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输电铁塔是根据输电线路设计定制的产品,有着众多的种类、高度与规格,这就注定该类产品具有不可备用库存、生产周期长的特点。在限期送电、抗击灾害等紧急情况下,按照常规的加工流程难以在很短的时间内圆满完成加工任务,制定一套行之有效的应急加工方案是极为必要的。
[关键词] 铁塔;应急加工;生产流程;放样;加工清单
[作者简介] 黄欢,广西送变电建设公司助理工程师,研究方向:输电线路技术,广西 南宁,530031
[中图分类号] TM7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23(2012)11-0075-0003
2008年南方冰冻灾害导致的输电铁塔(下文简称铁塔)倒塌,输电线路中断的事故已经过去近五年了,在这期间,众多的学者、工程师研究出了各种应对冰冻雨雪天气的新技术,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但近年恶劣天气频发,非正常中断的输电线路仍然不在少数,抢险救灾任务时有发生。抢险任务的第一步就是材料准备,对于导线、绝缘子串等标准产品而言,只要进行正常的储备调运,就可以做到随需而到,而铁塔由于自身的特殊性,其加工速度就成了直接影响整个抢险速度的关键。
一、预警机制及人员配制
2008年冰灾过后,各电网公司已经逐步建立健全了自然灾害预警机制及应急预案,作为广西电网公司应急抢修中心,送变电公司也成立了专门的应急队伍,确保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如果说健全的机制、完善的方案、强有力的领导是完成任务的支柱,那么员工的执行力就是支撑的基石。
我们对各个生产工序的人员进行优选,将技能水平高,工作质量稳定,劳动效率高,责任心强的人员列入编制重点培养。除了日常的培训以外,还明确分工,通过模拟演练,劳动竞赛等形式有意识地锻炼队伍,加强队伍建设,提高队伍战斗力。当出现突发状况时,他们将作为主力军,承担起主要生产任务,保证整个生产流程的顺利进行。
二、生产流程改进及优化
通过对生产流程进行改进,将部分工序提前或简化,以达到提高生产效率,缩短加工周期的目的。
(一)建立铁塔数据库,减少放样时间
铁塔生产企业在接到生产任务时,会按照“图纸放样—制作加工清单—加工—试组装—镀锌—包装—发运”的流程进行。图纸放样作为整个生产流程的第一步,其作用是将设计蓝图转化成为可供机台加工的零件图数据。图纸放样是一项较为繁琐的技术工作,将一种塔型成百上千的工件号放样完成需要2~5天,约占生产周期的20%~35%,对整个工期的影响可见一斑。
虽然铁塔属于定制设计的产品,但并不意味着所有的塔型都需要重新放样。事实上,通用图集及套用设计在铁塔行业属于常见现象,一个铁塔生产企业通过多年的图纸放样数据积累,可以通过比照的方法,找出曾经放样过的旧塔型,将生产流程中“图纸放样”这一环节所需要的时间减至最少。这个在日常生产中的经常能适用的技巧,在实际的应急加工中,却很少能派上用场。主要是因为受灾的铁塔大多设计、生产于20世纪七八十年代,当时计算机放样技术尚未普及,多采取手工放样,使得数据归类困难,加之年代久远,资料丢失等问题,造成了一些本不需要重新放样的塔型因为难以查询或者资料丢失等原因,而重新进行放样,极大地浪费了时间。
针对这种情况,我们成立了专门的小组负责开展了旧塔资料整理工作,并与新塔型一起,组成了速查数据库。现在,我们可以根据来图的电压等级、种类、塔型、高度、根开甚至是基础地螺间距中的一项或者几项进行快速查找,如果确定该塔已经存在于数据库中,则可以直接提取使用,省略了蓝图放样的时间,达到加快整个生产流程的目的。
(二)提前统计材料清单,争取备料时间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材料部门一般是按照生产计划进行原材料储备,平时常用的规格也会储备多一些。但假如某个规格的材料库存不足,需要用时才进行采购,无疑会影响后续的生产配套。
通常,材料清单是在加工清单制作完成后才统计出来的,这是因为加工清单中完成后,各个工件的规格、尺寸都已确定,各种材料的数量只需要进行分类、汇总就能得到。准确的材料清单,为材料的采购和储备提供了最为翔实的依据,但在紧急情况下材料部门备料时间仓促才是最突出的矛盾。我们可以在接到紧急任务的第一时间,按图纸提取所需的材料的大致信息并进行估算,获取所有涉及到的材料规格和数量,再与库存原材料进行对比,如果库存不足或需要使用特殊材料,也可以及时通过采购、材料代用等多种方式来解决问题,避免了因缺料造成的生产延迟。
在图纸放样前提取的材料信息虽然不能得到精确的加工数量,但对于材料部门备料而言,这些信息已经足够争取到1~2天的时间了。
(三)改变清单制作的方式,争取加工时间
加工清单通常是按照线路和塔型归类的,同一线路的相同塔型作为一本加工清单来编制,这样做的好处是有利于车间的批量加工与材料的分拣。但在紧急情况下,采取这种做法反而弊大于利。
1. 同一塔型的多基铁塔归入一份清单,或者一基铁塔的多个段别归入一份清单都会使得编制的时间变长。
2. 不同工件视其加工难度不同,耗时是有显著区别的,复杂工件自然要比一般工件的耗时要长,如果在同一份清单内同时下达加工任务,势必会造成复杂工件完成时间落后于其他工件,造成工期整体延长。
如何解决这些问题,使得在应急情况下,适度加大人力或物力投入就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呢?我们从设计图纸很容易了解到铁塔的结构特性,通常铁塔根据不同的高度,由几段或十几段组成,而前文提到的复杂工件,大多是指组焊件或铁塔变坡处的火曲件等加工难度较大、加工工艺较复杂的工件。针对这一特性及前文分析出的弊端,可以将清单编制的方法作如下改进:
(1)将一份加工清单依据铁塔基数或段别拆分成数份加工清单,化整为零,尽可能多地投入人员参与进来,缩短清单编制时间。
(2)对加工难度较大的段别或工件优先安排,从而为车间加工争取时间。
(四)运用技术手段,缩短试装检验时间
铁塔产品的检验是一项系统的工作,覆盖整个生产加工流程,其中试装环节需要的时间无疑是最长的。所谓试装是指铁塔在完成全部工件的加工后,进行卧式组立以实际检验全部工件的加工质量及配合情况。这项工作的重要性决定了我们不能为了节约时间直接取消或简化这一环节。因为无论加工速度多快,如果最终组立的时候出现了质量问题,对于整个抢险任务或者企业信誉来说,都将是不可挽回的损失。但我们可以运用一些方法,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缩短检验所需要的时间。
1. 推广应用三维放样软件
目前,国内许多铁塔生产企业使用了TMA(Tower Manufactory Assistant)三维放样软件进行放样。TMA软件是国内首家基于自主平台的三维实体铁塔放样软件,具有简单易学、界面友好、三维实体显示“所见既所得”等诸多优点。与二维放样软件相比,运用三维放样查看空间碰撞、螺栓干涉等情况更为直观。我们引入TMA放样软件后,通过一段时间的培训、学习与应用,对软件的使用也积累了一些经验,放样质量有了明显的提高。
2. 对铁塔结构进行分类,定义难度系数,推行免试装制度
对结构比较简单,难度系数比较低的段别(如塔身与塔腿部分)免试装。免试装的段别在图纸放样后加强自检与互检,重点检查易出错的位置,同时,质检部门还要对免试装的段别进行抽检。
3. 对有难度的结构进行拼装
对于有一定难度的结构(如塔身与横担连接的部位,塔身变坡的部位等)进行局部拼装。将需要拼装的工件号及拼装的要求提前交底,重点检验,这一做法可以大大减少试装工作量。
4. 试装过程中的问题及时反馈及处理
技术负责人通常在试装完成后才会拿到书面问题记录,再对这些问题进行核查,给出处理方案。在紧急情况下,检验发现了问题,应第一时间通知技术负责人,或是安排专门的技术负责对试装过程实时跟进,做到边检验边发现边处理。这样,在试装完成的同时,问题也大都处理完毕了。
三、加强售后服务,完善资料归档
铁塔加工完成发运至工地,在组立过程中有可能会出现一些小问题需要现场进行处理。可以安排识图能力强、技术全面、经验丰富的售后人员到施工现场,及时对出现的问题进行处理,必要时还可以由售后人员将现场出现的问题通过图片、视频等形式反馈回厂,技术人员协助查找原因,提出解决方案,保证铁塔顺利组立。
工程结束后,还需要及时对整个加工过程中的资料收集整理,对反馈的问题进行记录、整改、归档,更新数据库以备日后查用。
四、结 语
本文是笔者从个人的实际工作着眼,经过探索与实践,总结的一套输电铁塔应急加工方案,希望能为行业提供借鉴,对保障电网稳定运行有所帮助。