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玉涛
今年11月17日,是著名作家路遥逝世20周年。通常而言,许多媒体可能都会开辟版面进行报道、纪念。不过以我估计,收藏文化类报刊也许不会出现只言片语纪念路遥的信息。这也正常,一般来讲,收藏与路遥、收藏界与《平凡的世界》有什么关系呢?不搭界。别的不提,就本刊来说,记得7月中旬,我第一次提出在路遥逝世20周年之际,做一期“纪念路遥专号”,编辑部同仁听了大吃一惊,甚为不解,纷纷担忧:“藏友会不会反感,读者是不是买账?11月份是明年刊物的征订关键期,恐怕影响发行量云云。大家一再提醒“应慎重!”并建议出一期增刊较为妥当。说实话,对此我心里也是七上八下的,耳边不时想起退堂的鼓声!(路遥语,令人欣赏故引用。)我曾听路遥讲过,“政治家可以立即改变社会秩序,文学家似乎能够影响人的灵魂,但来之过慢。”作为一社之长,我“勉强”大家,咱就冒一次险吧。用路遥的陕北话说,“怕甚了,捅一回乱子!”何况,据我观察,《收藏界》读者,年龄较大,知识面广,素养颇好,品位甚高,往往既关注古董文物及艺术品的市场价值,还看重蕴藏于背后的深层的历史文化,而且,他们都具有较高的鉴赏水平和一定的文学情结。因此,本期“纪念路遥专号”,也许会被广大藏友读者视为“经典版”而珍藏呢?闲话少叙。现在让我们一起走近与路遥有关的一些人和事。
一
根据策划,向谁约稿、请谁题词、邀谁作画?我心里虽有一份名单,不过,如今这个年头,地球人都知道,尤其在中国,凡事是要用钱来说话的,否则,难!我行事有个习惯,往往带点唯心,比如联系某人某事情之前,首先对时间、地点包括姓名等作一番考虑,反复权衡和判断“可能性”后,方才或短信或电话或邮件与之联络,有时则需要双管齐下甚至面谈。总之,以合适、可能为宜。尤其是第一个、第一次避免出现“no”。否则,会有不顺利的感觉。假设同样是好友,如史、李、张、刘姓等,那么,首先选张姓。为什么?油画家张谧诠先生是我朋友中颇具智慧的一个人,他曾指点说:“和张姓之人交往最好,开张了!”哈,真逗。说者有意,听者也有心。于是我首先发信息向张贤亮先生约题词,果然,没过几天,就收到了先生的快递。看着贤亮先生对路遥的深情厚意跃然纸上,我的眼睛顿时热了。瞬间想起一个难忘的情景。2007年底,贤亮先生被《收藏界》等20家主流媒体推选为首届中国收藏界十大人物,他手拿奖杯说:“昨天CCTV封我一个中国十大财富人物称号,我觉得自己不够资格。今天收藏界又给我颁发了十大收藏家奖,我也感到受之有愧。不过,人要识抬举……”我听了,甚为感慨。在场的许多人,亦有同感。如百岁寿星文怀沙老和年近古稀的阎正先生就击掌称赞!
中国作协副主席高洪波,是家喻户晓的少儿文学畅销书当红作家。出版社约稿、全国各地书市做嘉宾、应邀当评委及出席各类文学活动等等,加之喜好书法和收藏,忙的不亦乐乎。可是,一听纪念路遥的活动,立即放下手头上的一切,挥毫赋诗:“……思君君已远,青青杨柳丝。”抒发了对路遥深切的怀念。罗杨先生是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掌门人,平时公务繁忙。作为著名书法家,其作品市场润格每平尺1万多,接到约稿信息后,当天夜里写就一幅四尺整纸,表达了对路遥及其作品的敬意。享有“国姐”盛誉的著名主持人倪萍,近两年一边痴迷于绘画,一边不得不忙于各种社会公益活动尽其名人义务。约她自然很不容易,没有特殊事,我是不忍给她添乱的。没想到,约稿信息发她后即复言应允。两周后,她让去取稿,还说将阎正先生创作的大画“群贤毕至”带来,补上她去年答应的“空白”。一个阳光灿烂的周日,我约上阎正先生和路遥女儿茗茗,一起来到她家小区,倪萍穿着拖鞋下楼迎接,“真抱歉,拖了这么长时间才叫你们。”她客气又热情,我们老少爷们仨都感觉像回家一样亲切。到客厅入座后,她边沏茶边说,“儿子打球去了,助手上学补课,保姆外出不在,你们随意啊。”看着她,一会端茶一会递苹果精神爽快 的样子,我们仨同声夸道,“您怎么越来越年轻了?!”阎正先生更是高兴得合不拢嘴,一口假牙差点掉了出来。我调侃说,“您淡定点好吗?看激动的!”惹得茗茗和倪萍哈哈大笑。此刻,我才正式介绍说,“这是茗茗,原来叫远远,是路遥的宝贝女儿。”倪萍啊了一声,“是吗?这么大了!太巧了,我昨晚画了幅画,画的就是你。不过,你们别笑话,画人物不是我的长项,但我有我的画法,画不了正面画背面,画不了眼睛画侧面,画不好嘴就来条围脖,挡挡呗,瞧,不也神形兼备吗?”哈哈哈!真诚、豪爽、大度、才气,她身上散发出的气场即令人敬重又感到阳光般温馨。
进了倪萍画室,我们惊呆了,简陋、面积小不说,竟然是用卫生间布置的。“您的画都是在这儿画的?”“是啊,怎么样,我牛吧!”“呵呵,您太牛了,太了不起了,太让人佩服了!”茗茗禁不住连声赞叹。本来,并没有向倪萍约画。因为荣宝斋今年3月给她办画展,每平尺1.5万的百余幅作品被一抢而空。她的画等于钱。所以,怎么能谋画图财呢?可她不仅写了纪念文章,而且含泪画了远远想爸爸这幅画。我们仨看了甚为感动,心生敬意。蒋为民先生是当红的人物画家之一,他的画市场价每平尺达3万元,一向忙得不可开交,除了中办交给他的“国画”任务外,主要是老板送礼定画数量一再增加,于是他像“牛一样劳动”,全然牺牲了正常人应有的正常生活,两个字“忙、累”!当提出请他为纪念路遥活动作画,他一口答应,不仅不谈钱,还应中国名家收藏委员会特别提名,亲自组织荣宝斋画院自己所带的刘大为国画高研班的专业画家们,将路遥作品中典型人物形象,用绘画的语言进行再创作,以此纪念这位文学大家。阎正先生已迈入古稀行列,因牙口被某医院整体“治残”,只能进流食,身体虚弱不说,还欠着一屁股画“债”。一位大领导,想求他一幅藏獒,时过三年多了,尚未兑现。不用问,他也忙!但纪念路遥的画,他说,“你啥时要,我啥时画。”著名学者苏叔阳(抱病写了书法)、《中国报告文学》社长周明、著名作家高建群、陕西省作协党组书记雷涛以及著名作家犁心,收藏家高为华、文物鉴赏家刘亚谏先生等,都挤出宝贵时间或泼墨挥毫或写诗撰稿,抒发对路遥文学精神的敬佩之情。
二
当然,约稿也有不顺的时候。比如,向阿里巴巴马云约稿就颇费周折。马云曾在书中写道:“对我影响最大的人是路遥。18岁时我再度高考失利,成为蹬三轮的零工,是《人生》改变了我的人生!让我意识到不放弃总有机会。”马云的助理很负责,说一定将约稿函转呈马总裁。等了一段时间后,马云助理回短信正式答复“马总实在太忙,真的没有时间动笔,抱歉!”将心比心,我能理解。是的,别说马云这样的国际级大老板,即使跟随我跑腿的一个小后生,刚进省城和北京那会儿,几年都找不着北呢,打了两口油井一发财,便眼睛一翻难得一见了。向陈忠实先生约题词更不容易,原因除了太忙应酬多外,切忌别提书法和展览,他曾严肃地对我讲过,“我是用毛笔写的钢笔字,与书法无关,因此,不宜展览。”曾几次短信和电话相约,忠实先生都答应写好了寄来。但时过两个多月了,至今尚未收到,是催还是不催要呢?我知道他曾为路遥做过许多事,如撰写了著名的悼词,为路遥纪念馆题词,接受《路遥》纪录片访谈等等。用路遥胞弟王天笑的话说,“陈主席好人,水平高,对我哥够意思!”不过,我还是希望忠实先生能够在20周年这个特殊时刻写几句话。除了他的陕西作协名誉主席和路遥生前好友的身份外,我与他也有一段友情往来,否则,不会麻烦忠实先生的。我还想约请张维迎、冯仑、史玉柱等成功人士为纪念路遥写几句话,但几经辗转,都因其事业繁忙而挤不出时间。但我知道他们都曾受过路遥文学作品的重大影响—当他们还是草根的时候。路遥逝世20周年纪念活动,约请其家乡政府参与,应该是顺理成章的事。可是,当该市某机构信心满满将“方案”送达陕北某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后,他们竟然说,“这是民间行为,我们就不参与了。”这使人不由得想起路遥生前在陕西盛传有一句名言:“一满没文化”。记得上个月我第一次应邀参加这个市的北京商会5周年庆典,12个区、县的200多位代表,大都是企业老板,当然也有几位唱民歌、写书画画的艺术家。一个上午的报告会,无论领导还是企业老总所讲话题,除了煤炭石油天然气,还是气油煤如何如何,唯文化和文化产业只字不提。是的,赵本山也是民间行为,可是他热爱文化、懂得文化、重视文化,将一个民间的“二人转”,传播、发展成了超过京剧等所有“国剧”“省剧”的巨大文化产业,每年直接创造税利数以亿计,培养的人才和带动的就业群体,形成一个庞大的阶层,在东北,约有上万人靠“二人转”发家致富。据说赵本山随便一个弟子的出场费都在20万了,而官方相声大家姜昆的出场费仅10万元!
毫无疑问,这是敬畏并弘扬文化的结果。不可置疑,诸如此类的以文化传承、创新和发展的文化产业还有许多,在此不赘。那么,别的不提,以陕北民歌、陕北说书(民间说书人张俊功携弟子走乡过县,曾一度红遍陕北大地达十年之久,陕西、北京、深圳音像出版机构曾多次录制磁带发行全国,并受到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特邀演出)为例,完全具有走向全国乃至世界的民族文化特色及深厚的历史积淀,如果创新传承、创造发展、创意延伸,颇有可能打造成与“二人转”平分秋色的文化产业来。可是,陕北的官员们,党和人民交给你们掌管着组织部、宣传部、文化厅、群艺馆、艺术院校、文化团体等等足以遮天的诸多官方机构,怎么就没有赵本山一个人的民间行为大呢?一句“民间行为”显而易见,道出的不是不能为,而是不作为。总之,石油煤炭天然气应该开发,但储量绝对有限,况且,陕北的子孙后代还有万万千,今天挖完掘尽,后人们将来怎么生存?!而民歌、说书包括路遥故居、纪念馆、文学馆等陕北文化元素的创新、发展则是无穷尽的,大有可为,前景光明。向赵本山致敬,向“二人转”学习吧!否则,不客气地讲,不重视文化,(当然,在霍世仁、赵兴国等领导主政期间,十分重视文化,并关心、支持、帮助路遥完成了百万字巨著《平凡的世界》)不仅陕北的父老乡亲,全国人民都会笑话你们:一满没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