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在延安》大型画册出版发行
本刊讯日前,《毛泽东在延安(1936—1948)》大型画册由中央文献出版社出版发行,与读者见面。这是继1993年毛泽东百年诞辰后,由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和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的又一部反映毛泽东生平的大型画册。据悉,中央文献出版社已将该画册列为党的十八大胜利召开暨纪念毛泽东诞辰120周年的重点图书。
《毛泽东在延安(1936—1948)》由陕西省委常委、延安市委书记姚引良担任编委会主任。该画册形象生动地再现了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中共第一代领导集体在延安十三年的峥嵘岁月,全面反映了领袖与战友、与人民群众、与爱国人士和国民党人、与国际友人等各个层面的工作和生活,图文并茂,可读性强,具有较好的文献价值。该书的出版发行,对弘扬延安精神,丰富延安红色旅游文化,大力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促进圣地延安文化大发展具有一定的积极作用。(李向前)
伦敦举行李岚清新书《突围》赠书仪式
新华社伦敦11月5日电李岚清关于改革开放的新书《突围》英文版赠书仪式5日上午在伦敦举行。
英国商务、创新和技能部常务次官马丁·唐纳利在仪式上表示:“中国的崛起是20世纪后期世界上最重要的变化。”“我们需要了解中国,而这本书则告诉我们中国曾经面临过哪些挑战,又是如何成功的。”
据介绍,《突围》一书将赠送给包括大英图书馆和牛津大学在内的英国一些知名学术机构和企业。
非遗传统技艺全国大展陕西省摘得四项大奖
11月7日至11日,由文化部和安徽省人民政府主办的首届中国(黄山)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技艺大展在黄山隆重举办,我省精选的社火脸谱绘制技艺、凤翔泥塑、凤翔木版年画、延川剪纸四个项目均摘大奖。其中,社火脸谱绘制技艺、凤翔木版年画获金奖,凤翔泥塑、延川剪纸获银奖,我省参展团获优秀组织奖。
本次大展集中展示了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统技艺,精选出了包含国家级传统技艺类、传统美术类展示展销项目118个,精品展销项目98个,共216个项目参展,近500名来自全国各地的非遗传统技艺传承人现场展示了自己的“拿手绝活”。(刘国英)
颂歌献给十八大
□ 云南楚雄郭志安
十八大的太阳
欢呼着跳跃着向我们跑来
向所有华夏子孙跑来
十八大 值得纪念和骄傲
十八大 值得荣耀和歌唱
我们张开江河般的喉咙
高亢地歌唱
我们拿出比赛的力气
把灵魂的春歌奏响
十八大光辉灿烂
十八大我们热泪盈眶
我们把颂歌写在远天的云里
让云舒云卷涌动生命的温暖
我们枕着歌声酣睡
让甜蜜充满每一个夜晚
我们像草原奔跑的骏马
拨响季节最美的呐喊
十八大的主题
促进社会和谐推动科学发展
十八大的光芒
照耀着十三亿中国人民
开拓明媚的芬芳
十八大的号召
鼓舞着五十六个民族
把热爱祖国的颂歌唱得山响
十八大的空气
释放和谐的乳香
和谐之声 响彻云贵高原
奋进之声 响彻黄河长江
商洛“快板王”编写快板庆十八大
本刊讯为庆贺党的十八大胜利召开,商洛许多群众自发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用身边的事儿,用老百姓自己的话儿,热情歌颂党的丰功伟绩,庆贺党的十八大。
“鞭炮响,红灯挂,喜庆党的十八大,听说要开十八大,我家忙的放不下。看电视,听喇叭,儿女媳妇坐一搭。看看政策啥变化,听听代表把言发。这十年,功劳大,各行各业齐变化。与时俱进跨骏马,全面建设现代化。科学发展似灯塔,好像明月高空挂。”正在说快板的这位老人名叫梁辉,今年已经72岁了,家住丹凤县中街社区。梁老是商洛有名的“快板王”,几十年如一日通过说快板宣传党的好政策。这两天,为了迎接十八大的召开,他和老搭档正在家里忙着排练。
梁老告诉记者,他从半年前就开始搜集各种素材,把近年来国家发生的大事喜事全都记录下来,精心进行整理加工,以此作为礼物献给党的十八大。 (张倩)
作家笔下的冬天
□ 山东滕州荆墨
冬天来了,给人的感觉是寒冷的,安静的,纯洁的;也是单调的,乏味的,枯燥的。冬天这些独特的韵味,却深受文人的喜爱。
林语堂的冬是生动有趣的。在《北平的冬天》中,林语堂笔下的北京,在冬天显得很好看,西北风把街道吹得干干净净,阳光淡淡地挂在天际,人们则被包得严严的,只露出一张脸。但冷也有冷的好处,人们呆在的家中,体会合家团圆,其乐融融的温暖;一出门,被冷风一吹,又能叫人精神为之一振。不知不觉中,北京冬天的情调,就在人们生活的点点滴滴中体验出来。
郁达夫的冬是灵秀委婉的。在《江南的冬景》中,郁达夫写到,告别了春的湿润,夏的炙热,秋的忙碌,江南飒爽地进入了无雪的冬天,采集天地的灵气,孕育来年的桃红柳绿,草长莺飞。冬日的江南,温柔,平和,娴静。郁达夫借助丰富的想象,在不经意的点染之间,一幅悠闲情调的水墨画,就呈现在我们眼前。
老舍的冬是温晴多姿的。在《济南的冬天》中,老舍写济南周围的一圈小山,在冬天特别可爱,好象是把济南放在一个小摇篮里,它们安静不动地低声地说:“你们放心吧,这儿准保暖和。”那山、那水、那阳光、那白雪……都给人一种美的享受。特别是浸透在如诗如画美景中的情致,更使冬天有了一种神韵。
丰子恺的冬是简洁恬淡的。在《初冬浴日漫感》中,丰子恺写初冬的街道,是安谧的萧条,也是寂寥的活泼。路上静悄悄的,再看不到多的行人,却时时可以看见黄叶飘零。风起时,树稍扫过,呜呜作响;落叶划过,哗啦啦如纸般鲜脆。丰子恺的文字,如同一片片落英,蕴含着人间的情味。
冯骥才的冬是丰厚博大的。在《冬日絮语》中,冯骥才写到,冬意最浓的那些天,屋里的热气和窗外的阳光一起努力,将冻结玻璃上的冰雪融化;它总是先从中间化开,向四边蔓延。透过这美妙的冰洞,他发现原来严冬的世界才是最明亮的。冯骥才把不尽的思绪揉进冬日里,让人感悟到,只有到了冬天,才能实实在在触摸到岁月的存在。
贾平凹的冬是空灵通脱的。在《冬景》中,贾平凹写冬天的河边,那些固定歇身的石凳儿,空落着,连烫烟锅磕烟留下的残热也不存,手一摸,冷得像烙铁一样地生疼。天把石头当真冻硬了,瞅着一个小石块踢一脚,石块没有远去,脚被弹了回来,痛得“哎哟”一声。贾平凹把北方冬日里冷得发痛的感受,表达得淋漓尽致,简直就是一首空灵美妙的冬之歌。
作家的冬天,似乎总是那么的友善与可爱。冬天虽然寒冷,可它却也是一种磨砺,一种锻炼。面对冬天,我们需要的是一份坚持与勇气。因为,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
张冀篷书法作品选
张冀篷,汉族,68岁,陕西省周至县楼观镇人,中国书画研究院院士、陕西省书法家协会会员、西安市书法家协会会员,楼观台书画院常任理事。
张冀篷酷爱书法艺术,多年来刻苦学习钻研,持之以恒,对中国书法有相当造诣。1997年被西安市国画艺术研究院聘为书法家,作品1998年12月在“当代书画家赴日交流展”中获银奖,并于1998年12月起常年在日本姬路市美术馆展出。2009年至今,在国内举办的多次书画大赛中屡获奖项。作品被入编《日中书画家精品大典》、《二十世纪中国著名艺术家大典》、《第二届希望杯全国书法篆刻大展赛作品集》、《世界传世名画书法鉴赏亚洲艺坛名流大典》、《中华魂全国书画艺术大展五百家》、《中国书画大典》等。先后被授予“中国书法美术百杰”、“中国艺术家百杰”荣誉称号。在《楼观台书画院》常年工作期间,作品先后被西安、北京、台湾、新加坡、美国等国内、国际友人厚爱和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