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春凤
1 真实性对文学作品的影响
张爱玲的文学作品,总带有一种浓浓的悲凉意识,虚假与冷漠的人物情感,残酷与脆弱的生命在作者笔下总被描写得淋漓尽致,尽显人性的弱点和苍凉,给人一种忧伤的结局,刘锋杰在作品《想象张爱玲》中写到“……张爱玲的荒凉则成为一种基本的叙事语调,她不仅在看待人生的结局上是荒凉的,而且在看待人生的过程上也是荒凉的。”①然而张爱玲的悲凉还不同于《红楼梦》的那种大喜大悲的格局,她更多的是从平淡如水的生活家庭中寻找线索,在寻常中发掘一般人所不注意的亮点,甚至把人们不愿意去面对和揭破的丑陋人性也赤裸裸的挖掘出来,或许这正体现了作者对生活的深刻认识,从而使这种悲凉显得更加真实和可信。杜勃罗留波夫说:“承认文学主要意义是解释生活现象之后,我们还要求文学具有一个因素,缺了这种因素,文学就没有什么价值,这就是真实。”②可见,真实性对文学作品中的重要地位,脱离真实性,文学作品将失去价值和意义。
2 缘起于家庭悲剧
首先,张爱玲有着一个复杂没落的贵族家庭背景,1921年9月,她出生在无比显赫的大家庭,她的祖父是满清大臣张佩伦,祖母是李鸿章的女儿。到了张爱玲这一代,衰落的贵族,家庭不和,父母经常争吵,张爱玲四岁那年,她的母亲黄逸梵,因为无法忍受丈夫张廷重的恶习,不仅赌博抽鸦片,还在外面养姨太太,所以只好含泪离开家乡去了英国。之后,张爱玲的母亲回国,本想团圆和好,但夫妻之间还是不停争吵,最后离婚。张爱玲的继母来张家之后,开始和张爱玲相处得很安静,后来却出现了冲突。由于去了母亲那里,准备考学。住了两个星期,回来后,继母怪她没有事先说,一巴掌打过去,她本能地还手,继母却扬言张爱玲要打她,为此张爱玲被父亲毒打一顿,关押在房间里,结果得重病,无人照顾,幸好逃了出来,张爱玲当时逃出来后以“每一个脚踏在地上都是一个响亮的吻”来形容她的心情。从另一方面来讲,正是因为解放出来,重见阳光的愉快衬托出她背后最痛苦的一面,是悲凉的愉快,也是最凄惨的心声。在《天才梦》中18岁的张爱玲写过这么一段话:母亲从法国回来研究了一下女儿,然后告诉她“我宁愿看你死,不愿看你活着使你处处受痛苦。”如花季般的张爱玲是痛苦的,缺少家庭温暖的遭遇已经深深扎根在她的心理,只是她更善于以倔强的意志去掩盖伤痛。从她《不幸的她》便可以看出这种影响,“那年她才12岁,刊于1932年上海圣玛利女校年刊《凤藻》总第十二期,《不幸的她》署名张爱玲,”③她当时以一个初中一年级的学生发出“人生聚散,本是常事,无论怎样,我们总有藏着泪珠撒手的一日!”的悲凉感叹,露出她对现实无常的生活思考。这篇文章描写的是“她”不幸的人生阅历,由于年轻高傲而爱自由,离开了亲人漂泊他乡,对童年生活的怀念,对纯真友情的依恋……“她是一个孤傲自由的人,所以她要求自立——打破腐败的积习——她要维持一生的快乐,只能咬紧了牙齿,忍住了泪痕,悄悄地离开了她的母亲。”“她急急的乘船回来,见着了儿时的故乡,天光海色,心里蕴蓄已久的悲愁喜乐,都涌上来。一阵辛酸,溶化在热泪里,流了出来。和雍姊别久了,初见时竟不知是悲是喜。”这里将家庭所出现的悲剧以及人与人之间的微妙关系,描写得虽然不是很成熟,但也足以见出一个十二岁女孩观察生活的细腻,对生命有了深切的感触,表现了作者对生活的渴望和无奈,但在悲凉中又透出一种对美好生活的执着追求。这个故事跟张爱玲现实生活中家庭带来的种种的不愉快和悲伤非常相似,似乎正是《不幸的她》成了张爱玲真实生活的写照,也奠下了往后作品无处不在的人生悲凉意识的基调。
正如现实中张爱玲的家庭悲剧,在她的作品中产生悲剧的土壤便是家庭,“家成了悲剧产生地,‘人人都关在自己的小世界中,她撞破了头也撞不出来。这就是张爱玲小说中诸多女性的共同命运,她们不是毁于家,就是被家所遗弃而毁于家外,家与她们密不可分,可家从不是提供生命活力的一方圣土。”④家庭在张爱玲笔下,总是充满苍凉冷漠和沧桑,极少出现温暖和真情。再如《金锁记》等作品中分析家庭生活中的种种悲剧,曹七巧因为贪财嫁给了一个残疾人,又因为贪财和自私,想让女儿永远陪着她,引诱她抽鸦片,花心思白白断送了女儿的姻缘,让她永远禁锢在封建的专制家庭,而无能为力去摆脱困惑,只能沉默和追随曹七巧的后尘。这种陈旧的封建家庭,与张爱玲的亲身经历也有着相似之处,张爱玲的父亲和继母也抽鸦片,她也曾经被禁锢在家庭的阴影下,得不到自由。只是这种家庭悲剧被张爱玲用文学艺术加以改造,对人物和情节进行加工,但作品中所体现的家庭悲剧却蕴含着真实性。
3 破残的婚姻生活
婚姻的缺陷在张爱玲小说中随处可见,哪怕婚姻还有点完美结局的《倾城之恋》,作者还要留下一点遗憾,流苏和柳原虽然结婚了,但是范柳原还是“留着俏皮话说给别的女人听”,更不用说其他作品《金锁记》、《红玫瑰与白玫瑰》、《色·戒》、《小团圆》……但是这些作品中破残婚姻的悲凉意识,跟作者的真实生活有什么关系呢?
从《小团圆》这部作品来分析,有人说这是“张爱玲小说最神秘的小说遗嘱”,甚至也有人认为“《小团圆》是根据她同胡兰成这段恩怨故事而加以改编的”,这里面蕴含作者本人的经历,那么张爱玲自己又是如何解释的,她给致夏志清信中:“我在enphoria过去之后发现《小团圆》牵涉太广,很多地方有妨碍,需要加工,活用事实。清代soft-pedal根据事实这一点。”⑤从这段话可以看出,不管《小团圆》是否便是张爱玲的自传,但是可以肯定的是作者写作角度离不开真实,“活用现实”就是离不开真实的经历和体验。让我们剥开这层掩饰,再来看张爱玲的真实婚姻。
张爱玲尽管有着满腹才华,生活却总是不尽人意,与胡兰成结合,本该让她有了爱情的归宿和对生活的寄托,但由于胡兰成对爱情和国家的不忠等,最后命运安排的是离别的痛苦。第二次婚姻是与65岁剧作家赖雅一起生活,当时张爱玲36岁。二人结婚不久,赖雅便瘫痪在床,病终。婚姻再次失败。张爱玲面对不圆满的婚姻生活,加之上述所提父母婚姻的破裂,总之这些记忆中的不幸婚姻生活对张爱玲的影响是非常深刻的,同时也影响了张爱玲的文学创作,其中既有对现实生活的创造加工,又有真实的再现。
4 生不逢时的隐患
文学的真实性除了受到生活实际影响,还有历史时代的影响,陈宗煜先生概括为“文学的真实性是生活现象真实性与历史真实性的统一,是客观的实际生活与作家的正确认识的统一,也是现实真实与理想真实的统一,是假定逻辑与生活情理的统一。”⑥说明成功的文学作品通过对社会生活进行挑选、提炼和概括,最终创造出反映社会生活所固有的本质特征的艺术形象,从中也能也为人们带来同感和启发。张爱玲也说:“我写作的题材便是这么一个时代,我以为用参差的对照的手法是比较适宜的。我用这手法描写人类在一切时代之中生活下来的记忆,而以此给予周围的现实一个启示。”⑦张爱玲所指的参照,实际上是指以苍凉为衬托的美,“我是喜欢悲壮,更喜欢苍凉。壮烈只有力,没有美,似乎缺乏人性。悲壮则如大红大绿的配色,是一种强烈的对照。但它的刺激性还是大于启发性。苍凉之所以有更深长的回味,就因为它像葱绿配桃红,是一种参差的对照。”(收入《流言》,1944年12月中国科学公司初版 自己的文章)
张爱玲在这里说得很清楚,作品中脱离不了时代的影子,只是作家们运用表达方式有所不同。那么从当时她所生活的时代是怎么样的呢?
从整体上,当时中国正处于半殖民地半封建文化时期,还残留下封建的专制制度、家长制度、婚姻制度等,中西文化开始碰撞和交融,以及鸦片横行,从张爱玲的母亲留洋学习,父亲吸鸦片可以反映出这种现状。另一方面是在这时代,由于战事,她没有上英国,改到香港。三年之后,又碰上港战。
张爱玲在《流言》是这么描写时代所带来的影响:“围城的十八天里,谁都有那种清晨四点钟的难挨的感觉——寒噤的黎明,什么都是模糊,瑟缩,靠不住。回不了家,等回去了,也许家已经不存在了……”“我们总算吃够了苦,比较知道轻重了……去掉了一切的浮文,剩下的仿佛只有饮食男女这两项。” “这时代,旧的东西在崩坏,新的在滋长中。但在时代的高潮来到之前,斩钉截铁的事物不过是例外。人们只是感觉日常的一切都有点儿不对,不对到恐怖的程度。”“……象征一个将要到的新时代。倘若现在也有那样的作品,自然是使人神往的,可是没有,也不能有,因为人们还不能挣脱时代的梦魇。”⑧这里张爱玲阐述了新旧时代交替期间的迹象,以及在动荡不安的现实生活。虽然关于张爱玲作品是否与揭露时代政治有关仍存有争议,甚至有的学者提出鲁迅之后有她,意思是张爱玲的作品中也蕴含着对时代尖锐揭露和批判,认为张爱玲作品中的悲剧人物如《红玫瑰和白玫瑰》中的烟鹂、《金锁记》曹七巧等,将之与鲁迅的孔乙己、阿Q和祥林嫂等腐朽封建人物有着相似之处,这些争论尚且不提,看张爱玲自己的评述:“他们虽然不过是软弱的凡人,不及英雄的有力,但正是这些凡人比英雄更能代表这时代的总量。”⑨张爱玲的作品中很少看到有关她对时代政治的评论、或描写伟大的英雄人物……相反,大部分讲的是家庭、婚姻、男女的生活故事,但在这些平平凡凡的生活琐事中,作者却别出心裁的衬托出时代特征,让读者从平凡中看到不凡,从故事背后用心体验真实生活和感悟生活。
至此,仅仅初步从生活环境和所处时代进行分析张爱玲文学作品悲凉性所蕴含的真实性,但是其中还有很多值得我们去探索和思考的地方,比如从张爱玲对服装、画画、音乐等方面的爱好对作品的影响,还有她生活在中西两地,不同文化在作品的体现,以及作者对《红楼梦》的研究与作品的关系等等,需要我们从文学真实性的多方角度对张爱玲文学作品深入分析和研究,这样更能透彻的了解和看清作者所生活的背景以及作者所要表现的真实意蕴、所要给人们带来的启发和思考。
注释
①刘锋杰.想象张爱玲.安徽教育出版社,2004:477.
②罗留波夫.一线光明.杜勃罗留波夫选集(第2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3:362.
③陈子善.天才的起步——略谈张爱玲的处女作《不幸的她》.
④刘锋杰,薛雯,黄玉蓉.张爱玲的意象世界.宁夏人民出版社,2006.
⑤陈子善.说不尽的张爱玲.上海三联书店,2004:178-179.
⑥陈宗煜.审美大辞典.
⑦⑧⑨张爱玲文集.流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