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苏明
● 教学背景
《定义过程》一课是苏科版《小学信息技术(选修)》教材中Logo语言模块的第九课。前面八课,教材就顺序结构、循环结构——REPEAT语句以及循环嵌套做了讲解,过程的定义是结构化程序,渗透了模块化的思想。经过前面八课的学习,大部分学生对于“即输即得”的“线性”命令运用较为熟练,单次运用REPEAT语句也掌握较好。但对于REPEAT嵌套命令,由于小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部分学生理解起来有些困难。定义过程的学习主要是为了让学生“化繁为简、以简见繁”,使他们体会到定义过程可以方便其完成规律性的较复杂图形。
案例描述
【片段一】复习对比,引入课题
师:前几节课,我们学习了用Logo命令画虚线、三角形、五角星,你能完成吗?
学生上台演示。
教师将学生命令记录在卡纸上,并通过粘贴的方式,板书学生所写命令。
师:完成得真棒!老师也想来完成这些图形,大家来看看老师的方法怎么样?
教师活动:演示执行事先定义好的过程XX、SJX、WJX,完成同样的图形。
师:请大家比较一下哪种命令更简洁、更快捷?想知道老师是怎么做到的吗?请阅读教材31页。
学生阅读教材,知道Logo语言的另一种执行方式:过程方式。
揭示课题“定义过程”。
设计意图:通过复习“线性”命令,激活学生“前在状态”,为“定义过程”的一般格式教学打下基础。通过对比,让学生切身体会用定义过程的方法可以使命令更快捷且便于理解,激发学生学习新知的积极性,揭示新授课题。
我的思考:“千呼万唤始出来”——怎样定位教材内容?
前几遍读教材,我一直都想将定义过程这一课定位为repeat命令嵌套的拓展课,让学生调用定义好的过程“化繁为简”,同时做到“以简见繁”,方便学生像搭积木一样完成规律性的较复杂图形。这样的定义主要是先考虑学生在学习嵌套命令时有些难度,能否简化嵌套,便于学生操作,但这其实是一个伪逻辑,因为首先操作是思维的延伸,学生应该先理解嵌套,后才有能力去简化之;其次,虽然定义过程主要是让学生养成模块化的思维,但其仍然具有定义复杂不规则图形的功能,所以原先的定位可能过于狭窄。
【片段二】自主探究,基本达成
师:请大家把教材翻到32页仔细阅读,说说定义过程的一般格式是什么?
生: To过程名
过程体
End
教师在学生说的同时通过移动板书(如图1),演示构建定义虚线过程的格式。
师:你能移动板书演示定义三角形、五角星的过程吗?
学生电子白板演示定义三角形、五角星的过程。
师:请大家观察老师定义过程的过程名,你们能说说过程名的命名特点吗?
生:有意义,用字母,……
教师总结:两要三不能(要容易记忆、要有意义;不能用Logo命令、不能以数字开头、不能有空格)。
教师引导演示定义正方形过程,并执行。
学生尝试定义正方形,并执行,同桌相互检查。教师巡视,及时解决学生实际操作中存在的问题,确保基本达成。
设计意图:学生阅读教材,形成初步概念。教师直观演示,使学生理解过程的格式及过程名的作用,再通过学生自己动手摆一摆,巩固学生刚刚形成的初步概念。同时,板书的展示也给学生在后面的学习中提供了引导范本。学生第一次定义,要扶得稳,让全体学生达成最基本的目标。
我的思考:“犹抱琵琶半遮面”——第一次操作“是扶是放”?
让学生自己阅读教材自主完成第一次定义,还是教师引导?原先设想教材表述已经较为清晰,学生应该能够自己完成,在第一次试上时发现:学生虽然能够依葫芦画瓢完成第一次定义,但大部分学生对提示符的变化并没有注意到,这将导致学生在后面自己定义的过程中,不能有效地规避错误,或者重新定义。所以,我还是选择了教师演示引导,并点出学生可能忽视的点,这很大程度上帮助学生建立起完整的定义过程的概念结构。
【片段三】重复调用,体现优势
师:我们已经学会定义一个正方形的过程,那能不能通过调用这个过程,完成复杂的规律图形呢?请大家观看老师的演示。
学生观看教师演示完成“田字格”的过程。
师:请大家尝试调用zfx过程,完成“双田字格”。
学生尝试完成。
师:刚才我们尝试用定义好的正方形来完成了较为复杂的图形,老师这里还准备了一些复杂图形,我们来分小组讨论一下,怎样来完成这些图形。
小组长抽签决定讨论图形,见小组讨论记录表(如图2)。
教师分发小组讨论记录表。
学生小组讨论:①本小组准备定义的基本图形是什么;②取什么样的过程名;③有几个基本图形组成,相邻图形间的旋转角度。
学生分四组完成,教师巡视辅导,解决学生在操作中出现的错误。
学生小组展示交流汇报。
设计意图:如何调用定义过程,和第一次定义过程一样,教师的引导演示,可以给学生一个清晰、规范的方法,使学生在教师的明确引导下逐步体会定义的优势。在学生初步掌握调用定义过程后,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由学生自己完成复杂规律图形,进一步完成新知的内化过程,举一反三,完成建构。
我的思考:“转轴拨弦三两声”——怎样安排调用过程?
定位的改变也直接导致了“新知导入”环节的设计的修改。第一次试上时,我直接用repeat命令嵌套这课出现的“双田字格”作为导入图形,想让学生能延续嵌套命令这一课的思维。在第一次试上时,我发现效果并不是很好,学生虽然上来觉得是简便了,但直接在repeat语句中调用,学生还有些懵,这样的导入并不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便改成了从三个不同类型的简单图形导入,让学生从直观上感知定义过程的使用范围广且方便。
【片段四】妙用嵌套,拓展思维
师:看了大家的精彩表现,老师有一个请求,请大家帮帮忙,老师刚刚搬了新家,家里的壁纸和地板图案还没有选定,你能以各自定义的过程为基本图形,运用嵌套帮老师家设计一些漂亮的图案吗?
学生自主创作。
学生展示交流,教师点评。
师:大家的作品让我们大家享受了一场视觉盛宴,也给了老师很多灵感,简单图形的多次调用竟然产生了如此奇妙的效果,看来老师家的壁纸地板图案的设计也不成问题了,老师也完成了一幅作品(如图3),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并请你思考一下老师是怎么完成的?
设计意图:在学生来到这一环节时,已经完成新知的内化过程,其思维阶段也应由知识、理解的低阶思维过渡到应用、创新的高阶思维。教师放手让学生用好“定义过程”,在嵌套命令拓展中大显身手,最后展示教师设计的图形,是为了避免学生在多次练习后可能形成的思维定势。
我的思考:“曲终收拨当心画”——妙用后的隐虑?
基于对本课教材内容的定位,定义过程应该是让学生初步养成模块化的程序思维,所以本课并没有在不规则复杂图形上作难度上的拓展,而是努力想让学生体会到定义过程,也就是模块化后反复使用的妙处。但对同一过程的反复调用,会让学生走入误区——每次只调用一个过程,所以在最后展示教师设计的这个图形,通过分别定义上半圆和下半圆,一次调用两个过程模块,帮助学生突破一次只调用一个过程的思维定势,拓展学生思维。
案例反思
本课既是Logo语言模块的进阶课,又是结构化、模块化程序教学的起始课。程序教学应该是极富逻辑性的教学,这种逻辑性在本课教学中包括了三个方面:①逻辑性定位教材内容;②逻辑性处理教学设计;③逻辑性安排教学环节。只有将逻辑性贯穿始终,才能真正把握住课堂,对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起到真正的锻炼效果,使每个层次的学生均有所收获。
1.读透教材,准确定位本课的教学内容在教材中的位置
本课教学内容是过程的定义与执行,其主要目的是简化重复内容的操作。虽然教师的演示可以让大部分学生有了一个直观的印象,但在学生的自主练习时,因为学生的个体差异性,或是误操作,不可避免地会发生定义错误。那么,在学生定义错误后怎么办——教材并没有在本课安排这一内容,而是将编辑修改命令放在了第11课。怎么样理解教材将定义、保存、装载、修改分开呈现?在第一次备课时,我思考能否将edit命令在本课就教授,再次仔细阅读教材,理解编写者的意图:在本课学生掌握定义过程的结构和执行后,教材安排了保存和调用过程一课,其主要目的应该是让学生巩固本课内容,在学生牢固掌握后,教材才安排修改命令。这样的安排用意应该是考虑到学生在本课刚刚接触到定义过程,即便是定义错误,也可以通过重复定义来达到修改的目的。这样反而会对定义过程有一个更完整清晰的理解,基础也就更加夯实了,相反如果将这一系列的命令放在一课教学,教学内容偏多,学生在没有完全掌握定义过程这一新知识点时就教授修改命令极可能产生逆向负迁移,违背学生的认知规律。所以就本课而言,定位应该是掌握过程的含义、定义过程的方法及执行。
2.合理设计,建立教学内容的内在联系
就本课教学内容来看,主要有以下一些知识点:定义过程的一般格式,过程名的命名规则,过程的执行方式,调用定义好的过程完成一般规律图形的方法。针对这些教学内容,我设计了这样一条教学主线:学生阅读教材,了解定义过程的一般格式,形成初步概念;教师移动板书直观演示过程体结构,巩固学生认知;通过观察过程名,总结过程名命名的一般规则,教师演示引导完成第一次定义,达成基本目标,执行定义好的过程完成熟悉图形,探究一般规律,研究差异图形,突破思维定势。只有将本课的主要知识点串成这样的一条逻辑清晰的主线,才能使学生的深度学习成为可能。教师如果只关注了知识点的教学,而不深入研究知识点之间的逻辑联系,那么,学生的发展可能只是浮于表面。
3.有序安排,呈现有梯度的教学环节
本课主要是让学生初步理解定义过程的含义及用法,本身内容并不难,但如何让学生完善自己已有的认知结构并建立新的意义系统,就需要教师对教学环节进行有序的安排。本节课,我通过让学生完成四个环节来实现知识的建构。从课堂教学逻辑来讲,我安排了四个教学环节“初次定义形成定义过程结构的认知”——“用定义好的过程完成熟悉的规律性图形”——“用嵌套结构调用定义好的过程探究一般规律性图形的规律”——“调用不同过程突破思维定势”,这是一个认知逐步推进的过程,这个过程从简单到复杂,从联系到区别,非常清晰地展示了定义过程的知识体系。这样的环节安排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形成了较为稳定的认知结构,获得今后再学习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