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凯
在观看伦敦奥运会的开幕式时,很少有观众会预先想到这样的场景:万维网的发明者蒂姆·伯纳斯·李来到现场,他坐在角落里,不声不响地用键盘敲打出“This is for Everyone”一行字,这一幕激起了无数观众的共鸣。万维网——这是为所有人而造,蒂姆在1989年提出万维网的设想并无私地将他的发明贡献给世界。这里引用新华社刊发的奥运专电中的话:“正是万维网,让原本十分复杂的因特网变得更为丰富多彩,以及简单易用。如果没有万维网,就没有脸书(Facebook)、推特(Twitter)……”今天,每个上网者在享受冲浪便捷的时候,可能视所有这些便捷为理所当然,而很难有意识地领会到当年蒂姆所作设计的重要意义,笔者打算用两期的篇幅,借万维网本身,试着唤回学习者对于万维网的新鲜感。
内涵与外貌
先来拜访地球上的第一张网页,该网页地址在“http://info.cern.ch”,且慢,先不要用浏览器直接打开该网页,而是借“在线转换网(www.online-convert.com)”强大的转换功能,用不同以往的视角来做一些观察。
1.假如因特网上的“网页”只是一个个文本文档,那么,网络用户的体验会是怎么样的呢?用浏览器进入在线转换网(www.online-convert.com),找到“Document converter”标签,选中“Convert to TXT”,在接下来出现的页面中,找到“Or enter URL of the file you want to convert to TXT”框,填入想要浏览的网页地址“info.cern.ch”,稍等片刻后,就可以下载或直接打开一个文本文件,只要英语好,肯定能读明白文档内容,当然也很容易把文档内容复制下来(如图1)。当然,大家肯定会想,这个文档看上去实在太没有美感,怎么样才能让网络上的资源更赏心悦目呢?
2.想要让因特网上的文档变得更漂亮些吗?仍然利用在线转换网的转换功能,只是这次不是将网页转成文字,而是转成图片。这么一来,所浏览到的内容的效果就好多了(如图2),不过很快就能发现许多不方便的地方。例如,怎么才能复制其中的文字?怎么样才能够得到那张蒂姆的照片?如果想把照片往上移一些,或者放大一些,有什么方便的方法呢?
3.经过两次转换实验,大家或许会生出“鱼和熊掌不可兼得”的感觉,怎么样将网络资源的内容和内容呈现的形式有机地结合起来呢?蒂姆考察了当时已有的超文本系统,决定将超文本的概念用到网络上,于是开发出超文本标记语言,即HTML(Hyper Text Markup Language),该语言巧妙地将网络资源的外貌与内涵统一成整体。现在,请大家再用浏览器访问“info.cern.ch”,相比之下,就能体会出蒂姆的用心了。
需要附带说明的是,虽然全世界的第一张网页确为“http://info.cern.ch/default.html”,但20多年时间里,网页的内容已有很大变化,如果想要欣赏最初的页面原版,可访问“http://www.w3.org/History/19921103-hypertext/hypertext/WWW/News/9201.html”。
美丽的网页树
每一张网页,都是由许多个HTML文档对象组合而成的,这些对象并不是平行铺砌在一起,而是层层嵌套,虽然可以将这样的结构类比为俄罗斯套娃,但与套娃不同的是,大娃娃里可以同时套好几个小娃娃),所以更好一些的类比可以是一根树枝上分岔出更多树枝。
接下来的实验,是直观地欣赏不同网页中的HTML文档对象的组织结构(而不是浏览网页本身),用浏览器访问“www.aharef.info”网站,在“Webpage Address”文本框中填写想要考察的网页的地址,如“http://info.cern.ch”(注意这里必须写上“http://”),接着点击“OK - Now show me the graph!”,等待片刻,万维网上的美丽网页树便层层舒展开枝条。如图3中,黑色圆圈是最外层的HTML标记,或者,也可以想象成是所有分支的主干,而每个分支下又能展开新的分支,在图3中,紫色代表图片、蓝色代表超链接……每一种颜色的圆圈都代表不同类型的网页标签。更详细的描述可参考该网站上的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