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与“见”

2012-04-29 00:44李树峰
中国摄影家 2012年10期
关键词:关联性外界陌生

李树峰

在汉语里,“看见”是一个常用词,表示眼睛的一个连续动作。“看”是前一个动作,偏重生理属性;“见”则有“认识了”、“记住了”的意思在里面,偏重于心理属性。“看”而后“见”。在英语里,“看”是“look at”,“见”是“see”,“see”还有“明白”的意思。可见,虽然是一个平常的眼睛动作,在语言表达中,“看”和“见”的意思都是被分解开了的。“看”是人有意无意中的眼睛动作,“见”是由“看”而来的内心活动。看到了的事物,只有经过认知系统辨认、命名,才能达到“见”、“识”的层次。

在摄影活动中,摄影者边行走,边思考,边拍摄,在“看”和“见”之间,有一个复杂的思维过程。研究“看”与“见”和从“看”到“见”的心理过程,对于更深刻地认识摄影,提高摄影水平,很有帮助。

当我们“看”的时候,有很多东西并没有“见”,而是被忽略了。当我们“见”过某事物,才能更好地“看”它。就像毛泽东说过的,感受过的事物不一定能够理解它,而理解了的事物能够更好地感受它。

以皮亚杰的发生认识论来分析,在看见事物时,有的人要经历一个“同化”(把外界事物按照已有的知识框架纳入)过程,有的人要经历一个“顺化”(既定框架无法纳入,需要按照外界事物的结构调整框架)过程。依我看,“看”了的事物,因为大多数符合既定知识模式,多为需要“同化”而被我们轻视的事物;需要“顺化”的事物则是经过“见”和“识”—一个心理认识过程而被我们认识的事物。

根据以上初步分析,对于我们摄影人来说,就要做到两点:

一是要千方百计多看,创造机会多看。在空间上,拓宽自己的视域,不要借口工作忙为自己没出门而开脱;在时间上,沿着事物发展顺序进行跟踪,这需要极大的耐力。从这个角度说,摄影怕懒,懒了就到不了现场,就拍不到鲜活的东西;懒了就没有跟踪拍摄,作品就无时间跨度。真可谓“一懒废千机”。

二是在“见”字上下功夫,看的过程中要集中注意力,保持认知的敏感。要能够看到熟悉事物的陌生性和陌生事物的关联性。从这个角度说,摄影怕麻木。熟视无睹,视而不见就是这个道理。一般来说,知识渊博者更容易发现信息点之间的关联性,旺盛的求知欲和移情能力能够帮助我们发现事物之间有意义的关系,而关注外界事物,关心他人,是心态基础。

摄影是依赖拍摄对象而存在的活动,要找到拍摄对象,不但要“看”,更要“见”。作为摄影人,我们应有意识地从以上两个方面锤炼自己,提高“摄影式观看”的能力。

猜你喜欢
关联性外界陌生
外界诱惑大 让你转钱必有诈
人最怕:深交后的陌生
熟悉的陌生词(四)
熟悉的陌生词(三)
熟悉又陌生的“”
人体对外界环境的感知
四物汤有效成分的关联性分析
如何准确认定排污行为和环境损害之间的关联性
CRP检测与新生儿感染的关联性
设计的外界包容性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