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城镇化建设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2012-04-29 00:44张友良
新农民 2012年10期
关键词:城镇城镇化经济

张友良

[摘 要] 城镇化建设与经济发展有着一种辩证关系,经济发展决定着城镇化建设,城镇化建设促进和影响经济发展方式。建国60多年来,我国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主要经历改革开放前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与改革开放新时期推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探索两个大的发展历史时期。城镇化建设主要经历了缓慢起步阶段、加速发展阶段、快速发展阶段三个时期,成就与问题并存,但未来发展总体趋势已进入质量与速度并重发展新阶段。城镇化建设已成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扩大内需的战略选择,城镇化建设要突破原有发展方式的束缚,致力于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关键词] 城镇化;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城镇化建设与经济发展有着一种辩证关系,经济发展决定着城镇化建设,城镇化建设也促进和影响经济发展方式。建国60多年来,我国城镇化建设伴随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而经历了一个曲折过程,取得了较大成就,但同时也存在不少问题。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整体态势,是从以工业经济为主要推动力转变为工业经济和城镇经济共同推动的过程。在未来20年,我国城镇化建设仍然处于快速发展时期,城镇数量、城镇人口以及城镇建设都还将有较大发展。城镇化也将成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扩大内需的战略选择。

一、我国经济发展方式的历史演变与进程

建国60多年来,我国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主要经历两个大的发展历史时期,第一阶段是改革开放前高指标、高积累、低效益的粗放型经济发展方式;第二阶段是改革开放新时期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以及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并不断努力探索、总结经验,使中国经济效益更好、发展质量更好、人民得到更多实惠的中国特色经济发展道路。

第一,改革开放前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新中国成立之初,由于我国工业一穷二白,面临特殊国际环境,又没有大规模经济建设经验,同时深受前苏联优先发展重工业以实现工业化模式的影响,我国与二战后新独立的大多数发展中国家一样,选择了优先发展重工业战略,以此实现工业化。再加上采取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最终形成了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这种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使我国经济发展取得了比较高的增长速度,产业结构发生了可喜变化,经济总量有了大幅度提高,初步建立起了一套比较完整的独立的国民经济体系和工业体系,为今后发展奠定了物质和技术基础。但从优先发展重工业到片面发展重工业,造成了农轻重比例失调,产业结构畸形;片面追求高指标、高速度、忽视综合平衡;经济效果差;资源浪费较严重,环境承载力减弱。

第二,改革开放新时期推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探索。改革开放30 年多来,我国不仅认识到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并采取一系列措施,努力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1980年12月,中央工作会议提出降低消耗,提高质量,提高效率,扩大社会生产发展路子,开启了探索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新篇章。20世纪80年代到90年代中期,我国围绕提高经济效益,采取一系列措施,努力推动经济增长方式转换。尽管付出了很大努力,也取得了很大进步,但经济发展依然是高投入、高污染、低效率、低产出的。20世纪90年代,由于受国际、国内日益重视环境问题以及提倡可持续发展等因素影响与推动,1995年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不仅明确提出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而且明确提出实现经济体制从传统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和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在总结改革开放30 年历史经验基础上,2007 年6 月,胡锦涛同志在中央党校首次提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10 月,党的十七大进一步提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要求。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近年来我国采取了完善市场经济体制、建设创新型国家、发展循环经济等一系列措施积极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经过几十年努力和探索,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虽取得了明显成效,但由于面临能源和环境约束压力显著加大、政府职能转变尚未到位等诸多难题,经济发展方式仍没有得到根本转变,高投入、高消耗、高排放、低效益现象依然存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动态性、长期性、系统性和复杂性,需要多方面协同促进,共同解决。

二、我国城镇化建设发展历程以及未来发展态势

建国60多年来,我国城镇化建设主要经历了三大发展阶段。在这一历程中,问题与成就并存,但仍有巨大发展空间。

第一阶段:(1949-1978年)缓慢起步阶段。这一阶段主要是新中国成立到改革开放前,期间经历了三年恢复、“一五”计划工业化起步时期平稳发展、工业“大跃进”高速城镇化、工业调整时期第一、第二次逆城市化阶段。城镇化水平由新中国建立初期的10.64%,略提高到1978年的17.92%,设市城市由l32个增至193个,仅增加61 个。这与我国选择的重化工业化道路、急于求成的政策以及城镇化水平起点低等因素有关。

第二阶段:(1978-2000年)加速发展阶段。这一时期主要经历了农村体制改革初期高速城镇化以及城市化稳定成长两个时期,城市化水平由1978年的17.92 % 上升到2000年的36.2 %,年均增加0.83 百分点。这一时期我国城镇化进程明显加快,其原因在于经济建设成为工作重心;重化工业化转向轻纺工业;区域发展战略实现了城市中心带动区域发展战略以及向沿海倾斜的转变;城市建设重点转向沿海大城市,中小城市及小城镇不断涌现。

第三阶段:(2000年-至今)快速发展阶段。2000-2011年我国城镇化正式制定了加速城镇化发展总体战略,期间经历了小城镇规模扩张时期、城镇群发展时期等阶段。2011年,城镇化率达51.27%,达到了世界平均水平。

自建国以来,我国城镇化建设整体发展缓慢,政治和经济发展对其影响较大,城镇人口以自然增长为主,农村人口基数过大、增长快,城市扩张无法吸收规模庞大的新增人口,城镇人口偏少。改革开放新时期,我国城镇化进度加快,城镇人口迅速增加,城市化率大幅提高,到2011年,城镇人口达6.9亿人,城镇化率达51.27%,城市数量和规模不断扩大,城市数量达657个,并形成若干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城市群;市政公用设施服务能力明显提升,人居环境逐步改善。“十一五”期间,城市道路长度达29万公里,城市公交专用道建成投产3726km。城市污水处理率达82.3%,人均住房面积达31.6m2。城市人口容量较大扩大,城市现代化水平大大提高。

我国城镇化建设在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由于“唯GDP论”的发展模式挤压了城镇发展空间,城乡二元体制制约进城农民迁移落户,城镇发展模式不利于推进城镇化建设,等等,我国城镇化建设发展仍面临着诸多困难和挑战,但城镇化建设未来发展总体趋势已进入质量与速度并重发展新阶段。目前我国城镇化率已突破50%,仍将处于较快发展阶段。城镇化发展模式虽亟待转型,但转型发展条件日趋成熟,城镇化发展将由速度扩张向质量提升转型,城镇经济实力、基础设施和服务功能不断增强,城镇从外延扩张转向品质提升的物质基础也已具备。

三、改革城镇化建设,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城镇化建设与经济发展有着一种辩证关系,经济发展决定着城镇化建设,城镇化建设也影响经济发展方式。城镇化建设事关中国现代化建设全局,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扩大内需的战略重点,是推动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力量,是我国新时期经济增长的新的动力源泉,也是解决农村、农业、农民问题的重要途径。因此,城镇化建设要突破原有发展方式的束缚,致力于改善民生,改革城乡分割户籍制度,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第一,科学规划,有效推进城镇化建设新机制。严格执行城镇规划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提高城镇规划科学化水平。加强城镇体系规划,加快制定重点城镇群规划。防止大城市“空洞化”、中小城市盲目扩张、小城镇遍地开花等“城镇病”再次出现。统筹规划城镇基础设施,避免重复建设。政府实现从“经营城市”向“监督规划实施”转变,让市场“经营城市”,释放市场活力,同时加大城市基础设施社会化和市场化改革力度;加强城市配套设施建设,提高教育、医疗、社会保障、保障性住房等公共服务能力和水平,提高城市居民抗风险能力和消费能力。

第二,协调好城镇化与工业化的关系,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西方主要发达国家城镇化与工业化基本是同步发展的。而我国城市化长期滞后于工业化,产生了许多经济社会矛盾和问题。因此,我国必须继续加快城镇化建设步伐,同时要以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为目标。城镇化建设要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工业化、城市化要吸纳众多农民,实现工业真正反哺农业,城市真正带动农村。要扩大内需,使我国从投资出口主导型转变为内需主导型。城市是消费工业品、服务业产品的载体,提高居民购买力,构建成消费大国,实现良性运行。要改变制造业太重、服务业太轻的产业结构布局,实现产业结构升级,增加第三产业的就业弹性和就业规模,提高服务业在产业结构中的比重,实现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第三,打破城乡二元体制壁垒,增强城镇发展内生动力。我国“两栖型”城镇化现象,很大程度是城乡二元体制的结果。劳动力尤其是有相当技术含量的劳动力,是生产力最活跃的因素。而长期以来,城乡二元分割的户籍制度,在很大程度上束缚了劳动力的合理流动,束缚了生产力的发展,阻碍了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要按照人口自由流动和合法迁移的要求,改革城乡二元户籍制度体制,逐步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建立全国统一开放的人口管理机制,构建有利于人口合理流动、可转移接续的社会保障体系,实现城乡居民身份自由换换,推进城乡居民在社会保障和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和一体化,增强城乡居民抗风险能力和消费能力,为实现扩大内需,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供内生动力。

第四,加快城镇发展方式转变,实现城镇可持续发展。改变过去城镇建设单纯注重人口数量而忽视人口生活质量的倾向,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促进加快经济发展方式,提升城镇化发展质量。我国城镇化虽已突破50%,但由于城镇化发展的外部条件和内生动力发生了深刻变化,传统的重速度轻质量的发展方式,已经对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可持续发展形成了阻碍。因此,要从实际出发,遵循城镇化发展规律,坚持以人为本、统筹兼顾,稳步推进农村转移人口市民化,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城乡居民公平共享发展成果的城镇化道路;坚持合理布局、以大带小,培育壮大城镇群,使城镇化布局和形态与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相匹配的集约高效的城镇化道路;坚持节地节能、生态环保,提高城镇综合承载能力,建设绿色低碳、和谐宜居的可持续发展的新型城镇化道路。

参考文献

[1]徐宪平.面向未来的中国城镇化道路[J].求是,2012,(03).

[2]林梅.转型期城镇化道路的特点[N].学习时报,2012-08-06,(04).

[3]马晓河.城镇化是我国经济增长的新动力[N].人民日报,2011-12-07,(07).

[4]陈雪薇,沈传亮.我国探索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历程及启示[J].经济管理与研究,2011,(03).

[5]陈亚军,刘晓萍.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回顾与展望[J].管理世界,1996,(06).

[6]钟春洋,庄惠明.论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历史演进与性质[J].科学经济社会,2009,(01).

[7]陈雪薇,沈传亮.我国探索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历程及启示[J].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2009,(08).

[8]王永昌.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型的基本趋向[J].中国党政干部论坛,2011,(02).

[9]孙永正.做实城镇化: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扩大内需的战略选择[J].天津社会科学,2010,(04).

[10]彭森.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稳步推进城镇化进程[J].中国经贸导刊,2010,(07).

[11]王国刚.城镇化:中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重心所在[J].经济研究,2010,(12).

猜你喜欢
城镇城镇化经济
“林下经济”助农增收
2.5 MPa及以上城镇燃气管道与输气管道区别
增加就业, 这些“经济”要关注
文化边城镇远
民营经济大有可为
城镇排水系统量化指标体系研究
城镇医保支出为何跑赢消费支出
坚持“三为主” 推进城镇化
城镇化
加快推进以人为本的新型城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