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经典理论的“体系化”问题

2012-04-29 00:44孙代尧李健
教学与研究 2012年11期
关键词:列宁主义新民主主义体系化

孙代尧 李健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新民主主义;经典理论;体系化

[摘要]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曾经有过四次经典理论的体系化工作,均对后世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其提供的成功经验是:提炼鲜明的理论主题,具备前后延伸的逻辑结构,双向延伸的内容安排,强调大众化、时代化和本土化,以及在批判错误观点中凸显自身的真理性。这些经验,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再体系化”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中图分类号]BO-O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257-2826(2012)11-0028-06

在学界,对于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是否存在着有意识的经典理论“体系化”的问题,尤其是是否存在着马克思、恩格斯对自己理论“体系化”的问题,一直是有不同的理解和阐释的,仁智互见。而我们始终坚持的观点是: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确实存在着四次自觉进行的经典理论之体系化_丁作,它们分别是马克思、恩格斯对自己理论的体系化,列宁对马克思主义的体系化,斯大林对列宁主义的体系化,以及毛泽东对新民主主义的体系化。我们认为,这四次经典理论的体系化建构,既有方法上的共同点,又各具特色,在当时起到了推动经典理论传播的重要作用,亦规定了后来马克思主义教学和研究的基本框架,其影响十分深远。本文尝试着对此进行一番梳理和研究,努力探究其中带有规律性的方法和经验,而这对于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体系化建设,应该是非常必要的。

一、马克思恩格斯对马克思主义的体系化

马克思和恩格斯对自己学说的体系化尝试,最早体现在为共产主义者同盟起草纲领的工作中,即体现在他们称之为“完备的理论和实践的党纲”的《共产党宣言》(以下简称《宣言》)中。这次理论体系化的工作有三个优点:一是主题鲜明。“《共产党宣言》的任务,是宣告现代资产阶级所有制必然灭亡”,把论证资本主义的灭亡和社会主义的胜利这两个“不可避免”作为自己的理论主题。二是向后延伸的逻辑结构。先从唯物史观的角度分析了资本主义为社会主义所取代的必然性,过渡到无产阶级的历史作用;然后讲无产阶级的代表——共产党的实践作用和理论观点;最后对其他思潮和政治派别进行分析和批判。论证理论主题的任务实质上在第一部分就完成了,但《宣言》在此基础上还阐述了共产党的理论原则和政治策略,从而形成了以社会主义和共产党为核心环节,包括理论基础和战略策略在内的理论体系。三是注重民族化。在着重于策略的第四部分,《宣言》分别说明了当时英国、北美、法国、瑞士、波兰、德国的共产党人对其他民主派别应采取的态度,在各版序言中也根据各国情况对《宣言》正文中所贯彻的基本思想进行了发挥。

由于《宣言》不是为构建理论体系而撰写的专著,从体系化的角度看它也有两点缺憾:一是向前延伸的逻辑结构不明显,二是经济学理论由于尚未完全成熟因而没有真正融合进理论体系之中。

在《反杜林论》及其缩编本《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中,恩格斯提出了马克思主义的经典体系,即哲学、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的三分法体系。作为马克思主义的共同创始人,恩格斯对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理解具有无可比拟的权威性。三分法体系也得到了马克思的默许,因为恩格斯在《反杜林论》付印之前“曾把全部原稿念给他听”。这次体系化工作具有三个特点:首先,这次理论体系化具有向前延伸的逻辑结构,即在社会主义理论前充分展开了马克思主义的哲学和经济学学说,使得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有了充分的理论基础。其次,它的主题也非常鲜明,即科学社会主义。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理论都是为了论证马克思的社会主义观是科学而不是空想。最后,它的结构是如此清晰,以至于可以用一句话表达出来:由于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的发现,社会主义从空想变成了科学。马克思主义因此可以简单划分为三个部分,即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这种为了达到清晰的目的而进行的简化处理,一方面是出于与杜林进行论战的需要;另一方面是由于“迫切需要出版新的宣传小册子”,也就是说,是与将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目的紧密相连的。当然,这种简化也带来了一些问题,如马克思主义的许多重要内容包括落后国家向社会主义过渡的理论、党建理论、策略理论等不能直接进入这个理论体系,也使后人对马克思主义是否只有三个组成部分产生误解和争议。

马克思和恩格斯对自己学说的这两次体系化整理,总体来说都取得了很大的成功。直接体现这两次体系化努力的著作,也成为马克思主义史上最著名的篇章。无论是《共产党宣言》,还是《反杜林论》,都被列宁称为“每个觉悟工人必读的书籍”。特别是恩格斯的三分法体系,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以中国为例,不仅马克思主义原理教材和教学体系至今仍然以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为叙述框架。在官方理论论述中,这三个组成部分至今仍是指代马克思主义或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一种话语表达形式。如中共十三大报告在讲到“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时说: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们党在对社会主义再认识的过程中,在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等方面,发挥和发展了一系列科学理论观点。十五大报告在阐述邓小平理论时说:它是贯通哲学、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等领域的比较完备的科学体系。习近平也指出:“马克思主义观点是马克思主义关于自然、社会和人类思维规律的科学认识,是对自然界规律和人类社会实践经验的科学总结,体现在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这三个组成部分之中,涵盖面非常广泛。”

恩格斯的三分法体系之所以产生如此久远的影响,还有一个重要原因是,列宁直接继承了这一体系并进行了发展。

二、列宁对马克思主义体系化的发展

列宁领导的十月革命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他对马克思主义的理解自然具有极大的影响。他对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化的理解,直接继承了恩格斯的三分法体系并有所发展。

列宁一开始对马克思主义的体系化阐述,是结合着对修正主义的批判进行的。在《马克思主义与修正主义》一文中,列宁为了分析修正主义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篡改,把马克思主义分成了哲学、政治经济学、政治三个部分,然后阐述了修正主义在这些部分与马克思主义的不同。这样,列宁就在对修正主义进行了体系化批判的同时,对马克思主义进行了体系化的整理。他的这次整理,显然受到了恩格斯的直接启发,其三分法中只有最后一个部分“政治”与恩格斯的“科学社会主义”有名称上的不同,其他两个部分则完全一致。这次整理最鲜明的特点是把马克思主义的体系化与对修正主义的批判结合起来:一方面,用三分法体系对修正主义进行了全面的批判;另一方面,在三个部分内容的安排上也突出了与修正主义对立的部分。此外,列宁还把马克思主义与修正主义的理论对立,同无产阶级与其他阶级在政治上的对立联系起来进行了考察。

在马克思逝世三十周年之际,列宁写了题为《马克思主义的三个来源和三个组成部分》的纪念文章。文章的标题一目了然地说明了列宁对恩格斯三分法体系的继承,但在内部结构上列宁却做出了重大调整。在恩格斯的三分法体系里,在马克思主义哲学和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形成之后,空想社会主义在逻辑上才发展到科学社会主义。由于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理论的发现,“社会主义变成了科学”。也就是说,在恩格斯那里,这三个部分之间的关系是非常直接的。列宁则把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看作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法国空想社会主义各自的直接继续,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发展中哲学和经济学的中介作用变得不那么直接了。这个中介作用在列宁那里由阶级斗争概念承担了起来:“马克思的天才就在于他最先从这里得出了全世界历史所提示的结论,并且彻底地贯彻了这个结论。这个结论就是阶级斗争学说。”

列宁对马克思主义体系最后也是最详细的整理,体现在《卡尔·马克思》一文中。他继承并发展了经典的三分法体系,提出了哲学、经济学、社会主义和斗争策略的四分法体系。这一次整理最突出的特点是,在三分法体系中加上了“无产阶级阶级斗争的策略”这一部分,并分为经济斗争策略和政治斗争策略以及两种策略的关系这样三个方面进行了发挥。《共产党宣言》以“两个必然”为中心,具有向后延伸的逻辑结构;三分法体系以论证科学社会主义为主题,具有向前延伸的体系结构;四分法体系在三分法体系基础上加上策略部分后,就具有了向前向后双向延伸的体系结构了。这种以某个主题为中心进行双向逻辑延伸而形成体系的做法,成为马克思主义理论史上的一个传统。除此之外,列宁还细化了哲学、经济学等部分,例如,哲学部分划分为哲学唯物主义、辩证法、唯物主义历史观、阶级斗争四个方面,经济学部分划分为价值和剩余价值两个方面。

纵观列宁对马克思主义体系化的发展,可以总结出如下几个特点:一是基本继承了哲学、经济学和社会主义的三分法体系,从而同样具有结构清晰、主题鲜明、便于普及等特点,并由此来观察其他体系(例如修正主义);二是在内容上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了微调;三是最重要的,即发展出了双向逻辑延伸以形成整体结构的体系化方法。不过,也应当看到其中存在的不足,即强化了理论体系化中的政治因素,淡化了理论自身发展的积累作用和中介作用。

三、斯大林对列宁主义的体系化

由于列宁英年早逝,他没有来得及像马克思和恩格斯那样亲自对自己的理论进行体系化总结。这个任务是由斯大林完成的。

1920年列宁还在世的时候,斯大林就在《列宁是俄国共产党的组织者和领袖》一文中尝试着对列宁主义进行体系化。他把列宁的贡献分为建党计划和纲领策略两个部分,从而初步构建了一个列宁主义的体系。这次尝试把握住了列宁主义对马克思主义的两个重要贡献,并对孟什维克观点进行了批判,但却没有能够继承前人的经验,存在主题不鲜明、没有前后延伸的逻辑结构等问题,因此影响也比较小。

列宁去世后,总结列宁主义成为了俄共非常迫切的理论任务,斯大林也在非常短的时间里相继发表了《悼列宁》、《论列宁》、《论列宁主义基础》、《论列宁主义的几个问题》等讲话和著作,改正了上次体系化尝试中存在的缺点,进行了总结列宁主义新的尝试。他没有沿用经典的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这样的三分法,而是把列宁主义分成了历史根源、方法、理论、无产阶级专政、农民问题、民族问题、战略和策略、党、工作作风等九个部分,形成了一个复杂的体系。斯大林在构建这个体系的过程中,既吸收了马克思、恩格斯和列宁的一些经验,又形成了若干自己的特点。

经典理论的体系化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都有一个鲜明的理论主题。斯大林明确了无产阶级专政理论是列宁主义的理论主题:“列宁主义中的基本问题,列宁主义的出发点,并不是农民问题,而是无产阶级专政、争取无产阶级专政的条件、巩固无产阶级专政的条件等问题。”有了一个明确的理论主题,就可以围绕着这个理论主题进行向前向后的逻辑延伸,从而将理论对象体系化了。斯大林从列宁主义产生的历史根源、方法、理论几个方面论证了无产阶级专政理论,进行了向前的逻辑延伸;接着把农民问题、民族问题、党的问题等作为无产阶级专政理论的派生问题进行了讨论,进行了向后的逻辑延伸。这样,围绕着无产阶级专政这一理论主题而进行的前后逻辑延伸的列宁主义体系就构建起来了。在体系建构起来之后,就可以从这个体系出发,批判对立的错误观点了。正如马克思批判各种冒牌社会主义、恩格斯批判杜林、列宁批判修正主义一样,斯大林从自己总结的列宁主义体系出发对托派等反对派进行了批判。

斯大林对列宁主义的体系化,还有一些自己的特点。首先,第一次明确地把历史根源作为一个必要部分加进了体系化工作之中,开创了理论体系化的一个新传统。其次,继《共产党宣言》之后再次把共产党的任务作为一个重要部分加进体系之中,把特定中心任务的完成与党联系起来,恢复了这个理论体系化的传统。再次,强调了列宁主义的时代性,把列宁主义看作是帝国主义和无产阶级革命时代的马克思主义,反对把列宁主义看作是俄国化的马克思主义,认为这样做会限制列宁主义的适用范围。这次体系化总结也有较明显的缺陷:一是在提炼列宁主义的理论主题时,没有能够把列宁探索落后国家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理论成果纳入进来,因此也无法反映列宁主义的全貌。二是过于突出列宁主义的时代性而忽视其民族性。由于马克思主义时代化着重于各国在同一时代所具有的共性,因而与突出马克思主义和本民族特点相结合的民族化努力,就形成一种内在的张力。斯大林总结列宁主义时所表现出来的这种倾向,可以说是后来苏共干涉其他国家的共产党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本国实际结合起来的一个理论根源。

四、毛泽东对新民主主义的体系化

在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实践相结合的过程中,中国共产党形成了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传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历史进程中形成的第一个重要理论体系,即新民主主义理论,是由这一理论的提出者毛泽东自己来总结并体系化的。这个体系内容丰富、逻辑清晰、结构精致,是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理论体系化的佳作,加之它又是中国共产党人自己创立的第一个理论体系,因而对中国马克思主义者具有特别重大的影响。

毛泽东阐述新民主主义的代表作有两篇,即《中国革命与中国共产党》和《新民主主义论》。在《中国革命与中国共产党》中,毛泽东从中国国情出发,阐述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对象、任务、动力、前途、中国革命的两重任务和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使命。在此基础上,《新民主主义论》又根据斯大林对十月革命世界历史意义的论述,补充了中国新民主主义处于无产阶级革命时代的条件,进一步论证了新民主主义的必然性;把新民主主义进一步细分为政治、经济、文化三个方面,分别进行了讨论;最后,还从本体系出发批判了资产阶级专政、“左”倾空谈等错误观点。这两篇文章和其他相关论文一起,构成了毛泽东新民主主义理论体系的大厦。

毛泽东对新民主主义理论的体系化之所以成功,是和他既吸收前人理论体系化的成功经验又有独特的创新分不开的。和历次成功的体系化成果一样,新民主主义理论体系有鲜明的理论主题,即新民主主义,整个理论体系的建构也是围绕着这一主题展开。其向前和向后的逻辑延伸也非常充分,既用国情和时代条件论证了新民主主义的必然性,又讨论了其对象、任务、动力、前途以及政治、经济、文化三方面的状况,还阐述了中国共产党在完成新民主主义革命中担负的任务。有了这样逻辑清晰、论证充分的体系,对“左”右两种错误观点的批判就显得特别有力。除了发扬传统经验外,毛泽东的创新也很有特点。第一,他把中国国情作为全部立论的依据,把中国社会的性质作为出发点设计体系结构。“只有认清中国社会的性质,才能认清中国革命的对象、中国革命的任务、中国革命的动力、中国革命的性质、中国革命的前途和转变。”这种体系化的处理方法,是与毛泽东在中国革命实践中运用发展马克思主义的做法相一致的,既体现了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基本立场,又具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鲜明特色。第二,他把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理论内容划分为对象、任务、动力、性质等部分。这样的安排,在充分展开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各方面特点的同时,又清晰地展现了这些部分之间的逻辑递进关系。第三,他把新民主主义社会分为政治、经济、文化三个方面来讨论,开创了一个影响深远的新的三分法传统。

五、经验与启示

总结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四次经典理论的体系化,我们可以发现有以下一些基本的经验。

第一,理论体系必须要有一个鲜明的主题,所有的内容围绕这个主题展开。这是上述经典理论的体系化所具有的共同特点:马克思、恩格斯和列宁对马克思主义的体系化以社会主义的必然性为主题;斯大林对列宁主义的体系化以无产阶级专政为基本问题;毛泽东的新民主主义理论体系则围绕着新民主主义展开。之所以必须有理论主题,除了便于普及宣传的原因之外,更重要的是如果没有理论主题,体系各个部分就由于失去了说明的对象和围绕的中心,不再是一个有机的整体而沦为若干命题机械的拼凑。斯大林对列宁主义的初次体系化尝试不够成功,和他当时没能提炼列宁主义的主题有直接的关系。

第二,理论体系必须有前后双向延伸的逻辑结构,使得理论主题有足够的支撑和展开。一开始,经典作家的体系构建是单向延伸的:《共产党宣言》体系是向后延伸的,三分法体系是向前延伸的。但从列宁开始,包括斯大林和毛泽东对体系总结,都具有围绕理论主题前后双向延伸的体系结构。向前延伸的目的是作历史和理论依据的铺垫,使理论主题更具有说服力;向后延伸的目的是为了将理论主题本身和派生问题进行展开,使理论主题的说明更加饱满和丰富。双向延伸的逻辑结构使得所有内容都能够以主题为中心进行安排,各部分联系紧密而自然,浑然一体而形成体系。

双向延伸的体系建构方法非常值得借鉴。在向前延伸,论证理论主题的合理性的时候,可以像恩格斯三分法体系那样主要从理论史出发,可以像斯大林总结列宁主义那样从时代条件出发,也可以像毛泽东那样主要从中国的国情和社会性质出发。向后延伸,对理论主题和派生问题进行展开的时候,可以像斯大林那样从最重要的派生问题出发,以解决这些问题为党的任务结束,也可以像毛泽东那样从对象、任务、动力、前途出发,将政治、经济、文化三个方面展开之后,再以党的任务结束。

第三,在进行体系建构的时候,恩格斯、斯大林和毛泽东分别强调了马克思主义的大众化、时代化和中国化。恩格斯三分法体系简明易懂,便于向德国工人普及马克思主义;斯大林强调列宁主义是帝国主义和无产阶级革命时代的马克思主义,突出了马克思主义时代化;毛泽东以中国社会性质作为新民主主义立论的依据,推进了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第四,理论体系的建构需要在对比中凸显自身的真理性。《共产党宣言》对各种非科学社会主义的批判,恩格斯对杜林的批判,列宁对修正主义的批判,斯大林对孟什维克和托派的批判,以及新民主主义体系对无产阶级直接专政和资产阶级专政两种“左”右倾观点的批判,均起了两方面的作用。一方面,从马克思主义的体系出发解构、驳倒了各种非马克思主义的错误观点;另一方面,在对比中使得本体系的真理性、逻辑性和系统性都更加突出。

上述四次经典理论的体系化也存在某些不足,主要是有些体系化尝试没有完全处理好大众化与准确表述、时代化与民族特点、政治化与适度之间的张力。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大理论创新,就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这个体系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但是,这三个相对独立的理论形态何以构成一个完整的理论体系,还需要进一步作出科学论证,并整理成内在逻辑结构比较严密的整体。可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面临着“再体系化”的问题。从上述四次经典理论的体系化经验中,我们应当可以获得如下启示:其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应该有一个鲜明的理论主题,即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其他内容的选择和安排都围绕着这个理论主题。其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应该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核心,具有前后延伸的逻辑结构。这一结构中的内容安排,不应拘泥于其在历史中原始文本出现的次序,而应以逻辑上的先后和递进关系为依据来编排。就向前延伸的逻辑结构而言,可以从中国国情、时代条件、理论史等方面论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合理l生;就向后延伸的逻辑结构而言,可以从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外交、党建等方面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行展开。其三,阐述相关内容的时候,可以突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的特点。其四,还需要理直气壮地对“左”右两种错误进行批判,在反驳错误观点的过程中进一步彰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科学性。最后,还应该注意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过程中的内在张力,在推进中国化过程中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在推进时代化过程中注重民族特点,在推进大众化过程中不失原汁原味。

猜你喜欢
列宁主义新民主主义体系化
法典化视野中的慈善法体系化
《列宁主义论纲》
构建体系化试验安全管理模式
保险合同法的体系化表达
浅析新民主主义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渊源
李达与毛泽东哲学思想的体系化阐释
马克思主义大论战与湘学的新民主主义转型
尼尔·哈丁的列宁主义及其启示
浅析新民主主义与新三民主义的异同
重评列宁主义:四个新亮点——《不朽遗产——为列宁主义辨护》序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