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佩颖
摘要:经济收敛文献总体上反映出一种忽视产业结构与收敛联系的趋势。产业结构变动的过程是劳动力从低效产业转向高效产业的流动过程,它会不断提高经济体的生产率,一个落后的经济体可以从滞后的产业结构变动中获得“后发优势”,从而步入快速的经济增长阶段,并最终与发达经济体实现经济收敛。我国六区域在2002-2008年间总体上表现出了较强的经济收敛趋势,但从产业水平上看,第一、第三产业表现出了较弱的收敛趋势,而第二产业出现了很强的反收敛趋势。基于产业结构变动视角,本文对于六区域总体与各个产业增长趋势的不一致给予解释,通过使用偏离-份额模型发现如果缺乏产业结构变动的作用,六区域间总体生产率收敛速度平均每年会下降一半以上,这表明产业结构变动对我国区域间经济收敛具有重要作用。
关键词:经济收敛;产业结构;生产率;偏离-份额模型
中图分类号:F124 文献标识码:A
一、引言
贫穷经济体是否会与富裕经济体达到相同的生活水平?这个问题一直是经济增长领域研究的核心问题,而这个核心问题也可以表述为各个经济体之间是否会出现经济收敛。如果用人均福利来替代一个经济体的经济水平,那么经济收敛就可以被理解为一个经济体(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增长速度与它初始的人均福利之间存在着负相关关系,贫穷经济体要比富裕经济体增长得更快一些,因此这两类经济体的人均福利差距会不断缩小。实际上,经济收敛并不是一个现代词汇,它具有悠久的历史渊源,早在1750年Hume就提出了这种理论,他认为:富裕经济体的经济增长会因为一种“内生衰退”的过程而表现出一种自然放慢的趋势,这就给贫穷经济体创造了迎头赶上并实现收敛的机会。现代收敛理论的研究起源于Gerschenkron(1962),他认为“相对落后”的经济体可以在技术、经济、制度、知识等多方面模仿发达经济体而获得后发优势,这种优势会使得落后经济体以更快的增长速度不断追赶发达经济体并最终与其实现经济收敛。
尽管各种经济增长理论都不同程度地预言了经济收敛,但经济收敛是否存在仍需要大量的实证文献予以解答。Baumol(1986)对OECD国家的收敛分析开创了此类研究的先例,至此以后,大量的学者开始了这方面的研究, Barro and Sala-i-Martín (1991)通过研究不同的经济体(美国各州之间或欧洲各国之间等)证实了经济收敛的存在,他们认为各经济体的人均收入大约以每年2%的速度收敛。其他学者通过采用不同的实证方法对经济收敛进行了研究,但他们的研究结论基本上都证实了Barro and Sala-i-Martín的看法(Mankiw,Romer and Weil,1992; Durlauf and Johnson, 1995)。此后,Barro(1996)系统总结了各国学者对经济收敛的研究成果,并分别考察了各种因素(人均GDP的初始水平、受教育程度、预期寿命、生育率、政府支出、法律的执行情况、通货膨胀率、贸易条件、政治自由程度、政治权利和民主)对经济收敛的具体效应。
国内学者对经济收敛是否存在有着很大的争议。一些学者认为我国区域间并不存在经济收敛趋势,例如林毅夫等(1998)利用基尼系数分析了我国区域间经济收敛问题,他认为1978-1995年期间我国省际间以及东中西三大区域之间都不存在经济收敛趋势,不过省际间反收敛(经济发散)的趋势并不明显,而三大区域之间却存在着明显的反收敛趋势。蔡昉、都阳(2000)分别利用了泰尔系数和β收敛检验来分析经济收敛问题,他们认为我国省际间和东中西三大区域间都不存在经济收敛趋势,但三大区域内部却各自存在着俱乐部收敛。另外一些学者认为我国区域间存在着经济收敛趋势,例如申海(1999)利用β收敛检验法考察了经济收敛,他发现我国省际间存在着β收敛,但是省际间人均收入的收敛速度要慢于人均GDP的收敛速度。刘强(2001)也根据β收敛检验法进行了类似的研究,他发现我国各省在1981-1998年期间的收敛系数β仅为0.0014,即我国各省存在着并不明显的弱收敛趋势;但把这一段时期拆分为两段以后,各省就呈现出不同的增长趋势:在1981-1989年期间,我国省际间存在着明显的经济收敛,其收敛系数β为0.024,这意味着落后省份以每年高于发达省份2.4%的速度实现着收敛;但1989-1998年间,我国省际间并不存在经济收敛趋势,即在不同时期,我国地区间具有不同的经济收敛趋势。
综上所述,国内外学者对经济收敛发生的空间范围和时间跨度存在着较大的争议,随着空间范围和时间跨度的改变,学者们对经济收敛的存在与否有着不同的看法。近些年,已经有大量学者开始关注经济收敛的内在形成机制,不过主要都是从资本、技术、制度、贸易等传统角度去思考经济收敛的形成逻辑;但对经济收敛的结构特征却鲜有人关注。众所周知,产业结构的变动就是劳动力不断从传统产业转移到现代产业,也就是从低效产业不断转向高效产业的过程,这个过程随着高效产业不断替代低效产业而实现了生产率的提高,更高的生产率会推动更高的人均福利,贫穷经济体的产业结构通常远远滞后于富裕经济体的产业结构,因此贫穷经济体可以从产业结构变动中获取一种后发优势,即产业结构变动推动了经济体之间的经济收敛。本文组织结构如下:第二部分引入偏离-份额模型,并从产业结构角度重新探讨了该模型的意义,以及如何从这个模型出发去研究区域间经济收敛问题。第三部分为计量实证部分,首先讨论了我国六大区域的划分标准和产业结构的衡量基准,并据此寻找模型所需数据然后进行计量分析。第四部分为总结,在此部分中,我们将根据计量的实证结果给出相应结论并提出政策建议。
二、模型的建立
产业结构变动是“促进生产率提高的一种重要机制”①。贫穷经济体的产业结构往往滞后于富裕经济体,而落后的产业结构又是以传统的第一产业为主,所以随着劳动力不断从生产率低下的第一产业移往生产率更高的第二、第三产业,落后经济体的生产率会经历一个较快增长的过程,而发达经济体的产业结构已经相对合理,产业结构的变动就会相对缓和,所以发达经济体的生产率就不会因此实现快速的增长。因此,落后经济体产业结构更快的变动促进了与富裕经济体之间生产率水平的收敛。
为了考察产业结构变动对我国区域间经济收敛所造成的影响,本文采用了偏离-份额模型作为研究分析的框架。偏离-份额模型在Dunn (1960)之后得到了充分的应用。这种模型主要用于分析地区性经济问题:例如区域内或区域间的产业结构、失业率或者劳动生产率等经济变量对经济增长的影响②。本文运用偏离-份额模型的基本原理是将地区间经济增长的差异归于以下三种效应:产业结构效应、竞争效应和交叉效应。产业结构效应测量了一个地区产业结构变动(假定各个产业的生产率水平保持不变)对该地区经济增长的影响。竞争效应测量了一个地区各个产业生产率水平的提高(假定产业结构保持不变)对该地区经济增长的影响。交叉效应测量了前面两种效应的共同作用对该地区经济增长的影响,这种效应是该地区专门从事具有生产优势的产业所带来的。
如前所述,尽管偏离-份额模型最初主要用于分析地区失业率问题,但是本文却根据它的三种效应对其进行扩展,从而用来分析地区产业结构对经济收敛的影响。此处,我们将一个地区的产业整体生产率表示为该地区各个产业部门的生产率的加权之和,可见,该地区的产业生产率若要高于其他地区的产业生产率,那么该地区就可以通过以下两种方式实现:一种可能的产业结构是,该地区每个产业部门的生产率都要高于其他地区相应产业部门的生产率水平;另一种可能的产业结构是,该地区专门从事那些生产率更高的产业部门,从而使得产业整体生产率高于其他地区的生产率水平。下面,我们将依据Kennedy (1971)的方法构造偏离-份额模型的三种效应来解释各个区域的生产率差异。
三、计量实证
(一)区域划分
区域的划分要考虑到省份间的同质性,即区域内部各省份间应该具有类似的产业体系、经济结构以及经济水平等,而通常的东中西三大区域划分方法却显得过于笼统,因为每个区域内部都包括彼此之间存在较大差异的省份,有鉴于此,本文采用黄作平(1998)的区域划分方法,他认为区域划分应该考虑四种标准:首先,中心-外围标准,即将经济中心以及它所覆盖的外围地区算作一个区域;其次,地理自然环境标准,即应该讲具有相似自然禀赋的地区算作一个区域;再次,行政、经济区域标准,即将一个完整的行政省份以及经济功能相似的地区算作一个区域;最后,目前发展和未来演变标准,即将目前发展水平相似以及未来演变趋势相近的地区算作一个区域。由于港澳台地区的经济制度与中国大陆整体的差别,故将排除这三个地区。在此基础上,我们将我国分为六个区域,详细见表1。
(二)数据收集
根据前面的模型可知,我们收集数据的时候需要考虑三个维度:首先,我们只考虑大陆地区六大区域的31个省份(或直辖市)③。其次,由于各个省份数据的局限,我们将只考虑三大产业总体所构成的产业结构,不再进一步考虑三大产业的内部结构。最后,根据偏离-份额模型可知,我们需要收集两类数据:就业人数和各个产业的产值,然后计算出我们想要得到的结果。因此,本文将参照中国国家统计局出版的《新中国60年统计资料汇编》,挑选1998-2008年间各个省份的相应数据,其中三大产业产值根据1998年不变价格计算而成,人口分别根据三大产业的就业人口汇总而得。
(三)实证结果
根据第二部分构建偏离-份额模型的步骤,我们首先计算出产业生产率的变异系数。图1描绘了六大区域总体变异系数和每项产业变异系数的变动趋势,通过观察,我们可以发现六大区域总体生产率的变异系数从2002年开始不断下降,即六大区域总体上从2002年开始出现了经济收敛趋势,但是三大产业的变异系数曲线却都没有表现出持续的下降趋势,因此从每个产业来看,六大区域并没有实现显著的经济收敛趋势。
图1明确地告诉我们六大区域总体上是从2002年开始进入收敛阶段的,因此以下研究都以2002年为初期,2008年为末期。根据变异系数,我们可以计算出各个产业独自和总体的收敛速度。表2给出了关于我国总体生产率以及各产业生产率的收敛速度,从表看出,六区域在整个阶段实现了较强的经济收敛(每年变异系数都在下降),平均每年收敛速度大约为1.88%,这与Barro and Sala-i-Martín (1991)所发现的2%收敛速度非常接近。虽然第一产业和第三产业的生产率水平差异最终减少了,但是它的变异系数并没有出现持续下降趋势,即第一产业和第三产业只有微弱的收敛迹象;第二产业没有出现收敛趋势,其生产率水平差异明显扩大了,平均每年扩大的速度为2.08%。
表3给出了六区域各种生产率与相应均值的比率,从总体生产率与均值的比率来看,2002年生产率比值大于1的区域包括华南、长江、华北和东北四区域,这四个区域2008年的比值都不同程度地下降了,即这四个区域的生产率增长速度都低于六区域的平均增长速度;而2002年生产率比值小于1的两个区域西北和西南却出现了不同的趋势,西北地区2008年的比值得到了提高,这表明西北地区的增长速度要快于六区域的平均增长速度;而西南地区2008年的比值却稍微下降了,这说明西南地区与其他五个区域之间的差距有所扩大;综上所述,虽然西南地区表现出了反收敛的趋势,但是这种微弱的趋势要小于其他五个地区所表现出的强势收敛趋势,所以六个区域总体才表现出了经济收敛现象。
从第一产业生产率比值角度来看,2002年比值大于1的区域有华南、长江和东北地区,其中只有华南地区到2008年时比值发生了下降,长江和东北的比值都出现了增长,也就是说长江和东北产生了反收敛的趋势;而2002年比值小于1的三个区域中,华北和西北地区在2008年时比值得到了提高,西南地区的比值却相对地下降了。由此可见,六区域并未明确地表现出收敛趋势,这与表2中发现的第一产业弱收敛趋势(每年0.33%)是相吻合的。第二产业方面,初期比值大于1的两个区域,华南在2008年时出现了比值下降,而东北却进一步上升;比值原先小于1的四个区域中只有西北地区的比值得到了提高,长江、华北、西南三个区域的比值都发生了下降,可见只有华南和西北两个地区表现出了经济收敛的趋势,而其他四个区域都产生了反收敛态势,这与表2中第二产业的反收敛情形是一致的。而在第三产业中,2002年比值大于1的三个区域都在2008年时实现了比值的下降,而最初比值小于1的三个区域中也只有西南地区在2008年时仍然出现了比值下降,即五个区域都表现了经济收敛的趋势,而西南地区表现了较弱地反收敛趋势,这与表2中第三产业出现经济收敛现象也是相符合的。
到目前为止已经确定了六区域总体层面和各产业层面的增长趋势,但是我们还需要进一步了解产业结构在这种趋势下是如何变动的,因此我们将各个区域和全国在2002-2008年间产业结构变动的情况总结到了表4之中。由表4可知全国第一产业的平均份额(即第一产业就业人数占总就业人数的比例)为45.09%,平均每年下降3.19个百分点,而每个区域的第一产业份额也都表现出了下降的趋势,但是各个区域第一产业占三大产业的份额仍然是最大的,其中西南地区的平均份额达到了59.41%,西北地区达到了53.08%。第二产业全国的平均份额为24.73%,除了东北表现出轻微的下降以外,其他五个区域的第二产业份额都有所上升。在第三产业方面,全国的平均份额为30.18%,六个区域的第三产业份额都在不断上升着。由此可见,六个区域的第一产业份额在不断减少,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分额在不断增加,也就是说,每个区域的劳动力都在不断地从第一产业转移到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之中,即产业结构发生了明显的变动,又根据前文可知,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生产率普遍高于第一产业,因此这种产业结构的变动自然会提高整个经济体的生产率,从而实现经济增长。
了解了我国区域间产业结构变动的主要情况后,就可以开始测算产业结构变动对生产率收敛的作用了。如前所述,产业结构变动对经济收敛的作用不仅包括产业结构效应,而且还包括一部分交叉效应(交叉效应是产业结构效与竞争效应共同作用的结果)。因此,为了估算产业结构变动对六大区域经济收敛的影响,我们不能只估算产业结构效应的大小,还需要考虑交叉效应中产业结构变动的部分。在具体的估算过程中,我们通过排除竞争效应和部分交叉效应来测算产业结构变动的总效应。也就是说我们需要比较CVt、CVT,t和CVT*I,t三者的变化趋势,其中CVt和CVT,t二者变化的差异便是产业结构变动和交叉效应对区域间经济收敛的作用大小,而CVt和CVT *I,t二者变化的差异便是产业结构效应对经济收敛的作用大小,产业结构变动对收敛的总效应应该居于这两个数值之间。
如表5,在2002-2008年的整个期间,CVt平均每年的变化速度要快于CVT,t和CVT*I,t,其中CVt、CVT,t和CVT*I,t分别每年以1.88%、1.04%和0.96%的速度不断下降,可见排除掉产业结构效应后的生产率变异系数的下降速度明显变慢了,根据数据可知,产业结构变动对区域收敛速度的贡献大约介于0.86%和0.92%之间,即区域间经济收敛一半的速度都来源于产业结构变动的影响,可见产业结构变动对区域间的经济收敛的确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
四、结论
综上所述,我国六区域在总体生产率方面具有较强的收敛性,其收敛速度平均每年为1.88%。但各个产业却表现出了不同的变化趋势:第二产业出现了显著的发散趋势,速度平均每年为2.08%;第一产业表现出了微弱的收敛趋势,收敛速度平均每年为0.33%;第三产业也只表现出了微弱的收敛趋势,收敛速度平均每年为1.21%,但它和第一产业都没有实现持续性的经济收敛。通过使用偏离—份额模型,我们发现产业结构变动具有显著的收敛效应,这种效应所实现的收敛速度几乎占到了总体经济收敛速度的一半,也就是说,如果产业结构保持不变,那么六区域总体生产率的收敛速度就将减少一半左右。
正如Gerschenkron (1962)、Baumol (1986)等学者强调的,落后经济体之所以具有追赶发达经济体的可能性,是因为它们在落后的前提下获得了某种优势(后发优势),这种优势(落后经济体可以不断模仿、借鉴发达经济体的先进之处)使得落后经济体具备了快速追赶发达经济体的可能。我们通常把这种后发优势定义为技术的模仿、资本报酬的递减、人力资本的积累、贸易的自由化和先进制度的借鉴,却对产业结构变动这种后发优势缺乏足够的重视,正如文中所表明的那样,落后经济体的传统低效产业往往占有较大的结构比例,随着劳动力不断从这类产业移往更加高效的产业,落后经济体的总体生产率会不断提高,正如前面所证实的那样,产业结构变动具有显著的经济收敛效应。
从政策含义角度来看,我国政府应该积极推动劳动力进入更加高效的产业部门从而实现产业结构的升级,并凭借这种产业结构变动促使我国以更快的速度追赶发达国家。不过对于我国的不同区域的而言,我国政府要有不同的发展策略,首先,应该努力倡导落后区域的产业结构优化,这样不仅可以促使落后区域实现更加快速地经济增长,而且还可以不断缩小我国区域间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并最终实现区域间经济一体化。对于发达区域而言,产业结构变动的影响作用已经相对减小,所以对于这些区域应该更加重视能够同时提高各个产业生产率的发展策略,即应该重视教育水平、基础设施、产权制度等经济基础发面的发展。
注释:
① 引自National Economic and Social Council (NESC)(1992), The Association between Economic Growth and Employment Growth in Ireland, NESC, Dublin.
② 其中包括Paci and Pigliaru, 1999; Cuadrado et al., 2000; Esteban, 2000; Landesmann and Stehrer, 2001。
③ 由于经济制度的差异,故排除掉台湾、香港和澳门。
参考文献:
[1] 林毅夫,李周.中国经济转轨时期的地区差距分析[J].经济研究,1998(6).
[2] 黄作平.中国经济区域新论[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1998.
[3] 蔡昉,都阳.中国地区经济增长的趋同与差异[J].经济研究,2000(10).
[4] 刘强.中国经济增长的收敛性分析[J].经济研究,2001(6).
[5] 胡志丁,骆华松,李江苏.比较优势发展战略与泛珠三角区域经济收敛[J].商业研究,2010(5).
[6] 罗伯特·J.巴罗,夏威尔·萨拉-伊-马丁.经济增长[M].上海:格致出版社,2010.
[7] 菲利普·阿格因,彼得·豪伊特.增长经济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
[8] 国家统计局国民经济综合统计司.新中国六十年统计资料汇编[G].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10.
[9] Barro RJ. Economic growth in a cross section of countries[J].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1991,106:407-443.
[10]Barro RJ, Sala-I-Martin XX.Convergence across states and regions[J].Brookings papers on economic activity,1991(1):107-158.
[11]Baumol, WJ.Productivity Growth, Convergence and Welfare:What the Long-Run Data Show[J].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1986(12).
[12]Dunn, E.S.A Statistical and Analytical Technique for Regional Anlysis[J].Papers and Proceedings of the Regional Science Association,1960,6:97-112.
[13]Gerschenkron, A.Economic Backwardness in Historical Perspective. in B.F. Hoselitz (ed.), The Progress of Underdeveloped Areas, Published by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62.
[14]Hotelling, H.,Review of “The triumph of mediocrity in business”,by Horace Secrist[J].Journal of American Statistical Association, 1933,28(184).
[15]Hume, D.“Of Money”, reprinted in A.A. Walters (ed.), Money and Banking, Published by Penguin,1752.
A Study on China′s Regional Economic Convergence Based on the Shift-Share Method
GUO Pei-ying
(School of Economics, Jilin University, Changchun 130012, China)
Abstract:The economic convergence literature generally reflects a neglect of industrial structure and the trend of convergence contact. The process of industrial structural changes is the flows of labor from inefficient industries to efficient industrial process, it will continue to improve the productivity of the economy,thus a backward economy can get “latemover advantage” from its lag industry structure, then it will enter the rapid economic growth stage and ultimately achieve economic convergence with the developed economies. In 2002-2008, China′s six regions in general showed a strong trend of economic convergence. However, From the indvidual industrial level, the primary industry and the tertiary industry showed a weak convergence trend, while the secondary industry reflected a strong anti-convergence trend.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he structural change, we explained the growth trend inconsistencies of the overall level and individual industry. Through the use of shift-share model, we found that the absence of the role of changes in industrial structure would make the convergence rate of overall productivity of the six regions decline more than half each year, suggesting that changes in industrial structure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of inter-regional economic convergence.
Key words:economic convergence; industrial structure; productivity; shift-share model
(责任编辑:严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