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小玉 唐大林
2012年6月13日,“全国首届音乐(分析)理论大师讲习班”在上海音乐学院隆重开幕。大师班由上海音乐学院研究生部主任、中国音协音乐分析学学会常务副会长贾达群教授主持,上海音乐学院院长许舒亚教授,上海音乐学院常务副院长、上海音乐学院当代音乐创作研究中心主任徐孟东教授出席开幕式并致欢迎辞。中国音协音乐分析学学会顾问、中国音乐学院高为杰教授也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讲话,并对本次大师班的举办做了充分的肯定与极高的评价。笔者有幸作为唯一的学员代表最后发言。来自全国各专业音乐院校及部分普通高校的有关音乐分析理论专家、教授及部分青年学者60余人参加了开幕式。值得一提的是,其中的50名学员是经层层选拔,来自全国24个音乐院校,大部分具有副教授以上职称或博士学位(含在读博士生)的音乐理论研究者,足见其规格之高。
本次讲习班是继2009年11月全国首届音乐分析学学术研讨会之后,由上海音乐学院主办,中国音协音乐分析学学会与上海音乐学院当代音乐创作研究中心首次共同承办的一次盛会。参与协办的院校有中央音乐学院、中国音乐学院、武汉音乐学院、星海音乐学院、四川音乐学院、天津音乐学院、西安音乐学院、沈阳音乐学院、南京艺术学院以及首都师大等部分普通高校音乐学院。
讲习班组委会荣幸地邀请到国际著名学者、当代音乐(分析)理论大师、美国耶鲁大学音乐系系主任、全美音乐理论界唯一获得阿伦·福特(终身)教授荣誉称号的丹尼尔·哈里森教授(Daniel Harrison)作为首任主讲大师。
讲座从13日到16日历时4天,每天为一个单元。第一单元哈里森教授主要重构了和弦的分析方法,从欧美普遍使用的三种和弦标记,即沃格尔(Georg Joseph Vogler)、韦伯(Gottfried Weber)的罗马数字标记和里曼(Hugo Riemann)的功能标记入手,重点分析三种标记的特点和运用以及通过对19世纪晚期半音化音乐进行分析来介绍这些方法,并运用“和声二元论”结合里曼理论体系对19世纪晚期半音化音乐的和声进行分析。第二单元则主要论述近现代调性音乐理论及和声扩张,并细致地归纳出四种不协和主和弦类型,分别命名为染色三和弦(Colored triads)、复合和弦(Polychords)、放大根音的和弦(Chords with amplified roots)、综合和弦(Integrated chords),阐释了四种和弦结构特点及运用。此外,还专门为本次讲习班分析了陈晓勇的作品《日记Ⅲ》。第三单元主要讲授音乐形式方面的内容,重点阐述赋格的分析方法,即分谱法(open score)、连续性图表法(the continuity graph)、内容或展开性图表法(the content/deployment graph)。并展示了关于像赋格和卡农这样具有高度对位性的音乐的最新研究成果。第四单元是组委会特意安排的一场研讨与交流会,内容涉及美国当前的音乐理论发展、高校教学以及哈里森教授本人的教学与最新研究成果等二十余项。最后,组委会在闭幕式上颁发了由哈里森教授签名的结业证书。
音乐创作与音乐理论自上世纪以来,无论在观念或技法上都呈现出大破大立的境况,一部具有创新精神的作品不仅给音乐分析提供了鲜活而生动的素材,更重要的是作曲家的内在观念和创新意图永远是音乐分析者欲图破解的达芬奇密码。如何找到有效的分析途径?这始终是理论家们所探寻和追求的。中国音协音乐分析学学会正是从中国音乐理论的发展出发,与上海音乐学院当代音乐创作研究中心共同承办了这次讲习班,通过几天的学习发现,其内容之丰富,立意之深远,至少有如下几个方面值得借鉴。
一、清晰的分析思路
哈里森教授三天的授课量尽管非常之大,但是梳理过后能够发现,他的分析思路是非常清晰的。除了每个单元的授课内容安排明确、合理之外,每个知识点都是从风格入手,从历史思辨,从文化寻根,做到循序渐进;分析起来又极其细致入微,甚至连每一个音符都不忽略,挖掘出看似平凡实则深刻的音乐内涵,并引出自己的分析观点。例如:在对三种和弦标记的阐述中,美国学生简单地认为罗马数字标记是没有历史的,而哈里森教授却清晰的梳理出其历史脉络,即从20世纪德国音乐学家里曼发现该体系为音乐爱好者韦伯在1820年发明开始(这种观念在音乐理论界一直占据主导地位),最后追溯到近期有学者提出该体系是由一个教堂工作者沃格尔于18世纪80年代发明。哈里森教授还从风格运用上阐述了三种标记法,并以圣桑的《第四钢琴协奏曲》第二乐章的第二部分(相当于第四乐章)的主部主题为例,结合三种标记法进行了综合分析。再如:哈里森教授从历史的角度对和声的发展进行的阐述,从不同时期作曲家的作品中三重对位声部间的数理逻辑排列的归纳等,都可以看出哈里森教授分析的思路之清晰。
二、严谨的分析方法
在这次讲习班中,哈里森教授讲授最多的是分析方法,分别讲授了三种和弦标记的分析、新里曼主义理论中关于三种协和三和弦的转换模式分析、四种不协和主和弦分析、赋格的三种图表分析以及赋格的头尾分析等。哈里森教授对于每种分析方法都用具体实例阐释、论证,在阐释过程中注重各种分析方法的比较与综合运用,在论证中又从历史的角度把握各种分析方法的风格。体现出哈里森教授对待各种分析方法的严谨性。例如:在分析四种不协和主和弦时,哈里森教授通过分析巴托克等作曲家的大量作品,阐释了四种和弦的结构特点及其运用规律,还通过对法国作曲家,管风琴家莫里斯·迪律弗莱(Maurice Duruflé,1902—1986)的《安魂曲》(0p.9)第一乐章1—23小节的和弦分析,进一步阐明近现代和声手法是在传统和声基础上发展而来的。
当然,哈里森教授在保证分析方法的严谨性同时,其介绍的一些分析方法也不乏独特性。例如:哈里森教授详细分析了陈晓勇作品《日记Ⅲ》的1—22小节,通过五度循环的钟面设计,将音乐旋律音高置于钟面的顺时针旋转当中,剖析了音乐进行中的五声音阶的三度、四度音程对关系,颇有特色。再如:在对巴赫的《C小调赋格》(BWV847)进行的相关分析中,哈里森教授阐述了美国当代作曲家、音乐理论家杰克斯(Czackes)的图示连续性图表法和美国作曲家罗伯特·高尔丁(Robert Gauldin,1931—)的内容图表法和自己的色彩连续性图表法,并加以比较,其中他本人的色彩连续性图表分析就独具个性。还有如将传统调性和声材料比喻成城堡分析等。
三、多元的分析理论
音乐理论与音乐创作是相辅相成、互相促进发展的。贾达群教授在闭幕式中再次强调了音乐分析应该关注的是音乐本身,而不是分析方法,作曲家不会只按照某一种方法进行创作,因此,对音乐创作中各种基本技法的分析才是最本质的。因而音乐理论学者应该掌握多元的音乐理论,并结合多元音乐理论对作品进行分析。哈里森教授在讲授各种分析方法过程中,尽管总体上着重阐释每种分析方法的特点及运用,但对于各种分析方法,总是并无遗漏地将其各类型分析理论与方法加以综合运用并举例说明,正是贯穿了这种多元音乐理论的分析理念。再如:在运用“和声二元论”及结合里曼理论体系对19世纪晚期半音化音乐的和声分析时,引入新里曼主义理论中关于协和三和弦转换的三种模式进行分析。还有在分析巴赫《c小调赋格》(BWV847)的头尾关系时,运用各种图表分析法的同时,结合申克分析法,厘清了赋格主题头尾之间的各种可能性,等等。
除上述几点可供借鉴之外,此次大师班还有不少经验值得大家学习与推广。例如:由于音乐分析的语言具有较强的技术性与理论性,哈里森教授在阐述理论的同时根据″音乐自身即为一种语言″的特性,频繁地使用钢琴来举例说明,给大家以直观的音乐感受,并且课堂贯穿使用生动的PPT课件,做到图文并解等等方面都是可圈可点之处。
当然,学员们从这次大师讲习班所获得的远远不止这些。正如贾达群教授在闭幕式上所说的,“这次讲习班活动让我们不仅更加清楚美国耶鲁大学的教授们怎样对待理论问题,怎样关注音乐作品,而且通过哈里森教授系统的、逻辑化的分析思路,了解到音乐理论更深层、更多的内涵,它所反映的远不是一门理论方法所获得的意义,因此,这样的活动要多开展,继续开展更大范围的音乐理论大师讲习班,在中国音协音乐分析学学会这个学术团体下,共同将中国音乐理论的发展推向国际化平台”。总而言之,此次大师讲习班活动将为我国当下音乐理论的发展作出重大贡献,对我国21世纪音乐理论建构具有历史与现实意义!
熊小玉 南昌航空大学音乐学院副教授,中央音乐学院作曲系博士生
唐大林 上海音乐学院作曲系博士生
(责任编辑张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