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学习习惯之探讨

2012-04-29 00:44夏维尚
考试周刊 2012年10期
关键词:叶圣陶中学语文中学生

夏维尚

摘要: 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的养成对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至关重要。本文重点探讨了中学语文学习习惯,研究中学生语文学习习惯的特点及意义,总结中学生在语文学习习惯上存在的种种问题,并针对问题,剖析了原因,摸索了培养中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途径和方法。

关键词: 中学语文教学学习习惯学习能力

在当前的语文教学中,传统的教育思想和方式对现在的教师和学生有很大影响。经调查表明,目前大多数中学生不知道如何主动学习,不知道如何独立安排学习活动,是因为他们不善于独立思考,不能把握学习的要领。因此语文教学改革不能只停留在对教师的教的研究上,还必须深入探究学生学习的规律习惯,研究学习语文的科学方法。著名语文教育家叶圣陶说:“什么是教育?简单一句话,就是要养成良好的习惯。”[4]本文针对中学生语文学习习惯进行了分析。“良好的习惯是学生所储存的资本,会不断地增值,而人的一生就在享受着他的利息”。[1]

一、中学语文教学目标中语文学习习惯的要求及意义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总目标”的第三项提出,要“养成语文学习的自信心和良好习惯”。在“阶段目标”中,又分别要求学生“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养成主动识字的习惯”、“养成讲普通话的习惯”、“养成读书看报的习惯”、“养成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和“养成修改自己作文的习惯”等。在“评价建议”部分,再从教师的角度把语文学习习惯作为教学评价的一项重要内容。它要求教师“关注学生写字的姿势与习惯”,要求对阅读的“效果和习惯等方面进行综合考察”,对写作则要求教师评价“是否有写作的兴趣和良好的习惯”。上述表述表明《语文课程标准》对“语文学习习惯培养”的重视程度。以上只是一个较大的习惯范畴,很多细节或者更具体的做法还可以仔细划分。如就读的方面“培养默读的习惯”,“读书先看序文,是一种好习惯”;就写字而言,养成“求其正确”的习惯,“求其清楚匀整”的习惯,“不要自己乱造字”的习惯,以及“无论用什么笔写字,都不得马虎”的习惯,等等[2]。习惯是生活中相对稳定的部分,因此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不仅重要而且非常有意义。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是发展学生语文能力的重要条件。

早在20世纪40年代,叶圣陶就曾指出:“国文科在训练思想,养成使用语言文字的好习惯。”1992年我国颁布的《九年义务教育初级中学语文教学大纲》提出要“养成学习语文的良好习惯”。1996年的《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语文教学大纲》进一步提出要“养成自学和运用语文的良好习惯”。这都突出强调了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重要性。在教学大纲对语文教学目的表述中:指导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使学生具有听说读写能力、养成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是语文教学的首要目的任务或基本目的任务。因此,忽视学生良好语文学习习惯的培养,就是忽视语文教学的根本目的;没有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就是没有完成语文教学的基本任务。

二、中学生在语文学习习惯上存在的问题

为了了解中学生学习语文的习惯,我以砖桥中学初一(3)班和(4)班为研究对象,以问卷的方式进行了调查,现将几项调查结果统计如下。

1.听的习惯

对于听的习惯,我们主要从听的时候注意力是否集中进行调查。如图1所示,有77%的学生表明他们有时候会走神,仅有18%的学生们能由始至终专心听讲,有4%学生选择了“老师讲得好就偶尔听一下”,甚至还有1%的学生选择的是“基本上是做其他科作业、看课外书或想其他事”。由此可见,大部分学生不能保持持久的听课注意力。注意力的集中需要:一是意志力的约束,二是兴趣的作用。兴趣既包括对所学内容感兴趣,又包括对教师的教学方法感兴趣。因此,应尽可能培养自己在这方面的兴趣,才能更有利于学习。

2.说的习惯

说话能力的培养是近年来逐渐受重视的一个方面,对是否具有口头表达的意识及是否具有主动表达的习惯进行调查,调查显示:有76%的学生初步具有口头表达习惯,其中,有29.1%的学生认为自己非常留意自己的口头表达,46.9%的学生比较留意自己的口头表达,这表明现在的学生大都比较注意自己的口头表达能力。在主动表达方面,从统计看,现在中学生说的能力还是比较强的。在访谈中我们发现,要想养成良好的说话习惯,就要给孩子创造良好的语言环境,使他们具有更强的自主意识。在潜移默化中更加重视自我表达能力,我们在肯定大多数学生具有比较好的说话习惯的同时,仍然要重视还有的学生不会在课堂上主动发言,造成这种状况的主要原因是学生缺乏足够的口语练习机会,因此迅速组织语言表达自己思想的水平较弱。也有部分学生更习惯于接受现成的结论,这些方面都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学生有效说、主动说的能力。

3.读的习惯

语文课外阅读习惯的统计分析,调查如图2所示:有稳定的课外阅读习惯占54.7%;偶尔有课外阅读习惯占42.6%;没有课外阅读习惯占2.7%。上述统计表明,大多数学生能够进行一些课外阅读,然而经常进行课外阅读的学生略微超过半数,表明中学语文课外阅读习惯的培养还需加强。

运用工具书习惯的统计分析,如图3所示:在字不认识或不会写时采用何种方法人数百分比(%)。暂时避开占4%,询问别人占21%,查阅工具书占75%。调查表明,有超过2/3的学生在语文学习中养成了查阅工具书的习惯,表现出他们在语文学习上初步具有主动学习、独立学习的精神,在学习方法上开始学着自己寻找问题的答案。

4.写的习惯

书写习惯主要是从学生能否书写工整这方面进行调查。在书写工整方面,如图4所示,有63%的学生表示一般都很工整,但是也有33%的学生表示不一定,4%的学生则认为自己完全不能书写工整。就目前了解到的习惯养成情况来看:大部分学生都能养成书写工整这一良好的习惯,但也有些学生存在问题。由于懒惰或其他原因,因而这一良好习惯暂未形成。

调查结果表明:语文学习中,多有学生为应付考试学,结果产生“被迫性”学习状态,久之便养成被动学习的恶习,导致语文学习兴趣、信心的丧失。

三、培养中学生良好语文学习习惯的途径

国内外教学研究统计资料表明,对于绝大多数学生来说,学习的好坏20%与智力因素相关,80%与非智力因素相关,而在信心、意志、习惯、兴趣、性格等主要非智力因素中,习惯又占有重要位置。古今中外在学术上有所建树者,无一不具有良好的学习习惯[6]。

中学阶段的教育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系统工程,教师应该考虑学生从小学进入中学,进入青年时代的初期阶段,他们的心理特点既保留小学时的幼稚性,又包含着渐渐成熟后的独立性与自觉性。学生的人生观、世界观初步形成于中学阶段,此时的他们更容易产生变革现实的愿望。但由于他们自控能力不强,因此好走极端。另外,中学阶段的学习特点是知识容量大,系统性强,综合性强,各学科相互影响,能力要求高,在这样的情形下,中学生要想学好每门课程,必须花费大量的精力。因此初中语文教师应根据孩子的年龄、个性特征,培养其良好的学习习惯,抑制和消除不良学习习惯。克服坏习惯首先要使孩子认识到坏习惯的危害,其次是锻炼孩子与坏习惯斗争的意志力。

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会使学生在语文学习中受益匪浅,探索具有可操作性的培养习惯的方法,对语文教学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我结合自己的调查,认为教师培养学生良好语文学习习惯的有效方法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

(一)正确的指导

知识在于积累,习惯在于养成。要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就必须先使他们知道什么才是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这也就是“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语文老师首要的任务就是将正确的、有效的、适合中学阶段学习的方法告诉学生,让他们明确怎么听、怎么说、怎么读、怎么写。因为习惯是一个逐渐形成的过程,中学语文教师面对的学生很可能已经通过小学的学习养成了自己特定的学习习惯。这些习惯中,有的是好的,有的是不好的;有的是需要巩固的,有的是需要调整的。因此,中学语文老师在明确告知的基础上,还必须有一个纠正的过程。另外,我们要注意到学生的差异性和适应性。从学生个体的角度来讲,最好的方法不一定最适合他;从学习的效果来看,要避免强制的习惯调整带来的不适应造成的副作用大于积极作用。因此,中学语文老师应该针对每个学生的具体情况,量身定做一套适合的学习方法,纵观学生的发展轨迹进行习惯培养。

(二)有针对性的引导

习惯的养成要注重实效就必须强化学生对理论指导实践过程的具体体验。学校教育是学生习惯养成的一个重要渠道,语文学科只是学生各科功课之一,语文老师能掌控的有效时间就是课堂。因此,语文教师在课堂上进行有针对性的引导对于学生养成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非常重要。比如,要强化学生养成课前预习的习惯,就可以在课前安排针对预习情况的提问、交流和讨论;请学生朗读课文时发现生字读音错误就要适时地强调预习在字词、音义方面的要求。要强化学生养成良好的听课习惯,就要认真地监督学生的听课状态。对于精神溜号、思考懈怠、惧怕发言、不记笔记等问题进行及时提示,对于重点“帮扶对象”甚至可以安排专项检查。要强化学生养成复习的习惯,就可以在第二节课或周末带着学生复习。总之,是用一种实实在在的行动,促进学生的互动,最终潜移默化地养成习惯。

(三)反复的强化

同一动作的多次重复会起到定型作用,这点在很多体育项目上有明显的效果。其实,在语文学习习惯的养成过程中也具有同样的功效。因此,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安排合适的“小活动”,并长期坚持下去,对于强化良好语文学习习惯的养成具有较强的实践意义。比如,发现学生写字不规范、不美观,便每节课教学生练习10个字。要求只能写這10个字,必须写正规楷书,以后遇到这几个字都要这么写。通过长期的强化,写字水平就会有明显提高。再比如,坚持课前5分钟演讲与点评,不仅锻炼了学生的表达能力,而且使学生养成了善于观察生活、思考问题的习惯。

(四)高标准的要求

每个人都有惰性,对于学生来说,养成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无疑是一项艰巨的任务,不可避免地带有逃避倾向和应付心理。老师严格把关很重要,这是促使学生由被动适应到主动接受的有效方法。比如,很多学生都有马虎、毛躁的习惯,每每在考试时意外丢分,在日常学习和生活中闹笑话,这些在学生作文中有明显体现。有位语文老师为了根治学生的这种毛病,采取了一项强硬的措施:学生作文,凡有三处错误者(含错字、别字、错误标点、错误格式、勾抹、潦草无法辨认),不再批改,重新誊写后上交。最初,全班50余名学生常有30余名学生要重新抄写,更有甚者,有的学生一篇作文就抄写过4遍——第一次,前2段就有三个错误;第二次,他把老师圈点处修改后抄了一遍,后2段又出现了错误;第三次,着急抄窜行了……但是,经过一段时间的强化,这个班级的大多数学生改掉了马虎的习惯,作文水平提高了,语文知识牢固了,连其他学科的学习都有所进步。

因此,在培养学生语文学习习惯方面必须实施以下策略:加强教育,提高认识;注重指导,教给方法;强化刺激,反复训练;严格要求,持之以恒;建立常规,科学调控。

素质教育是现代主体性教育,它的核心是教学生“学会学习”。当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科学的学习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后,不仅能提高学习的质量,而且能为终身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使人受益终生。

参考文献:

[1]张利勤.习惯决定命运——中学生语文学习习惯的培养[J].文教资料,2006,(21):105.

[2]叶圣陶.叶圣陶教育文集(第3卷)[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4.

[3]现代汉语词典(修订本).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商务印书馆,1348.

[4]叶圣陶.叶圣陶教育文集(第3卷)[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3.

[5]叶圣陶.叶圣陶教育文集(第2卷)[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

[6]张大均.教育心理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

猜你喜欢
叶圣陶中学语文中学生
2022年高考,《中学生数理化(高中版)》高考理化与您同行
《发明与创新·中学生》征稿啦
霜的工作
加强中学语文朗读训练的思考
中学语文略读策略初探
如何让现代中学语文课堂教学“活”起来
对中学语文情趣化学习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