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德飞 倪素娇
无论在教学设计还是在教学过程、教学评价中,教学目标都应始终作为“核心”而存在,始终导引着教学与研究活动的开展。没有教学目标的导引,教学设计将无从着手,教学过程将成为一盘散沙,教学评议也只能是“点”的堆积。因此,我们提倡要用“教学目标”引领教学的全程。下面,结合《话说赞美》(粤教版八年级《思想品德》,浙江省青田县第二中学裘肖洪老师执教)课例,分析基于教学目标达成的有效教学设计的要素。
一、聚焦核心任务,合理定标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在“三维目标”中处于首要地位,是优先设置和实施的目标。为此,我们要转变教学观,从“知本”走向“生本”,由注重知识能力的培养到更加关注学生的心理需求和道德成长,把情感目标的达成作为课堂的核心任务,通过教学实现学生由不信到信的转化,由信到行的转化。因此,《话说赞美》一课的教学目标是:
课程目标:掌握基本的交往礼仪,学会人际交流与沟通。
教学目标:
(1)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勇于赞美、善于赞美、乐于赞美的积极人生态度。
(2)知识与能力目标:懂得赞美在人际交往中的重要性,掌握一些赞美的技巧和方法。
教学重点:懂得赞美的重要作用,学会积极地赞美他人。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在生活中真正落实真诚赞美、积极赞美的行动。
在情感领域,克拉斯沃尔、布卢姆和马西亚设计了一种目标分类方法,描述了从接受到个性化层层递进、紧密衔接的情感心理的内化和升华过程。参照这一分类方法,我们可清晰地观察《话说赞美》一课的教学目标层次。其中,“组织”“个性化”的目标需要通过道德践行有一个量的积累才能达成质的飞跃,而接受、反应、价值化层次的目标是可以通过课堂教学达成的。课堂教学并不能解决所有问题,因此,我们的注意力应放在前三个层次目标上(见表1)。
二、开展学情调查,以学定教
裘肖洪老师这节课的第一个环节是进行一个课前小调查:
环节1:调查赞美(学生举手表决、统计调查情况)
1.你渴望得到他人的赞美吗?
2.你会主动去赞美他人吗?
A.经常有 B.偶尔C.几乎没有
总结:通过调查发现大部分同学都想得到他人的赞美,这是人之常情,但能主动赞美他人的却很少,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今天我们一起聊聊关于赞美的话题——话说赞美(引出课题)。
环节2:继续调查
在刚刚的调查中我们产生了一个疑问:为什么我们很少或者没有主动去赞美他人,究竟出于怎样的原因?(请同学们敞开心扉,谈谈自己的真实想法)
学生畅谈后,老师归纳:你属于以下哪种情况?(举手统计)
A.不知如何表达赞美
B.觉得他人不如自己,没有值得赞美之处
C.害羞,不敢大方表达赞美
D.担心会被他人误解为奉承拍马
E. 担心赞美他人会贬低自己
小结过渡:可见,有的同学是因为不懂得如何去赞美他人,有的同学是还没有真正体会到赞美的重要作用,出于种种顾虑而不敢或不愿主动赞美他人。大家都渴望得到赞美,但如果每个人都不愿主动去赞美他人,那么,我们想要得到的赞美又来自哪里?所以,要想使生活中处处充满赞美,我们就要勇敢、大方、主动地去赞美——做一个勇于赞美的人。
教师通过这样两个调查,一是知道了学生对待赞美的态度,二是打消了学生的顾虑,让他们明白平时不去赞美他人并不是自己人品有问题,而是觉得不好意思,不知道如何赞美,担心被人误解等。让学生感到老师真正懂“我”的心,这样就走进了学生的心灵,同时,学生也敞开心扉,畅所欲言,营造了良好的课堂氛围。
三、依据目标引领,整体设计
新课标指出:思想品德的形成与发展,离不开学生的生活体验和独立思考,要将正确的价值引导蕴涵在鲜活的生活主题之中。《话说赞美》的教学设计思路牢牢抓住了“生活逻辑”这一主线,从生活事件中生发问题,激起本课的矛盾点,进而运用理论逻辑剖析生活现象,在解决问题中提炼主题,架构价值,体现了生活逻辑与理论逻辑内在的有机统一。设计思路如下(见图1):
教学目标往往要在经历课堂之后才能最后肯定其合理性,这节课的教学目标设计与实施有效达成了三维目标,反映出这节课教学目标设计的优点。
1.内化情感
按照情感目标分类方法,学生情感达到接受层次是教学的底线,反应层次是有效的,价值化层次是优质的。在这节课中,学生不仅懂得了赞美产生的巨大力量,而且明白了赞美他人是一种修养,一门艺术,赞美他人不仅不会贬低自己,反而显示出自己是一个善良的人,一个懂得尊重他人的人,一个受欢迎的人,在赞美他人的过程中感受到了快乐,真正感受到赠人玫瑰,手有余香。
2.生成能力
除了思想品德学科普遍应具备的能力外,心理道德模块尤其要突出心理调适能力、道德判断能力、道德决策能力、道德践行能力的培养。在现实生活中,很多时候学生在行为选择上缺少的不是道德觉悟,而是根据具体情况灵活、恰当地选择行为方法的道德智慧。所以,教师在教学中要突出学以致用,让学生在特定的生活情境中灵活地运用学到的道德知识,选择合理而恰当的行动对策。道德践行能力单靠课堂教学是不够的,要注重课内外相结合,布置相关的实践性作业,在实践中养成。本节课通过一系列生动的贴近学生生活的案例,引导学生学会赞美他人,有效实现了教学目标。
(作者单位:丽水市教研室青田县第二中学浙江丽水323000)
责任编辑毛伟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