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推进全过程预算绩效管理

2012-04-29 00:44
中国资产评估 2012年1期
关键词:全过程预算编制绩效评价

预算绩效管理的核心是绩效评价,绩效评价和资产评估是紧密联系的。预算绩效是指预算资金达到产出和结果,强调预算支出的效益和责任,是政府绩效的有机组成部分。预算绩效强化政府预算为民服务的理念,要求政府少花钱、多办事、办好事,不断提高公共服务的质量,向社会提供更多的、更好的公共服务和公共产品,使政府行为更加务实、高效。加强绩效管理有利于改进预算管理,提高服务质量,优化资源配置,节约支出成本,对于加快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和和谐社会的建立,促进高效廉洁政府的建设具有重要的政治、经济和社会意义。

党中央、国务院对预算绩效工作高度重视,多次提出明确要求。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建立预算绩效评价体系”。2011年3月,国务院建立政府绩效管理联席会议制度,成员包括中组部、发改委、财政部、监察部、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部、审计署等部门,推进政府绩效管理的试点工作,由财政部牵头负责整个财政资金的绩效管理。

近年来,各级财政部门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要求,围绕预算支出绩效方面做了有力的探索。比如,在组织机构上,财政系统有专门的绩效管理处或绩效评价处;在制度建设上,制定相应的绩效管理指导意见,同时积极推进部门预算资金的评价。这些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同时增强了相关部门的责任意识。但总体上看,预算绩效管理工作处于起步阶段,还存在诸如思想认识不高、制度建设不完善、试点面比较窄、试点评价就事论事和事后评价多等问题,与党中央、国务院加强预算绩效管理工作的要求有一定的差距。另外,随着政府收支规模的不断扩大,公共支出管理透明度的不断增强,社会公众对财政资金使用的绩效也日益关注。因此,全面推进预算绩效管理已经提上议事日程。基于以上情况和原因,财政部把今年定为加强预算绩效管理的关键年,并提出要全面推进全过程预算绩效管理。这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也是缓解财政收支矛盾、推进科学化、精细化管理以及顺应社会诉求的必然趋势。

全面推进全过程预算绩效管理的指导思想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统筹规划、分布实施、分级管理、重点突破的原则,逐步建立以绩效目标实现为导向,以绩效评价为手段,以结果应用为保障,以改进预算管理、优化资源配置、控制节约成本、提高公共服务质量等为目的,覆盖所有财政性资金,涵盖预算编制、执行、监督全过程的预算绩效管理体系。

基本思路和具体措施是:第一,加强组织领导和制度建设,营造重绩效、讲绩效的良好社会环境和氛围。公共财政资金取之于民,用之于民。要高度重视绩效管理工作,本着对人民负责的态度管好财政资金,包括公共预算资金、基金预算资金、国有资本金预算资金以及社会保障预算资金。切实加强领导,精心组织,周密部署,积极深化相关改革,实施综合预算编制,推进中期预算管理。逐步建立多层次、立体式的绩效管理评价指标体系。评价的指标体系要与整个支出评价体系相联合。在具体的指标体系设计的时候,要统筹兼顾,既反映整个项目的综合绩效,也要有单独的行业绩效。要加强顶层制度体系的建设,提升绩效管理制度的层级,修订和完善法律,逐步建立人大、审计、纪检监察、财政部门协同配合的绩效管制机制。要充分利用媒体,扩大舆论宣传,培育绩效文化,培养绩效理念,增强绩效知识,逐步形成讲绩效、重绩效的良好环境和舆论氛围。

第二,创建运行机制,推进全过程预算绩效管理。预算绩效管理已不仅仅局限于某个预算环节,也有别于预算监督、预算执行,它涵盖了预算编制、预算执行、预算监督全过程。首先在预算编制时要有绩效目标,说明申请资金要达到目的,按照量化的指标体系进行考核。在预算执行中要加强绩效目标的监控,发现问题要及时修正目标。预算执行完毕后要进行绩效评价。评价主体包括财政部门、主管部门,还可以探索第三方评价,欢迎评估机构参与其中。绩效管理的目的是改进管理水平、优化资源配置。绩效目标设立、执行监控、绩效评价、信息反馈以及结果应用,五个环节环环相扣,有机结合,实现全过程绩效管理模式:“预算编制有目标,预算执行有监控,预算完成有评价,评价结果有反馈,反馈的结果有应用。”

第三,积极扩大支出绩效评价试点,形成努力实现“横向到边、纵向到底”全覆盖的试点新局面。通过试点,吸收经验,培养绩效的意识,逐步从“重收支、重分轻管”向“重使用、重绩效”转变。积极创造条件,努力扩大试点范围,2012年开始,原则上所有地区(包括省、区、县)和中央部门都要进行预算支出绩效评价试点,“横向到边、纵向到底”,实现全覆盖。要合理选择试点项目,优先选择公众比较关心的、跟整个社会事业发展紧密联系的、或者重点民生的项目进行试点。

第四,建立评价结果信息公开和问责机制。加强绩效管理,评价结果的应用是关键,也是顺利推进绩效管理的保障。对评价结果,要在本单位内部进行公开,条件具备的,也可向社会公众公开。要加强绩效评价结果的应用,对评价结果较好的要对预算安排有机结合,对一些评价结果比较差的要建立问责机制。不断地提高财政资金使用的绩效,提高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的质量。

预算绩效管理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包括人大、政府部门、社会公众,包括中介机构共同的参与和支持。只有通过大家共同的努力,才会开创一个预算绩效管理的新局面。

最后,真诚地欢迎资产评估行业的各位朋友积极地参与进来,为我们共同的预算绩效管理事业,为公共财政资金使用绩效的提高作出努力和贡献。

(根据夏先德副司长演讲摘编)

猜你喜欢
全过程预算编制绩效评价
全过程人民民主与全过程民主立法
土建工程中全过程造价管理的有效应用
工程项目管理中的工程预算编制及其控制
事业单位政府采购预算编制与执行管理
预算编制和预算绩效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探讨
让创新贯穿深化医改的全过程
基于BSC的KPI绩效评价体系探析
全过程造价管理模式下的工程造价控制探讨
非营利组织绩效评价体系的构建
对公共部门预算编制中讨价还价行为的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