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探究活动中的“思”与“行”

2012-04-29 18:22董育
北京教育·普教版 2012年10期
关键词:动手桥梁交流

董育

现代科学教育提倡“探究”,其指导思想是在教师的指导下,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自觉地、主动地探索,掌握认识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步骤,从中找出规律,形成自己的概念。可见,在学生的主动探究过程中,“动手”和“动脑”都是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学生活动只是科学探究的外在形式,而科学思维才是探究的灵魂,没有思考的观察,不可能获得重大发现和规律性的认识。“动手”与“动脑”犹如“车之双轮、鸟之双翼”,必须同等关注。

我认为,在科技教育活动中以“思中做,做中思”为特征的思维参与过程,应该是“探究”活动中较易被人忽略而又非常值得重视的一个问题,是“探究”的本质属性和核心所在。

探究式学习的过程不仅是学习科学知识的过程,更是一个思维训练、探寻规律的过程。在科技教育活动中帮助学生获得科学方法和科学思维,是学生进行探究学习的最高境界。我们必须明确,学习是一个动态的活动过程,教师不能代替学生去做;“信息”可以灌输,但“理解”却不能,因为理解是来自学生本身的科学思维。如何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突出对学生科学思维能力的培养呢?我认为,应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

“思”在“行”之前,在“深思”中把活动做深做透——想好了再做

教学活动设计中,不强调学生动手做了多长时间,而重视“做”的质量,即如何把一个问题或活动沿着学生思维的概念做深做透,让学生真正有所得。例如,在创意搭建科技活动中,主题是使用元件搭建一座桥梁,我先给大家展示各种桥梁的图片,然后让大家思考:桥梁的设计应该考虑哪些因素?自己要搭建一座什么样的桥梁?使用什么样的元件和采用什么结构去搭建?在动手做之前分3个环节进行充分的探究。首先,让大家通过桥梁的图片进行小组讨论,如桥梁的设计与地理环境的关系,与通行车辆、承载重量的关系,是否考虑与环境和谐搭配等;其次,讨论哪种桥梁比较容易搭建;最后,讨论使用什么元件去搭建,搭建的顺序是什么。每个小组推举代表对每个问题进行阐述,在交流中实现思维的碰撞。通过充分的观察、交流,才能让学生深入了解桥梁设计的一些基本原则,从发现中感受自身的价值,共享发现的快乐。

在教学活动中,我没有急于让学生动手去做,而是设计了3个不同层次的思考、交流和讨论。小组探究使他们得出一致的看法,大组交流帮助他们在互相的质疑中,反思自己、理解别人。如有的小组认为拱桥比较好搭建,有的小组认为悬索桥好搭建;有的小组认为从桥墩开始搭建比较好,有的小组却认为从桥面搭建更好一些。当学生发现其他小组的结论和自己小组的并不完全一样时,他们不得不去理性分析,在交流和碰撞中,发现自己思维上的优势与缺陷,在交流和质疑中,发现新的观察方法。通过与班级中其他小组的讨论、思辨,通过他人作出的反映调整自己的思维以后,学生们认识问题的能力,尤其是理性思维能力提高了。

以上三个讨论环节层层推进,观察与交流相结合,让学生开始了感悟科学、经历科学、理解科学的第一步。探究是一种复杂的心智活动,需要把情感和智慧融合在一起全身心地投入,不能浅尝辄止、浮于表面,所以,我们要给足时间,让学生充分地了解、分析、思考,这样学生的思维才能自由地“飞翔”。

“思”在“行”之时,在“深思”中追求探究的效益——边想边做

动手与动脑的结合方式主要体现在学生进行实验、操作活动的过程中。如在搭建活动中,先让学生自己设计一座桥梁模型图,再让他们选择合适的元件去搭建,这时就会看到大多数学生在动手搭建时左顾右盼,那是他在寻找所需要的材料或者在寻找帮助。这些需求在动手做之前可能不会想到,但是在实验时却实实在在地碰到了,所以学生一定会积极思考解决的办法。实验时,学生之间会相互交流,那是他们思考的表现,他们的语言将思维外化了。因此,“做”的同时,“想”是很自然的,这时的“思”完全融合在“行”之中。

“做”是需要探究的。例如,在动手搭建时,对于同一个桥梁模型,有的学生从桥面开始搭建,有的学生从桥墩开始搭建,哪一种搭建顺序更合理?这是他们首先需要思考的。在搭建的过程中他们也会发现问题。实验对他们的思维进行了验证,同时通过反思他们也会得到正确的结论。

学生的思维往往是单向的、线性的,考虑问题不够周全,这是学生“动手做”常常失败的原因。而科学研究特别讲究思维的周密性,要考虑到各种情况的发生。科学史上因一个细节的考虑不周全,而导致一场灾难发生的事例举不胜举,因此,思维的周密性也是科学素养的一种表现。所以,在教学活动中要让学生考虑探究过程中会发生的种种情况,尤其是会对结果产生影响的种种可能。

科学探究要遵循一定的程序。在探究的过程中讲究思维的体验,而程序性的探究则可以体现思维的条理性,因此,在动手活动中要想让学生通过实践找出制作的规律,我们就要强调规划,规划好制作的流程。

要实现探究的应有的效益,必须把“行”和“思”结合起来,使之在“做”中“悟”、在“动”中“思”。

“思”在“行”之后,在“深思”中体会科学的真谛——做完了再想

这种方式更多地是在实践结束后的展示、总结、交流中。学生根据自己的想法完成了各自的作品后,教师引导他们进行深入思考,对问题进行扩展,验证科学的真谛。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思考就起到了关键的作用。没有缜密的思考,就无法为原先的操作作出全面的总结,更无法为后续的探究认识提供正确的指导。

从学生的年龄特点来看,他们往往只注意“做”,而不关注“思”。动手做的关键就是要得出结论,所以在“动手”后,要组织学生进行周密的讨论,抓住问题的关键,引导学生理清实践的步骤,关注材料的功能,明确研究的目的。只有经过理性的思索,学生才会将注意力汇聚在实践的内涵上,才能从提炼出来的结论中得到知识的积累和储备。如在自主搭建桥梁模型结束后,引导学生对桥梁模型从各方面进行受力的检验,看它是否坚固,是否需要改进,从而引导学生进一步去探究使用哪种结构搭建桥梁更坚固等。

在“动手做”后,一定要留足时间带领学生去总结、思考。我认为要抓住这样几个机会:一是要给学生表达自己思维的机会,主要是在展示作品的时候,让学生说一说搭建桥梁模型的顺序,要引导学生专挑别人没说过的内容说,这样,学生的表达才能逐渐具有深度和广度。二是要给学生阐释自己结论的机会乃至辩论的机会。如先让从桥面开始搭建模型的学生说一说这种搭建顺序的好处,再让从桥墩开始搭建模型的学生说一说他的想法,另外还要让学生讨论还有没有别的搭建顺序,哪一种更合理等。在出现不同意见和结论时,给学生充足的机会和时间去验证,在学生说明解释的时候,可以让其他学生享受他的思维成果,以引起思维的互动,同时深化该学生的思维,并令其体会到展示思维成果后的喜悦。三是一定要抓住学生在表述中所暴露出“思维漏洞”,及时进行有效矫正。

有人把探究后的思索比作春雨润花,只有全身心沉浸在其中,才能知其深意。科学探究既要“动手做”,又要“动脑想”。因为真正的探究不是发生在学生的手上,而是发生在头脑里。我们不能让学生只是一味地做,而是要让孩子们想好再做,边做边想。遇到问题,不是盲目地进行尝试,而是经过一番深思熟虑,再开展有计划的活动。只有这样,学生才能静下心来,去理清事物之间的关系。经过静思默想,才能沉浸于其间,从中获取经验、获得新知识。

在科学探究活动中,“思”与“行”是密不可分的。“思”是“行”的导向,“行”是“思”的实践支撑。只有很好地把握“思”与“行”的结合,才能使科技教育活动有所成效,才能使学生有所发展。

□编辑吴君

猜你喜欢
动手桥梁交流
我也来动手
如此交流,太暖!
加强交流沟通 相互学习借鉴
周樱 两岸交流需要更多“对画”
动手吧,把水“洗”干净!
动手画一画
手拉手 共搭爱的桥梁
句子也需要桥梁
动手演示找错因
高性能砼在桥梁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