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丹
□ 江苏探讨提高南通地方配套率的人才资源开发战略研究是根据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才资源开发一体化的最新思考和认识,在研究船舶海工配套业发展的基础上研究船舶海工配套业人才资源开发问题,其目的是把船舶海工配套业的发展及其人才资源的开发纳入同一运行轨道,使它们相互促进、良性互动、共同实现又好又快的发展。
一、船舶海工配套业具体人才结构和培养目标
南通船舶海工配套业人才资源开发战略重点是:紧紧围绕南通船舶工业又好又快发展需要,船舶海工配套业人才要实现数量增长、素质提高和结构优化的开发目标,要组织、引导人才向三大海工制造基地和五大船舶配套工业集中区集聚,重点优化和引进培养船舶人才队伍。
1.高水平的经营管理人才队伍。经营管理人才包括经营、生产、财务、人力资源、资产物资等各方面从事管理的人才。如果南通船舶海工配套业2015年管理人才达到中船重工人才规划的2010年管理人才15%的比例,管理人才总数将达到15730人,2020年实现船舶海工配套业销售收入超1477亿元的长期目标,管理人才净增数将高达7971人左右。(平均每年净增管理人才近886人)我们要特别重视船舶海工配套业高级管理人才的引进,通过外部引进和内部培养有机结合,形成一批优秀的在全市甚至全国船舶行业具有知名度的企业家和内企业家群体。
2.创新型的专业技术人才队伍。专业技术人才包括技术开发、设计、制造、工艺、质检等从事技术工作的人才,如果南通船舶海工配套业的技术人才达到目前其在全国修造船及配套厂职工中占18%的比例,2015年实现销售收入1100亿元目标的技术人才总数将达到18888人;2020年实现销售收入超1477亿元的目标,技术人才在2015年的基础上仍要净增近1000人。我们既要特别重视引进船舶工程一级专业和相关专业的专业技术人才,还亟需引进大批专科层次的高等职业技术人才充实或置换一线技术和高技能岗位,同时也需要有本科层次的高等职业技术人才补充技术岗位。
3.高技能的熟练技术工人大军。南通船舶工业的跨越发展,亟需开发一支拥有大量高技能人才的庞大的技术熟练的劳动大军。按其目前占全国船舶产业从业人员67%的比例计算,实现2015年目标的技术工人总数为70300多人,四年净增9505人,实现2020年销售收入超1477亿元的长期目标,技术工人总数应达到73968人左右。目前,我国船舶工业技术工人高、中、初级的比例为0.54:3.6:5.86,而日本、韩国的高、中、初级技术工人的比例为3.8:4.6:1.6。我们要通过实施“青蓝工程”和加快发展高、中等职业教育以及开展“技术练兵”、“技能比武”活动等切实可行的措施,破解“技工荒”难题,切实加强技工人才梯队建设,到2015年和2020年使所有技术工人分别再提高两至三个技术等级档次,使高技能人才分别翻一番和翻两番。
二、船舶与海工产品配套业人才资源开发的战略思想
南通船舶海工配套业又好又快发展实现的程度,在某种意义上说完全取决于人才资源又好又快开发的程度。南通船舶海工配套业人才资源开发的任务重、时间紧、要求高,而其实施基础低、反应慢、困难多。但难点不等于死结,办法总比困难多,出路在于调整思路。为此,必须转变船舶工业人才资源开发的理念、创新船舶海工配套业人才资源开发的思路。
1.船舶海工配套业人才资源开发的指导思想。南通船舶海工配套业人才资源开发的指导思想是:以科学发展观和科学人才观为指导,按照南通船舶海工配套业又好又快发展的人才需要,以改革、开放和发展为动力,建立健全计划与市场相结合的人才资源开发机制;以观念转变和思路创新为先导,大力推进吸引人才、培养人才、用好人才的体制创新、政策创新和技术创新;以经营管理人才、专业技术人才、高技能人才和熟练工人的开发为主线,按照“加快引进、注重培养,激活存量、扩大总量,提高素质、优化结构”的工作目标,努力建设一支规模宏大、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船舶海工配套业人才梯队,为南通船舶海工配套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坚强的人才保证和广泛的智力支持。
2.船舶海工配套业人才资源开发的基本原则。坚持党管船舶人才资源开发的原则,就是坚持做大南通第一新兴战略产业,党管船舶海工配套业人才资源开发的原则,也就是要切实加强党对船舶海工配套业人才资源开发工作的领导。具体来说,就是要从战略的高度把握人才工作的方向,制定并实施加强和改进人才工作的重大方针政策,形成市委统一领导,组织部门牵头抓总,有关部门各司其职、密切配合,社会力量广泛参与的人才资源开发工作新格局。
大量引进高校船舶工业一级专业及相关专业的毕业生以及外地船舶海工配套企业在职专业技术、经营管理人才,特别是引进高层次急需紧缺人才,是解决南通船舶海工配套业人才紧缺问题、增强人才活力的重要举措。包括熟练技工和从外地引进落户本地的人才在内的本地人才是南通船舶工业发展的主力军,对他们进行大力培养是壮大人才队伍、提高人才素质、优化人才结构的最基本、最主要的途径。大量引进和大力培养,二者相辅相成,相得益彰,不可偏废。
坚持迅速扩量与快速提质并重原则,就是把人才资源开发重点转移到人才规模迅速扩大与整体素质快速提升同步进行的轨道上来。南通船舶海工配套业人才资源开发是一项非常复杂的系统工程,因此必须统筹规划,全面推进。在全面推进的同时,要集中有限资源和力量,对那些事关船舶海工配套业人才资源开发全局的关键领域、重点环节实行重点突破。如占船舶工业人才总数约15%左右的“关键性稀缺人才”的开发问题,可采取在确保资本收益基础上超额利润干股分红等做法。
3.船舶海工配套业人才资源开发的注意事项。(1)发挥人才资源开发的政府主导作用。发挥人才资源开发的政府主导作用,其重点是抓好谋划大局、统筹协调、整合力量、分类指导、依法管理、提供服务等方面的工作。发挥人才资源开发的政府主导作用,关键是强化人才资源开发的战略管理。各级党委政府要统筹兼顾,将各类船舶工业人才资源开发的中长期计划和发展策略的制定和落实摆上重要议事日程,并将教育、培养、培训优秀拔尖人才的管理服务等纳入常规工作。(2)要使企业真正成为人才开发的主体。在企业人才资源开发中,企业真正成为人才资源开发的主体还必须实行“三大转变”:第一,实行人事工作地位的转变,强调人事部门的战略地位,把人力资源和人才开发部门作为战略部门看待。第二,实行人事工作观念的转变,强调人才的价值观念,把人力资源价值的实现放在重要位置,作为人才资源开发的主要工作。第三,实行人事工作方法的转变,要从传统人事管理走向现代人力资源开发,它包括人才规划、人才招聘、职位设置、薪酬与福利、绩效考核、生涯设计、培训和发展。(3)激活船舶海工配套业人才存量资源。激活船舶海工配套业人才存量资源:一是把人才放到最合适的位置,让事业激活人才干事业的热情。大型船配企业通过建立企业科研所、博士后工作站等人才梯次结构和激励机制,加大技术创新力度,有效防止人才的“内部流失”。其他船舶配套企业也可以借鸡孵蛋,让有发展前途的骨干到中远船务、中远川崎和熔盛重工等企业有偿挂职锻炼。二是建立科技创新激励机制,让待遇激活人才干事业的动力。积极探索船舶海工配套企业在新经济时代分配制度的改革,实现收入分配向重点岗位、优秀人才倾斜。三是实行人力资本优先积累,让才能激活人才干事业的本领。船舶海工配套企业可率先实行人力资本优先积累战略,做到“三个舍得”,即舍得投资、舍得开发、舍得培养。通过人才资源的开发利用,真正把人力资源转化为人力资本,进而转化为科技优势和产业优势。
三、船舶与海工产品配套业人才资源开发的对策措施
为保证南通船舶海工配套业人才资源开发战略的顺利实施,还必须采取如下南通船舶工业人才资源开发的新对策和新措施。
1.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强化船舶工业人才开发的组织领导。解放思想是解决船舶及配套工业人才资源开发难题的钥匙。解放思想最重要的是更新思想观念。一要树立科学的人才观;二要树立经济教育一体化的观念;三要树立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观念;四要树立社会化的人才资源开发观念。各级领导特别是党政一把手要增强工作责任感,做“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带头人,切实把人才资源开发和人才队伍建设问题摆上重要位置,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切实做好船舶工业人才资源开发的各项工作。
2.培育载体,拓展渠道,加大船舶工业人才智力的引进力度。应该根据南通船舶工业发展的需要,优化现有的造船企业布局,加快促进优势企业发展以培育人才吸纳的载体。要全力以赴扶持优势企业人才队伍发展。鼓励优势企业采取团队引进、核心人才引进、高新技术项目开发引进等多种方式引进急需人才,采取方式灵活引进省内外、市内外的智力人才。扶持龙头和骨干企业建立研发机构,加快中小船舶企业发展,使中小企业成为人才吸纳的“蓄水池”。加大船舶工业人才引进力度,一要落实人才引进优惠政策;二要创新人才引进机制;三要完善人才权益保障机制;四要探索建立引进人才住房保障机制。努力解决引进人才住房购房难的矛盾。
3.整合资源,加快建设,构筑社会化人才教育培养培训体系。要充分利用和整合各类院校和各级培训机构的教育培训资源,形成统一规划、合理分工、供需对接、多元组合的船舶工业人才教育培养机制。鼓励开设船舶工程一级专业的高校以及其他全国重点高校和部分优势企业联合举办高层次的学历教育和各种培训。积极支持南通航院和紫琅学院的工作,充分发挥它们培养船舶工业人才的主渠道作用。大力发展各级各类职业培训机构,建立包括财政资金、社会资金和外资等在内的、多元化的船舶工业人才培训投入机制。优化整合教育培训资源,逐步建立和形成高等教育、职业教育、职工教育和继续教育相互衔接、互为补充的社会化的船舶工业人才教育培养体系。
(作者单位:中共南通市港闸区委党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