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娟
21世纪是生物科学迅速发展的时代,生物学的飞速发展将会为人类的生产、生活带来更多的福音。然而,处于生物学的基础教育阶段的大多数初中生,并不重视生物学科,对生物的学习更多的只是应付。如何让学生喜爱生物学,感受到生物学的魅力,这是所有生物教师面临的一个问题,也是一种挑战。尝试更多的教学形式会激发学生的更多热情,能给生物课堂带来更多的活力。以苏科版七年级下册第九章第一节“地面上的植物”的教学为例,谈谈初中生物学科课堂教学中通过多元教学方式的干预,促使生物课堂实效的提升。
1 生物课堂教学中多元教学方式的干预
教学方式是构成教学方法的细节,任何一种教学方法都由一系列的教学方式组成,本节课尝试了以下几种教学方式:
教学片断1:变“学生”为“老师”。
身为教师都明白一个道理:交给学生一滴水,自己就要拥有一桶水。与其让学生被动地接受这一滴水,不如让学生主动的去挖掘这一桶水。而且现代的学生是伴随着电视、电影、网络而成长起来的一代,利用各种媒介搜集信息的能力也许并不逊色于教师。于是,“地面上的植物”的教学中尝试让学生来做一回“小老师”。新课前先在班级进行动员,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选择一种自己最喜欢的植物,搜集其相关信息,并做成PPT,在课堂上利用5min左右的时间让同学讲解这种植物。为了保证学生“上课”的质量,教师可先和这些“小老师”进行一次集体备课,提出一些教师个人的意见。事实证明,这种变学生的“学”为“教”的方法,确实给学生提供了展示自我的舞台。例如:有点学生在介绍苹果的知识时,准备了两个切开的苹果,一个是横切的苹果,一个是纵切的苹果,用这种直观、对比的方法展示苹果里种子排列的秘密(横切时看到的是一个五角星的形状),这其中不仅有了学习方法的体现,更有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有的学生在介绍植物时,用的是倒叙、猜谜语的方法,充分调动了其他学生参与的积极性,使得原本枯燥的课堂充满活力,所有的教学活动都围绕每个学生展开,促进每个学生的个体发展,顺利实现课堂的生成,也让教师对教学相长有了更真实的感受。为了让这些“小老师”真正地成长,下课前2min还组织学生进行点评,授予“最佳小老师”、“最具亲和力的小老师”等称号。这不仅是对学生的鼓励和肯定,也是对其他学生的一种激励。
教学片断2:变“校园”为“课堂”。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中明确指出:中学生物学课程的意义之一是使学生珍惜生命、热爱生活,理解人与自然和谐发展。让学生珍惜生命、热爱生活,就要让学生走进自然,感受生命的存在,体验生命的魅力。每个校园中都有着丰富的植物种类,教师应当充分有效地利用好这些资源。为了让学生能主动去了解这些植物,教师课前把校园当着课堂的延伸,把校内的植物分工到人,让每一位学生负责查找一种植物的知识。在这节课的教学中,由学生作为这种植物的“小导游”向同学介绍它的相关信息。“小导游”也确实别出心裁,有的在介绍该种植物的时候,融入了这种植物的传说,有的说出了这种植物的多种功效,还有的说出了鉴别这种植物的特殊方法,譬如如何区别白玉兰和广玉兰等。这种回归自然、与植物零距离的接触学习过程,不仅仅是让学生对所学材料的识别、加工和理解,它同时也是学生在认知过程中的自我观察、自我评价和自我调节的过程。更具深远意义的是学生对植物的保护不再是纸上谈兵,他们的亲身历程促使他们不再漠视身边生命的存在。
教学片断3:变“教师总结”为“小组探究”。
在传统教学中,一节课的结尾总是习惯于由教师来进行总结,这种做法虽然目的性、实效性很强,但是在一定程度上也束缚了学生的思维拓展,限制了学生探索的欲望。尤其是生物学科所研究的生物种类更是成千上万,而生物的变异现象更是让每一个生命个体都展现出独特的魅力,如何让学生能透过生物纷繁富饶的表象找到它们的共同特征,这应该不是仅凭教师三言两语的概括就能解决的问题,这需要学生之间的合作探究,需要师生之间的交流、探讨。为了让学生对植物有更深一步的认识,本节课把全班分成5-6组,每一组学生把之前自己详细了解的植物进行汇总,通过表格的形式记录下它们的异同点,并进行适当的分析和总结。
学生通过小组探究,在与同伴间的相互交流中,进行了思想的碰撞,达到了情感的交融,知识的积淀。
以上三个教学片断中教师改变了传统教学模式中“讲授-接受”的教学方式,把课堂还给学生,突出学生这个主体,所有的教学环节都围绕这个主体展开。实践证明本节课的教学中,学生学习得愉快,思考得全面,表达得清晰,掌握得牢固,且探究能力、创新能力、信息采集整合能力都得以体现。
2 实施多元教学手段的干预来提升课堂实效过程中的几点思考
从上面三个教学片段可以看出,学生是积极主动的有机体,教师运用有效的教学方式,就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这不仅凸显了学生的主体地位,而且增加了学生自主学习的机会,拓展了学生探究的内容。通过多元教学方式的干预来促使生物课堂实效的提升,需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问题。
2.1 给学生尝试的机会
教师必须要了解学生的年龄特点、心理特点、生活背景以及个性特点。美国著名的心理学家方迪在《魏精神分析学》一书中指出:“尝试,是人的一种本能。”敢于让学生去尝试,是基于教师对学生的了解和信任。初中生正处于一个思想与身体都极其活跃的年龄,有更多的想法与表达与众不同,渴望突出个性。教师应该根据他们的这些特点,合理地设计一些教学环节,比如,在“人体的支持与运动”的教学环节中可以设计一个“人体知识知多少”的知识竞赛活动;在“地面上的动物”的教学环节中,可以设计一次“动物档案”课件比赛;在“人类的性别决定”的教学环节中,可以设计一个“产房门前”的小品活动。这些活动设计的初衷就是让学生去尝试发掘书中的有效信息,尝试将各种信息进行加工整合等。如果教师能多放手让学生去尝试,若学生把尝试作为一种习惯,学生的学习将不再是一种被动的过程。
2.2 给学生走近自然的机会
自然界中一切有生命的物体都是生物学所要研究的对象,如果将研究自然界中生物的地点都只放在教室,那真的是浪费自然界中千姿百态的生物资源了。苏霍姆林斯基说过:“直观性是一种发展观察力和思维的力量,它能给认识带来一种情绪色彩”,而情景教学本身具有的行真、情切、意远、理蕴的特点,可巧妙地把人的认识活动与情感活动结合起来。苏科版的初中生物教材也体现了这一思想,在教材中安排了很多观察实物的活动,例如,在“花的结构”教学中,可以让学生走近自然,观察各种不同植物的花,从地面上的草本植物到高大的被子植物,从水中植物到陆地植物,让学生在感受到花外表的美丽之时,领略到花结构的千变万化,赞叹花香的魅力,惊叹花蜕变为果的神奇。在“土壤里的小动物”教学中,让学生走近校园去发现那神奇的地下王国,这不仅让学生找到了童年美好的回忆,也让学生感受到每一种生物都在用自己独特的方式去适应环境,诠释着生命的顽强和意义,这也让学生体会到了生命的平等和价值。俗话说:“百闻不如一见”,学生通过亲身经历可以更有效地实现教学目标的达成。
2.3 给学生说话的机会
学生有了尝试、体验就一定会有说的欲望,但初中生所处的心理及生理发展特点决定了他们争强好胜但感情脆弱、缺乏意志力,挨了批评或遭受打击时,很容易产生心灰意冷、悲观失望情绪。所以教师要鼓励学生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大胆说出自己不同的见解。即便学生表达的不完整甚至不科学,教师都要给予鼓励,激励学生带着各自的兴趣、需求、观点直接通过自述或他评的方式不断构建知识框架。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和教师的主导作用,实现真正民主和谐的课堂,师生之间成为相互促进的合作伙伴。
第斯多惠在《德国教师教育指南》中指出“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是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如果教师在教学中能尝试着改变教学方式,结合中学生身体、心理发展的特点来设计教学过程,生物课堂将绽放出生命的精彩,课堂教学实效也会有所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