然流了泪,但能感觉到她并未从内心接受我的开导。
【案例2】
一天,丹说家里有事,姑姑来接她,要我开出门条请假。我没有犹豫,就将出门条开给了她。
第二天丹的妈妈来校,我告诉她孩子被姑姑接回家了,丹的妈妈惊呆了:今天就是和姑姑一起开车来的啊!
丹撒谎了!我心中一阵紧张,但我发现班上一个和丹要好的女生也很紧张,一定有问题!果然,经询问,丹此行去约会男朋友了。但当我和丹的妈妈拨打丹的电话时,她却一直不接。
此时,我连忙向丹的妈妈道歉。丹的妈妈是一位很有修养的女性,没有追究谁的责任,反而提醒我:怎么处理这个问题对孩子最好,毕竟她正读高三。
于是,我们冷静地分析了丹此刻的心理。从不敢接电话这一细节我们相信事情本身就已经对丹造成了极大的心理冲击,就决定不声张,不处理,让孩子在这种心理的冲击中完成自我反省。
然后,丹的妈妈给丹发了一个短信:“女儿,回来吧,妈找你拿身份证。”20分钟后丹到了学校,丹的妈妈什么也没有说,就带着丹离开了学校。一个小时后,我给丹的妈妈打电话,问她在做什么。她说:“带丹逛了一会儿街,现在在吃肯德基呢。”那一刻,我放心了。然后,我找到了和丹要好的那位女生,要她为朋友保守秘密。
第二天,丹回到了学校,她对我说:“老师,我要考班上第一名,考复旦大学。”我什么也没有问,拍拍她的肩膀:“丫头,你得让我信得过你哟!”这句话的含义,她懂的。
之后,丹学习非常卖力,一直保持着班上第一名的成绩。2011年的高考,她以艺术生382分的成绩被某一类本科大学录取。
填志愿的那天,我和她开玩笑:“丫头,你害惨我了!”她那一低头的温柔告诉我,一切她都懂的,我也相信以后的路,她能走得很好。
1.案例分析
虽然案例1与案例2提及的学生犯了同样的错误,但班主任的处理方式却是迥异的,这不禁发人深省。事实证明,仅仅以解决问题为目的的“解决方案”往往只会与教育背道而驰。
案例1中校方的处理意见试图通过停课方式警示学生,以起到杀鸡儆猴的作用。但从教育的法理上来讲,谁也没有权力让学生停课一周。从学生的心理上来讲,让学生回家一周可能只会徒增她对学校的敌视,对家长的不满,强化被侮辱被伤害的感觉。从学校的责任来说,让学生走读是将教育责任外推的表现,是不负责任的行为。如此,学校的处理意见是在教育孩子,还是在伤害孩子?
而班主任的处理意见也值得深思。孩子没有接受班主任的开导,最主要的原因在于班主任选择的时机不合理。由于孩子刚刚回校,仍沉浸在这件事情的阴影之中。班主任在没有完全了解孩子心理状态的情况下,就急于做孩子的思想工作,效果自然不佳。教育是一种节奏艺术。班主任的“立即”处理显然是一个错误。当事情已经发生,客观上扩散的影响已经对孩子的心理形成了冲击,她开始在反思自己的行为。倘若顺从孩子的自省心理,冷却一段再谈话,将会事半功倍。另外,在谈话过程中,班主任始终站在自我的立场,一味要求学生理解家长和学校,而没有换位思考,完全忽略了学生的心理需求。
其实,案例1中有三个基本细节不能忽视:一是学生在自己不能到校的情况下,给班主任打了电话,尽管这个电话是别人冒充的。从这一细节来看,她内心还是尊重班主任的,也有纪律观念,说明她不是一个目无法纪的孩子。虽然在给男性朋友过生日一夜未归这件事的背后,是学生自甘堕落还是她采取不当的方式来增强友谊姑且尚难定论。但从打电话这一细节看,笔者宁愿理解成是孩子一时糊涂,因为即使在这样的时刻她还没有忘记自己是学生。
二是从学生埋怨家长把事情闹大这一细节上看,学生担心的不是学校如何处理,而是这件事给她造成的声誉损害。这也表明这个学生不是没有羞耻心或道德感,恰恰相反,她具有强烈的自尊心和道德感。试问,一个在内心拥有自律意识和强烈道德感的学生,能算一个坏孩子吗?
三是事件被闹大已成客观事实。孩子最在乎的名誉受到了冲击,这一冲击是孩子最难以承受的。由此可见,事件本身已经教育了孩子。此时,如果老师再进行画蛇添足式地“教育”,不就是在更大程度上加重孩子的心理负担吗?这样不但不利于孩子的发展,还会造成师生关系的僵化。因为,孩子在这个时候最需要的不是老师空洞的说教式的“教育”,而是安抚,是走进心灵的理解。
综上分析,这不是一个“教育”孩子的契机,但它的确是重塑孩子和拉近师生关系的契机。重塑孩子是为了让孩子在已有的基点上重新站起来,为梦想而努力。
2.基于“培育—发展观”的处理意见
“培育—发展”班级理念是将班主任的本位工作定位于为孩子的发展提供尽可能广阔的平台,让每个孩子在这个平台上自由而充分地发展。它的核心理念包括:最大限度地发展每个孩子是教育的基本立足点;让每个孩子都动起来是教育的基本途径;让每个孩子都获得可持续发展的能力是教育的基本目标;为孩子的发展搭建动起来的平台是班主任的基本职责。为此,班主任应恪守职责,无论发生多大的事情,都要以保护孩子为主,都要为孩子的发展服务。因为时光不会倒流,发怒和处罚于事无补,只要让孩子明白以后怎么做就可以了,而不是让孩子纠缠于过去的事情有多么错。为孩子的发展服务,向前看才是做教育,向后看是违背教育,驻足昨天就是不科学不理智。
因此,基于以上分析,笔者认为案例1应该按以下方式处理:
第一,理解学生。教育的目的不是为了讲道理说教人,而是为了成全人、发展人。站在学生的角度真正地去体会她的感受、理解她的心理需求——将心比心,这是走进学生心灵,赢得学生信任的最好方式,也是影响学生的最好方式。学生此时承受着巨大的心理压力,学习势必会受到影响,如果此时班主任能理解她,给予安抚与鼓励,使她将注意力转移到学习上,就能适当地舒缓她的心理压力,帮助她尽早回归到正常学习的轨道上来。
第二,告诉(不是批评)学生,她的处事方式让人担心。让人担心的原因如下:
(1)家长万一来电,不知你的踪迹,难免替你的安全担心。毕竟你是独生女,打电话又不接,这种情况下更让母亲忧心忡忡。虽然母亲报警的处理方式有些失当,但其爱女之心可以理解。
(2)假冒家长请假会误导老师,可能以后再也不敢轻易让学生请假。“假如你是班主任,应该怎么办呢?”换位思考首先能让她理解老师,更重要的是,最终促使她理解自己“不应该”的行为。(“不应该做”和“错在哪里”是两个层面的问题。)
(3)一个女孩子外出住在一个男孩子家,一旦传出去,会对自己的名声造成不好的影响。无论你们的关系如何,别人难免会胡乱猜测。“我相信你,但别人难以相信,你说是吗?”
有了“理解”和以上三条不合适的原因,学生的情绪会得到一定程度的安抚,班主任同时也可以收获一颗心。因为班主任给予学生的,正是她需要的;班主任没点明的,也正是她已经知道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