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立军 庞敏 马霄
摘要:在界定失地农民生活质量内涵的基础上,本文根据失地农民生活质量的特点,从客观条件与主观感受方面构建了以个体为研究对象的失地农民生活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并采用综合指数方法构造了失地农民生活质量评价模型,研究表明失地农民生活质量指标体系及评价方法具有可行性与适用性。
关键词:失地农民;生活质量;指标体系;评价
中图分类号:F301.2;F302.5 文献标识码:A
目前,我国正在快速城市化,大量的农业用地转化为城市用地。研究失地农民生活质量问题,直接关系到广大农民的切身利益,关系到政治经济和农村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现有文献对于失地农民生活质量问题的研究还存在不足,主要表现在:(1)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专门针对失地农民的生活质量评价体系,而作为一个特殊的群体,失地农民生活质量评价问题理应受到重视和关注;(2)现有对生活质量评价的研究基本上是以地区(人群)为对象,以个体为对象的生活质量评价研究还比较罕见。例如城市居民生活质量的评价是以全国各省(市)城市居民的总体为评价对象,再将各省(市)对居民生活质量总体水平进行对比。以地区(人群)为研究对象的,生活质量评价体系操作相对简单,掩盖了个体间生活质量的差异,也丢失了很多有价值的信息,这将使得生活质量评价体系的功能和应用范围受到影响。
一、失地农民生活质量的内涵
(一)失地农民的概念界定
失地农民是指在我国城市化进程中,由于城乡建设征占农用地(包括耕地、园地、林地、牧草及其他农用地等)所产生的失去土地集体所有权或经营权的农业人口。对失地农民的界定主要包括以下几个维度:(1)由于国家征用土地使唤其失去了全部或大部分耕地;(2)土地被国家征用后,他们在身份(户籍) 上仍为农民或被转化为城市居民;(3)征占农用地过程中农民处于被动地位或主动地位。由于失地的结果存在完全失地和不完全失地,为了便于比较,本文研究的失地农民范围只包括完全失地农民。
目前,我国“农民”具有职业和身份两种含义,即农村从事农业生产的劳动者和户籍管理制度决定的“农业人口”身份。本文的失地农民指的是户籍意义上的农民,即征占用农地前具有本地区农村户籍的人员。对于完全失地的农民,在现行政策下可以转为非农业人口,即现在已不是农民身份。为了保证对失地农民调查的完整性,失地农民既包括由于征占用农地产生的己经农转非的原农业人口,也包括征占用农地后目前仍是农业人口户籍的人员,以下都统称为失地农民。从目前国内对失地农民的研究看,失地农民从字面上理解为征占农用地过程中农民处于被动地位的被动失地农民,但是在现实情况下城乡建设征占农地过程中,存在农村集体主动将农地作为资产参与到工业化、城市化建设中,导致农民失去土地使用权。因此,本文的失地农民范围不仅包括一般都认同的被动失地农民,而且包括主动失地农民。
(二)生活质量的概念界定
所谓生活质量是指人们对自身发展、物质和精神需求的满足程度,以及为保证这种需求得到满足的经济、文化、教育和社会保障等多方面“外部”因素的客观条件。生活质量是比生活水平内涵更丰富的一个概念,它不仅反映人们享用社会物质财富与公共设施及福利的实际水平,而且包括在特定的文化背景与价值观念下,人们对这种水平的感受与体验,以及人与人之间、人与自然环境之间关系的和谐程度。社会学家坎贝尔将生活质量定义为“生活幸福的总体感觉”,认为生活质量应反映人们的认知、情感和反馈三个层面,即包括满意度、幸福感和社会积极性三方面。生活质量的定义各种各样,但首先必须明确生活质量既是主观的又是客观的,包括物质福利、健康、亲密关系、安全需要、归属感和情感健康等方面内容。客观领域的生活质量标准是由满足,主观领域的生活质量由对生活领域的满意程度等构成。
(三)失地农民生活质量的特殊性
作为农村家庭经济收入的重要来源,耕地不仅承担着整个家庭生活与发展的重任,而且承担着社会保障的重要职能。在农民只具有土地经营权而且不能有效转让的前提下,土地经营权的损失,既意味着未来生活收入来源的断绝,更意味着社会保障权利的永久损失。因此,失地农民生活质量内涵可以理解为包括收人、消费、教育、文娱休闲、医疗健康、居住、生活设施、再就业、社会保障和生态环境等因素。
二、失地农民生活质量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一)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理论基础
1.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对生活质量的阐释,不仅意味着人对物质需求的满足,而且也意味着人对精神需求、生态需求等方面的满足。因此,构建生活质量评价指标体系要以人的不同层次的需求为线索,对生活质量加以客观描述和判断,包括人的各方面需求得到满足的程度以及对这些满足的认知程度,尽可能体现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
2.社会发展阶段性的理论。指标体系要充分体现当前社会经济发展阶段的特点,要能够满足当前评价生活质量的需求,因为生活质量是一个动态概念,生活质量取决于社会和经济发展的程度。进入21世纪后,我国进入了经济社会发展的又一个新阶段,伴随着经济的高速增长、物质生活的极大丰富、国民收入和消费的显著增加,也出现了一系列严重的社会问题,环境污染问题、社会治安问题、水源问题、食品安全问题、交通问题、服务问题、政府组织管理问题等等,这些问题极大地影响了人们的生活质量,从而使生活质量表现出更复杂、多层面的含义。
3.系统工程理论。生活质量研究是以人们的生活为研究对象,以评价生活的好坏优劣为其目的之一。由于人们基本生活状态的多样性,生活现象纷繁复杂,既有物质生活,又有社会生活、精神文化生活,还有生态环境需求,进行生活质量研究时,必须把人们的生活看成是一个系统,即包括经济系统、社会系统、精神文化系统和生态环境系统的生活系统。生活质量评价体系的各项指标来自于生活系统的各个子系统,各指标之间应有内在联系,互相呼应,且要有逻辑关系,这样才能全面科学地评价生活质量。
4.可持续发展理论。可持续发展考虑的是当前发展和未来发展的需要,它以持续和长远的获利作为衡量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尺度,强调发展是既要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按照可持续发展的观点,评价生活质量不但要看经济发展和当代需要,也要看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在构建生活质量评价指标时要将资源消耗和环境保护放在比较重要的位置。
(二)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的基本要求
1.全面性与代表性相结合。失地农民生活质量是个综合的概念,它包括衣、食、住、行以及健康、教育、文化、娱乐、社交等各个方面的内容,这些方面相互联系,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因此,在构建失地农民生活质量指标体系时需要把握全方面的内容,力求能全面反映失地农民生活状况的多层次、多方面的特征,全面科学地反映失地农民生活各个方面的满足程度和个体及地区间生活质量的差异。但是,全面性并非要求设置的指标体系面面俱到,而应从众多的指标中提炼出最具代表性的重要指标。在技术处理上可以采用如下方法:一是选择最有说服力的综合指标取代过多的单项指标;二是选择最能反映人们生活质量状况的指标;三是在相互包容和相互关联的指标中选取最有代表性的指标。
2.可比性与特殊性相结合。失地农民生活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应建立在可比性的基础上,选用的指标口径必须一致,以确保能实现科学合理的对比分析。此外,在考虑可比性的同时,结合失地农民的特点及目前国家对失地农民采取的政策的特殊性加以对比分析。
3.前瞻性与可行性相结合。失地农民生活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应具有前瞻性,要考虑今后发展变化的可能,又要兼顾当前,使其具有可行性,整个指标体系的设计必须符合当前的实际情况。
(三)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根据失地农民生活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理论基础,从失地农民生活质量的内涵出发,借鉴其他国家研究生活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经验,本文构建的失地农民生活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如表1所示。根据表1中指标体系的设计,失地农民生活质量评价指标分为客观评价指标和主观评价指标。客观评价指标反映人们享用社会物质财富与公共设施及福利的实际水平,由收入、消费、教育、文娱休闲、居住与生活、再就业与社会保障六个类别组成;主观评价指标主要反映人们对生活质量的满意程度和认知程度,由调查对象对收入、消费、教育、文娱休闲、居住与生活、再就业与社会保障六个方面的满意度形成。六个类别下共设25项生活质量评价指标,将主观评价指标与客观评价指标结合起来进行分析,可以综合反映与评价失地农民生活质量状况。
三、失地农民生活质量指数模型的构建
失地农民生活质量指数采用综合指数法构建。综合指数法是一种线性函数综合评价方法,该方法是在构建一套合理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上,确定各指标的基准值,然后将各指标的实际值与基准值对比(无量纲化),并按各项指标重要程度确定权数,最后计算加权平均数。各指标的基准值通常为所选样本的均值。该方法的实质是先确定各评价指标的权重,然后采用极值法或均值化方法进行指标无量纲化,最后对各指标进行加权平均合成得到生活质量指数。具体步骤如下:
1.计算各指标的个体指数yij。指数化过程实际上就是综合指数评价模型中各评价指标的无量纲化,计算公式为:
2.确定各评价指标的权重。本文采用变异系数法确定评价指标权重。变异系数赋权法是根据指标的信息量差异来确定权重,计算方法如下:
根据30个失地农民样本数据,各指标的赋权结果见表1。
3.计算生活质量指数Fi,并据此进行评价排序,公式为:
式中yij——在第j项指标下第i个单位经标准化处理后的评价值,Wj——第j项指标的权数,Fi——第i个单位生活质量综合评价值。
四、结论
本文根据失地农民生活质量的内涵及特点,尝试以个体为研究对象,从客观条件与主观感受两方面构建失地农民生活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并建立失地农民生活质量指数评价模型。研究结论表明,以个体为研究对象的失地农民生活质量评价体系具有以下特点:第一,与现有的生活质量评价体系相比,以个体为对象的指标体系更为灵活,更能具体地了解失地农民个体生活质量状况与差异,更方便进行个案比较与分析;第二,以个体为对象的指标体系能更方便地设置和反映主观与客观生活质量水平,而以地区或群体为对象的指标体系一般只能设置客观生活质量指标,具有片面性;第三,以个体为对象的指标体系除了能反映个体生活质量外,通过分组平均,同样能反映地区或群体的生活质量水平,所以其具有更为广泛的适用性。
参考文献:
[1] 上海市城市社会经济调查队课题组.城市居民生活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J].统计研究,2002(12):16-19.
[2] 穆广杰.居民生活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完善[J].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6):117-118.
[3] 刘渝琳,王路,赵卿.中国老年人口生活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构造[J].重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8):154-156.
[4] 刘延年,陈正.生活质量评价方法研究[J].统计教育,2006(9):5-8.
[5] 范柏乃.我国城市居民生活质量评价体系的构建与实际测度[J].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4):123-127.
[6] 刘延年.关于生活质量评价的若干问题[J].统计与信息论坛,2008(1):11-14.
[7] 彭浩,曾刚,徐中民.黑河流域居民生活质量研究[J].人文地理,2009(4):66-68.
Research on Living Quality Evaluation System of Land-lost Farmers
ZHANG Li-jun,PANG Min,MA Xiao
(College of Finance and Statistics,Hunan University,Changsha 410079,China)
Abstract:On the basis of defining living quality of land-lost farmers, according to the characteristic of living quality of land-lost farmers,this paper builds living quality evaluation index system of land-lost farmers taking the individual as the research object from two aspects of objective conditions and subjective feelings,and builds living quality evaluation model of land-lost farmers using the method of Integrated Index. The result of positive analysis shows that the living quality index system and evaluation method of land-lost farmers are feasible and applicable.
Key words:land-lost farmers;living quality;index system;evaluation
(责任编辑:关立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