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霸道”与“偏见”缘起垄断

2012-04-29 11:51闻思修
中关村 2012年11期
关键词:汇丰银行储户霸王

闻思修

中国银行业界改革的当务之急是打破垄断,使交易双方回归“平等交易”、“公平对话”。

银行是老百姓的“钱包”,存取自如,十分方便;保值增值,令人厚爱,博得青睐。特别是我们国家的银行,倡导为人民服务而不是“为人民币服务”的宗旨,具有中国社会主义特色,已然是国人须臾离不开的生活伴侣。

《中国青年报》的民意调查显示:86%的受访者认为当下银行多存在“霸王”条款。新版的《现代汉语词典》对“霸王条款”有如下的释义:指经营者单方面制定的限制或侵害消费者权益的不平等条款、行业规定等。按此内涵衡量我们经常打交道的一些银行行为,还真是不乏其例。诸如“离柜概不负责”。看似合理,其实是“银行自我保护的一种单向阀”。少给钱时,只要离柜,概不负责;多给钱时,即使离柜,也得如数退回,否则告你个“不当得利”。比如,存款时银行发现假币,自然用户负责;取款后离柜发现假币,只能用户自己负责。ATM机出现故障少给钱时,用户自己负责;ATM机出现故障多给钱时,用户则算“盗窃”;卡不离身密码也没泄漏遭盗刷,银行无过错亦无责任。银行失误而由储户承担的事情时有发生,用户去抗争,费时又费力,银行为用户服务的宗旨也就成为一纸空文。

某些银行不仅表现出“霸道”和“傲慢”,有时还表现出自以为是的“偏见”。报载,郑州经营一家小店的王先生,某日在不到90分钟的时间里,手机接到394条进账短信,账户里突然出现1700万元的账款。王先生被飞来的横财吓了一跳,立马去银行查账报告。殊不料,银行柜台工作人员竟然泰然处之,表示“正常”,并告可以随时支取。王先生是一个本分的小商人,又立即向银行反映帐号异常情况,接待者反而推脱,只答应“把情况向领导反映一下,然后再说。结果可想而知,银行终于发现自己的失误,将王先生账户上的1700万元转了回去,物归原主。老实人王先生只希望自己的账户是“安全”的,别被戴上“不当得利”的帽子。愚以为,这家银行如此自以为是的“偏见”,充分暴露出垄断大企业的傲慢和疏忽职守。

无独有偶。北京东城林先生账户上突然飞入90万元,这位先生动了觊觎之心,联袂亲人做手脚,想私吞这笔意外之财。无奈之下,银行通过司法程序,终于追回了这笔由于自己失误而险些损失的国家财产。这是典型的“不当得利”案例,启示人们:不劳而获的飞来之财不可动心。也警示银行,机器出错人之过,同样也要用法律武器对待自家机器出错而给用户造成的损失。

经济学家黄人天对《中国青年报》记者讲了一个真实的故事:今年5月,英国汇丰银行发生了ATM出错钱的情况,但是汇丰银行自己承担了损失,并公开表示不追究。想不到的是,大量其他银行的储户改换银行将存款转到汇丰银行。诚信和服务换来的是信任。令人深思的是,“反观一下中国的银行,对储户总是一种居高临下的傲慢态度,没有把储户当做衣食父母,对自家过错一概推脱卸责,对储户的失误无限上纲定罪,这不是正常的市场经济关系”。借用韩愈《原毁》中的话来说,洋人的银行“其责己也重以周,其待人也轻以约”,国人的银行“则不然,其责人也详,其待己也廉”,看来这正是我们的银行与国外的银行之差距。

对某些中国银行的“霸道与偏见”,业界专家在把脉后开出了疗治的良方。“一方面是中国银行没有完全市场化,缺乏竞争力,在服务上也就老大自居,舍我不能办事;另一方面监管部门延续了很多计划经济的做法,为‘霸王条款埋下存在的土壤”。可见,中国银行业界改革的当务之急是打破垄断,使交易双方回归“平等交易”、“公平对话”;当然国人的广大储户也要勇敢地站出来维权,不惯银行的坏毛病。

猜你喜欢
汇丰银行储户霸王
“霸王”不在家
“沉睡卡”
汇丰银行
汇丰银行
购房合同中的“霸王条款”不得不防
霸王条款等
霸王沉浮
网络攻击瞄向金融圈 金融网络安全警钟敲响 汇丰银行“DDOS攻击事件”始末
银行储户悲观情绪传染的元胞自动机模型研究
存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