柘城县强化农业科技推广的实践与探索

2012-04-29 00:44骆敏等
新农民 2012年10期
关键词:示范户指导员农技

骆敏等

柘城县地处豫东平原,是一个典型的农业生产大县,是全国闻名的“中国三樱椒之乡”、曾多次被评为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2009年我县被确定为基层农技推广示范县以来,围绕小麦、玉米、三樱椒三大主导产业,全面加强农业科技人员和农民的科技培训,加大科技推广力度,提高农民的科技素质和技术水平,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农民增收。

一、主要做法

(一)健全推广体系,支撑科技推广

通过农技推广示范县的实施,2010年在全县建成了20个乡镇农业技术推广站,归属县农业局,每个乡镇农业局选派5名业务能力强的农技推广人员,统一服务、统一管理、统一挂牌、制度统一上墙,并于2011年建设完成了我县安平镇、慈圣镇、胡襄镇、远襄镇、陈青集镇、皇集乡六个乡镇农技推广站服务场所,配备了必要的推广服务设备,分别建了农技综合服务楼,使乡镇农技推广机构办公有场所、服务有手段、下乡有工具,保证了为农民提供及时、有效的技术服务。同时,县项目实施领导小组在全县农技推广机构选聘组成了专家组,选聘了100名技术指导员,遴选了1000个农业科技示范户,每名示范户辐射带动周围20个辐射带动户,培养20000名辐射带动户,全县形成了“专家组-技术指导员-科技示范户-辐射带动户”的农技推广服务网络。

(二)强化培训指导,提高技术素质和生产水平

为提高技术指导员业务技术水平和工作能力,首先充分利用基层推广示范县项目提供的机会,到高等科研院校学习。2010年我县按照省科教处的要求,3名专家成员参加了第一批高级班的培训学习,100名技术指导员分期分批参加了在河南省农业职业学院普通班的培训,2011年100名技术指导员参加了在商丘职业技术学院的培训;二是积极利用阳光工程新型农民创业培训等项目,创造条件,使技术人员外出培训;三是发挥优势,加强自我培训。在冬闲季节,利用每周二、五学习日,分多个专业和专题,由技术专家组成员轮流授课,或在关键农时季节,采取以会代训的方式,集中对技术指导员进行技术培训,使农技人员接受掌握到了更多新的知识,提高了他们的技术服务能力;四是加强交流,共同提高。在生产关键时期技术指导员向专家组每周汇报一次工作开展情况,专家组每月召开一次技术指导员座谈会,总结上月工作提出下月的技术指导意见和工作重点。

为做好对科技示范户的技术服务和技术培训,专家组认真编写了《小麦高产栽培技术》等培训用书,认真抓好在农业生产关键季节的乡、村集中培训,三年来,以乡镇为单位共集中培训科技示范户480场次,受训人员3.9万人次。在生产管理的关键时期,技术指导员经常深入田间地头,面对面指导科技示范户、带动户科学种管,直接向示范户、带动户发放科技资料、明白卡等20万余份。同时利用手机短信发送关键技术管理知识,指导生产管理,科技示范户的科技素质和技术水平有了很大提高。

(三)多措并举,促进技术推广普及

一是利用《柘城县农业信息网》和县组织部农村远程教育设备,搭建了覆盖县、乡、村三级农业信息网络平台。共发布主导品种、主导技术供求信息和高产栽培技术信息1000多条;二是利用柘城县广播电视台《农民之友》、《田野四季风》、《政风行风热线》栏目,制作专题或邀请技术专家向农民讲解农业生产管理技术48期次;三是通过“12316”三农服务热线、手机短信服务、科技赶集等方式接受农户咨询,发送各类农业技术信息1500余条;四是以试验示范基地为依托,在关键农事季节召开现场会,组织科技示范户、辐射带动户观摩学习160场次;五是在农业生产的关键季节举行新品种、新技术说明发布会。共举办新品种、新技术展示发布会12期,推介发布新品种、新技术信息62个;六是实行技术物化服务。科学技术是生产力,物化服务是载体,为促进主导品种、主导技术的推广普及,我县推行了技术物化服务。三年来,为科技示范户、试验示范基地供应优质复合肥438t,玉米杂交种17.8t,农药、微肥等436件。农民高兴的说:“送了物资,送技术,科学种田有奔头”。

(四)充分发挥试验示范基地的辐射带动作用

为充分发挥基地辐射带动作用,促进新品种、新技术的试验、示范与展示,一是对建设的10个规模化、标准化的小麦、玉米、三樱椒农业科技试验示范基地,县农业局按照农业部要求统一制作了固定标牌,标明了基地建设的主要内容,试验、示范的新品种、新技术,便利了宣传和学习;二是积极开展观摩活动,组织科技示范户、辐射带动户到试验示范基地学习,加速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应用;三是及时召开农业高产创建现场会、新品种展示会,并利用广播电视等宣传媒体,广泛宣传,促进新品种、新技术的推广普及。试验示范基地真正成了新品种、新技术的展示基地,成为了農技人员和科技示范户的学习培训基地,使广大农民能够在新品种、新技术的推广应用中收益。

二、取得的主要成效

(一)基层农技推广体系建设明显加强

我县制订下发的《柘城县人民政府关于深化改革加强基层农业推广体系建设的实施意见》(柘政文[2009]25号),进一步明确了基层农业推广机构的公益性职能,强化了县农业主管部门对基层农技推广机构人、财物的管理,充分发挥了技术推广主渠道的作用。做到了农技推广和基层农技推广改革与建设项目的有机结合,逐步打破县级推广机构改革没到位的瓶颈,形成了县有专家组、乡有技术指导员、村有示范户和带动户,上下贯通,左右相连的基层农技推广服务网络。

(二)提高了农技推广人员素质,培育了科技示范户

项目的实施,使科技人员都有学习、培训的机会,采取走出去、请进来多种形式的培训,增长了他们的知识和才干,提高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了服务“三农”的本领,树立了当代农技人员新形象;科技示范户通过农技人员的培训指导,以及到示范基地观摩学习,科技素质和技术水平有了很大提高。每位科技示范户通过自身影响力和示范作用,辐射带动20户热心农业科技的农户,培育了一批留得住、用得上、善经营、会管理、能带动的乡土人才和土专家,给基层农技推广工作搭建了平台,同时也为农技人员施展才华提供了用武之地。

(三)促进了农业技术的推广普及和农业产量水平的提高

通过项目的实施,主推品种、主推技术的得到大面积推广应用,并结合生产条件和气候特点,应变管理,示范户、带动户、试验示范基地的各主导产业都取得了较好收成,产生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有力促进了农民增收。据调查全县1000个科技示范户,2011年小麦种植面积313.3 hm2,平均亩产小麦541kg,较前三年平均亩增加30.3kg,增产5.9%,亩产值增加60.6元,累计增加产值28.48万元,户均增收284.8元;2010年,示范户玉米平均亩产560.5kg,较全县平均亩增产85kg,每亩增收157.3元,平均每个示范户增收786.3元;示范户三樱椒平均亩产265kg,较全县平均亩增产50kg,每亩增收700元,平均每个示范户增收2100元。通过农业技术人员的培训和指导,涌现了一批高产示范典型,如李原乡方庄村科技示范户方勇敢种植众麦一号小麦0.23 hm2,亩产量达740kg;慈圣镇刘桥村刘树军种植滑玉12号玉米0.27hm2,亩产量680kg。

(四)农技基地示范带动性增强

农技服务体系示范项目中建成的基地,不仅整合的农业科技多、技术含量高,而且带动性强、幅射面宽。申桥乡小麦示范基地,折合亩产618kg,其技术已幅射带动周边县市,增产效果突出。

(五)促进了主导产业和农业农村经济发展

农技服务体系围绕主导产业建基地、配套组装技术,有力地促进了主导产业扩大规模、提高科技,促进了主导产业和农业农村经济的发展。2012年全县小麦单产总产再创历史新高,连续三年单产水平突破500kg,总体生产水平跨入高产行列,实现了由产量大县向产量强县的飞跃,全县6.47万hm2小麦,平均亩产512.5kg,较前三年平均亩增产8.4kg,增产1.8%,共增产小麦815.2万kg,增加产值1663万元;2011年全县农业收入达40.5亿元,人均纯收入4918元,分别较2010年增长8.3%、19.9%。

猜你喜欢
示范户指导员农技
举办两新党建指导员履职能力提升培训班
有一种坚守叫农技推广
农业农村部、司法部联合印发通知 部署培育农村学法用法示范户工作
农业农村部、司法部联合印发通知启动部署培育农村学法用法示范户工作
“秋冬种及冬季农业开发农技行动”启动实施
“用工指导员+”激活集体协商
同江市 严把三关 促“两新”组织党建指导员作用发挥
好伙食顶半个指导员
培育乡镇农技人员立足当下更要看重长远
看仪陇农技推广“最后一公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