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红
8年间,他辗转多地一次次在光天化日的闹市,公然举起杀戮之枪。
10条无辜的生命葬送在他的枪口,更多的生命留下了难以磨灭的伤痛。
一枪爆头,没有怜悯,毫无顾忌。在他眼里,只有钱,已经没有了人——这是多么深不见底的人性幽暗!
究竟是什么?让一个沉默寡言的底层青年变成一个杀人不眨眼的“嗜血屠夫”?
在第一次举起枪之前,究竟有没有人注意到他发生嬗变的迹象,直至一步步滑向灵魂的深渊?
当他终于暴毙街头,当他没有灵魂的生命最终被枪夺走的时候,故事却没有落幕,井喷的质疑伴随着围观的娱乐,留给我们一个怎样的时代命题?
事件回放
2004年—2012年,周克华在江苏、湖南、重庆等地多次作案,8年间,涉案9起,杀死10人,杀伤多人,抢劫巨额现金,制造了震惊全国的“苏湘渝系列持枪抢劫杀人案”,被列为公安部A级通缉犯。
2012年8月14日凌晨6 时50分,犯下累累罪行的周克华在重庆沙坪坝区童家桥被公安民警成功击毙。
周克华被击毙后,公众对周克华死讯的质疑一直未见平息,反而从最初的“被击毙还是自杀”,升级到“死的到底是不是周克华本人”?随后,关于案件侦破的各种质疑也不绝于耳。其家人与女友也都相继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更离奇的是,周克华被击毙的地方也成为“风景名胜”,有专门的讲解员,而周躺在地上的姿势,也成为许多人竞相模仿的目标。
周克华涉案目录
重庆:2004年4月22日
枪杀取款的出纳和会计两名女职员,抢走现金7万元
重庆:2005年5月16日
枪杀取款夫妇,抢走现金17万元
重庆:2009年3月19日
枪杀一名哨兵,抢走自动步枪一支
长沙:2009年10月14日
枪杀一名进城农民,农民身上20元钱未被抢
长沙:2009年12月4日
枪杀一名取款男子,抢走现金4.5万元
长沙:2010年10月25日
枪杀一名公司经理,抢走手提电脑一台
长沙:2011年6月28日
枪击一名车主,致其头部、腰部负伤
南京:2012年1月6日
枪击一名公司取款人,抢走19.99万元
重庆:2012年8月10日
枪杀一名公司女出纳、一名铁警,抢走现金25万元
被枪改变的人生
“悍匪”周克华跌宕起伏的人生,缘于枪,也终结于枪。
1970年2月6日,周克华出生于一个最容易被人记住的日子——大年初一。在那个寒冷的日子里,周克华的降生也曾带给父母一些温暖。父亲周正喜本是镇上的“城里人”,上世纪60年代被下放到村里改造,从此定居。周正喜与已带着两个孩子的陈世珍结婚,婚后一年,生了个眉心有痣的孩子,取名周克华——村里人习惯叫他“华仔”。
“华仔”小学成绩不好,但喜欢看书,尤爱武侠和侦探小说。根据周家邻居的说法,他从小内向,“从来不偷东西,也不和我们一块儿赌钱。”在童年玩伴陈启红眼里,周克华小时候“蛮有本事”。他印象最深的是,周克华喜欢游泳,游得很好,在一起玩的小孩子中,这个优点很突出。
然而,这个出生于农村的孩子,步入青春期后,生活中处处充满了失落感。在初中毕业后辍学,他想去当兵,却因体检不合格两次遭拒。1986年初,16岁的他因调戏妇女,被重庆江北县公安局龙溪镇派出所治安拘留14天。
21岁那年,周克华得到了人生的第一把枪—— 一支老式双管猎枪。1991年,周克华潜入了当地居民蒋云波的家中,偷走了120元现金、100斤粮票,还有这把猎枪。
从此,周克华的命运与“枪”纠缠不清。
1993年3月,周克华去了湖北武汉,没有忘记随身携带那支偷来的猎枪。据《武汉晚报》报道,周克华在江岸携枪时,遇到巡逻民警盘查,周克华不服,朝地上开了一枪,随后逃跑。随即,被警方抓获。周克华因暴力妨碍公务,在汉南劳教所被劳教两年。
1995年2月,周克华提前一个月被释放,理由是“劳教期间表现较好”。
出狱后,周克华回到家乡,第二年,经人介绍与徐蓉(化名)结婚。
1998年,做了父亲的周克华,像很多农村男性一样,外出打工,希望用自己的劳动赚钱养家糊口。当年秋天,他在重庆东站集装箱公司做过搬运工和叉车司机。
2002年,周克华与妻子合伙经营了一辆中巴车,他当司机,妻子卖票。
但一场车祸彻底断送了这个普通家庭的希望。下半年时,遇到了一场车祸,徐蓉还有几个乘客都受了伤,因为赔不起乘客的医疗费,周克华只能跑到外面躲债。从此以后,周克华很少回家,后来他主动向徐蓉提出离婚。
事业败落,家庭破裂,而就在此时他又得到了第二把枪。据长沙警方披露,2004年之前,周克华在缅甸参加过雇佣军。当他再次回到重庆时,随身已经有了一把从云南边境购买的54式手枪。
周克华变得越来越神秘。2004年4月22日正午,烈日当头,周克华第一次开枪抢劫杀人,自此,他一次次将枪口对准普通人。2004年至2012年间,他凶残地枪杀了10人,直至2012年8月14日凌晨6时50分,他被警方击毙。
这世间的很多巧合,都在提醒着人们“因果报应”的存在——这个作案时惯于一枪爆头的杀人狂魔,最终致命的一枪,也是在头部。
枪为何而响?
一个不争的事实是,周克华生前并没有向公众坦白他持枪抢劫的目的。也就是说,他的死,给我们留下一个也许永远没法解开的迷团:他真正的作案动机是什么?一个人犯罪肯定是有其犯罪动机,而且会随着罪犯的心理变化而变化,整个犯罪过程便形成一个相对应的心理轨迹,那么周克华的心理轨迹是什么呢?
从犯罪心理学角度分析,周克华的犯罪历程存在着诸多疑点。是什么让一个沉默寡言的少年,最终成为静静蛰伏在暗处伺机扣动扳机的杀人狂魔?压抑的童年,曾经因贩卖枪支被判刑的经历,以及不为人知的缅甸之行,到底在周克华的人生中留下了什么?在点滴细节的理性分析中,或许能让我们更进一步了解周克华为何一次次地举起嗜血的枪?
性格影响人生
纵观周克华的成长史,其内向型的性格为他日后报复社会,漠视生命,埋下了一颗危险的种子。
客观分析,周克华在成长过程中,确实承受了一些来自外界的压力。年幼时父母频繁的争吵,以及一家人在农村独立特行的孤僻,使周克华的童年比其他同龄人更加压抑和孤独。
16岁的周克华因调戏妇女被拘留时,这段经历有个重要的时代背景,恰逢1986年建国后第二次严打。华东政法大学法律学院刑法教研室刑法教授沈亮针对这段经历,提出了自己的大胆猜想。沈亮认为,从严打期间被治安拘留14天的处罚来看,周克华当时所谓的“调戏妇女行为”应该是情节极轻的。第二次严打期间,流氓罪涉及范围很广,基本上就是一个“口袋罪”。当时因为打架斗殴被判处死刑的案例不胜枚举,仅就调戏妇女而言,因此获罪入狱的也大有人在。在今天的刑法中,调戏妇女情节一定要有一定的严重性,能够构成猥亵,才能被追究法律责任,而在当时,仅仅是一句玩笑的话,就可能招来牢狱之灾。
综合分析,严打期间的14天拘留,已经是轻得不能再轻的处罚,据此沈亮认为,周克华当时可能仅仅是对某位女性说了几句带点挑逗性质的话而已,而这几句话为其带来的后果,在今天看来,显然有些过于严厉,加之其父周正喜,也是因生活作风问题被从城里下放到农村,后与离异带着两个孩子的周母成婚。因此,此事件对少年周克华的心理影响不容忽视,成为犯罪心理的诱因。
据心理学家分析,在社会中受到自认为不公平的处罚,和年幼时家庭成长环境的不利刺激,是导致变态型人格障碍的两大主要因素。而周克华在成长时期的经历,也恰恰满足了以上两点。加上其本来就沉默寡言的性格,这些因素很可能在他的内心无限积聚,直到爆发。至于爆发的方式,则分为内罚型和外罚型两种,内罚型指通过自虐等手段对自己进行处罚来获得发泄,外罚型则将发泄的对象指向其他人甚至是整个社会。显然,周克华属于后者。
暴力英雄情结催生血腥
少年时期的周克华似乎生活在与世人截然不同的古代:重义气,爱看武侠小说,还曾一个人在自家院子里偷偷练功“打沙袋”。
据熟悉周克华的人事后回忆,认为其有“恋枪癖”,对军事方面的内容感兴趣,喜欢看《轻兵器》之类的杂志,甚至在身负命案之后,还曾扛着枪在妻子面前炫耀,并问妻子自己扛枪的样子威不威风。
警方在周克华曾经去过的网吧调查周克华的上网记录,发现《沉默的羔羊》和《汉尼拔》两部有关高智商变态杀人的影片,被周克华反复观看达10遍。
在周克华被击毙后,身上为数不多的遗物中,包括两张电影票:《听风者》和《太空一号》,一部谍战题材,一部逃狱题材。
以上种种细节,将一个沉默寡言、静静蛰伏在暗处的杀人者的心理世界,勾勒出丝丝缕缕的线索。然而,从武侠崇拜,到嗜血狂魔,这期间到底经历了怎样的心理发酵过程?
据周母说,周克华18岁时,曾有过想报名参军的想法,但体检没有通过。2002年春节与妻子离婚未遂后,周克华选择了离家出走。据后来警方的调查结果分析,周克华所谓的在缅甸当过雇佣兵的经历,正是在2002年出走之后所为。
刑法专家沈亮认为,凭周克华非法越境的身份,不太可能真正成为缅甸政府的正式雇佣兵。基于缅甸金三角地区多有毒贩武装力量考虑,周克华所谓的“雇佣兵”经历,很可能是在缅甸地区参与了部分民间非法武装力量的争斗,也因此接受了一些枪械知识和杀人技巧的培训。
结合周克华少年时期,对包含暴力因素的事物流露出的强烈兴趣,长久的学习积淀,以及其后来当兵愿望没有得以实现的情况分析,当时已经出现心理问题的周克华,很可能在缅甸的经历中,得到了宣泄暴力欲望的满足。而周克华在国内犯下的第一桩命案,时间是在2004年。这时的他,可能已经在缅甸历经了多次的腥风血雨,从一个内心充满暴力情结的扭曲男人,变成了一个凶残的杀人狂魔。
生命教育的缺失形成“分裂人格”
在周克华身上有着异于常人的分裂人格。周母说自己的儿子孝顺,每次回家都会给父母带些东西,对于前妻和儿子,周克华也会登门探望,并将自己抢得的钱款分出一部分作为母子俩的生活开销。甚至在面对自己的女友,一个生活在社会底层的“洗头妹”时,周克华也显得很是“仗义”。
由此看来,为人子为人父的周克华似乎也有着作为一个人最基本的亲情观念。但当他把枪对准一个个无辜的受害者时,却极为冷血,将一条条鲜活的生命,视作蝼蚁般残忍践踏,甚至将杀人过程视为游戏,邀请女友现场观看。
是什么,让周克华在对待其他人的生命时,呈现出与对亲人截然不同的两种态度?有人提出,这大概源于周克华在缅甸期间的经历,使他将杀人抢劫视作一种完全不带任何感情色彩的职业化行为。刑法专家沈亮认为,导致周克华人格分裂的关键,归根结底还是由于生命教育的缺失。
在周克华成长的道路中,家庭因素导致的自卑,使他或多或少感到自己的生命受到了轻视,父母孤僻和长年不和,可能导致对年少的周克华缺少精神层面的教育。成年后,在一些生活细节上,诸如从事“上河沙”这样繁重的体力劳动,及在火车站当搬运工时,周克华也很可能感受到了别人的轻视,体会到了生活在社会底层人格被践踏的滋味。这一切,都为他后来对他人的生命毫无怜悯之情打下了心理基础,形成自卑与自负的分裂型人格。
生命教育应该是孩子自出生之日起,接受教育的第一课,教导孩子尊重所有有生命的个体,不仅是人。我们的教育缺少培养孩子对生命的敬畏,在面对他人的死亡时,很多人表现出麻木与冷血。不仅是周克华,近年来网络上频繁出现的虐猫、虐狗事件,其实都在为我国生命教育的缺失敲响警钟。
枪响后,我们应该反思什么?
周克华出现在公众视野,是因为枪响,他的消失,也是在枪响后应声倒地。他的出现,直至最后的消失,就像江河中投入的巨石,在社会上引起层层难以消散的波澜。
人们恐惧,人们质疑,人们娱乐……
一束白光经过三棱镜,折射出各种单色光。一则悍匪毙命的消息公之于众,也为社会公权与公众之间立起了一面三棱镜,公民权利意识的觉醒和怀疑一切的执拗立刻找到了聚焦的爆发点,甚至娱乐至死的精神也找到了表演的舞台。
这是一个最好的时代,因为言论的自由;这也是一个最坏的时代,因为言论的速度。然而,后周克华时代,伴随着井喷的质疑与谩骂,掺杂着无知的崇拜与娱乐,是不是一个变质到生命无法承受之轻的时代?
毫无疑问,一个必须正视的问题是,政府的公信力面临着巨大挑战。政府修复信任,需要公权力更加公开透明,也需要抱定诚信、互信的集体信念,共同努力,塑造一个光明磊落的中国。
然而,仅仅停留在修复信任而作出一系列“释难破疑”的努力——公开尸检照、披露破案细节……是远远不够的。
如果不去探究其疯狂杀人、报复社会病态心理形成的原因,不去检讨社会干预机制的缺位,难免会留有巨大隐患。
当我们在反思中国社会该构建足够强大的公共安全体系时,我们也该警醒,公民心灵的健康和安全其实更加重要。
当整个社会过度消化着与案件无关的新闻,娱乐与嬉笑怒骂此起彼伏,我们就该反思,什么才是我们应该做的?
美国《侨报》评论:“暴力与血腥永远是一个文明社会的痛点,绝对是不能容忍的。周克华的枪口所向都是平民百姓,任何一个理性的社会及公民都不希望再出现下一个周克华。因而,对疯狂杀人者给予同情、乃至崇拜,只会宣扬仇恨,助长社会戾气。”
不妨回头看看,我们是不是做错了什么?
当“爆头哥”的称谓在网上扩散开来,当周克华被击毙的血腥高清照未加处理就公之于众,当媒体把凡是可以与周克华发生关联的人和物都拎到公众面前,当击毙地成为“风景名胜”时,整个社会过度消费着与案件无关的“八卦”新闻,本该严肃本应理智的事就开始变味。
在“哥”、“姐”流行的年代,“爆头哥”的说法出现得自然而然,这种错位的叙述伦理又马上让人不舒服。“他是谁的哥?”不少网友指责部分媒体也如此引用,实在不专业。还有美剧爱好者指出,美剧《犯罪心理》和《犯罪现场调查》等都提到,第一时刻阻止连环杀手在公共界取得某种绰号是非常必要的。原因在于,第一,绰号会给杀手带来成就感,再次犯案;第二,会有人因崇拜而模仿作案;第三,如案件未能及时告破,给警方带来更大舆论压力和挫败感;第四,它会在卷宗中长久地释放危险的魅惑。
至于周克华那张刺激眼球的“死相”照片,有说服力,但是不是践踏了死者最后一点点尊严——哪怕是十恶不赦的人,也有人权。网友举例,美国政府宁愿饱受外界对本·拉登是否真死的质疑,也不愿公布其尸体照片。
周克华被击毙的地方成为“风景名胜”,人们甚至不惜五体投地模仿其惨死状,令人难免想起鲁迅先生笔下那些“伸长了脖子的看客”。其实,这场娱乐化的狂欢,从侧面透露出社会中的戾气、狂躁与压抑,有的人不满社会,有的人叫嚣暴力,有的人缺乏人类的同情心、同理心……这些集体化的情绪比一个周克华更让人不安,这些集体化的情绪有可能催生更多的“周克华”。
让那些无聊的娱乐狂欢就此停止吧!每一个凶案背后都是无辜生命惨遭杀害,这种种阴翳对被害人的家属,对那些善良生活的人们而言,都是我们希望尽快忘却的梦魇。无论如何,这不是一件值得人们去围观戏虐的事。周克华为何会走上犯罪的道路,如何让社会悲剧不再重演,这其实才是我们最应该深思的地方。
认真想想,我们应该做什么,才能防止下一个“周克华”出现?
对底层人群的关注,倡导对生命的尊重,才是从根本上防止下一个“周克华”出现的首要任务。我们应该清醒地意识到,周克华案作为特定社会的个案,有其特定的社会背景。在社会转型时期,不法侵害和不公平的因素增多,而整个社会无论是来自政府的制度建设、公共管理、公共服务,还是来自民间组织的各种服务都是不健全的、有待完善。完善我们的社会制度和各种公共服务体系,加强公民生命教育和心灵健康建设,使我们的社会变得更加公平合理,使社会在法律与正义中,筑牢民主、以及关爱的价值体系,这是我们长久的目标。
《挪威晚邮报》政治编辑哈拉尔德面对震惊世界的挪威奥斯陆爆炸枪击案的制造者布雷维克,曾说过:“我们满怀希望地对这个‘疯子的态度,是给予更多的民主、宽容和爱,这些价值观正是布雷维克想要破坏的。我们要确保这个‘疯子不能改变我们的价值观。”
真理无国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